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模拟题24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66275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1.63KB
考研政治模拟题24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考研政治模拟题24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模拟题24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是()
A.培育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B.发展和完善消费品市场
C.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D.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7.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8.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C.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
D.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
9.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时,提出我们的方法是()
A.整风的方法B.整党的方法C.民主的方法D.教育的方法
1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C.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D.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
11.“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大目标、同唱一台戏”。
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一B.维护祖国的统一
C.领导统一战线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2.在新世纪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的形势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摆在第一位的要求是()
A.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进行B.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C.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D.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健
13.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具体内容B.方针政策C.指导思想D.行动纲领
14.200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在继承中日关系已有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再次发表的重要文件是()
A.《中日两国政府关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联合新闻公报》
B.《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C.《中日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D.《中日关于东海油气田开发谅解备忘录》
15.2008年10月14日,正式建交的国家是()
A.巴勒斯坦与以色列B.希腊与马其顿
C.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D.叙利亚与黎巴嫩
16.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所确定的指标是()
A.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B.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C.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D.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二、选择题Ⅱ: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7.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在于()
A.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B.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C.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结束了对物质及其结构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物质观
18.社会有机体异于并优于生物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相比,社会有机体具有如下特征()
A.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B.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间接形成
C.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D.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19.马克思指出: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下列正确理解有()
A.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B.社会形态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这种社会形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只要社会形态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就不会灭亡
D.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20.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重点是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这种深化研究和认识具体体现在()
A.要求我们不断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D.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21.下列有关商业资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商业资本的出现不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B.当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上限度时,它能提高社会总资本的利用效率
C.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职能
D.商业资本是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2.国有经济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包括()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商业和服务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23.有人认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其结果必然是经济私有化,该观点()
A.错误,没有看到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放宽市场准入的
B.正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与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是不兼容的
C.错误,是调整所有制结构质的飞跃,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D.错误,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又可以促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
24.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
A.买办资产阶级B.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
C.亲日派大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2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顽固派作斗争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一原则的依据是()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和汉奸亲日派是有区别的
B.顽固派在抗日方面有既抗日又动摇但不愿投降的两面性
C.顽固派在联共方面有既联共又反共但不愿决裂的两面性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基本条件
26.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A.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所有制结构仍然过多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27.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做到()
A.把思想认识从过去的既有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和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D.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28.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三个有利于”,即()
A.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
B.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
C.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D.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9.邓小平指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
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C.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D.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30.列宁指出:
“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
”关于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表述正确的是()
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B.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产物
C.判别某个国家是否为霸权主义的标准是领土面积大小、人口的多少与兵力的强弱
D.反对霸权主义与维护世界和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1.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在发展问题上突出强调()
A.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要确保年均9%左右的增长速度
C.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D.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32.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的曲阜之行表明()
A.日本强调亚洲发展中的儒家资本主义B.日本重视曾经向中国学习的历史
C.日本强调中日文化的亲和性D.文化交流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基础
33.2008年4月尼泊尔制宪会议引起世界关注,是因为该制宪会议()
A.宣布废除君主政体
B.使尼泊尔正式成为政教合一的联邦民主共和国
C.前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被废黜逐出皇宫并降格为普通国民
D.尼共(毛)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将完成由叛乱武装到执政党的彻底的和平转变
三、分析题: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潘基文秘书长星期二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开始之前,在联大发表讲话,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发挥他们的领导力,共同解决复杂的全球问题。
潘基文秘书长在联大的发言中表示,目前摆在全球领导人面前的挑战很多:
世界正在面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再次失败;
世界再次目睹新的战争和暴力出现,再次听到新的对抗言辞;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正越来越明白无误地威胁着我们这个星球。
潘基文秘书长指出,世界正处于一个巨大转变的前夕,它正在以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快的速度发生变化。
潘基文:
“我们看到了新的力量和领导力中心——它们在亚洲、拉丁美洲和整个新的发达世界出现。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正在变得更为复杂。
在这个新的世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正日益变为一种更加协作,而非对抗的形式。
除非同其他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各国很难再像以前一样保护他们的利益或是推进自己人民的福祉。
”材料来源:
2008年9月23日联合国网站
材料2:
今年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规模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
除了八国集团成员国外,东道主日本还邀请了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14个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参与对话,共商气候变化和非洲发展等议题。
这种“广邀天下宾客”的做法突出表明: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八国集团越来越难以独自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还使国与国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大,许多问题跨越了国界,成为“地球村”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传统安全威胁尚未消除,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却日益严重。
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资源和能源供应紧张、气候变化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诸多挑战让八国集团根本无法独自应对。
材料来源:
2008年7月8日新华社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
(2)简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意义。
35.阅读下列材料:
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开放使我们能够通过商品和要素的双向流动,调节国内要素结构失衡。
比如,2007年,依靠出口和吸收外资,我们为约8000万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净进口1814亿美元的初级产品。
又如,资金流动是知识、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跨境流动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吸收外资带动大量个性化的技术和其他要素流入。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分工体系的拓展深化和全球制造成本的降低,各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都从中获益。
推动全球合作与共同治理,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和融合加深,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我们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各国一道参与全球经济事务,在金融安全、粮食与能源消费、贸易政策、气候与环保措施、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推动国际磋商、谈判和共同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建设性、公平性和共享性的方向发展。
2008年9月8日 人民网
中国的国有企业如何面对这场由次级债问题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成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
我们知道,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央企要过紧日子”的言论,主要也是基于美国次级债危机恶化的程度而发出的。
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在次级债的影响下,发达地区受到打击最大,在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下降的同时,欧洲以及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这对于中国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国的需求下降时,欧盟和日本的需求也跟随下降,欧盟与日本没有能成为美国份额下降的替代区域。
因此,外向型经济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2008年10月24日《国企》杂志
材料3:
30年来,我们通过“引进来”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取得了很大成绩。
与之相比,“走出去”的发展却比较滞后。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5年我国吸收外来投资居世界第3位,但对外投资仅排在世界第17位,只占全球的1.5%。
我国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的比例为1∶6.3,明显低于1∶2.8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
加快“走出去”步伐,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外部能源资源供给渠道,减轻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消化高额的外汇储备,同时还能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2008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结合材料1、2,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3,简述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36.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任何别的政治制度一样,不是凭空产生的。
在近代历史上,各个阶级、各种社会势力围绕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进行过探索和激烈的斗争,但都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参议会,在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
这些成功实践,为建国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总结这些经验,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可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从全国到省、县、区、乡的人民代表大会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但当时在全国普选的条件还不成熟,自上而下地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难以进行。
所以在建国初期,确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经过几年的过渡和积累,在195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普选,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至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根本法的形式正式确立。
中国人民大会网
50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这个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
这个制度受到破坏,人民当家作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长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克服各种困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可靠制度保证,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9月16日
(1)结合材料1,分析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2)简述当前条件下,如何坚持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7.阅读下列材料:
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7年11月7日 人民日报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提出来的,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
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2008年7月18日人民网-理论频道
(1)结合材料1,简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
(2)分析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2000年9月,联合国举行“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聚集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各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一次盛会。
这样的主题,自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
这样众多首脑的聚会,必然引起人们对和平与发展的期望。
然而,“9?
11”事件震惊世界,阿富汗战争炮火连天,巴以冲突血流不断……这一切说明,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严峻挑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
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
20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
战争促进了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觉醒,社会主义革命风起云涌,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
20世纪后期,世界形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
摘自《人民日报》2003年2月25日第十二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为拟订和倡导最新的重大发展目标提供了舞台。
联合国阐明有必要将诸如提高妇女地位、人权、环境保护和善政纳入发展范例。
目前,焦点在于如何通过综合协调的方式,实现在这些会议上的许诺。
关于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国际性辩论日益反映出富国和穷国在解决许多超越国界的问题上有共同利益。
诸如难民、有组织犯罪、贩毒和艾滋病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政治 模拟 24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