全程训练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月月考三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C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902403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7.30KB
全程训练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月月考三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C文档格式.docx
《全程训练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月月考三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训练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月月考三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C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其实乡土艺术源于“混生”的特征,决定了任何分类的不严密性,这也为乡土艺术的分类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
民间乡土艺术,都是由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一代代口口传承、师徒相承,甚至是“听一言,看一眼”邻里相帮等原始而朴实的方式传承,这样造就的民间艺术就保留着地域性特点和相互融合中择优从善的特点。
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爱好方式、文化传统影响了乡土艺术的风格差异,构成了民间艺术万紫千红的特色,而择优从善的特点使民间艺术在广交杂成中相互模仿融合,优化发展,而且乡土百姓表现出憨厚与乐为人师的性格,使乡土艺术就更具生命力。
所以乡土艺术不断发展、生命力顽强,珍品遗存种类繁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艺术来自民间的不同领域,它是“俗”的艺术却有雅的韵味,虽然普通却绵延宏大,富有顽强的生命力。
B.乡土艺术是乡土意识的重要载体,这种意识延伸着艺术的精髓,饱含最古老朴素、最纯真优秀的理念和精神并不断提升。
C.作为“乡土意识”最深处记忆的乡土艺术,是一定空间的民众生活艺术化后的产物,富有地方文化气息,表现民众的审美情趣。
D.乡土艺术作为乡民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主要元素,其形式可以是物质的,如庙宇建筑,也可能是表演的,如音乐舞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土意识不仅渗透到民众骨子里,而且伴随着大众的生活,最终成为一种文化,这也是一个区域乃至一个民族文化的渊源。
B.民间建筑是建筑者依据生活需要和流传的样形并融入自己的想法完成的“作品”,体现了实用之善与精神之悦的和谐统一。
C.乡土艺术“混生”特征的利与弊,表现为既给它的分类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又使其分类有不科学性。
D.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爱好方式、文化传统,使民间艺术呈现出不同特色,体现了不同时空的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艺术带着岁月的印痕、先民的记忆,它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因此它有显著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特征。
B.就像唐诗宋词的发展是“俗”的艺术去粗取精的结果一样,民间乡土艺术如果经过一番提炼,也有可能成为高雅艺术。
C.民间乡土艺术以家族递传、师徒相传、邻里互传等朴实的方式传承,因而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留下了种类繁多的珍品。
D.乡土艺术是民间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融合发展、广交杂成的艺术趣味和风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
她以双耳听乾坤
吴晓都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新闻学系。
她不是个多产的作家,多年来只写过几本书。
她的作品主要是纪实文学,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记录了二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充满了人性的悲悯。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学先师阿达莫维奇是苏联时代的著名作家、学者,他的小说将纪实性与艺术性有机地融为一体,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卫国战争时期白俄罗斯的历史原貌,他的作品风格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作家创作纪实文学起了引领作用。
白俄罗斯评论家在评论阿列克谢耶维奇等后起的白俄罗斯作家的创作时说“他们都来自阿达莫维奇”,阿列克谢耶维奇正是这些后起之秀中的成就突出者。
上世纪80年代,苏联进入所谓“重建”时期,30年代的“清洗”与肃反扩大化的历史题材进入白俄罗斯作家的视野,原来占据主流的苏式现实主义写作式微,而“去苏联化”的文学创作思潮盛行开来,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创作崛起时期遭遇的正是这样的时代。
她的作品大多是对苏联晚期与后苏联时代社会乱象、生活苦痛与心理情绪的形象记录。
早在1984年,在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前夕,实力不俗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一部内容别致的纪实型战争小说《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登上苏联文学的中心舞台。
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回顾那场长达4年的战争苦难,作者完全以普通女性的身份来叙述前人没有讲述的战争体验,彰显、深化、延展了俄国与苏联文学悠久的人道主义创作传统。
作为一个和平时代的作家和媒体人,她将编年体式的记录聚焦点,主要投射在妇女与孩童这些战时受难的更脆弱的生命体上。
在结构上,《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由短篇故事串联而成,总体上的纪实特征,口语体的文字风格,使它好似一部情态各异的个性化的口述体战争野史。
诺奖评委给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授奖词极为简明,但其中“多声部的”这一关键词标明了她的作品的复调性特征。
“多声部”原本是俄罗斯语言哲学家和文论家巴赫金专门用来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创作的。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反映通常不是独白式的,而是在思想交锋时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多声部语态。
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双耳听乾坤”的人,阿列克谢耶维奇不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后继者吗?
她在倾听了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故事后,将其记录在案。
《最后的证人——100个孩子的故事》记述的就是100个7~12岁孩童口中的战争微叙事,从100个孩子的“童年”视角,勾勒出不为成年人记忆所展示的卫国战争中普通苏联人刻骨铭心的苦痛画面。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情绪也呈现出多声部的形态:
既有苏联传统的主流意识,又有“重建”时期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反思;
既有男性的声音,也有女性的声音;
既有成年人的话语,也有过早成熟的孩子们的嗓音。
阿列克谢耶维奇善于表现悲剧。
她坚持“文学是人学”的人文传统,尤其关注那些被命运忽略的小人物,《锌皮娃娃兵》就艺术地记录了阿富汗战争时期,参战小人物的苦痛经历与独特感受。
茨威格谈到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古典文学时,说其有一种独特的苦难审美。
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这种文学传统延伸到20世纪对灾难的审美,“灾难审美”的苦难文学成了她创作的新题材。
不能忘记却被世界忽略的、深受切尔诺贝利灾难影响的白俄罗斯人的凄凉境遇催生了她笔下的《切尔诺贝利的祈祷》。
这部纪实作品几乎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深度采访的记录,她那感伤的记述和感慨最后都归结为一曲现代哀歌,一首人类核时代的《安魂曲》。
阿列克谢耶维奇有足够的自信:
“我们很快就会忘记二十或五十年前的我们是什么样子。
但我的作品由上千人的声音、命运、生活与存在的碎片所组成;
每本书都花费三到四年之久,我的‘编年史’容纳了几代人。
”“艺术可能撒谎,但是纪录永远不会。
”她的获奖,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引发恐怖的核事故。
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切尔诺贝利城因此被废弃。
(摘自“XX百科”)
②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她早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徐鹏远《口述史,成就了这位“丘吉尔第二”》)
③她的书中从不选用特殊的英雄人物,而对于那些在以往的军事文学中很少讲到的,人在战争中、在丧失理智时会变成什么样,则用尽了笔墨。
(孙若茜《文学奖:
在新闻和小说之间》)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作为白俄罗斯作家中的佼佼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写作中不追求高产,而擅长表现俄罗斯和苏联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B.20世纪80年代,苏联进入所谓“重建”时期,受时代氛围的影响,阿列克谢耶维奇放弃了现实主义写作传统,选择了纪实文学。
C.《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最后的证人》《锌皮娃娃兵》等作品采用纪实手法,以独特的视角来表现战争主题,记录战争的残酷以及普通人的苦难经历。
D.阿列克谢耶维奇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苦难审美延伸到20世纪对灾难的审美,创作了反映核灾难中白俄罗斯人凄凉境遇的《切尔诺贝利的祈祷》。
E.因为描写特殊的英雄人物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战争的残酷与悲惨,所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往往以小人物甚至是孩子为写作对象。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的“复调性特征”。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情理之中”?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4分)
苦梅
马卫
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
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
一个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
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
“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
”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
到了夜深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个男人呢?
男人很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说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
自己丑,所以找表哥代替。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
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
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他。
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赚不到啥钱。
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
苦梅对老公说: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
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
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人让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
苦梅在超市,极认真。
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
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闻怪事,苦梅不知道。
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的转,给人介绍商品特别热心,还帮老人购物。
苦梅的勤奋和本分,换来了一个领班的岗位。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上了领班,工资竟然是营业员的数倍,而且轻松多了。
所以,苦梅工作更加认真。
苦梅出事,是在一个周末。
那天,她在商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个叫巧芋的营业员偷吃话梅。
如果偷吃几个,谁也不会发现,商品有一定的损耗率。
但是规定是死的,营业员绝不能吃和拿商场的商品。
一旦发现,轻则扣工资,补损失;
重则开除,或送派出所。
苦梅没有当场揭露巧芋,女人家谁不爱面子呢?
苦梅把巧芋叫到办公室,给她倒上水,才说了自己看到的事。
没想到,巧芋一百二十个不承认。
她说:
“捉奸捉双。
拿贼拿赃。
你既然看到了我偷吃话梅,为啥不当场拿住?
现在,你是污蔑我!
我和你没完。
苦梅没想到好心没有好报,气得粗气红脸:
“这次就算了,如果我再拿住了你,你走人!
苦梅只能这样说了。
她知道,这些营业员,差不多全是乡下来的,拿着低薪,还要养家糊口,难呢。
只要巧芋改了,这事就算了。
苦梅和表姐合住在出租屋,表姐回来一般要一点左右。
那晚,苦梅值晚班,回家时快十一点了,还在夜摊上吃了碗米粉。
就在苦梅开门的时候,突然蹿出一个蒙面男人,把她踹倒在地,给她几拳、几脚,嘴上说:
“臭婆娘,懂事点,不要管得太宽。
这次放过你,要是你再多嘴,把你脸划了!
”苦梅虽然来自农村,有一把力气,可是相对于男人,那是蚍蜉撼树。
蒙面人走了,苦梅半天才起来,回到屋内,见腿上身上的淤痕,忍不住哭了起来。
不用想,这事肯定是巧芋干的,听说,她一人在城里,常和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
所以,巧芋特别好打扮,身上也不差钱,上班极不认真。
表姐回来的时候,见苦梅这副样子,问了半天,苦梅才说出来。
苦梅并不怕巧芋,是怕巧芋勾搭上的野男人。
为了安全,苦梅辞职了,经理挽留她,她坚决回家。
孩子见她回来,高兴地溜到她怀里,就不离开。
老公见她回来,嘿嘿直乐。
伤不重,养了一周,就复原了。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活,她明白一个道理:
要得富,开店铺。
苦梅开了村里第一家超市,当然不能和城里的比,不过两间屋大,主卖副食和生活必需品。
不用请人,自己和老公亲自干。
货自己去进,晚上做账。
乡下人虽然计较价钱,但绝不会偷东西。
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她在城里打工还多一倍。
苦梅家渐渐富了,有了彩电,有了冰箱,还给老公买了摩托,进货也方便。
至于田和地,只种谷子、蔬菜,剩下的种树。
她家没有种其他树,只种苦梅。
人们不太理解,苦梅也不解释。
乡下人都知道,苦梅味酸、涩、平,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良药呢。
村里人常来讨用,苦梅一概白送,尤其那些爱喝酒的男人们,他们嘴上还要占便宜:
“苦梅,吃你呢!
苦梅的脸上,全是笑。
嘴上说:
“吃我?
酸死人!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长得帅,能吃么?
”是苦梅的母亲在苦梅婚前对她的告诫,这说明她母亲早就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但她为了儿子,只能委屈女儿。
B.男人只会干地里的活,没有其他手艺,又安于现状,这一形象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
C.巧芋不守本分,在城里经常和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
她在超市偷吃话梅被苦梅提醒后,指使人去殴打苦梅,警告苦梅少管闲事并将她赶回家乡。
D.本文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章的叙述,故事娓娓道来,对情节的描述客观真实,好像读者就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人,更易引起共鸣。
E.文章结尾,苦梅说:
”这使用夸张的手法,意在强调自己种的苦梅未到成熟季节,果实的酸度比较高,又酸又涩,非常难吃。
8.作为领班的苦梅,有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9.小说题目是“苦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它的妙处。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
八世祖允良生期岁,淳化间盗起,举家歼焉,惟一姑未笄,以瓮覆之,得免。
子才少从其父客陈咸,咸张乐大宴,子才闭户读书,若不闻见者,咸异之。
嘉定十六年举进士。
时丁大全与宋臣表里浊乱朝政,子才累疏辞归。
初,子才在太平建李白祠,自为记曰:
“白之斥,实由高力士激怒妃子,以报脱靴之憾也。
力士方贵倨,岂甘以奴隶自处者。
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其后分提禁旅,蹀血宫庭,虽天子且不得奴隶之矣。
”又写力士脱靴之状,为之赞而刻诸石。
属有拓本遗宋臣,宋臣大怒,持二碑泣诉于帝,乃与大全合谋,嗾御史交章诬劾子才在郡公燕及馈遗过客为入己,降两官,犹未已。
帝疑之,密以椠问安吉守吴子明,子明奏曰:
“臣尝至子才家,四壁萧然,人咸知其清贫,陛下毋信谗言。
”帝语经筵官曰:
“牟子才之事,吴子明乃谓无之,何也?
”众莫敢对,戴庆炣曰:
“臣忆子才尝缴子明之兄子聪。
”帝曰:
“然。
”事遂解。
盖公论所在,虽仇雠不可废也。
未几,大全败,宋臣斥,诬劾子才者悉窜岭海外,乃复子才官职,提举玉隆万寿宫。
帝即欲召子才。
会似道入相,素惮子才,仅进宝章阁待制、知温州;
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为潜党,将中以危祸。
上意不可夺,遂以礼部侍郎召,屡辞,不许。
乃赐御笔曰:
“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见帝乃供职;
子才至北关,请内引奏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见,大说,慰谕久之。
时士大夫小迕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量移,轻者放还。
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
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
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
(选自《宋史·
牟子才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B.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C.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D.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笄”是古代用以盘头或别住帽子的簪子,特指男女十五岁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B.“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
也可按时间记述史实,如《史记》。
C.“拓本”是把碑石或金石等器物上面的文字、图像拓印下来的纸本。
D.“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以翰林学士等任经筵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牟子才少年时苦学上进。
他随父亲寄人篱下,闭门读书,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干扰,被认为与众不同。
B.牟子才敢于为国得罪宦官。
他借为李白作记表达了对宦官专权的不满,以致后来他从外地召回皇宫时,宦官董宋臣从旁阻挠。
C.牟子才屡遭权臣忌恨。
丁大全、贾似道都曾唆使御史对他诽谤诬陷,罪名分别是侵吞公款和暗结叛党,但均未能完全得逞。
D.牟子才深得皇帝信任。
他被人中伤,皇帝暗中写信给吴子明询问真实情况;
度宗做太子时,就对他很尊敬,即位后给予重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赐御笔曰:
译文:
(2)时士大夫小迕权臣,辄窜流,才子请重者量移,轻者放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桂林道中作
李商隐①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余蝉嘒嘒②,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注】 ①李商隐:
晚唐诗人,河南沁阳人。
受牛李党争牵累,一生不得志。
写作本诗时,作者为广西桂林观察使郑亚的幕僚。
②嘒嘒:
蝉鸣声。
14.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真挚的情谊可以超越千山万水的阻隔,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
(3)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______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程训练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月月考三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C 全程 训练 高考 语文 第一轮 复习 月月 优化 重组 阶段 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