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868322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76.79KB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Word下载.docx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Word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以。
(3)根据文中对九溪十八涧奇异景色的描写来分析,这里地势崎岖,草木茂盛,人迹罕至,幽美寂静,远离喧闹的世俗,如同世外桃源。
而且此地远离闹市,为世俗之人所不知,愈发显得神奇。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⑴居住;
⑵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
⑶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①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
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⑶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即可作答。
【附参考译文】
九溪在烟霞岭的西面,在龙井山的南面。
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
它的路径崎岖,草木茂盛,人迹罕至,幽美寂静,别有一番天地,并不像人间那么喧闹。
九溪下面是十八涧,地势深远,僧人等不是绝离世俗的人,不能久住。
根据县志记载,古代这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古迹,现在都已荡然无存。
而此地又远离城镇,在江流的偏僻处,对西湖一带非常熟悉、有阅历的人,他们把西湖的各个名胜都寻访遍了,但问到九溪十八涧,都对它的位置表现出不知所以的样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③余拏一小舟________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
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
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古游记大多较简。
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
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答案】
(1)想到;
还;
撑(船);
只是;
三大杯酒。
(2)D
(3)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其中,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②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①苏轼当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为“闲人”,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表现了苏轼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达观的生活态度。
②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透出淡淡的哀愁和无限的怅惘。
【解析】【分析】
(1)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但”是“只是”;
“念”是古今异义词,“考虑,想到”的意思。
(2)《湖心亭看雪》写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因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并不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故选D。
(3)①句中的“空明(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补写主语“月光”;
②句中的“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一(全)”几个词是赋分点。
(4)作者写《记承天寺夜游》正值“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文章写月夜与张怀民浏览承天寺,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文章用“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
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用“痴”字写作者痴迷于美好的雪景,表达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
从而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⑴想到;
三大杯酒;
⑵D;
⑶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其中,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②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⑷①苏轼当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为“闲人”,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表现了苏轼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达观的生活态度;
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
既可作出选择;
⑶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参考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着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朝而往,暮而归”中的“朝”、“暮”之景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的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是为了介绍建造醉翁亭的由来。
引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读来节奏感强。
【答案】
(1)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繁荣滋长形成浓密的树荫。
(2)“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3)B
(1)芳:
香花。
发:
开放。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秀:
茂盛,繁茂。
繁阴:
形成一片浓密的树荫。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找出原文中语句作答即可。
由重点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可作答。
(3)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是为了引出醉翁寄情于山水的乐趣。
B项分析错误,故选B。
⑴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繁荣滋长形成浓密的树荫;
⑵“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⑶B。
【点评】⑴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⑶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来作答。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
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
而且年纪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
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蜀侯迎金牛
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
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生多与金日置生后号牛粪,言以遗蜀侯。
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
(选自北齐·
刘昼《刘子·
贪爱》)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秦惠王闻而欲伐之/伐竹取道
言以遗蜀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不使学
灭国亡身/河曲之叟亡以应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3)根据上文,请概括蜀侯“为天下所笑”的原因和启示。
【答案】
(1)B
(2)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3)原因:
蜀侯个性贪婪而又愚蠢,为迎石牛“堑山填谷”,做到了敌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最终自取灭亡,“为天下所笑”。
启示:
贪婪之心不可有,贪图小利,必然不能顾全大局,可能最终会无所有。
(1)A攻打;
砍伐。
B遗(wè
i):
给予。
C派;
让。
D死亡;
通无,没有。
(2)这句话的意思是:
于是,(秦惠王叫人)用石头雕凿成一头牛,每天把许多金子放在石牛的后面,说是(石牛拉的)“牛粪”。
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
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3)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是蜀国国君性格贪婪,秦惠文王就是利用其贪婪的特点就编造牛会拉金粪的事,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蜀国国君竟然相信,为了得到这头牛,他竟然让人去挖平山路填平谷地(开设道路),结果秦国就走这条路把蜀国灭了,由此看出蜀国国君的愚蠢。
蜀国国君为了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亡国的代价,告诉我们贪婪之心不可有,贪图小利,必然不能顾全大局,可能最终会无所有。
故答案为:
⑴
B
⑵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⑶原因: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释词语含义。
⑵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及给人启示的能力。
。
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
蜀国的国君性格贪婪,秦惠王听说后准备讨伐他。
蜀国山高水险,军队没有道路可以过去。
于是,(秦惠王叫人)用石头雕凿成一头牛,每天把许多金子放在石牛的后面,说是(石牛拉的)“牛粪”,并说要把它呈送给蜀国的国君。
蜀国国君贪图这个可拉金粪的石牛,于是派人挖平山路填平谷地(开设道路),又派遣五名身强力壮的大汉去迎接石牛。
(道路通达),秦国大将带着大军(跟着石牛)随后就攻到了蜀国,一举灭亡蜀国,杀死了蜀国的国君,(蜀亡国,死了君主这件事,)被天下人耻笑。
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
明年春,琯罢相。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畿①乱离,谷食踊贵②,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③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虽急暴,不以为忤④。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高适。
既至而适卒。
是岁,蜀中大乱。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
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旧唐书·
杜甫传》有删减)
【注释】①畿(jī):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②踊贵:
物价上涨。
③饿殍(è
piǎo:
饿死的人。
④忤(wǔ):
逆,不顺从。
(1)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
(限断三处)
(2)请选出与文章内容相符合的一项。
(
)
房琯和严武都是杜甫的朋友,但杜甫对他们俩的态度却极不相同。
房琯落难他伸出援手,严武帮助他,却遭他无礼对待。
杜甫被肃宗贬出朝廷后,先后依靠严武和高适生活,高适死后他的生活越发困窘,到了十天没有吃饭的地步。
杜甫在举家躲避战乱期间,也不忘在湘江、衡山一带游玩,可见他性情的乐观豁达。
杜甫过世后,他儿子把他的灵枢从未阳迁回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下葬。
(3)《旧唐书》是历史传记,其语言特点是“寓褒贬于叙事中”。
请就选文举例探究历史传记的这一特色。
【答案】
(1)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2)A
(3)本文作为杜甫的人物传记,对杜甫的品行几乎没有评价,只是很客观地叙述他的事情,
但读者可以自己揣摩杜甫的形象。
譬如杜甫的好朋友房琯被罢相时,文中只写到“甫上书言琯有才,不宜罢免”,杜甫也因这次上书,“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叙事中,充分体会到杜甫重义气,勇敢进谏的品质,作者的赞誉之情明显融入其中。
(1)这句话的大意是:
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个晚上就死在了耒阳,当时年纪只有五十九岁。
据此可知这句话的断句方法是: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2)A正确。
B杜甫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
到了之后,高适却去世了,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C杜甫游历的是衡山,而没有游历湘江。
D杜甫过世后,他儿子的儿子把他的灵枢从耒阳迁回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下葬。
(3)紧扣“寓褒贬于叙事中”的语言特点,从文中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即可。
如杜甫的好朋友房琯被罢相时,文中只写到“甫上书言琯有才,不宜罢免”,杜甫也因这次上书,“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⑴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⑵A;
⑶本文作为杜甫的人物传记,对杜甫的品行几乎没有评价,只是很客观地叙述他的事情,
但读者可以自己揣摩杜甫的形象。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这类的题,往往题目中的句子会存在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因此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即可。
⑶本题考查探究历史传记语言特点的能力。
文章常见的语言风格有: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等。
分析语言风格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房琯平民时和杜甫很友好,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帝准许他。
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被打败。
第二年春,琯被罢去宰相一职。
杜甫上奏说房琯还是有才干的,不应该被罢免。
肃宗生气,贬房琯当刺史,从京城赶出杜甫去担任华州司功参军。
当时京城地区动乱流离,粮食一下子变得很贵,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县,只得自己背柴火采集橡栗,饿死的儿女有几个人。
一段时间之后,被召回补任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奏明皇上让杜甫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并赐给他绯鱼袋。
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
但杜甫性格狭窄浮躁,没什么气量,凭着恩情放纵不羁。
曾经趁酒醉登上严武的坐榻,瞪着眼睛看着严武曰:
“你父亲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
”严武虽然也是急躁暴戾,却也不认为他忤逆。
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种竹子,枕靠着长江建造房屋,尽情喝酒,长啸咏唱,和一些田地里的粗野伧夫一起亲昵地游逛,没什么拘束检点。
严武拜访他,他有时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这样傲慢胡乱。
永泰元年夏,严武去世,杜甫就没有依靠的人了。
到了郭英乂代替严武镇守成都,英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见,就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
到了之后,高适却去世了。
这一年,崔宁杀死英乂,杨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很乱。
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但是还没靠岸而江陵就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
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
耒阳的聂令知道这个消息,就亲自划着船去迎接杜甫回来。
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个晚上就死在了耒阳,当时年纪只有五十九岁。
杜甫的儿子宗武,流落在湖、湘过世。
元和年间,宗武的儿子嗣业,从耒阳迁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6.文言文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练习 详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