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与案例概要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67815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67MB
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与案例概要Word格式.docx
《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与案例概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与案例概要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乙醇;
[3]甲醇;
[4]水-乙醇;
[5]水-甲醇;
[6]乙腈;
[7]DMF(N,N-二甲基甲酰胺)或DMSO(二甲亚砜);
[8]或其他混合溶剂;
[9]四氢呋喃
水或醇的用量合计20mL左右,可以适当增加,取决于溶解性
DMF的用量要小,一般合计10mL,配体和金属盐各用5mL溶解
DMF可直接用于配合物的合成,也可在后续用于重结晶
6、操作
6.1混和操作:
容器采用50或100mL烧杯或100mL圆底烧瓶
方法一:
金属盐与配体分别溶解于溶剂后混和;
方法二:
第一配体与第二配体溶于有机溶剂,然后滴入金属盐的水溶液,混和
方法三:
第一配体和金属盐溶于水或醇/水混和溶剂,调节pH,然后滴入第二配体的醇溶液
6.2酸碱度控制:
采用广泛和精密pH试纸
测量混和溶液pH值,然后根据需要搅拌下调节pH6-7(过渡金属)或5.5-6.5(稀土金属)
6.3温度控制:
加热设备采用加热磁力搅拌器或恒温磁力电热套
常温下以烧杯做容器,平板磁力搅拌器或不加热的电热套
60-70℃恒温水浴控制,圆底烧为容器置于500mL烧杯中水浴加热2-3h;
或置于恒温槽中加热保温3h或更长时间
回流控温
6.4单晶的培养:
对于溶液体系,直接置于小烧杯中,用保鲜膜包裹并扎数十个孔或用纸包裹,室温静置。
对于有少量沉淀的体系,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置于小烧杯中,用保鲜膜包裹并扎数十个孔或用纸包裹,室温静置。
对于有大量沉淀物的体系,冷却,过滤,滤液置于小烧杯中,用保鲜膜包裹并扎数十个孔或用纸包裹,室温静置。
此处沉淀需要再用水、乙醇分别洗涤(注意:
不要将洗涤后的溶液与前面的溶液混和),然后真空干燥备用。
取一小部分约50ng,溶于5mLDMF,过滤后,滤液培养单晶。
或将此溶液置于小试管中,然后小心注入1mL异丙醇或乙醇,封口静置(这是扩散法的一种方法)。
对于产生大量沉淀的体系,如果沉淀难溶于DMF或DMSO,可以再考虑用扩散法,即试管用容器,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配体的水溶液或DMF溶液(溶液选择视配体的溶解性,必须保证是可溶的透明的溶液状态),中层为水-乙醇混和溶剂或DMF-乙醇混和溶剂(体积比为1:
1)约1mL,上层为金属盐的乙醇溶液,封口、静置。
有时,下层为金属盐与某一配体的水溶液(如果二者反应后无混浊现象,而与另一配体混和即有大量沉淀的情况)
6.5注意:
在单晶培养过程中,烧杯不能触动,甚至是风吹等振动。
单晶必须是有规则平面闪光的颗粒状或块或片或棒状,如果是粉末,宣告失败。
案例
常温案例1:
水-甲醇混合溶剂
5.0mL邻菲罗啉的甲醇溶液(0.200g,1mmol)滴加至15mLCd(OAc)2·
2H2O(0.267g,1mmol)的水溶液中。
混合溶液在25℃搅拌2h后,与4-氨基萘-1-磺酸钠(0.642g,2mmol)的甲醇溶液(5mL)混合。
过滤,浅黄色溶液于室温下静置,缓慢挥发,获得适于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的晶体。
常温案例2:
DMF-甲醇
在搅拌下向N乙酰基水杨酰肼(0.1mmol)和咪唑(0.1mmol)甲醇(15mL)和DMF(5mL)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NiCl2·
H2O(0.1mmol)的甲醇溶液(10mL)。
继续搅拌一小时产生红色溶液,过滤,静置数天后析出红色晶体。
常温案例3:
DMF-吡啶
等摩尔的醋酸锌和希夫碱配体分别溶于一定量的吡啶和DMF溶液,室温下搅拌混合,反就40min,静置数天后析出有规则的黄色晶体。
用DMF洗涤后重结晶。
常温案例4:
DMF
244-二羟基苯甲醛缩4-硝基苯甲酰腙铜配合物
称取15mg(0.05mmol)的配体溶于5mL的DMF中,加入5mL含有18mg(0.05mmol)硫酸铜的DMF溶液中,充分振荡混合,室温下静置。
约一个星期后发现有黑色的晶体析出。
常温案例5:
乙腈
ActaCryst.(2012).E68,m1041
Diiodido{2-[(4-methoxyphenyl)iminomethyl]pyridine-
2N,N'
}zinc
S.Salehzadeh,M.KhalajandS.Dehghanpour
合成方法:
0.1mmol配体和金属盐室温下溶解于15mL乙氰,静置数天
加热反应案例:
热反应案例1:
热乙醇原位合成希夫碱配合物56-58页
热反应案例2:
水-乙醇加热
配合物[Ln(O-p-Abs)2(phen)2(H2O)3](NO3)·
2H2O的制备:
将1.0mmol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70℃的5ml蒸馏水中,逐滴加入含1.0mmolLa(NO3)3或Ce(NO3)3的水溶液5mL,用NaOH水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6~7,于65~75℃下搅拌2h,然后逐滴加入含1.0mmol邻菲罗啉的乙醇溶液5mL。
继续搅拌2h,趁热过滤,得到浅橙色溶液,冷却、静置,自然挥发,3周析出肉色块状晶体。
热反应案例3:
甲醇-水加热
在搅拌下向2mmol1,5-萘二磺酸的20mL水溶液中加入2mmolMnCO3,60℃加热至溶解,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4mmol咪唑的10mL甲醇溶液,同时加热搅拌2h。
溶液在室温下静置,两周后析出浅粉红色晶体。
重结晶案例:
案例1:
回流(乙醇)-重结晶(DMSO)
2-甲酰基吡啶缩4-二甲胺基苯甲酰腙锌配合物
在热的酒精中以化学计量比反应析出沉淀,沉淀溶于DMSO培养单晶
案例2:
回流(乙醇)-重结晶(乙醇:
DMF=1:
1)
将1.37g(10mmol)邻氨基苯甲酸溶于10mL无水乙醇中,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含有1.38g(10mmol)2,4-二羟基苯甲醛的无水乙醇溶液10mL,得橙红色沉淀。
再加入20mL蒸馏水后于80℃下搅拌回流1h,得到橙红色悬浮液。
再将20mL溶解有2.00g(10mmol)醋酸铜的水溶液,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到上述体系中,于80℃下继续搅拌回流2h,有紫黑色沉淀生成。
冷却,过滤,将所得紫黑色沉淀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充分洗涤数次,放置于硅胶干燥器中保存。
将少量固体溶解在无水乙醇和DMF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
1)中,室温下静置,两个月后得到可供测试的针状紫黑色单晶。
案例3:
加热(四氢呋喃-吡啶混合溶剂)-重结晶(DMF:
甲苯=3:
1)
ActaCryst.(2012).E68,m1138
[1-(5-Bromo-2-oxidobenzylidene)thiosemicarbazidato-
3O,N1,S](pyridine-
N)nickel(II)
F.R.S.Pederzolli,L.Bresolin,J.Beck,J.DanielsandA.B.deOliveira
用50mL四氢呋喃作溶剂,溶解0.5mmol希夫碱,用一粒KOH于60℃下处理0.5h,与0.5mmol醋酸镍的吡啶溶液10mL混合,反应4h后,沉淀溶解于DMF:
甲苯(3:
1)80mL,室温挥发。
扩散法案例:
案例1
铕-2。
7-二羟基萘.3,6-二磺酸-邻菲哕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将2,7-二羟基萘一3,6一二磺酸钠(Na2H2L)和邻菲哕啉(phen)各0.05mmol置于试管底层,加入蒸馏水溶解;
在其上面加入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
1)作缓冲层;
将Eu(CIO4)3(约0.05mm01)加入5mL甲醇溶解,滤于试管上层。
静置扩散约20d在试管壁上溶液分层的界面处得到黄色块状晶体。
产率约为50%。
依次用乙醇和乙醚洗涤数次,干燥,得到稀土配合物{[Eu(HL)(phen)(H20)](H2O)3}∽。
水热法案例:
水热合成,培养出单晶
水热预处理,自然挥发培养单晶
乙腈溶剂热预处理自然挥发培养单晶
案例4:
甲醇溶剂热合成
H2L(0.1mmol)和醋酸钴(0.1mmol)在甲醇(8ml)混合。
室温下搅拌10分钟,然后移入一个密封的不锈钢的容器,150℃加热12h。
冷却至温室,析出红色块状单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与案例概要 配合 制备 方法 案例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