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1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872011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40.05KB
三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1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1Word文件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3、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
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
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
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
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5、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各种各样的叶》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现实中体验情感。
2、让学生经历一些基本的现实活动过程。
(1)按一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观察。
(2)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比较观察和测量。
3、获取一些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
1、学生捡来的树叶带到学校。
2、学生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3、学生记录纸。
三、教学活动过程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各种各样的叶。
2、小组交流、统计。
一共捡了几片树叶?
有几种树叶?
小组有几种树叶?
(学生写好统计记录)
3、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把数量最多的一种树叶拿出来。
你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的叶?
你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树叶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4、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观察。
问:
这么多的树叶,你还想研究什么?
(1)颜色的观察:
如果有人问植物的叶是什么颜色,你该怎么回答?
给你的树叶按颜色排列顺序好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排的。
(2)形状的观察:
给你的叶按形状的不同分类。
介绍一下你的分法。
(3)叶的大小观察:
拿出最大的叶和最小的叶。
怎样来描述这一大一小的叶?
学生用方格纸来比较叶的大小。
(大的几个方格?
小的几个方格?
)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叶的大小?
5、作业:
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树叶拼贴一幅图画。
各种各样的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活动中体验到叶的纷繁美妙。
2、让学生经历一些基本的探究活动过程。
(1)、按一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较细致的观察。
(2)、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比较观察和测量。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注意进行方法的总结和创新。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1、学生记录纸。
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入
1、秋天是落叶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各种树叶。
二、学生到校园捡树叶
1、学生先说说捡树叶的注意点:
爱护花草树木,注意安全等。
2、学生到校园内捡树叶。
(注意点:
在活动前教师一定要对学校里的植被情况了解清楚。
学生可以捡到哪些落叶?
数量如何?
捡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
如果校园较小,植被较少,学生捡到的落叶是否会过于单一?
短时间内参加活动的学生过多,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捡不到叶的情况。
如果让学生在课前校外完成捡叶活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收集情况。
)
三、小组交流统计
1、教师出示统计表,学生进行统计。
你一共捡了几片树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你们小组共有多少种树叶?
数量最多的一种共有几片?
2、小组填写好统计表,各小组间交流。
注意点:
在进行统计前,教师要了解学生所捡叶的情况,对学生的统计活动做出充分的估计。
首先各小组所捡的叶的数量差异很大,多的达上百片,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统计和分类任务。
其次,像柏树之类的叶很难进行数量统计,教师事先要作指导准备。
四、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1、铺垫引导
准备同一种树上收集的两片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叶,先出示其中一片,设问:
这是怎样一片叶?
再出示另一片,设问:
这又是怎样一片叶?
学生观察并描述。
再设问:
两片是同一种叶吗?
2、判断分析
请学生将最多的那种树叶全拿出来?
设问:
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叶不属同一种类?
学生的分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可以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二”中的分类结果有没有需要纠正的地方。
五、作业
课外再去捡一些树叶,统计一下共有几种树叶。
一片完整的叶
1、各小组预备一些没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叶。
2、各组不同颜色的同种叶数片。
3、学生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一、叶的颜色的观察
1、谈话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对叶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学生观察说说自己预备的叶,有哪些颜色?
4、让学生按颜色的变化给叶排排顺序。
5、小组代表,出示各组的排列情况并说说排列的依据。
6、再次设问:
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二、叶的形状观察
1、叶的颜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小组有哪些形状的叶?
3、小组尝试根据形状给自己的叶分类。
4、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分类情况。
三、叶的大小观察
1、(承前)让学生将其中一种形状的叶按大小顺序排列。
2、交流排列中遇到的问题,设问:
大小相近的叶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大小呢?
3、各小组研究探讨。
4、学生交流各组的方案。
5、教师总结比较叶大小的方法,适时提出描方格的方法。
6、学生描一描,试一试。
四、作业
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叶拼一幅图画。
寻访小动物
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会想到哪些动物?
▲如果说:
“大动物”我们会想起哪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又会想起哪些动物?
▲我们一般是怎样来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呢?
2、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我们到校园里观察小动物,会去观察哪些地方呢?
估计能观察到多少种动物呢?
▲教师板画(准备好的卡片)学生说一种,教师画(贴)一种。
▲在我们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小动物栖息和活动的地方?
▲九月里如果让我们进行一次寻找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应留意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不全面、不完整,教师补充。
▲让我们再来估计一下:
●我大概要花多少时间来观察?
●我大概能观察到多少种小动物?
●我们全班有多少同学能认真完成这项活动。
●我们全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3、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寻访活动的计划的讨论。
●主要任务:
了解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其他任务:
各小组和个人自定。
●计划:
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
(让学生自由组合,并制定相应的计划等,交流汇报后,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调整、指导和启发)
▲观察调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或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
如:
●关于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
●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
●还有同学和老师提出的其他问题。
4、观察调查活动的注意事项。
▲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讨论:
●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
●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动物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从安全考虑,我们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
▲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从爱护小动物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寻访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蜗牛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蜗牛,经历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过程。
2、了解一些有关蜗牛身体及吃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记录笔纸、供蜗牛食用简单的食物、放大镜
1、引入
同学们见到过蜗牛吗?
说说蜗牛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
2、观察蜗牛身体
a)分发蜗牛给学生
b)提出按一定顺序来观察蜗牛的身体
c)小组观察、讨论交流
d)尝试描述蜗牛各部分的特点
3、蜗牛壳的观察
师述:
关于蜗牛壳,你能观察到那些信息呢?
引导讨论蜗牛的好处,蜗牛壳上螺线的秘密,蜗牛壳与蜗牛身体的重要关系。
4、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a)提问:
蜗牛如何进食,你看到过吗?
清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b)验证观察:
蜗牛吃食物。
师准备几样食物:
要想知道蜗牛会选择哪几样食物,将蜗牛放入食物盒里观察,同时观察它是如何进食的。
c)交流:
蜗牛靠什么来吃食物?
它最喜欢吃哪些食物?
d)延伸:
很远的地方的食物蜗牛发现吗?
5、交流小结
说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说出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蜗牛第二课时
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
2.经历观察蜗牛运动的现实过程。
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
画有同心圆的纸、玻璃片。
1、引入:
蜗牛爬行是怎样的?
它靠什么来爬行的?
2、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2)引导说出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
小结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腹足
3、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1)引导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2)引导学生让蜗牛在小木棒、棉线上爬行
3)引导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推测一下这些粘液所起的作用。
4、想办法做
1)谁能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
引导用苹果、桔子等实物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
2)谁能让几只蜗牛进行一次蜗牛比赛呢?
引导用棉线作路苹果作饵拨动蜗牛爬行比赛。
或者画一个同心圆来进行蜗牛爬行比赛。
5、交流、小结
蜗牛使怎样爬行的?
你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进行爬行比赛吗?
蚂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教学难点:
对观察方法的探究。
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塑料泡沫、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课题:
蚂蚁。
二、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2、学生画一只蚂蚁。
选几幅展示。
3、比较。
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探究。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组自行探究。
教师不时穿插到每个小组的旁边观察学生的活动。
密切注意学生在做什么?
说什么?
争论什么?
扯得太远要帮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钻进“牛角尖”得要帮助他们跳出来。
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要适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
你认为怎样?
你能不能再看看?
你能不能换一种材料再试试?
四、开展研讨、说蚂蚁。
1、把材料从学生处拿开。
2、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有另一个学生记录下来。
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即使错误的发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记录下来。
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
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对于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蚂蚁身体的特点这些问题一定要讨论。
五、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
下课后,每个小组继续研究蚂蚁,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信息报告会。
2、看蚂蚁的反应,猜测蚂蚁的想法,送蚂蚁回原来的地方。
教学设想:
《蚂蚁》是科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意识到动物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珍爱生命。
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学生较多的探究研讨和动手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这节课不在于学生获得多少蚂蚁的知识,而在于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知识。
因此,在引导探究阶段要给学生自主权。
《科学》教案
课题我的观察的研究教时6-2-6
教学目标1、经历一次报告会上的发言活动。
2、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3、体验成功感和荣誉感。
重点难点重点:
报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难点:
如何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不断改进观察方法,来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环境布置成新闻发布会课前适量安排发言学生
教后感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
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学习活动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星期,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和成果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今天就来开个新闻发布会,向大家发布“我的观察研究”。
老师特地请来了我们学校红领巾电视台的摄像师,把我们的发布会拍下来,挑选一些播放给全校的同学们看,希望大家好好表现。
在这堂课中,老师还要评出哪些发言最积极的小组。
现在发布会开始,有请主持人上场。
时间2备注
二、新闻发布会内容1、“送蚂蚁回家”过程中的观察发现。
A、第一位:
随机挑选。
B、第二位:
事先安排C、找两位同学发言的优缺点。
2、发布其它小动物的观察和发现A、发布成员中插入事先安排人员。
B、请同学们评哪位同学发布的好,为什么?
3、提出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4、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5、展示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6、评选出优秀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三、动物单元小结同学们!
刚才的新闻发布会很成功,老师祝贺大家。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小动物就只有这一些吗?
虽然动物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但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等我们去研究、去观察。
如果同学们在课外有什么新的发现,希望你带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12122552
观察我们的身体
1、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我们的身体。
2、尝试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能通过看、听、摸等手段对自己和同学的身体结构有个粗略的了解,并由此产生进一步观察和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
3、能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4、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5、在对人体的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教学准备
白纸、全身图投影片、残疾人图片、放大镜、尺子、纸筒等。
教学活动过程
1、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我们来画一画人。
先想一想你准备画谁?
画些什么?
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再画一画。
先说一说画了身体的哪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再让大家猜一猜:
你画的是谁?
出示人体全身图(投影),认识人体各部分的名称:
头、颈、上肢、下肢、躯干等。
观察同桌同学身体各部分的特点(包括结构灵活、左右对称、长短粗细等),然后介绍给大家。
2、体验身体对称及平衡的好处。
出示一张残疾人的图片,观察描述残疾人身体外形的特点。
说一说:
图片中的残疾人在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体验:
只用一只手拉衣服上的拉链。
只用一条腿走一段路。
想一想:
以前你遇到过哪些残疾人?
怎样做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3、感知身体里面有什么。
先猜一猜:
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
关于身体里面有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如:
心脏在哪个部位?
肋骨在哪个部位?
有多少根?
……
你还能用眼睛的观察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那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集体交流:
我们小组想出了这些办法:
……你对他们小组的办法有什么建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得到的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各种问题,像以前一样做好观察记录。
交流小组研究的成果:
我们知道了身体里面有……。
我们用的方法是……
4、后续活动。
哪些问题我们在课内不能解决,但可以在课余用查资料的方法解决?
抽时间到校图书室或街上的书店里查一查,看看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同学间互相交流,用摘录的方法向老师汇报。
我们在生长
1、采用举例的方法描述自己在生长变化。
2、经历和体验测量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活动的过程,激发今后继续测量、分析的兴趣。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测量前讨论、分工,测量后及时记录数据。
4、通过测量了解自己的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情况。
生长变化图投影片、空白表格、钢卷尺、直角三角尺、纸筒、带指针的手表、贴有刻度的大可乐瓶或雪碧瓶(250ml)、可弯头的吸管、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
1、引入新课。
出示6幅生长变化的图片(投影),观察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你是怎样发现他在不断长大的?
说说从哪些现象感觉自己也在不断长大?
记录学生举的事例。
揭示课题:
我们在生长
2、身体的哪些方面在生长变化。
分小组讨论:
刚才同学们例举的事例可以分成哪个方面?
交流归纳:
身高、胸围、体重、肌肉、骨胳、心脏、肺
3、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怎样精确地知道自己身体生长变化的情况?
交流汇报。
(不一定有统一的结果,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教师介绍:
测量并记录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胸围、鞋的尺码等数据,以后定期测量、记录,比较这些数据就会发现自己在不断地生长变化。
4、在老师的指导下测量。
(1)测量身高。
分小组进行。
先小组讨论一下:
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怎样测得准、怎样分工,然后相互合作测量(测量过程中可吸收其他小组的测量方法),并讨论一下怎样记录到表格中(教师提供空白表格),记录下来。
班级姓名
(2)测量胸围。
先集体讨论确定胸围测量的位置,然后按测量身高的合作模式进行测量胸围,记录测得的数据。
(3)测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先安静一会儿,使自己全身放松,心情平静。
让学生说说怎样测量心跳的次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
(主要是两种方法:
用纸筒听和数脉搏的次数,让学生找到脉搏的位置)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
让学生讨论分工:
听纸筒数数、计时、记录。
测三次,取中间的一次记录下来。
按上面的合作模式测呼吸的次数。
教师强调并示范呼和吸为一次。
(4)测定肺活量。
拿出带有刻度的瓶子,灌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倒过来放入盛水的盆内,瓶口朝下。
移去玻璃片,插入吸管(短的一头)。
深吸一口气,衔着吸管用嘴呼出气,让气进入瓶内,把瓶内的水排出。
让瓶子竖直,从瓶子上的水面刻度处读出数,就是自己的肺活量,记录在表格里。
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数据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5、后续活动。
制定一份以后定期测量、记录的计划表。
(主要是时间)保管好表格,以后使用。
猜猜我是谁
1、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观察自己体形及五官的特征的兴趣。
2、能细致地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会抓住特征进行描述,并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征。
3、体验帮助别人和获得别人的帮助。
集体照片投影片、白纸片、小镜子。
1、激发兴趣。
出示一张集体照片(投影),观察照片中的人长得有什么不同?
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利用自己的特征来做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称就叫做:
猜猜我是谁。
2、做游戏的准备。
集体讨论:
这个活动要做得成功,要让大家容易猜到是谁,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身体的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特征?
交待游戏的程序:
(1)观察自己的体形和外貌特征,写在纸片上;
(2)先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听自己描述的像不像,能不能根据描述的特征猜到是谁,请小组里的同学帮助提出些修改意见,在卡片上作一次修改。
(3)在卡片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4)推选几名游戏的主持人,轮流主持游戏。
(5)主持人、念卡片,大家猜猜卡片上说的是谁。
学生按游戏程序做准备。
3、做游戏:
主持人轮流担任。
4、拓展。
描述一个人的特征可以做游戏,还能帮助人们做什么?
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这个游戏。
我的手
1.能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的有关问题。
2.通过实验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3.手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又有感觉的功能。
4.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核心之美。
5.体验身体残障所到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6.观察自己的指纹,了解指纹的用途。
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科学教案 教科版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