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真题解析一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880974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5.66KB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真题解析一Word文件下载.docx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真题解析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真题解析一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
研究方法的问题。
准确与精确是衡量度量成败的重要标准,也就是:
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即信度和效度。
信度:
是指某种特殊技巧重复应用于某一题目的研究,每次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假定让甲猜乙的重量,甲开始猜80公斤,当乙化了妆让甲猜,甲猜到90公斤,这说明甲对乙的重量估计不可靠,然而当甲得到一个磅秤之后,无论乙是如何化妆,称量的重量都是一样的,这说明磅秤比起猜测是度量重量的更好的工具。
但是信度并不意味着正确、有效。
假如把磅秤调低5公斤,虽然每次都能称出同样的重量,但次次都是错,这一差数称为偏差。
效度:
表示一种测验或量表能够用来真正测量它所要测量的目标的准确程度。
效度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
(1)实际测量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概念是否一致;
(2)概念是否被准确地测量。
例如,一种智力测验,本以测量智力为目标,如果所测量到的主要是知识经验而不是智力水平,那就表明这种智力测验的效度很低。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效度和信度之间的关系:
例如:
用打靶来比喻对于事物的度量。
信度或可靠性性象一组密集的弹着点,无论打在靶子的那个部位;
而效度或准确性则要求打在靶心附近。
一般而言,可靠而不准确属于系统误差,准确而不可靠则属于随机误差。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是说,一个测量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
信度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是说,有了信度,却不一定有效度。
可信的测量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量必定可信,效度是信度的目标和归宿。
其表现形式有三种:
1.可信且有效;
2.可信但无效;
3.不可信且无效。
3.报网互动 解析:
这是新媒介时代下的报纸生存策略之一,也是新旧媒介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指传统报纸和所属的新闻网站为了扩大影响力而采取的种种营销活动,如在报纸上开设网络版、在每条新闻后面附加“详情查阅某某网”,在网站开设电子版报纸、开设记者信箱等。
2004年以来被中国大陆很多家媒体采用,已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流动作。
报网互动,传统认为是一个关乎报纸的冬天是否来临的话题,但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已上升为报纸营销手段、报纸理念等新的层次。
毕竟随着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一定会有一场媒介变革,媒介正走向融合,各种媒介都将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找到各自的生存位置。
4.高语境和低语境(highcontext&
lowcontext) 答:
高语境传播与低语境是由美国学者霍尔提出的。
高语境传播的指的是,在传播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
低语境正好相反。
东方社会很多都是“高语境”社会。
5.媒介融合 解析:
媒介经济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也是新媒介和传统媒介的发展方向。
相关概念有菲德勒的媒介形态变化、大媒体产业、创意产业。
媒介融合就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
“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
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
二、简答15*4 1.两级传播提出的背景和影响 答:
来自媒体的信息首先抵达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通过人际传播传递给受其影响的追随者,这个过程称为两级传播。
20世纪30年代,大众社会理论和强大效果论的范式主导着传播学的效果研究。
作为一个受过经验主义研究方法训练的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相信理论必须坚固的扎根于经验事实之中。
为了验证大众社会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美国伊利县进行了总统竞选调查。
调查目的(假设)是证明在总统宣传中大众媒介的强效果。
此次调查采用了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
与预想的不同,调查结果显示媒体在1940年的大选中起的效果并不突出,大众传播没有直接左右选民的投票意向,它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的因素。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者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假说,并归纳了大众传播的几种效果类型(强化、结晶、改变等)。
伊利研究的结果后来写成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开创了有限效果的新阶段。
两级传播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后来提出的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
因此,尽管在技术传播时,受众同时既处身于信息传播的覆盖中,也处身于人际传播的扩散网络中,但两者对于受众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是不同的。
既有采用过程阶段上的不同,也有更为复杂的传播行为差别。
所以当需要把信息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时,最好使用大众媒介进行大众传播;
要进行劝服时,最好使用人际传播的手段。
罗杰斯还在两级传播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对新技术的传播和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两级传播开创了传播学效果研究的新时代,即有限效果范式。
这个效果范式在传播学中占据了三十多年的统治地位。
同时,将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研究方法引入传播学中,对传播学的整个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拉扎斯菲尔德才被奉为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
2、追求收视率体现怎样的受众观?
解析:
换个角度来考理论,这里它并没有直接叫你谈“受众即市场”理论,而是问一个现象是什么受众观,确实很绝。
这个观点在郭庆光的书中介绍得很详细。
对这种题要从题干触发引出理论,在谈完理论之后再回归题中的主题词。
追求收视率是为了获得好的市场效益,电视节目有越多的观众,节目获得的收视费就越高,或者在该节目上就能获得更高的广告收入。
这种为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受众即市场”的受众观。
在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受众指的就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或传播对象。
把受众看作消费者或市场的观点,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第一,经营性。
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出售出去;
第二,商品性。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即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第三,竞争性。
传媒活动既是市场活动,那么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消费者。
“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的基本观点。
对受众市场形势的看法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前,多数传媒把受众看作是一个未分化的“大众”市场,其有效经营方式是提供满足普遍需求的信息产品或服务;
而在媒介丰富的今天,大众市场已经饱和,准确进行受众定位,进行市场细分,开拓具有特定需求的分众市场成为保证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的某些行为特点。
但是,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这个概念是不完善的:
首先,把传媒和受众的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的关系;
其次,更多的着眼于受众的够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再次,容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最后,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够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
因此,我们不能将受众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商品的消费者,也不能将传媒简单的等同于生产和提供物质商品的企业。
毕竟传播内容不同于物质能源,还有意识形态等重要作用。
这几年,随着电视台开始进行商业化经营,追求收视率越演越烈。
但电视节目不能过分追求收视率,毕竟信息不同于简单的物质能源,它包含着思想,具有意识形态的重要意义。
3、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法案的内容与意义 解析:
这题更狠的,我只记得在许静的书上有提到过,所以书上面提到的都答了上去。
实际上,一般考法案条例的都与媒介规范理论相关。
大家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看。
另外,大家可以留心一下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以及《1996年电信法案》,这些都是以后有可能考的题。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于1791年12月15日被批准,是美国新闻自由的法律依据。
它规定: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
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
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
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的言论、新闻、集会和宗教信仰。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保护公众的言论出版自由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确立了美国自由主义规范论的主导地位,而其中新闻自由主要是从“自由免于限制”的观点来下定义的,自由主义是美国长期以来探索民主自治的核心。
然而,还有比传播自由更大的问题是基本人权问题,以及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使得人权得到最大化的问题。
然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自由时间上越来越成为赚钱的手段及新兴的媒介大亨进行宣传的手段。
大规模的生产和发行使媒介生产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
媒介兼并也越演愈烈,。
20世纪的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揭示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方面。
这就打破了自由主义理论关于“理性人”的哲学基础。
总之,到20世纪,自由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遭到挑战。
1969年美国学者巴隆发表了“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一文,后来又出版了《媒介接近权:
为了谁的出版自由》。
他认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出版自由”所保护的是作为社会一般成员的受众的权利,而不是媒介企业的私有财产权;
在传播媒介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广大受众越来越被排斥在大众媒介之外的今天,应当让媒介对受众开放,把第一修正案的权利还给它的真正拥有者——读者和视听受众。
可见美国第一宪法修正案为人们争取自己的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提供了重要依据。
4、简要评析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抵制网络恶俗音乐这一事件 解析:
这是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以及恶俗文化的交锋,这里当然会想到批判学派的文化观,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因为阿多诺也是从音乐出发讨论大众文化的,而且都是与新的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这里又有网络媒体,还可以谈谈网络媒体的平台开放性和监管问题等。
网络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一直惹起争议。
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联合抵制更是将这种争论放大。
在我看来,网络为多种艺术形式提供了平台,使得人们能更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
正如本雅明对机械复制艺术所持的积极态度一样,网络音乐打破了传统的崇拜性的权威艺术,取而代之以大众反应的更为民主的“流行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音乐尤其进步意义,为更多的人从事音乐创作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而中国音乐家协会把花儿乐队的《嘻唰唰》和郭美美的《不怕不怕》等大热歌曲歌曲竟然也作为网络歌曲的恶俗代表,着实让我不太认同其定义何为恶俗音乐的标准。
个人觉得该协会有点过于精英主义,无视老百姓的理性审美趣味的存在。
实际上,亿万网友是网络歌曲的受众,歌曲恶俗不恶俗,他们最有感受,也最有发言权。
我们不能把网众仍当做是大众社会理论时期的大众,完全没有辨别和批判能力。
当然,要区分好这些内容是“通俗”、“低俗”还是“恶俗”,确实没有很明确的标准。
对通俗的歌曲,应该持有宽容的态度,对于“低俗”、“恶俗”则应坚决抵制。
中国音乐家协会此举也是用心良苦。
毕竟数字化音乐即将成为未来音乐市场上的主流,而网络的管制的缺乏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考虑,综合治理网络歌曲的恶俗之风十分必要。
因此,此次倡议也有助于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倡导和推动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努力创作出优秀的网络音乐作品,运用各种形式提高青少年的音乐品位和鉴赏能力。
据悉,音乐协会明年将举办网络歌曲大赛,目的是用优质的作品占领网络阵地,让低俗的网络歌曲没有生存空间。
三、论述(三选二,每题35分) 1.国际组织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解析:
看来北大一直没有放松对国际传播、全球化等问题的重视,想起复试中被问到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的区别和联系的问题时,我竟然完全没有准备,感觉真的很挫~国际组织当然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包括跨国公司、公益组织等等),而非政府组织是师曾志老师现在主要的研究课题,大家可以留心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由于这题没选,这里只给大家分析一下。
2.新媒介不会取代旧媒介,旧媒介会继续演进和发展。
菲德勒的媒介形态变化思想 解析:
这题貌似只有在许静的《传播学概论》一书中介绍的特别详细,连《传播学精编》上都没有。
本人因为写与媒介融合相关的毕业论文时看到这个理论可以算是媒介融合的最好的理论基础,所以对这个理论很重视,考试时基本答得很全。
个人觉得大家一定要对许书上有,而郭书上没有的特别重视,毕竟是被突出来的东西,其中必有某些意义,像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也是。
另外,这题毕竟是论述题,不能只是就理论谈理论,还要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热点或者现象发挥一下理论的解释作用。
媒介形态变化是美国学者菲德勒突出的关于传播媒介技术进化的一种思考方法。
它不是孤立地研究每一种媒介形式,而是鼓励人们考察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各个成员的所有形式,去注意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新出现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似之处和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传播系统,我们将看到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独立地产生的,而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的。
媒介变化来源于三个概念——共同演进、汇聚和复杂性。
共同演进原则强调,一切形式的传播都是紧紧交织于人类传播系统的结构之中,而不能在我们的文化中分别存在。
每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就会长年累月地和程度不同地影响一切其他形式的发展。
如果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都会导致一种旧媒介的消亡,那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丰富多彩的传播技术就不可能有了。
因此媒介发展有它们的生命周期并且将最终消亡,但他们不是相继进化和取代。
各种具体的媒介形式就像物种一样,有他们的生命周期并且将最终消亡,但它们的重要特征将成为媒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生物遗传密码一样代代遗传下去。
汇聚原则强调,媒介的发展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聚到一起。
但汇聚并不意味着传播形式越来越少,最后导致现存的传统媒介消失。
汇聚意味着不同形式的传播媒介相互接纳,进行适应性变革创造出新的实体。
复杂性原则强调,媒介形态变化的过程是媒介系统日趋复杂并具有适应性。
系统内部发生大量的交互作用,这种作用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时能实现自发的自组织功能。
如果认识到人类传播系统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有适应性的系统,我们就能发现所有形式的媒介都生活在一个动态的、相互依赖的宇宙之中。
当外部的压力产生,新技术革命被引入后,传播的每一种形式都会受到系统内部自然发生的自组织过程的影响。
正像物种进化是为了在一个不断改变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一样,各种形式的传播和现存的媒介企业也必须这样。
这一过程是媒介形态变化过程的精髓。
当代社会,数字媒介飞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从网络媒体到手机等移动媒体,媒介形态愈发多样,人类传播系统日趋复杂。
报纸媒介的消亡论,新媒介取代旧媒介的观点大行其道。
然而,只要运用菲德勒的媒介形态变化理论来分析,把媒介看成是一个能够进行自发调节和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应性改变的对系统。
我们就会意识到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并不是简单的竞争和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双方都要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找到自己在新环境下的各自的功能和位置。
时下,报网互动、媒介融合、传统媒介的数字化进程、新媒介利用传统媒介的内容等等都表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之间不仅存在相互竞争,也在相互合作,共同演进。
由此可见,媒介形态变化的过程是媒介系统日趋复杂并具有适应性。
3.网络集体行动中的网民和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的比较,大众社会理论能很好地解释网络集体行为吗?
跟06年综合知识二的简答题“网众和大众两个概念的比较”有点类似。
题中涉及网络中的集体行为,这个可以用到人肉搜索的事件来做举证。
大众社会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早期贵族主义观点。
其主要立场是对大众社会的兴起的批判和危机感,认为大众是没有理性的,大众的崛起将会导致对“有理性”的社会精英的压迫,从而引起道德的颓废和国家的衰微。
第二个阶段:
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
认为随着产业化的发展,人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功能合理性。
但是功能合理性却大大压抑了一般人的思考能力和责任能力。
精英集团有可能利用大众的躁动情绪,从而引发极具破坏性的大众行动。
法西斯体制的确立就具有这样的社会背景。
第三个阶段:
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
米尔斯、李普曼等人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大众社会理论,主要对美国当代的各种社会病理现象进行了考察。
总之,尽管不同时期的大众社会理论出发不同,结论也大相径庭,但所有的大众社会理论都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来把握。
各种大众社会理论都具有精英史观的缺陷,但这些理论分析触及了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对理解现代社会不无助益。
大众是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概念。
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
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
大众的主要特点是:
(1)规模的巨大性——在数上超过其他社会群体或集团;
(2)分散性和异质性——广泛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其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3)匿名性——成员之间互不面识,对试图进行大众操作的社会精英来说也难以把握的对象;
(4)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时有变化,其成员是流动的;
(5)无组织性——大众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因而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而自主行动,大众行为主要是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的;
(6)同质性——大众成员虽然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但又有同一的行为倾向,因而具有同质性,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操作和影响。
“网民”泛指上网者,上网者除了通过浏览等方式接收信息外,还经常通过BBS论坛、电子邮件、上网聊天、博客等方式发布和传播信息,即扮演着传播者又扮演着接收者的角色。
网民也具有大众的一些特征:
一、规模巨大——网络的打破时空界限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都能成为网民,并接收到共同的信息。
二、分散性和异质性——分布在各个国家地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三、匿名性——成员间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实际身份,发表意见不用太过担心存在群体压力。
四、流动性——网民上网时间不定,而且会时常改变自己的关注方向,所以其成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网民与大众毕竟是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群体,两者之间有着重要区别:
第一,大众概念强调的是大众很容易受外界力量的支配,对媒介的传播内容毫无辨别能力地接收。
而网民具有双重属性,首先他是现实世界中与他人有着社会关联的人,其次他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就具有匿名性的人。
这就决定了,网民是有自我意识,并作为一个主体而行动的,对外部刺激和动员可以进行自己的判断再采取行动。
第二,大众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而网民得益于网络的互动性优点,因此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所以说,大众社会理论并不能很好的解释网络的集体行为。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
rdenpersö
nlichenfü
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
é
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
desfinspersonnelles;
pasà
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大学 新闻 传播 专业 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