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明清古街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871489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52KB
漳州明清古街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漳州明清古街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州明清古街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趁这段走路的时间,请允许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咱们
漳州明清历史街区。
漳州明清历史街区位于台湾路和香港路一带,是反映明清时期漳州文化特色最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占地26公顷,几乎有26个足球场的大小,街区不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街格局和民居特色,而且拥有不少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资源,比如说“尚书?
探花”、“三世宰贰”两座石牌坊和漳州文庙,这两个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嘉济庙碑,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还有漳州府衙旧址、王升祠、比干庙、太平天国侍王府等,都是著名的文化古迹;
曾在明代风靡一时、被誉为国内三大著名年画的漳州木版年画,也出在这一街区。
街区完整地保存了骑楼式店面、中西合璧式建筑、闽南风格民居等三大类古民居建筑,现存有罗厝巷、台湾路94号等历史建筑以及“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等沿街老字号店铺招牌二十余处。
接下来我们从修文西路往东走,就到了我们今天主要的景点聚集地——香港路。
站在这里我们首先可以看见的是远处有两座石牌坊。
这两座石牌坊都建于明代年间,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离我们较近的是“尚书坊”,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也就是1605年,是为明代嘉靖年间的探花林士章所建。
林士章,福建漳浦人,嘉靖探花,任南京礼部尚书和国史副总裁。
尚书相当于现中宣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清代有国史馆总裁,掌修国史,副总裁就是总裁的副手啦。
林士章为人正直,知书达理,深得皇上信任并赐给三间五楼十二柱式石牌坊一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
坊宽8米,高11米,南北向,正楼牌匾两面分别镌刻楷体巨字“尚书”和“探花”。
巨字的下方还有一排字,写着“赐进士及第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两京国子监祭酒林士章。
”
好的,游客们请往我的左手上方看,那里是不是有几只旗帜。
游客们请猜猜看那是个什么地方呢?
是的,那就是一座庙——伽蓝庙,是全国最小的空中庙宇,建在二楼,需要从后面的楼梯上去,里面的面积不超过五平方米。
为了各位游客的安全着想,我们就不上去了,在下面看看就好。
庙里供奉的伽蓝爷,有其独特之处:
即头上戴着一顶官帽。
坊间传说:
明代修建小庙旁边石牌坊时,不知怎么回事总是摇晃立不稳,县令十分着急,忙到小庙烧香,随手把官帽戴到伽蓝爷头上,随后牌坊便稳如泰山。
数百年来,小庙里的伽蓝爷俯视着古街的沧桑风云,
默默地保佑着一方平安。
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音译的略称,指佛寺,也指佛寺护法神。
经过这可爱的小庙之后,就到了第二座石牌坊了。
大家请看上面的字,认得出来吗?
是的,就是“两京扬历”,大家再看牌坊另外一面的字,“三世宰贰”。
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这还要从这牌坊是为谁而立说起。
明代时期,漳州有一户人家祖孙三代都很有成就,这三个人便是祖父蒋相、父亲蒋玉山及儿子蒋梦育。
其中蒋梦育的成就最高,他是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曾在漳州结玄云诗社,被称为漳州七子之一。
这“三世宰贰坊”便是为纪念这祖孙三人的功绩而建的。
这“三世宰贰”的意思就是意为三代出了二位高官,“两京扬历”则意为在北京、南京两地经历多名气大坊宽8.09米,高11米,以圆雕四力士置正楼顶部四角支撑坊顶。
走过这“三世宰贰坊”后我们向右拐,向东走。
这条路便是台湾路。
台湾路两侧有民初传统的红瓦双坡顶、挑檐砖木结构建筑,有古典窗拱、柱式的西洋建筑,均为非骑楼形式。
建筑上字号牌匾依旧。
老街上商铺鳞次栉比,是商业闹市主体.在府埕片区有闽南风格的罗厝、刘厝、徐氏家庙等五大民居。
大家请看我的右手边的这条小巷子,不要小看这巷子小,从这进去后可别有洞天。
没错,有人讲对了,这里面就是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
让我们走进去瞧一瞧吧。
漳州灯谜,起源于唐,盛行于明清。
1981年5月,漳州灯谜协会成立,系国内首家灯谜协会。
1989年元宵,漳州首届中华灯谜艺术节成功举办,开创了海峡两岸谜学交流的先河。
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春,1999年由芗城区文化馆迁至威震阁,被誉为“中华谜史第一馆”。
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进去随意观看,二十分钟后我们在大门集合。
从博物馆出来后,前面有一家药店要向大家介绍。
为什么要介绍这家药店呢?
大家请看,“天益寿药店”,“百年老店”,“诚信守实”。
没错,这就是一家创立超过百年的药店。
旧称天益寿药局,位于台湾路141号,始建于清朝末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漳州最著名的百年老店,已被载入“中国老字号药店”。
天益寿药局是由来自漳浦的陈锦畴创立,兴盛于第二代掌门人陈庭俊,其创新研制的“十金”、“八珍”、“宝婴散”等一系列中成药,药效显著而名震一时。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往前走。
这里有个交叉口,在我的右手边的这条路叫始兴
北路,旧称府埕,不要小看这南北走向短短的宽敞大路,这是古代府衙门口专门迎送各地上下轿、马的官员的“礼仪广场”。
路的对面就是绿意盎然的中山公园,也就是当年漳州古府衙的所在地。
然后大家请看我的左手边这条路,叫始兴南路,是一条完全由石板砌成的道路,也是漳州市区唯一现存的石板路。
我们就走这条路过去吧。
游客们请小心脚下,石板路比较难走,大家注意不要绊倒了。
出了始兴南路,就到了修文西路。
是的我们刚刚也是在这条路上走了一段,就在我们的后方,接下来我们往前走,可以看到前方又有两座牌坊。
离我们较近的牌坊上写着“道冠古今”,意思是说人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
后面的牌坊上写着“德配天地”,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
两座牌坊中间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文庙了。
不过在参观文庙前,我们先拐进我的左手边这条小路。
这条小路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龙眼营。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拗口呢?
是的,这是一个古街名,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龙眼营,南接南市场,北至修文西路,门牌共145号。
由于时代的变迁,朝代政权的更迭,漳州城区很多地名、街名,自古至今不知已经被改了多少回了,只有这龙眼营一直保留着,只是在文革期间被短暂地改为文武路。
龙眼营古称“龙骇瀛”,相传这个地方有条河沟,河沟上有座桥,称“龙骇瀛桥”,这座桥是漳州“七阴八阳”中阳桥的第四座,眼营是漳州最古老的街名,宋代就称为龙骇瀛。
初闻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以为这里是因盛产龙眼而得名。
其实”龙眼营”与龙眼无关。
据明弘治黄仲昭《八闽通志》说到漳州龙骇瀛桥在宋淳熙四年,也就是1177年时,桥下出现河水汹涌而起现象,当时的人们认为有龙在水下挥舞奋跃,因此,《宋志》说“龙奋其下”,故名龙骇瀛。
这就是龙骇瀛名称的由来了。
自起名到现在已有835年的历史了。
龙眼营与龙骇瀛只是谐音而已,称谓是一致的,也许漳州盛产龙眼,到处都是龙眼树,所以叫龙眼营比较顺口,称作龙眼营始见于康熙《县志》,到现在已有300多年了。
龙眼营的最深处有一座通元庙,也称太平天国侍王府。
据考证,1864年10月14日,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余部攻占漳州后,其据点就安在漳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龙眼营上的寺庙“通元庙”,也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座庙。
相传李世贤曾经就住在这庙后殿的二楼上,次年5月撤出漳州。
正因为这段历史,通元庙也
被人称为“侍王府”。
通元庙建于明朝,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天井带两廊。
正殿主祀广惠尊王、谢府四位元帅,以及开漳圣王陈元光、观音菩萨。
后殿有天井,殿左右两室。
通元庙上悬“威镇南漳”匾额,两边石柱镌有对联曰:
“德泽攸垂咸传固始,显灵如在永庇通元”。
好的现在请游客们往回走,接下来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文庙。
在到达文庙前的这小段路程,请允许我介绍一下。
漳州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四年,也就是1044年,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
漳州文庙坐北朝南,现有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
整个文庙悉仍旧制,较完整地保留了闽南古代木结构的建筑特点,并融入了北方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好的,我们现在到达了漳州文庙大成殿,让我们进去感受一下文庙的风采吧。
各位游客请看,大成殿前伫立的孔子雕像,仁爱的神情充满了儒学关怀。
“仁”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也是一个哲学范畴,意即人与人之间应该构建的一种和谐关系。
前来文庙祭孔的民众,多半也是怀着这种儒学的人文关怀而来。
雕像与建筑的完美契合,让文庙多增了一份艺术韵味。
文庙中原有的古代建筑物,如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现大门以内中轴线上依次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
戟门面阔九间,进深二间。
东西两庑面阔各八间,进深各二间。
大成殿建筑结构特殊,梁架承袭旧制,较完整地保留了闽南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并融入北方建筑风格。
今庙中尚存有元延碑、明洪武碑及正德碑、清康熙八年(1669)郡人宗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宁道戴玑书丹的修建碑。
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
好的现在我们参观完了文庙,让我们继续往前走吧。
从文庙出来后我们向左拐,来到了延安南路。
这段路有些长,路上也没有什么景点,那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漳州三宝。
这三宝是哪“三宝”呢,有哪位游客知道?
是的,就是我们漳州闻名全国的片仔癀、水仙花和八宝印泥。
这片仔癀呢,相信大家都很耳熟。
片仔癀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其处方、工艺均属国家绝密级秘密,一粒药目前
【篇二:
漳州明清古街考察报告】
漳州明清古街考察报告
考察者:
1207000126蔡周蓉;
1207000141莫漂游
考察时间:
2014年12月21日
考察地点:
台湾路、香港路
考察对象:
古商业牌匾、文武牌坊、文庙
考察方式:
参观
考察目的:
通过对漳州明清古街的考察理解商业街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功能以及感受富有闽南特色的民居建筑,通过考察号召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同时为古街的旅游文化提点小建议。
考察报告:
比干庙、太平天国侍王府等,均是著名的文化
古迹;
曾在明代风靡一时、被誉为国内三大著
名年画的漳州木版年画,也出在这一街区。
一、现存状况
台湾路古称府前街,也叫府口街,有“残
石牌坊”、“天益寿”、“徐氏家庙”等历史建筑,
具有闽南特色和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
街区内现存有“有大道华洋杂货”、“锦兴漆庄”、“商务印书馆代理处”等老字号,体现了街区的历史变迁。
府埕、文庙片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核心。
街区内的始兴北路俗称“府埕”,北面的中山公园是古代漳州府的府衙。
“府埕”两边建筑原为1919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历史上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丝、锅边糊、五香、果条、卤面、粽子和三角饼等小吃花样齐全。
街区内的始兴南路是市区唯一现存的石板路。
在古时,台湾路叫“府前路”,顾名思义,是因为这条街位于古时漳州府衙前而得名,如今街区内的众多遗存,见证了这里的百年繁华,时至今日,台湾路仍是漳州老城区的商业黄金地段,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仍以经营百货和文具为主。
现在的台湾路顶着百年老街的历史光环,招牌斑驳老字号唤起了老人们的怀旧情感,也唤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在这里,每一个招牌都有一段故事。
老字号经历几代人的传承到现在依旧生意红火。
除了部分保留下来的老招牌外。
现在台湾路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比如有的店铺卖的是时装、手机等。
台湾路上最吸引人的还数各式各
样的百年老字号,这些老字号经风沐
雨,至今仍保存完好。
台湾路141号,
是老字号店铺天益寿药店。
该店创建
于清末年间,至今已有百
年历史。
药店创始人姓陈,系漳浦县
赤湖镇人,14岁来漳(义和团时期)
在青年路天宝堂药店做伙计,后娶店
老板的女儿为妻,另立门面,创办天
益寿药店,主要销售片仔癀、龙胆丸、药酒及中西药。
陈老板去世后,其4个儿子秉承父业,认真经营,使药店生意逐渐红火,后出资投建崇成、崇进学校(现芗城区实验小学)。
抗战后,又与金可行布鞋行合资投建光明戏院(今大众电影院)。
解放初期“天益寿”公私合营,以后为国营企业药店至今。
天益寿药店创始人后裔现有200多人,一部分居住在芗城区,一部分散居在港台及东南亚一带。
金可行布鞋行,其创始人蔡居安,
系龙海市颜厝镇下半林人氏,清末时
期来漳谋生,在双门顶补鞋,而后在
台湾路155号旁开一间补鞋店,经几
年努力,买下台湾路136—140号店面
开创金可行布鞋行,产品为各种布鞋,
销往漳浦、广东一带。
现漳南道巷1
号大宅居住着蔡居安后裔,还有部分后人散居在美国旧金山和我国的台湾省。
台湾路作为一条保存有明清至民国时期风貌、具有丰富民俗和旅游价值的老街区,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交流史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史证。
与台湾路交叉的这第二条路就
是香港路。
从唐宋一直到明清时期,
香港路一直是整座漳州城的城市中
轴线。
优越的市中心位置,与九龙江
水运相去不远的优越交通条件,使香
港路成为当时漳州城内繁华、热闹的
商业街。
街上的店铺换了又换,但是
这里店铺上方的牌匾始终没变。
香港
路比较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气息,实
地考察没有想象中的热闹繁华,也不
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渐冷,总感觉一片寂静。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到热闹的时间段还是因为下雨的缘故。
用那句话说:
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那里。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我跟小伙伴可以尽情地遐想曾经的热闹与繁华。
香港路沿街两边全是上为住宅、下为商铺的民
居,在建筑风格上最具特色的是“骑楼”式建筑样
式,这使香港路在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中占据
了很重要的位置。
香港路北段(修文西路—台湾路)
长仅100米,但却集中了整条街大部分文物保护单
位和众多历史建筑。
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居等
历史遗存,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
文化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强的地
方特色。
由“漳州石牌坊”、“王升祠”、街区小庙
和民居建筑所围合成的街道空间,尺度亲切,历史
文化气氛浓厚。
(因信仰缘由,对庙宇不加拍摄)
两条历史街区,重现漳州旧城区,恢复了明清至民国初期的风貌,成为漳州市区最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旅游步行街。
许多外地游客到这里来游览观光购物休闲,谒访名胜古迹,体味闽南传统文化,
追先人之足迹,发思古之幽情。
漫步在这个
古色古香的历史街区,人们无不油然产生一
种莫名的快感和惬意。
修文西路街区内的漳州文庙始建于宋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文庙位于漳州古
城中轴线东侧,台湾路、修文西路、新华南路、始兴南路所围合的街坊内,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占地约1.2公顷。
旧时孔庙主要用来祭孔和讲学,据《漳州府志》记载,文庙不仅有戟门、泮池、杏坛,还有训导署和学舍,曾是宋朱熹亲临指教之所。
府学是旧时政府教育部门办公的地方,主要建筑为藏书楼和明伦堂,以及乡贤祠和名宦祠,是当时漳州府的文化中心。
文庙规划宏伟,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技术和建筑水平。
庙里廊柱为盘龙石雕,刀法细腻。
文庙的精华在大成殿。
大成殿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均为宋代
遗物,所以文庙大成殿是全国重点保护的古建筑。
目前文庙大成殿和两庑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德配天
地”、“道冠古今”两座牌坊原貌已不复存在,现存的是
民国时期蒋鼎文修文庙时重建的。
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
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
物。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台湾路香港路属于商业街,两旁尽是各式店面。
作为历史文化街区,铺面鳞次栉比,老字号的牌匾比比皆是。
仔细观察还会看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的危房。
从实际情况观察会看到,这里的路段基本上都是老人了。
一些地方的危房似乎没有人管理或在乎那些危险的住房。
作为商业文化街区,应宣传这里的商业文化,商业牌匾历史,宣传这里还依稀留下来的传统。
虽然被选为历史文化街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似乎没有很好的影响我们这一代人。
还有为了这里的老人们着想,有关部门都忽视了住在这里的老人,很多危险的房屋没有放固,应尽可能的修理。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看到原先幽静的小巷已不再宁静,古建筑的现状不容乐观。
除了现规划的保护区外,许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早已残破不堪,有的巷口的对联残缺不全,有的民居内门框朱漆脱落,精美的栏柱雕刻破损严重。
如今,古城区里的街道也成了一条时装街,满街入时的青年冲淡昔日的文化氛围,渐渐变得有点浮华,带上一点脂粉味和媚俗气。
商品社会慢慢地侵蚀着古街,使古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少了几分书卷气,多了几分浮躁和肤浅。
因此,我们建议:
首先,要把名居的整治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其旅游资源,使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走一条以开发来养护名居新路子。
其次,把古街的开发作为青少年爱国爱乡的合起来,活动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了解漳州名人事迹,宏扬家乡文化,增进爱国爱乡的情感。
第三,走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开发,改造的道路。
从局部到整体,保护与改造相结合。
在原有街区风格基础上,保护原来传统风貌和坊巷中的典型古建筑精华,名人故居,古树名木,所有坊巷位置,走向,名称不变,加以合理拓宽和重建,使之成为一座灿烂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第四,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五,由于古街的文化背景资料十分缺乏,在保护民居的同时,要组织人力收集整理其人文材料,编成书流传后代。
四、感想
1、在这次考察过程中,我查阅了漳州明清古街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了平时不会去关注的细节,增进了我对古城漳州的认识与了解。
2、从资料的搜集整理,实地考察,这期间把文献资料中的描述与实际结合起来,其中充满了乐趣,不仅丰富了知识还开拓了视野,这次考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体验。
3、这次考察让我认识到做学问不仅仅需要文献资料的知识,还需要亲身到历史古迹去考察,不然书中再多的学问也不是自己的,且需自己亲临其境去感受历史的气息。
这样一来,书中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自身的修养、认识、眼界都会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篇三:
漳州台湾路、香港路明清历史街区导游词】
漳州台湾路、香港路明清历史街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千年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芗城旅游。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明清历史街区。
香港路古称南市街,唐时已有,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的城市中轴线。
香港路北段(修文西路—台湾路)长仅100米,但却集中了整条街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众多历史建筑。
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居等历史遗存,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由“漳州石牌坊”、“王升祠”、街区小庙和民居建筑所围合成的街道空间,尺度亲切,历史文化气氛浓厚。
台湾路古称府前街,也叫府口街,有“残石牌坊”、“天益寿”、“徐氏家庙”等历史建筑,具有闽南特色和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
漳州明清历史古街区的整治效果得到广大市民的赞誉和名城保护专家的肯定,2004年9月1日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5年4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参赞理查德?
a?
英格哈特先生特意莅临漳州颁奖,从而为漳州古城延续历史文脉增光添彩。
说话间,我们已来到了历史街区。
现在,我们先游览台湾路,请跟我来。
台湾路全长近300米,沿街140间店面,整条街充满“古街古店红瓦花窗木门”的古韵。
其走向为东西向,在上个世纪初,这里雨伞店云集,专卖雨伞;
延安路西边则是台湾路的中段,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一派“南洋风情”;
由中段再
往前为台湾路的西段,是闽南风格民居,有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金可行布鞋行等各类老字号。
现在我们主要游览台湾路的中段和西段,请大家跟我来。
现在,让我们顺着台湾路的小巷徐厝巷,去看看台湾路7号徐氏家庙。
徐氏家庙始建于明末清初,为二进房屋。
一进是一厅抱四房,为接待徐氏后裔的地方;
二进是一厅抱二房,供奉着徐氏祖宗的灵牌。
因有徐氏家庙在小巷内,故小巷得名徐厝巷。
传说:
徐氏祖先徐国海原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部下的一名将军,随陈元光入闽后在南靖县雁塔村定居,繁衍后代。
徐氏家庙是雁塔村徐氏后裔上京、上省城或乡试时来祭拜祖先,落脚的地方。
现居住在台湾桃园的徐氏后裔回雁塔村寻根祭祖,也来到芗城徐氏家庙祭拜。
台湾路上最吸引人的还数各式各样的百年老字号,这些老字号经风沐雨,至今仍保存完好。
台湾路141号,是老字号店铺天益寿药店。
该店创建于清末年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药店创始人姓陈,系漳浦县赤湖镇人,14岁来漳(义和团时
期)在青年路天宝堂药店做伙计,后娶店老板的女儿为妻,另立门面,创办天益寿药店,主要销售片仔癀、龙胆丸、药酒及中西药。
金可行布鞋行,其创始人蔡居安,系龙海市颜厝镇下半林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漳州 明清 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