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 陈明勇《动物生态学》期末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869929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5.59KB
云南大学 陈明勇《动物生态学》期末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云南大学 陈明勇《动物生态学》期末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大学 陈明勇《动物生态学》期末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研究方法:
一、野外观察法
在动物生态学发展史中,野外研究方法是首先产生的,是第一性的。
二、实验方法
在动物生态学研究中,实验研究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
三、数学模型与数量分析方法:
生物统计方法
1.实验设计:
总体与抽样、对比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正交设计等。
2.实验数据分析:
描述性统计、多元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等。
3.实验结果可靠性评价:
显著性检验、相关与回归、方差分析等。
5.动物生态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动向
1.分子生态学
2.动物行为学
3.行为生态学
4.应用生态学
5.保护生物学
第二章
1.二名法又称双名法,每个物种学名由两个部分构成:
属名和种加词种并于其后附上命名者(但在动物学名引用时常省略作者)属名字首字母须大写,种加词则采用小写。
2.三名法:
学名=属名+种名加词+符号subsp或者var+亚种或者变种的加词
3.分类学根据生物之间相同、相异的程度与亲缘关系的远近,使用不同等级特征,将生物逐级分类,由大而小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主要分类阶元。
4.动物分类的基本任务
第三章
1.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s):
组成环境的因素称为环境因子,或称生态因子
2.野生动物生态三要素(亦称生态三角):
食物、水源、隐蔽场所。
3.生态因子的分类
生态因子通常可以分为非生物因子(AbioticFactors)和生物因子(BioticFactors)两大类。
非生物因子包括温度、光、水、湿度、PH值、氧等。
生物因子则包括同种动物的其他个体和异种生物的有机体,前者构成动物种内关系(IntraspecificRelationship),后者构成种间关系(InterspecificRelationship)。
有的学者把生态因子分为四大类,即气候因子(ClimaticFactors)、土壤因子(EdaphicFactors)、生物因子(BioticFactors)和人为因子(AnthropogenicFactors)
4.温度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
直接作用:
温度直接影响动物的体温,体温的高低又决定了动物新陈代谢过程的强度和特点,以及动物生长发育的速度、繁殖、行为、数量和分布等。
间接作用:
温度影响气流、降水,从而影响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
第四章
1.耐受性法则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2.动物的行为适应
躲避不利温度,选择温度合适的空间;
选择温度适宜的活动时间;
迁移;
自行建立适宜小气候的隐蔽所;
集群。
3.r-对策,k-对策
第五章
1.动物空间分布型:
动物种群的分布型主要决定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和栖息环境的特点
分为三类:
随机的(Random)、均匀的(Uniform)和成群的(Clumped)或称聚集的(Aggregated)。
3.常用的取样调查法有三种:
样方法(UseofQuadrats)、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Methods)和去除取样法(RemovalSampling)
4.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一种最简单的增长率随种群大小而变化的(因而是具密度影响效应的)连续增长模型,
特点
S型曲线有一个上渐近线(UpperAsymptote),即S型增长曲线渐近于K值,但却不会超过这个最大值的水平,此值即为环境容纳量。
曲线的变化是逐渐的,平滑的,而不是骤然的。
从曲线的低利率来看,起先变化速率慢,以后逐渐加快;
到曲线中心有一拐点,变化速率最快,以后又逐渐变慢,直到上渐近线。
逻辑斯蒂曲线通常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又称潜伏期。
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加快。
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密度一半(K/2)后,增长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第六章
1.相互作用类型可简单地分为中性作用(种群之间没有作用)、正相互作用(对种群是有利的)和负相互作用(对种群是有害的)三大类。
正相互作用又可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三类:
原始协作:
主要特征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双方均获利。
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
偏利共生:
其主要特征为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影响。
互利共生:
主要特征为两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依赖、互相共存、双方获利,如果离开了对方就不能生存。
种群间的负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竞争:
种间竞争一般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妨碍(干扰或抑制)作用。
特点:
种间竞争的一般特征:
不对称性是种间竞争的一个共同特点。
不对称性是指竞争各方影响的大小和后果不同,即竞争后果的不等性。
种间竞争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
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捕食
寄生
偏害
竞争排斥原理或称高斯假说:
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共存;
竞争的结果使生态位分离,达到共存。
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2.捕食(predation)的概念:
是指某种生物消耗另一种其他生物活体的全部或部分身体,直接获得营养以维持自己生命的现象。
前者称为捕食者(predator),后者称为猎物
3.动物捕食行为过程动物捕食包括四个主要阶段:
对猎物的搜寻(searching)
捕获(capturing)
处理(handing)
进食(ingesting)。
4.协同进化(co-evolution):
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个物种的性状本身又是对前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
一、竞争物种间的协同进化
两种物种对资源谱的利用曲线完全分开,有一些中间资源没用被利用,谁开发出这一个资源带,对谁就有利(a)。
若重叠太多,两个物种所需的资源基本相同,即生态位基本重叠,竞争就会十分激烈(c)。
竞争的结果使两个物种均能充分利用资源而达到共存(b)。
二、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
捕食者在进化进程中发展了锐齿、利爪、尖喙、毒牙等工具,运用诱饵追击、集体围猎等方式,以更有利地捕食猎物;
另一方面猎物相应地发展了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集体抵御等种种方式以逃避捕食者,二者形成了复杂的协同进化关系。
三、植物和食草动物的协同进化
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防卫机制,食草动物亦随之而产生有关的适应性。
四、寄主与寄生物间的协同进化
寄主对寄生反应的进化变化会提高寄生物的进化变化
5.最佳摄食理论(optimalforagingtheory)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动物的任何一种行动都会给自己带来收益,同时动物也会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投资);
自然选择总是倾向于使动物从所发生的行为中获得最大的收益(收益——投资)这就是最佳摄食理论。
第七章
1.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通过对个体进行仔细观察,提出假设、检验假设、预测未来的行为。
(2)对预测的行为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主要有:
比较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
不同物种之间的比较。
实验方法。
2.达尔文进化论的四条基本原理:
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进化的;
相似的生物都相互关联,是从一个共同祖先传下来的;
物种是连续变化的,新物种不断产生,旧物种不断灭亡;
3.自私基因理论自私基因(selfishgene)是指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绝对自私性,是对动物行为功能的基本解释。
4.自私基因理论主要观点是:
基因的天职是复制,而动物只是它们的生存机器和运载体,每个运载体(动物个体)的寿命是有限的,而基因的寿命不因个体的死亡而终结,个体完成职责后就被抛弃在一旁,有机体只是DNA制造出更多DNA的工具。
5.反捕食对策
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捕食对策同时也促进了被食者的反捕食对策的发展。
1.集群以抵御天敌2.报警信号和报警鸣叫3.隐蔽4.警戒色(warningcoloration)5.拟态(mimicry)
6.动物的通讯方式
视觉通讯(visualcommunication)
化学通讯(chemicalcommunication)
听觉通讯(auditorycommunication)
触觉通讯(tactilecommunication)
第八章
1.中性理论:
分子水平上的绝大多数突变是选择上中性的,因而它们在进化中的命运是由随机遗传漂变,而不是由自然选择所决定的。
中性突变(neutralmutation):
大多数分子水平的遗传变异(如DNA序列中的碱基取代),在选择上是中性的,即它们并不影响生存适度(fitness),其命运主要是由随机遗传漂变而不是自然选择决定的。
这些遗传变异被称为中性突变。
这一进化理论被称为中性理论。
2.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1)地理隔离:
通常是由于地理屏障引起的,将两种种群彼此隔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从而使基因交流受阻。
(2)独立进化:
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于各自的特殊环境。
(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的个体可以再次相遇和接触,但由于建立了生死隔离机制,基因交流已成为不可能的,因而成为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
第九章
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搜集、整理调查区动物名录
任何科学工作的进行,均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查阅文献,编制出所要调查的地区已知动物名录,是动物调查的基础。
调查的结果与已知名录相比较,还可以了解动物种类的演变情况,为进一步调查演变原因奠定基础。
二、搜集调查区域资料
1.自然地理资料:
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植物、土壤等。
2.地图准备:
具有等高线的地图,大比例尺1:
50000或1:
25000;
纸质地图的电子化。
3.人类活动情况:
人口数量、民族与宗教、村寨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动物利用现状(利用动物种类、方式、数量等)
4.文献综述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获取、阅读及分类;
综述已开展研究中涉及动物种类、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已经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总结目前存在的主要是问题、已往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
提炼将要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工作用工具和装备
根据需要进行准备,包括工作方面(观察、记录和标本制作)和生活方面的装备:
1.观察及记录设备:
携带方便的光学望远镜;
专业数码照相机(单反数码相机及各种专业镜头);
数码摄像机;
野外调查记录本/调查表。
2.空间数据采集设备/仪器:
手持全球定位仪(GPS);
罗盘;
海拔表等。
3.度量工具:
重要度量工具:
天平。
尺寸度量工具:
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计步器。
时间度量工具:
手机、手表、闹钟、秒表等。
温湿度度量工具:
温度计、湿度计、
4.照明设备
手电筒
头灯
应急灯。
5.通讯设备
对讲机
手机。
6.工具书:
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及昆虫图鉴。
7.挖掘工具:
斧、锯、砍刀、铲等。
8.采集工具:
诱虫灯、捕鸟网、捕鼠夹、捕兽笼、猎枪、子弹及自制子弹设备;
采集簿、标签、标本盒/箱、植物标本夹和标本纸等。
9.制作和剖检用具:
解剖盘、解剖器、注射器、滑石粉、防腐剂、棉花、刷子、针线、钳子、铅丝等。
10.固定保存液:
酒精、甲醛(福尔马林)等。
四、生活用品
1.野外用服装:
迷彩服、作训服、登山服、蚂蝗袜、防蚊罩、遮阳帽、登山鞋、迷彩鞋、拖鞋等。
2.洗漱工具、野外背包、帐篷、睡袋、风镜、墨镜、雨衣/雨伞、水壶/矿泉水等。
3.食品和水。
4.防虫药:
风油精、花露水、灭害灵等。
5.常用药品:
蛇药、外伤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等)、感冒药、腹泻药、防疟疾药、抗高原反应专用药品(红景天等)、防晒霜。
五、动物野外调查注意事项
1.集体观念
按时集合,有特珠情况及时反映;
外出调查必须2人以上,禁止单独行动;
听从统一安排和指挥,禁止擅自行动;
发扬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2.着装要求
最好是着长袖长裤
尽量着不惊扰动物的服装、鞋帽。
3.出发前检查所需要带的物品
4.不要高声喧哗及打闹
5.尽可能在野外记录发现的数据,不要等到回来再补。
第十章
1.动物资源(AnimalResource)
动物资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或可能利用的动物的总合。
实际上,动物的存在即是价值
2.动物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动物资源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目前已知的动物界包括34个门150万种,据称尚有1,000~5,000万种有待发现和命名。
2)再生性:
动物资源可自然更新和人工繁殖,可以持续利用。
但由于动物的再生和繁殖有一定的周期,因此要掌握资源动物自然生长规律,研究它们的合理捕获量,才能达到有效利用和长期利用的目的。
3)有限性:
动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有些动物自然繁殖率低,如果遭遇人类活动的干扰和自然灾害,会威胁到动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当种群中的个体减少到一定数量时,该种动物的遗传基因库就有丧失的危险,从而可能导致物种的消失,也就意味着人类永远失去了这个物种,失去了它们给予人类提供财富的能力。
4)区域性:
由于各地理区域的温度等生态因子存在差异,动物资源具有地域性。
所有动物都有它适合生长的地理区域,动物生长发育的地域性引种驯化、提高品种质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5)多用性:
动物资源的多用性质以动物给人类提供财富为标准,包括动物各种器官的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动物的利用率,也可以满足人和环境或人类生产活动的需要。
3.我国动物资源的特点
动物资源种类丰富
区系组成复杂,珍贵动物众多
药用动物资源丰富
人工驯化动物种类繁多
动物资源分布地区差异大
4.可持续利用
概念
1.动物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动物的环境
3。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Ecology)是研究种群数量动态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4.分类系统:
按照生物形态的繁简差异、生理功能的不同水平和系统发育中亲缘关系的远近、归类,反映生物界的自然谱系。
5.物种: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
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6.适应(Adaptation)是对周围陌生环境变得熟悉的一种状态;
是在新条件和新环境中的一种功能性改变;
是自然选择产生的特征。
7.表型适应(PhenotypicAdaptation):
描述的是有机体在个体水平上的变化,包括生理、行为、形态等方面,时间尺度相对较短,变化的特征是可逆转的。
8、适合度是生物个体产生能够存活的后代,并能够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一个指标
9。
种间关系(interspecisesinteraction)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
10、种间竞争(interspecificcompetition):
一般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妨碍(干扰或抑制)作用。
11,协同进化(co-evolution):
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个物种的性状本身又是对前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12.领域。
13、通讯:
动物的通讯是指由一个个体发送信息,包括视觉、听觉、化学的等,另一个个体接受信息,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的过程
14、地理物种形成学说物种形成过程地理隔离、独立进化。
生殖隔离
15.保护资源
16、动物资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或可能利用的动物的总合。
17.资源动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生态学 云南大学 陈明勇动物生态学期末重点 陈明勇 动物 生态学 期末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