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秘笈增强紧迫感的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98437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1.79KB
职场秘笈增强紧迫感的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
《职场秘笈增强紧迫感的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场秘笈增强紧迫感的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一实际似乎表明,管理人员和雇员确实最明白。
久而久之,自豪感自然会变成过分自信或自负。
当人们认为只有自己明白、别人都不行时,他们一般不会去过多地关注他人——尤其是外部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在浪费时间。
眼光向内的组织必然看不到新的机遇和来自竞争对手、客户或监管环境变化的种种危险。
如果看不到机遇或危险,你的紧迫感就会下降。
紧迫感一降低,你就更不愿意向外寻找新机遇、发现新问题了。
自满随之而生。
然而,如果凭借一个得到全球认可的品牌、巨大的经济规模、一项垄断性特许或专利权,这些成功给组织带来了足够强大的地位,人们基本可以无视外部情况仍能生存甚至兴旺发达数十年,这岂不成了咄咄怪事?
成功带来规模、市场实力和一种自以为然的文化,进而导致人们眼光向内、缺乏对外部现实的了解、全然没有纠正这一问题的紧迫感,这样的例证不胜枚举。
在美国,IBM和通用汽车公司在1980年代的情况就是非常显著的例子。
当今最成功的企业中至少有几家似乎也在重蹈它们的旧辙。
在超市业,有一家地方性连锁企业的发源地就是它提供数量齐全的包装商品、肉食和农产品的起步之地,由于其服务水平能够与规模较小的最佳竞争对手相媲美,因而得到了顾客的欢迎。
在40年时间里,这家连锁企业从两家超市最终发展到62家,新店的铺面越来越大,规模经济发展了,利润率保持极高的水平,公司也成为所在地最受追捧的品牌,各全国性超市连锁企业难以与之抗衡,纷纷远走他乡。
多年来,公司所有者经常表扬管理部门和雇员的杰出表现,这无可厚非。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取得巨大的成功,大家的自豪感变成了依稀可见的自负。
这家原本只有两个部门、眼光向外的企业变成了一家眼光向内、规模更大也更为复杂的公司。
由于外部竞争微乎其微,内视以及缺乏紧迫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一个成立时间较短但更有创意的竞争对手开始蚕食该公司的地盘,它的店堂光线更好,货架之间的空间更大,鲜活食品的品种更丰富,收款的速度更快。
奇怪的是,原先那家成功的连锁企业竟然对这些优点视而不见!
如果能够旁听该公司的管理层会议,你很少会听到他们谈起这个新对手。
大家的话题全都围绕着公司自身:
第42号分店的利润率低于预期啦,某个分店的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啦,对中层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方案即将实施啦,如此等等。
更令人吃惊的是,假如你就那家新对手提几个基本问题——它的规模有多大了、它的竞争战略是什么、它当前的增长率是多少——大部分高级经理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同样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无知居然不怎么在意。
形形色色的这类故事似乎比大多数人料想的要普遍得多,但其结局远非不可避免。
人们如果清楚地看到外部世界,他们的紧迫感就会增强。
看见威胁到饭碗、职业发展机会或自豪感的问题,可以减弱自满情绪,增强紧迫感。
发现有可能大幅提高工作保障、增加新的晋级机会、合理增发奖金、提高就业满意度以及有益于客户、投资人和社会的新机会——这些都有助于管理人员发出一呼百应的行动号召,即便在完全满足于现状的企业里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推移,你可以改变一个组织的文化,使它眼光向外。
这时,大家自然会向外看。
他们会看到有关危险和新机遇的信息;
内外之间的隔阂将会缩小;
自满情绪将会减轻。
对此,我将在下文中进一步阐述。
但是,改变文化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
即便年头不够,大家仍然可以在短得多的时间里建立各种正式机制和组织结构,有系统地引入外来因素。
人们甚至能够发起各种各样在本周或本月就能带来变化的行动——这些行动将帮助你逐步建立正确的体制,最终建立正确的文化。
听取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雇员的看法
为了缩小组织内外之间的隔阂,世界上一部分最成功公司目前采取的办法之一是,十分认真地经常听取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下级员工的看法。
无论是汽车销售公司客户服务部门的雇员、银行职员还是大型计算机系统的销售代理,在公司的鼓励下,有几类人完全可以把搜集大量外部信息作为其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如果此类信息能够递交到决策人手里,该组织就能变得更加关注外部环境,其紧迫感也往往会逐步增强。
世界上一些最成功的企业家靠的就是这种办法,而且成效极高。
他们在各地分公司、分店和工厂视察期间,定期看望第一线雇员,向他们了解客户情况以及客户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反馈。
他们十分尊重与之谈话的人。
雇员感觉到了这一点后,也更加关心客户的情况,并且把了解到的信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上级人员。
于是,成功的企业家便能从中寻找一些规律。
他们鼓励其他管理人员也这样做。
他们鼓励或要求第一线的负责人把这种形式的活动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坚持定期参加。
萨姆·
沃尔顿就是采取这种方法的人当中的杰出范例之一。
沃尔玛公司在他生前是世界上同类企业中最成功的组织。
西南航空公司的赫伯·
科勒尔也是如此,该公司的客户、雇员和投资人最后都在这个几乎毫无趣味可言的行业里找到了乐趣。
当前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确实在越来越多地听取一线人员的看法。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
从开始就要建立信任感。
也就是说,相信一线人员有足够的智慧和动力成为有用客户信息的提供者,即便过去的事实表明他们做不到。
区别对待这些雇员。
不管你是怎么说的,如果你不尊重他们,很少有人会帮助你。
提出问题、认真听取回答,如果雇员没有立即回答,也别就此为止。
一位新提拔的零售连锁企业经理运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功。
由于他定期视察各分店,使用这个方法的成本很小。
久而久之,雇员们开始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给予回应。
他从雇员们的回答里发现了一个情况:
他的一些手下发现顾客有时批评所有分店里播放的音乐全都一样。
他请所有的雇员谈谈这个问题。
当他发现没有一个雇员听到顾客称赞此事、偶尔还会表示不满后,便亲自去问顾客。
在这次不正规的调查中,有50%的顾客不喜欢店里播放的音乐,还经常把它比作在电梯里听到的不断重复、让人心烦的提示音,40%的人根本没有注意到有音乐或者不在乎店里放不放音乐,只有不到10%的人表示赞赏。
当时,该公司已经在进行每年一度的顾客意见抽样调查,但音乐不在调查范围之内。
这位新上任的地区经理在一次碰头会上而不是通过备忘录把这一信息提交给他的上司。
他提供的事实没有用数据表示,听上去像个故事,而且是个有趣、令人意外、带点戏剧性的故事。
他让上司听完后提出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顾客调查表里还可能缺少哪些内容?
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我们理应知道的有关顾客购物体会的细节?
这些问题提高了大家的紧迫感,并且随后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行动。
这个关于音乐的故事并没有立即产生巨大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不起眼的外部信息聚少成多,最终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不过,这个关于音乐的故事使经理们警觉起来:
他们所做的顾客调查有问题。
于是,他们做了修改。
这个故事还告诉他们,是不是应该采取其他系统的方法来消除他们提供的服务和顾客感受之间差距。
他们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建立了这样一个机制:
向一线雇员征求意见。
在一线员工的帮助下减少内外差距的做法谈不上是什么革命性行为,可是,能用好这种办法的组织寥寥无几。
适用于20年或40年前的搞好企业的方法,到今天还在使用,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发挥录像的威力
另一个有效联系内外世界的办法是使用录像。
有这么一家为客户运输产品定做大型集装箱的公司,它按照我们通常的质量标准生产“优质”集装箱:
钢材和铆钉完全合乎规格要求,公差总在限度之内,箱子不会破裂,也无需进行特殊维护。
但是,产品的某些细节不符合一家大客户的具体要求。
这家客户在收到交货后,必须立刻加以改动以合乎自己的要求。
这些改动尽管成本不大,但是由于事先签订的是定制合同,所以这仍然令客户感到恼火,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原因:
如果找另一家供应商,成本要高出很多。
这家客户向生产厂家提起过这个问题,厂里的人虽然有礼貌地听取了意见,却没有做任何改动。
你如果去找他们说理,他们很可能会指出,是他们制定了行业标准,所以他们懂得产品该是什么样的,如果客户要按自己的要求加以改动,那是客户自己的事。
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向客户公司的总裁做出改进保证的同时,把整个过程录了像,记录下对方的要求和越来越生气的样子。
录像的制作成本很低,并且被剪辑成15分钟长的片子,其中包括相关事实以及从客户声音和表情里明显流露出来的忧虑。
随后,首席执行官每次召集二、三十个工人到厂会议室里,说是要给大家放一小段令他十分不安的录像,说完便开始放映。
厂里大部分员工从来没有和客户接触过,所以先是对事情的真相感到惊讶,随后——在我看来——对客户在录像里毫不掩饰的情绪更是感到震惊不已。
有些雇员开始为自己辩护:
这不是一般的客户;
我们生产的是优质产品;
他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压价?
但是,大部分雇员确实认识到,我们应当就此采取行动,而且要快。
他们的确这样做了。
结果是,这家囿于老观念的工厂恢复了活力。
客户也喜欢上了他们。
我在过去几十年里一再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是,一部主题对于个人或组织业绩十分重要的录像,如果拍得真实可靠、通情达理,会有很强的感染力。
为我们嗤笑的所谓“公关资料”会引来人们的冷嘲热讽,还可能加重大家的自满情绪或怒气。
相反,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都真实可靠的录像资料,如果选择恰当的时候放给恰当的人看,会产生惊人的感染力。
它不仅能够让由于具体原因无法在场的人感到如同身临其境;
因为录像的摄制、编辑和放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所以它有时比身临其境还要有感染力。
我还有一个应用广泛、不仅仅适合录像的经验,叫做“让大家自己看,而不是讲给大家听。
”我们所受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尽可能合乎逻辑地把事实告诉大家。
然而,另外一种方法可能更加有效。
让大家自己看,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而不仅仅是通过归纳出来的抽象数据去发现。
后一种方法也许要合理得多,因为你可能比别人更有时间去发现多得多的情况并且加以归纳总结。
不过,这种方法“合理”地排除了特别重要的一点:
思想对行为的影响与情绪对行为的影响之间的区别。
在通过一线雇员了解重要信息的例子里,你可以有系统地运用录像作为一种增加紧迫感的机制。
最显而易见的方式是,把寻找、创作和放映有感染力的录像作为任何宣传部门的一部分工作,成为其重要的日常职责。
这项任务也许很艰巨,不过,凡是有能力的宣传部门都能够胜任。
不要总是向大家隐瞒不利信息
上面提到的那家定制集装箱的公司老总把自己得到的客户信息让厂里的每个人都知道。
他的判断是,只有大多数人变得不那么自满后,工人们的行为才能有所改变。
在我看来,他的行动非常明智,而且不同寻常。
人们之所以不愿把外部信息告诉管理人员或雇员,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中的一个:
(1)他们认为大多数人不够明智或经验不足,无法理解外部信息;
(2)他们担心受到不公平的指责,因为外部信息对他们自己不利;
(3)他们担心信息一旦透露给分析师和经纪人,会导致公司股价下跌;
或是(4)他们担心不利信息传播开来会影响士气、加大人员流失,而且往往会使有害的自满变成更加有害的焦虑或恼怒。
这些担心有可能妨碍行动,即便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明白,他们不但需要更多的外部信息,而且应该更加频繁地把这些信息告诉更多的雇员。
有家包装商品公司下属某个部门的人力资源主管强烈要求上级把一份咨询顾问的报告给部门中所有担任管理工作的人传阅,但是,公司执行委员会中两位最有权势的人强烈反对这样做。
该报告表明,市场上发展最快的那部分的顾客不太喜欢该公司新推出的半成品系列食品;
但是,公司的品牌足以使其产品在超市货架上占有一席之地,营业收入也保持着速度合理的增长。
然而,咨询顾问们十分严厉地批评了整个产品开发项目,认为如果不对品牌进行改动,其前景令人担忧。
两位反对公布那份报告的高管有两个理由:
第一,咨询顾问的分析可能给大家一种未来希望渺茫的感觉,从而失去公司几位最杰出的人才;
第二,那位有不满情绪的经理也许会把报告透露给公司之外的人,再经由行业媒体传到金融界或某个主要零售客户那里。
那位人力资源主管最后败下阵来。
该公司最高管理层忙于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他们成立了攻关小组,昼夜不停地开发产品,小心翼翼地回答媒体的质疑。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销量下降了四分之一,对此所作的多种解释是新产品难免会遇到问题,这些说法也大都被接受了,尽管有些雇员对新产品系列没有达到预期成果深感失望。
躲开了一场潜在的危机后,该部门的首席执行官认定,咨询顾问们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他的部门的确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管理层年会上,他发表了一个措辞强烈的讲话,认为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公司要为未来而战,保持领先地位。
另外三个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做了类似的发言。
在最后一天上午,会议发放了经过润色、措辞不那么尖锐的咨询顾问分析与建议书,指出这是“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上维持我们领先地位的大胆举措。
”会议结束的那天下午,议题集中在了如何执行变革上面。
与会者分成了四部分。
人数最少的一组是那些已经最了解外部信息、早就有强烈的紧迫感、认为显然需要采取大胆步骤、很高兴看到最高管理层率先行动的人。
人数最多的一组认为,自己的部门过去业绩良好、没有出现过危机,所以这项改革战略不是没有必要就是草率行事。
其他两组的人认为有些改革是必要的,但强烈反对报告中直接影响到本部门的具体建议。
这两组人都认为,大问题不在他们的部门而是在别的部门。
如果问题在别人那里,这些人就不会急于采取行动,他们所在的群体也是如此。
十二个月后,沮丧不已的首席执行官又请来一家咨询公司。
干什么?
帮他实施公司比任何时候都急需而当初一直没有执行的新产品开发战略。
这个故事虽然形式不同却耳熟能详。
来自公司外部的信息令人不安。
最高管理层不让大家了解内情,他们的担心固然自有道理。
从某一方面看,最高管理人员试图根据他们掌握而不为其他人所知的数据进行重大变革。
由于中层管理人员的紧迫感不足,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改革计划最终不了了之或是远远达不到最高管理层的期望。
许许多多的证据表明,有了信息和一定的经验,你就能应对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
解决方法始于高层:
最高管理层看到的是机遇,而不仅仅是问题。
高层经理们对目标和应当避免的错误一目了然——目标是把自满变成紧迫感,而不是漫不经心地、错误地把慌乱的焦虑或恼怒行为当作紧迫感。
他们把大部分令人不安的信息通报给尽量多的应当了解内情的人。
他们明确指出,外部信息提供了一个动员大家采取行动重要机遇,共同实行必要的改革措施来增强企业活力。
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向大家明确表示,他们不能容忍各部门相互指责的行为。
他们明确指出,公司的唯一要务是未来的兴旺发达。
最高管理人员的行动要充满自信,不可表现出明显的担忧、恼怒或自负。
他们力争预见到属下各自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对于可能表现出焦虑或恼怒的人,最高管理层应当以不容置疑的热情、自信和坚定决心帮助大家化担忧和恼怒为行动和致胜的意愿。
这家包装产品公司的高层经理们允许看咨询顾问报告的人不到30个,更不用说300个了。
他们原本可以这样做。
他们原本可以向大家说明白机遇所在(以增强紧迫感、发动群众、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尽可能降低风险。
他们原本可以用各种方式表明,他们决心迅速采取行动、争取成功,他们坚信关乎企业存亡的成功是有保证的,同时向大家讲清楚,问题的关键在于今后取得成功而非把以往的过失归咎于人(以防大家担忧和产生虚假紧迫感)。
也就是说,他们原本可以率先建立紧迫感而不是完全退守到控制损失的境地。
即便如此,他们仍然难免遇到一些负面反应。
但是,摆在面前的选择是明白无误的。
你是想拿短期问题冒风险、不让大家了解相关外部信息、听任过高的自满情绪蔓延、最终毁了组织的未来吗?
这一问题经过如此表述,再简单明了不过了。
如果是在10年前,我会说“太简单了。
”时至今日,我不这样说了。
常换常新
我对10年前走访一家公司的所见所闻至今记忆犹新,就像上星期刚去过一样。
这家公司在上世纪中期做得一直特别成功,但是到我去那里的时候,它的市场份额已经逐年下降达20年了。
它在一场商战中严重受伤,可以说到了失血过多、奄奄一息的地步。
然而,我打开公司总部大门时,看到的却是一幅匪夷所思的景象。
里面一点也看不出该公司正在苦苦挣扎,前后挣扎了20年,而且还在市场上一再受挫。
一点也看不出与其产品相关的技术变化得越来越快,为它提供了一个迅速超过竞争对手的良机。
巨大的接待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里面的气氛就像是国王觐见室外的等候大厅。
完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曾经走访过一家成功的公司,它好像把整个外部世界都展示在接待室的墙上,有公司客户、自有产品、制造车间、办公大楼、对手的产品的照片以及行业杂志最近发表的文章和客户的评语(大半是称赞,有些是批评);
有几幅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样本简图;
还有两幅巨大的示意图,一个展示过去两年的利润率(看上去公司状况不错),另一个展示公司的股价走向(看上去情况不太好)。
整个气氛有点像半大孩子的卧室,特别是那幅竞争对手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画像,有人给他嘴上画上了胡子!
我问后得知,墙上的内容经常更换,每星期至少增添些新东西或拿掉点旧东西。
大多数更新工作是由负责这件事的人来组织,但是雇员们也有权亲自去更换某些东西,而且有人确实在这样做。
我约见的那个人在机场被耽误了,晚到了将近一个小时。
对此我根本没有在意,因为接待室里太好玩了,更重要的是,里面的信息多得不可思议。
在这一小时里,我对该行业及其产品和竞争情况、全球扩展形势等等有了更多的了解,比我听取一位行业专家用更长的时间(而且更加枯燥地)所介绍的内容可能还要详尽。
整个屋子里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兴奋、谨慎、速度和变化。
我就去过那儿一次,而公司雇员们每天至少去那里从头到尾地看上两遍。
如果墙上的材料信息量很大,但看上去很枯燥,或者从不更新,效果也许微乎其微。
对于新雇员来说,效果可能很大,但其他人可能会对其视而不见。
然而,我看到的那些信息在视觉上并不乏味,而且内容也不断更新。
从整体效果上说,这些挂图确实产生了作用。
它们可以向我们揭示企业之外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因此要注意保持这些信号的准确性,要求某个部门定期了解外部情况;
在这方面,宣传部门或是营销部门也许能助上一臂之力。
关键是,选派的人要懂行,具有相关技能,并且明白处理内外差距的问题是他们份内的事。
派人走出去
这个道理很简单。
派出的“侦察兵”回来时会带来有关外部世界的新信息和依据这些信息采取行动的新决心。
根据一位中层营销经理的提议,一家体育用品公司首席执行官要求手下两名IT部门高管人员每年陪同销售代表走访重要的零售店。
他在最初实行这一办法时,发现销售代表和技术经理对这个主意都没有什么热情。
但是,首席执行官坚持这样做,并且要求两位技术经理与了解实际情况的销售人员组成对子。
第一年,两名IT经理在三天内走访了三个城市和12个客户。
由销售代表安排的事先没有议程的面对面会见气氛活跃、发人深思。
两名IT人员了解到,对于所有的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电子联系手段,哪些是客户喜欢的,哪些是他们不喜欢的。
他俩对客户给公司的运输、制作单据和客户服务系统的评价及其——同样重要的——原因有了更多的体会。
他们还了解到,什么是客户真正不喜欢的,以及具体原因。
按照IT经理使用的现有衡量标准,在他们看来属于B+或A?
级水平的系统,到了客户那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也许最重要的是,到访的两位经理掌握了客户对公司零售店提出的具体要求、竞争对手给公司造成的挑战以及客户公司内部的基本情况。
这些信息有很多不是新的,但有些确实是新的,其中不仅包括两位IT经理负责的技术问题,还包括经营零售企业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背后更为广泛的含义。
即使是“旧”信息或“不归我管的”信息,在他们与公司外部人员面对面会谈时听到后,往往也会以新的角度对他们的想法和感觉产生影响。
在面对面的互动中,大家随时可以提出问题;
得到的反馈比言辞本身丰富多了——这些反馈得自他们受到什么样的接待以及所有其他非语言表达的信息。
整个经历使他们受益匪浅。
两位高管人员把信息和感受带给手下的经理和员工后,改进IT业务的紧迫感得到了增强。
出于同样的考虑,该公司的领导力开发部门主管每年也派出两、三名高级经理去一所重点大学参加一个为期三个星期的进修项目。
他的目的与其说是培养几名管理人员,不如说通过他们建立起一个信息来源和紧迫感,回过来影响人数多得多的雇员。
有位营销经理带领手下全部10名成员参加每年一度的美国营销协会大会,以期达到类似的目的。
会议结束后,他们带回来的信息传达给许多没有与会的同事,其效果远远不同于把会上散发的文件寄给没有参会的人。
切合实际地派人去见公司任何一个客户都能增强大家的紧迫感。
公司内部的人了解到外部情况后,自然会把其中一部分内容带回来。
以这种方式搜集的信息会自然而然地传交其他内部人员,但决不是些原原本本的事实,而是带有故事性以及不仅仅会影响对方思想的兴奋或沮丧情绪。
它还会影响到内部人员的感情,这(在动情晓理的战略中)是至关重要的。
几年前,一家资产达几十亿的非美国公司的30位最高层管理人员到欧洲和美国参观了两个星期。
这是人力资源部一位年轻经理的主意——这很正常,因为几乎所有引进外部信息的办法都有可能是公司上下任何一级的人员提出的。
最高管理层接受了这个建议。
那位年轻经理认真、详细地安排了行程。
在旅途中,这些管理人员拜访了在他们国家没有业务的同类企业,参观了几所大学,还去了几家因实行某些最佳相关措施而闻名的公司,在那里,他们不仅翻阅或听到了有关这些措施的介绍,而且亲眼目睹了这些措施的实施(其效果不但在思想上而且在感情上都引起了震动)。
我问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高管理层全都离岗两个星期,公司怎么受得了。
他看我的样子就像是我提了一个古怪的问题似的,然后答道:
“我们把权力委托给别人。
”
请人进来
用外因促内因的第六种办法是请人进来。
人们都或多或少地这样做,但很少有人用这种方法取得过真正的效果。
在一家大型制造企业里,管理层年度会议有一个沿用多年的模式。
应邀参会的有几百位管理人员,包括执行委员会成员及其直接下属部门,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秘笈 增强 紧迫感 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