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888116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73
- 大小:55.03KB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带反思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学生估计后发言。
(2)用蜡笔测量铅笔的长度。
师: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可以拿出蜡笔量一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支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的准不准。
学生自己测量,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重点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
把你是怎样量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让学生边实际操作边介绍。
说一说你测量的结果。
学生可能会说:
●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三支蜡笔的长度。
●一支铅笔的长度等于三支蜡笔的长度多一点(些)。
二、测量活动1.认识课桌面的长。
首先由前面的测量活动引出测量课桌面长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指出课桌面的长,并用手比一比,初步感受课桌面有多长。
(2)汇报:
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2.同桌合作测量。
提出教材中的活动要求,并指导同桌选用身边的物品作测量工具。
可先让学生说说用什么做测量工具,再动手量。
我们已经会用蜡笔测量铅笔的长,也知道哪是课桌的长。
现在,请同桌合作,选用一件物品作工具,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
师:
同桌先商量一下,你们准备选用什么物品作工具。
学生商量、汇报,鼓励学生选用与他人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可以提出用手拃测量的方法。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关注学生测量的过程和对结果的描述,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把你们测量的方法和结果给大家介绍一下。
交流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如:
(1)用铅笔量——4根铅笔长;
(2)用文具盒量——3个文具盒长;
(3)用拃量——大约有6拃长;
4.讨论测量结果。
提出教材“说一说”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看法。
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同,从而造成了测量结果不一样。
5.用小棒测量课桌面的长。
提出测量要求,先由同桌合作测量,再交流测量的结果。
使学生了解用同样的工具测量课桌面的长,结果是一样的。
三、认识厘米1.教师谈话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要求,拿出直尺让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了什么,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字母表示。
。
看来要准确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
现在,我们认识一种简单的测量工具——直尺。
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4……还有cm等。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用字母“cm”来表示。
2.认识和感受1厘米。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再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最后找一找身边有哪些长是1厘米的物品。
(可把第3页练一练第1题移过来。
)
1厘米有多长呢?
直尺上从“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吗?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是1厘米等。
用手比一比,1cm有多长。
学生先空比,再对着直尺比。
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3.认识2厘米、几厘米。
同认识1厘米一样,先在直尺上分别找出2厘米、3厘米再用手比一比。
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厘米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
学生观察直尺,交流。
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是2厘米。
用手比一比2厘米有多长。
用手比一比,然后问。
3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
同桌互相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同桌边找边比边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交流
四、用直尺测量1.测量橡皮的长度。
(1)教师谈话引出以“厘米”为单位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橡皮长度的要求。
鼓励学生先估计,再测量。
(2)交流各自的测量结果。
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测量方法的机会。
重点了解从0开始的方法。
2.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1)拿出自己的铅笔先估测,再实际测量,最后交流。
拿出自己的铅笔,估测一下,大约多长。
学生回答时,启发学生比一比估计出的长度,并反思自己估测的结果。
刚才大家都估测了一下,估测的准不准呢,实际测量一下吧!
学生测量、交流,并与自己估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2)测量教材上的铅笔插图的长。
让学生看书观察教材上的铅笔,先估测,再实际测量。
交流时,重点关注学生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
五、课堂练习练一练第2题,可同桌合作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
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最后交流。
通过猜谜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直观估计能力。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测量
让学生用手指指自己的课桌面的长,关注学生指的是否正确。
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尺
学生自己感知1厘米
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的物品
学生自己认识2厘米、3厘米
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学生先估测再测量
巩固新知
反思:
个别学生在测量物体长度是没有对齐0刻度线,需要加强测量物体的练习。
第二课时米的认识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对个别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
请学生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
(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请你们用尺子(包括米尺)来测量一下绳子的长度。
指导学生总结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做单位。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开展测量课桌的比赛,看那个组测量的又快有准。
可能有的学生用自己的尺子测量,也可能有的学生用老师准备好的米尺进行测量。
汇报交流时学生很容易比较出用米尺测量又快又准。
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需要用米作单位?
二、体验探究
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同学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那么你们知道1米到底有多长吗?
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
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
预设可能:
有的用手感知
有的会看一看1米到自己哪儿
有的学生会说墙围的宽度是1米。
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
让学徒手比划1米的长度,1米的高度
。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
100厘米=1米
1米=100厘米
1m=100cm
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
让学生观察一下米尺上的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数一数有多少个1厘米。
学生通过一边做动作,一边归纳比划:
1厘米这么长,100个这么长就是1米。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同学们,你们能从教室中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吗?
可能找到:
教室中的日光灯的长度、黑板左右两边的长、门上下两边的长、课桌的长等。
在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花池的宽、我小弟弟的身高、我家电视的宽……
三、练习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先估计,再测量。
先让学生用手比划1枝铅笔的长,再比划2、3、4、5、枝铅笔的长度,从而估计出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5或6枝)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让学生先估计教室中的黑板、门、讲台等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
重点使学生学会测量结果不够整米时,怎样描述测量的结果。
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际测量。
(教师适当进行指导)适时进行汇报。
3、出示书中8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
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复习旧知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测量,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
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反思: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感觉到厘米这个单位小了,需要一个更大的适合的单位。
在教授1米=100厘米时,有的学生在观察米尺时不是很理解,需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三课时分米的认识
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认识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
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分米,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
米尺、直尺、8厘米、1米、60厘米的彩带各一根,长纸条。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教师拿出两根彩带(一根8厘米,一根1米)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米两个长度单位,并能估测一些物品的长度,现在老师有两根彩带,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两根彩带各有多长?
学生估计,记下估计结果,再测量,并记录。
2.拿出60厘米长的彩带,让学生观察,并与前面两根彩带比较长短,然后进行估计和测量。
最后说明,计量比厘米大,比米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手里的这根彩带,与刚才的两根彩带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了解,这根彩带比8厘米的长,比1米的短。
师:
请大家估计一下,这根彩带有多长,再实际测量一下。
学生估测,测量。
大家测量出这根彩带的长度是60厘米。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单位——分米。
用分米来表示这根木条的长度更简便一些。
分米用字母“dm”表示。
二、认识1分米
1.结合直尺认识分米,知道1分米=10厘米。
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尺子,1厘米1厘米地数,数到10厘米,看看10厘米有多长。
学生数、交流。
这10厘米长度就是1分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2.体会“1分米”的实际长度。
先让学生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
再用手比一比1分米有多长。
请你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
用手比一比,1分米有多长。
给每个学生实际比的机会。
3.联系熟悉的物品,认识并体验1分米。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大约长度为1分米的物品。
找一找,在你熟悉的物品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回答可能很多,如:
电灯开关的边长,粉笔盒的宽,香皂盒的宽等,学生说的实物的长接近1分米就可以了。
三、探索活动
1.小组合作,探索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1)提出探索的要求,并板书1米=()分米。
鼓励小组同学合作研究。
我们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并且知道了1分米=10厘米,现在请小组同学一起研究一下,1米等于多少分米?
可拿米尺实际观察一下。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四、练习
1、同桌合作先估测课桌面的长和宽,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
2、单位换算。
出示书中10页练习题。
3、身边的数学。
直观体验1分米有多长
联系熟悉的物品,认识并体验1分米
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
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联系身边的生活,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分米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分米的应用上学生把握不是特别准确,需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加强单位换算的联系。
第四课时我们的测量
1、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身体某部位或物体长度的过程。
2、了解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
3、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习惯。
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
直尺、米尺,记录卡片。
一、估测比赛
1.提出要求:
不允许用直尺和米尺等工具。
同桌一组,估测凳子面的长,看哪组估测的更准确。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估测比赛。
要求:
不能用直尺等测量工具,可借助其它工具。
比赛内容:
同桌一组,估测凳子面的长,看哪一组估测的最准确。
有什么问题没有?
如果学生提出可不可以用其它物品做工具,教师告诉学生是可以的,但最后结果必须用厘米、分米等单位描述。
学生估测,教师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估测方法。
2.交流估测的结果。
先只说结果,不说方法。
把你们估测的方法和结果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说,老师记录,同时把自己估测的结果也和同学交流。
3.师生一起测量,检验估测的结果,并评出优胜者。
哪一组估的最准确呢?
我们一起来实际测量一下。
共同测量出结果,评出估的最准的,应该是教师。
4.交流估测的方法。
可先请估测不准的同学说一说,再请估测准确的同学介绍是怎样估测的。
比赛结果已经出来啦!
现在,我们请几组同学说一说你们估测的方法。
估测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及时给予评价。
●用眼看的,(容易估不准确)
●用手比出10厘米,然后一下一下测……(这个方法也可以)
●我知道铅笔是×
×
厘米,我们用铅笔量(借助已知的物品长度来估测,很不错。
5.教师介绍自己的方法。
你们想了解老师是怎样估测的吗?
教师演示用手拃量,估算的过程。
我一拃是×
厘米,量了×
拃,估算一下是×
厘米。
二、合作测量
1.谈话引入测量活动。
激发学生了解自己身上数据的兴趣和愿望。
我们如果知道了自己的手拃的长、脚长、身高、一步的长、两臂伸开的长等,就会为我们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提供很多方便。
同学们,你知道自己身上手、脚的长度吗?
2.小组合作测量。
教师提出先估测,再测量的要求,亲自参与并注意指导测量方法。
好!
现在,就请同学合作,测出自己身体上的数据,并写在记录卡上。
根据本班学生人数和测量工具多少分组测量。
必要的话,教师可先介绍“一拃”、“一步”等的含义。
3.交流测量的结果。
重点说一说使用的什么测量工具,每个人估测和实际测量的结果如何。
请组长汇报一下:
你们组测量了哪些部位?
分别使用的什么工具?
怎样做的?
每个同学汇报自己估测和实际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三、实践活动
1.鼓励学生用自身测量工具进行实际估测。
可以到操场上,分小组进行任何物体的测量,并作好记录。
大家已经知道了自己一拃有多长,一步有多长及自己的鞋有多长等等。
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做工具,到操场上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记录下数据。
学生分成小组到操场上估测,教师参与学生的估测。
2.根据今天的活动,写一篇数学小日记,存入成长记录袋。
以比赛形式复习旧知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认识并体验自己1拃、1步的长。
巩固应用,用自己的1拃、1步去测量。
学以致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用自己身上的工具估测物体长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经历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
4、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启迪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2、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圆片、小棒。
一、铺垫孕伏
1.(
)里最大能填几?
你是怎么想的?
3×
(
)<22
4×
)<37
)×
2<11
5<38
2.用竖式计算除法。
(齐做并指名板演)
订正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景图。
(2)引导学生操作,用圆片代替苹果,小棒横放代替盘子。
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
边操作边思考,12个苹果,每4个放1盘,能放几盘?
分后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12÷
4=3。
让学生口述算理后回答横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被除数12表示被分的数,4表示平均分成4份;
3表示每份是3。
教师板书:
没有剩余。
(3)出示例1情景图第二部分:
5=2…2
先按题意列式12÷
5=2…2。
教师启发引导:
让学生按照12÷
4=3的方法操作,观察12÷
5也就是12个苹果,每5个苹果1盘,能放几盘?
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演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把12个苹果,每5个放1盘,你是怎么放的?
为什么这样放?
有没有放完?
每个盘子放得几个?
还剩几个?
教师启发讲解:
剩下的2个,还够放1盘吗?
既然不能就只有剩下它了,那就是说,把12个苹果,5个放1盘,能放2盘,还剩2个。
教师用12÷
4=3的方法类推讲解,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被分的数是几?
平均分成几盘?
怎样写?
有3个盘,每盘放4个苹果,实际分掉了几个苹果?
(4×
3=12)
12个苹果,5个放1盘,有没有剩余?
教师强调:
12个苹果5个1盘这样放,还剩2个,这个“2”表示分剩下的数,这个没分完剩下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余数”。
(彩笔板书“余数”。
横式怎么写呢?
在等号后面先写商“2”,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2的后面先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2余1”。
教师领读算式12÷
5=2……2读作:
12除以5等于2余2。
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求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3)对照、观察、比较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点,揭示本节课重点、关键,沟通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同点:
算式表示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
列式方法相同;
被分的数,平均分的份数,每份分得的数及分掉的数,在竖式中书写位置相同。
不同点:
4=3正好放完,没有剩余;
5=2…2没分完,有剩余。
正因为有剩余,所以在得数的写法上及读法上不同。
(4)出示分画片的情景图。
①学生说明题意,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明确问题:
21张画片,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结果怎么样?
每人分几张?
分完了吗?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意见,列出算式:
21÷
5=4(个)…1(张)
④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总结:
所以计算有余数除数时,要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比被除数小且最接近被除数。
教师介绍余数,及算式的读作。
三、巩固发展
1.“练一练”第1、2、3题。
分题回答讲出自己的算法;
(1)列除法算式的想法。
(2)计算算式结果的方法。
(3)说一说除法算式的意义。
强调:
①计算的方法;
2.机动练习:
用手势或举数字卡片的方法说答案,看谁举得正确举得快!
四、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察板书,思考回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动手分一分体会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不同。
学会类推的方法,由整除类推到有余数除法。
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举一反三,巩固新知。
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片亲自动手分一分,初步感知余数的含义,在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学生容易把商几余几读成等于几,需要加强算式读法的练习。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余数比除数小,亲身体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过程。
教师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1、如果是17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
要求学生要认真分,并列出算式。
教师以1根1根分为例,实物投影展示,有余数除法的产生过程。
学生们小组合作,亲自动手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有这些想法: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电子 教案 反思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