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全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79346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1.44KB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全Word文档格式.docx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全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y-10
均衡收入:
y=c+i+g+nx
=0.8y-10+60+50+50-0.05y
=0.75y+150
解得y=150/0.25=600,即均衡收入为600。
(2)净出口余额:
nx=50-0.05y=50-0.05×
600=20
(3)投资乘数
(4)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有
=0.8y-10+70+50+50-0.05y
=0.75y+160
解得y=160/0.25=640,即均衡收入为640。
净出口余额:
640=50-32=18
(5)净出口函数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
=0.8y-10+60+50+40-0.05y
=0.75y+140
解得y=140/0.25=560,即均衡收入为560。
nx=40-0.05y=40-0.05×
560=40-28=12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
【作业题】7.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为什么?
IS和LM曲线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
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即IS曲线离坐标图形上的原点O较近,当这样的IS和LM曲线相交时,交点上的均衡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15.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均为亿美元)。
(1)求IS曲线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1)先求IS曲线,联立
得y=α+βy+e-dr,此时IS曲线将为
于是由题意c=100+0.8y,i=150-6r,可得IS曲线为
即
或 y=1250-30r
再求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故货币市场供求均衡时得
150=0.2y-4r
即
或 y=750+20r
(2)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得到,即
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
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答: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
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变化和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摩擦,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
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粘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
由于工资和价格粘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粘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的劳动。
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
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地介于两者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在以价格为纵坐标,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
因此,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定,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
【作业题】7.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2400-P:
(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
(1)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
(1)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
(1)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
属于何种类型?
(1)由yS=yD,得
2000+P=2400-P
于是P=200,yD=yS=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
(2)总需求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AD)的截距左移。
即2400减少了10%,为2400(1-10%)=2160,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
yD=2160-P
于是,由yS=yD有
2000+P=2160-P
P=80 yS=yD=2080
与
(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为:
总需求减少后,价格下降,收入减少,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3)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
yD=2640-P
2000+P=2640-P
P=320 yS=yD=2320
与
(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4)总供给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AS)的截距左移。
即2000减少了10%,为2000(1-10%)=1800,向左平移10%的总供给方程为:
yS=1800+P
1800+P=2400-P
P=300 yS=yD=2100
总供给减少后,价格提高,收入减少。
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5)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常规总供给曲线,而且是线性的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成本(代价)是什么?
(1)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①菜单成本②鞋底成本③税收扭曲④相对价格变动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⑤混乱与不方便
(2)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①不确定性的增加②不合意的财富的再分配(购买定期存单;
获取汽车贷款)③相对价格变动性的增加。
2、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
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
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持有的每一单位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
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得快,则企业的收益将比它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
其二,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作用。
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可以通过各种情况来说明,这里只说明两种主要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
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
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看法,即认为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
假设总需求增加,经济复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由此扩大了企业的利润。
利润的增加就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产生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
这种情况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后果会被因更多的就业、产出的增加而获得的收益所抵消。
例如,对于一个失业工人来说,如果他唯有在通货膨胀条件之下才能得到就业机会,那么显然,他受益于通货膨胀。
第二种情况: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这里讲的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产出和就业的下降。
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如果发生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则原来的总需求所能购买到的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
也就是说,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
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作业题】9.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
π=π-1-0.5(u-0.06),求:
(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
(2)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
(1)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当u-0.06=0,即失业率为6%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即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
(2)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得
π-π-1=-0.5(u-0.06)
(1)
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即在式
(1)中,令π-π-1=-5%=-0.05,则式
(1)变为:
-0.05=-0.5(u-0.06)
u-0.06=10%
u=16%
所以,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必须要有10%的周期性失业,实际失业率要达到16%。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1、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图见P510)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不同。
LM曲线的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反之LM曲线越平坦,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图见P511)
2、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即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图见520)
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反之,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图见521)
【作业题】3.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对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
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
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
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同理,在货币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
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
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7.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
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
一单位高能货币能带来若干倍货币供给,这若干倍即货币创造乘数,也就是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
如果用H、Cu、Rd、Re分别代表高能货币、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用M和D代表货币供给量和活期存款,则
即有
再把该式分子分母都除以D,则得
这就是货币创造乘数,
式中
,
代表现金存款比率
,表示法定准备金率,
表示超额准备金率
。
从上式可见,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小。
12.在按什么规则调节经济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有哪些不同意见?
在按什么规则调节经济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提出过不同的意见。
以货币政策来说,经济学家提出过几种不同的政策规则。
第一种是稳定比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规则。
这就是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所谓“单一规则”。
第二种是以名义GDP为目标变量的控制货币增长率的政策规则。
第三种是以一定名义通货膨胀率为目标变量的控制货币增长率的政策规则。
第四种是以一定的真实利率(“真实”的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操作变量的政策规则,若实际通货膨胀率或者失业率偏离目标值,就应当调整名义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率或者失业率。
对比上述四种规则不难发现,第一种实际上属于不主张政府干预的经济自由主义,其余三种都属于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潮,只是在把什么当作政策目标变量上有些分歧罢了。
第十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1、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固定汇率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假定在固定汇率之下运行的一国中央银行试图减少货币供给。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这种政策的初始影响是使LM曲线向左移动,提高了汇率,
但是,由于该国中央银行承诺按固定汇率交易本国与外国的通货。
根据固定汇率的运行机制,套利者对汇率上升作出的反应是向中央银行购买本国通货,这导致本国货币供给增加,进而使LM曲线向右移动,直到回复到其初始的位置。
根据模型,在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通常不能够影响产出,从而是无效的。
8.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浮动汇率下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假定一国政府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抑制国内支出,在理论上,这种政策可以使*IS曲线向左移动,如图19—2所示。
在浮动汇率下,汇率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允许汇率对经济状况的变动作出反应,自由地变动。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IS曲线向左移动后,汇率下降,而收入水平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紧缩性财政政策在浮动汇率下对产出或收入不产生影响,因而是无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 期末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