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岗前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860724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6.01KB
江苏省岗前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岗前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岗前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为什么教学要高于学生认知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
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
其中“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1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界定为: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14.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道德的裁判、知识的拥有者自居,“传道、授业、解惑”,扮演着“道德规范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角色;
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帮助、鼓励,扮演“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
15.教师角色形成的三个阶段:
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
16.教师威信包含两个:
一是教师的职业威信(只要是教师,人人都会有),二是教师的人格威信(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具备的,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7.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1)前苏联心理学家施巴林斯基做过一个实验,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微信不高,那么教师的要求与教诲即使是正确的学生也听不进去,反之,教师的一切要求与教诲都会顺利的被学生所接受并努力去执行,甚至教师的缺点也可以得到原谅。
2)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1)以上几种情况启示我们,要使学生顺利接受教师的教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形成好感,同时注意与学生交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3)威信的维护与提高: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18.教师的智力⑴敏锐的观察力;
⑵准确的记忆力;
⑶丰富的想象力;
⑷优良的思维品质;
⑸注意分配力。
19.教师的教育能力⑴教学设计能力;
⑵言语表达能力;
⑶组织管理能力;
⑷因材施教能力;
⑸教学监控能力;
⑹自我教育能力;
⑺教育科研能力;
⑻教育机智。
20.三种教学水平⑴尝试式教学(知道应该“教什么”,不懂得“如何教”);
⑵因循式教学(知道“如何教”,但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
⑶策略式教学(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教”,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让学生“会学”、“会创造”)
21.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教育事业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22.教师成长的历程
1)关注生存阶段:
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都非常关注自己的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是否能听我的?
”“我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吗?
”“同事们如何看我?
”“是否能获得领导的认可?
”
2)关注情境阶段:
经过若干年的适应,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上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进行因材施教。
自觉关注学生、因材施教是一个教师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
2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⑴教学观摩;
⑵微型教学;
⑶教学反思。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把握四个方面:
1)学习是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低级动物还是高级动物,乃至人类,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贯穿着学习。
2)学习是有机体通过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由于成熟或者衰老也会发生行为的持久变化,这些变化与练习和经验无关,不属于学习的范畴。
3)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所发生的比较持久和稳定的变化,这一特征将学习的结果与其他非学习过程的结果区分开来。
4)学习所发生的变化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
2.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3.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开发智能,培养个性,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
4.我国的学者将学生的学习(狭义)分为: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道德品质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5.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⑴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⑵学习方式上的特点:
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
③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猫”;
巴甫洛夫“狗”;
斯金纳“鼠”)。
(1)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猫):
学习即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律:
准备律、练习律(反复重复)、效果律(奖励)。
(2)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说(狗):
无条件反射(与生俱来),条件反射(后天学习)
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①强化②消退③自然恢复④泛化⑤分化⑥高级条件反射。
两种信号系统:
一种是以实物为条件刺激物的条件反射,称作“第一信号系统”;
另一类以语言为条件刺激物的条件反射,称作“第二信号系统”(人类特有),(举例:
“谈虎色变、谈梅生津”)。
(3)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说(老鼠):
①学习即对环境刺激的操作反应,学习都是操作学习。
②学习依赖于强化③提倡程序教学
7.布鲁纳认知发现说★★①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他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态度和方法②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③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
动机原则,程序原则,结构原则,反馈原则。
④提倡发现学习。
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经发现的知识。
⑤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8.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①学习方式的分类。
奥苏伯尔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②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③学习的实质。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机制是同化,其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④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⑤教学原则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9.构建主义知识观:
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假设,它不是绝对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构建主义学生观:
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
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
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
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是学习的基础;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就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实质就是充分的、完善的,发挥人的内在价值或潜能。
11.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观:
主要内容包括①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②学习是愉快的事情,③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④强调学生自己评价,⑤学生自我引导,⑥重视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三章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1.学习动机: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构成成分:
学习需要(内驱力)和学习期待(外诱因)。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
3.学习动机的来源: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应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
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作用转化为内部动机作用,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作用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作用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4.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奥苏伯尔提出动机类型由三个方面内驱力组成: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
是学习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附属内驱力:
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
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他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
在学习中,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
6.耶尔克斯-道尔森定律(倒U曲线)①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②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和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7.学习动机理论:
动机期望理论托尔曼和勒温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和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
弗洛姆:
个体学习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
激励力量是指学习动机激励水平的高低,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导致所想得到的学习效果和目标的主观概率,效价是指某一学习目标满足个体学习需要的价值。
对学习目标的价值看得愈大,估计实现的可能性愈高,其激发的动机力量就愈大。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
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泽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几率大约是50%是,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
成败归因理论人们做完一项工作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
(海德)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
如果把行动的原因归因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
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承担责任。
维纳从三个维度将归因分为,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②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③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又将成败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稳定性
内在性
可控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
不可控
能力高低
+
努力程度
任务难易
运气好环
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
自我实现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动机理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8.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⑴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⑶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⑷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⑸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⑹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四章知识、技能的学习
1.知识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
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五个基本环节。
2.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三种教学的直观形式)①实物直观;
②模象直观;
③言语直观。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①强度律;
②差异律;
③活动律;
④组合律;
⑤对比律。
(如考论述,要对各点进行举例阐述)
4.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
⑴运用正例和反例;
⑵提供丰富的变式;
⑶科学、地进行比较;
⑷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例如鸡鸭企鹅鸵鸟等都是“鸟”的变式。
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5.记忆:
知识学习的巩固环节的核心心理因素
据记忆的内容不同记忆分为(类型):
⑴形象记忆(绝大多数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形象记忆为主);
⑵动作记忆(信息保持和提取都比较容易,不容易遗忘);
⑶语义记忆(人类特有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⑷情绪记忆;
⑸情景记忆(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存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6.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分为⑴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0.25秒~2秒;
⑵短时记忆,不超过1分钟,大约7±
2个组块;
⑶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甚至保持终生地记忆,5-10万个组块。
7.影响信息编码与知识识记的主要因素:
⑴识记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⑵材料的性质和长度;
⑶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需要通过教育背景来理解的,学过和没学过不一样);
⑷编码组块化(强调押韵,朗朗上口);
⑸识记的信心;
⑹采用多通道、多途径进行识记。
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保持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需要用及时复习策略。
9.知识遗忘的原因?
⑴衰退说,⑵干扰说。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中间部分则受两种抑制的影响,因而最容易遗忘;
⑶同化说;
⑷动机说(压抑说);
⑸提取失败说(遗忘是因为失去了提取线索,或者线索错误而导致保持在头脑里的知识信息提取失败
10.促进大学生知识巩固的有效学习:
⑴及时复习;
⑵复习时间的适宜;
⑶复习次数的适宜与过度记忆法,以150%的学习程度所获得的记忆效果较佳而又较经济;
⑷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⑸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11.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审题;
课题归类;
重视知识;
解题。
12.技能的类型:
动作技能、智力技能,智力技能又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
13.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四个主要阶段:
⑴认知阶段;
⑵动作分解阶段;
⑶动作练习阶段;
⑷自动化阶段。
14.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⑴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
⑵利用线索的减少;
⑶动觉控制的加强;
⑷运用图式的形成;
⑸预见和应变能力的增强。
15.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
第五章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1.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
包括元认知知识(知)、元认识体验(情)、元认知监控(意)三方面。
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环节:
(1)有关自我的知识(对个体内差异的认识、对个体间差异的认识、对存在不同层次认知方式的认识)
(2)有关学习材料、任务与目标的知识(3)有关方法策略的知识,对各种学习方式、方法、技能的类型及其优缺点、使用范围与条件等的认识。
元认知监控:
执行控制、结果反思
2.学习策略的构成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认知;
⑵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
⑶元认知;
⑷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调控。
3.记忆编码策略:
组块;
替换;
联想;
理解;
记忆术(位置法、首字母缩略词法、谐音法);
编织知识网络;
描绘事物形象;
群集策略;
画内容框架图式。
记忆保持策略:
⑴痕迹消退与复习策略;
⑵干扰说与复习材料和复习时间的组织策略;
⑶同化说与过度学习。
两种性质的遗忘:
积极的遗忘(低级知识被高级知识所同化和包容,从而导致遗忘,减轻了记忆负担,简化了认知结构,故称为有意义的遗忘。
)和消极的遗忘(由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缺乏同化新知识的基础知识,学习者一开始就没有能对新知识加以同化,即没能记住,或者原有知识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不巩固,不清晰,从而产生真正的遗忘,即消极的遗忘——避免消极遗忘,可采取过度学习,也叫超额学习。
)
4.解题的一般策略:
(1)准确理解习题的字词语句,而不匆忙解答。
(2)整体把握题目中的各种关系(3)在理解题的整体意义后判断题型(4)善于进行双向推理(5)克服定势,进行扩散性思维
5.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分类:
⑴按照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起促进作用)和负迁移(消极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如在立体几何中搬用平面几何的“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相互平行”,可能干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育工作中要避免和消除负迁移影响);
⑵按照迁移的层次可分为纵向迁移(垂直迁移)和横向迁移(水平迁移);
⑶按照迁移的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⑷按照迁移的内容可分为特殊(成分)迁移和普遍(非特殊成分)迁移(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
6.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⑴形式训练说;
⑵相同要素说;
⑶经验概括说;
⑷关系转换说;
⑸认知结构说。
7.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论述)⑴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即布鲁纳所强调的学科基本结构。
⑵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基本标准就是要是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⑶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特殊这一逻辑顺序;
⑷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
1.问题包含三个基本成分:
给定、目标、障碍
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3.创造的心理过程:
分四个阶段⑴准备阶段;
⑵酝酿阶段;
⑶豁然开朗阶段;
⑷验证阶段。
1.收集有关资料,并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意识地致力于创造问题的解决2.可以借用“背景加工”这个词来形容这个阶段,一个人表面上是在休息或做别的事,但头脑中关于某个要解决的问题的信息却在意识状态中得到加工3.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突然发现了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4.验证、核对问题解答的各种细节,最终证实问题已经解决。
4.创造性/创造力的最主要特征是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创造性成分中最重要的是独创性。
5.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创造性测验成绩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正相关
6.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归纳为:
①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②高智商可能有主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
④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创造性绝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7.创造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倘若要在不健康的人格和行为特征与创造成功之间寻找单一和直接的关系,至少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充分的、可靠的证据。
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创造性是21世纪卓越人才的两大根本素质,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为创造性而教”是当前和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信念,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和主要任务。
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⑴问题表征,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里是如何表现的;
⑵情绪状态;
⑶动机强度;
⑷定势作用:
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分为积极和消极,卢钦斯水罐实验是说明定势消极作用的典型。
⑸功能固着:
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可能有的功能。
邓克的实验证实了功能固着对解决问题的消极影响。
⑹原型启发。
9.创造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⑴创造型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①兴趣广泛;
②独立性强;
③自信心强;
④情感丰富;
⑤目标专一;
⑥一丝不苟。
⑵创造性大学生的行为特征
10.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理训练:
⑴思维的流畅性训练;
⑵思维的变通性训练;
⑶思维的独特性训练;
⑷思维的辩证性训练。
11.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教学策略:
创造性教学是教师通过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
创造性教学具有的基本特征:
问题性、探究性、个性化
12.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教学要求:
(1)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时间,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
(2)教师要经常运用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想出大量的意见或构想。
(3)强调引导大学生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学习,鼓励他们动脑、动手、动口。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力求在轻松、民主、合作、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5)了解并适应大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兴趣,采取适当形式实行分类或个别施教,以扬长避短,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
(6)教学评价应坚持正面评价为主,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此外,对大学生的意见或作品,不应立刻评价,当意见都提出后,师生再共同评估。
(7)不排斥学生的失败或错误,引导大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8)鼓励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岗前 教育 高等教育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