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860641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2.28KB
核辐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核辐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辐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X射线有什么特点?
18.放射性可以测量吗?
19.个人受照剂量怎么测量?
7
20.防护服有几种,能防辐射吗?
二、核事故医学应急8
21.什么是核电站?
8
22.什么是“核事故”?
23.核事故(核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几个等级?
24.什么是核事故应急?
9
25.与核应急有关的主要国际组织10
26.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设在哪里?
10
27.发生核电站事故时,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辐射照射?
11
28.辐射如何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9.受到照射后对健康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12
30.辐射暴露预计可带来哪些长期影响?
31.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多大范围内的公众可能会受到影响?
32.需要采取哪些重要的公共卫生行动?
13
33.一旦出现了核事故,周边地区公众应该怎么办?
34.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4
35.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36.当被告知留在室内时,这意味着什么?
37.什么是碘化钾药片?
15
38.什么情况下服用稳定性碘?
39.碘盐等含碘食品能否替代碘片?
16
40.孕妇可以服用碘化钾药片吗?
41.什么情况下应控制食品与饮水?
42.放射性物质是怎么污染食品的?
43.低于多少剂量可以认为对健康没有影响?
17
44.不同组织器官的辐射敏感性是否不同?
45.不同的辐射剂量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18
46.公众在突发事件中及事件后应如何控制情绪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19
47.在核事故中,为什么要对儿童、老人、残疾人孕妇和年轻妇女采取特别保护?
20
一、放射防护基础知识
某些核素自发地放出粒子或γ射线,或在发生轨道电子俘获之后放出X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的性质称为放射性。
放射性的发现,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最早发现放射性的是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
1896年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矿的荧光现象时发现铀盐矿发射着类似X射线的穿透性辐射。
两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从铀矿中发现了另一个能发射射线的新元素-钋,四年后她又发现了镭,居里夫人建议把物质能够自发发出射线的性质称之为放射性。
具有放射性的核素被称为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发射出放射线后将变成新的同位素,新同位素可能是放射性同位素,也可能是稳定同位素,而这一过程则称为放射性衰变。
电离辐射是指能量高,能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
电离辐射又区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
如γ(伽玛)射线,X射线等为电磁辐射,α(阿尔法)射线、β(贝塔)射线、质子、重离子、裂变碎片等为粒子辐射。
指能量低无法使物质产生电离的辐射,例如太阳光、灯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雷达波等。
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具有的放射性。
1896年法国贝可勒尔(H.Becquerel)观察到硫酸铀酰钾可以使用黑纸包裹的照相底片感光,推断是因硫酸铀酰钾自发地放出能穿透黑纸的射线所致,从而发现了天然放射性核素。
天然放射性核素可分为3类:
(1)铀系、钍系和锕系3个天然放射系,共49种放射性核素;
(2)不成系列的长寿命核素,如钾-40、铷-87等,半衰期一般在108~1012年之间;
(3)宇宙射线作用于地球大气层产生的核素,如氢-3、碳-14、铍-7、钠-22等。
人工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具有的放射性。
1934年法国约里奥(F.Joliot)与居里夫人(M.Curie)使用钋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铝,通过核反应生成了放射性核素磷-30,并用放射化学方法将磷-30分离出来,首次获得人工放射性核素。
目前使用核反应堆、加速器等设施或装置生产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约有2000多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地质和科研等领域。
环境中存在的放射性,包括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
存在于体外的电离辐射源对机体的照射。
外照射有X、γ射线照射,β射线照射,高能α粒子照射,中子照射;
还有浸没照射,如放射性气溶胶或惰性气体的β、γ混合照射和污染的水体的β、γ混合照射等。
在体内沉积的放射性核素构成内照射源所致的照射。
放射性物质经由空气吸入、食品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在体内释出α粒子或β粒子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
在正常作业或事故性释放时,放射性物质一般通过空气和水的途径进入周围环境,在环境中经不同的照射途径,包括食物链最终到达人体。
经由空气和水两种途径使公众受到内照射时,不同环境介质(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牛奶、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饲料等)对人体照射的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当氚污染环境时,对人体内照射最重要的环境介质是空气、牛奶、蔬菜和地表水;
环境污染物是碘-131时,则可能是牛奶、蔬菜;
混合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污染环境时,最重要的环境介质可能是空气、蔬菜、鱼和水生贝壳类动物;
超铀元素污染环境时,最重要的环境介质可能是空气、鱼和水生贝壳类动物。
一是远离放射源。
二是缩短与放射源接触时间。
三是有效利用屏蔽物削弱射线作用于人体的强度。
隐蔽在单层砖土房内所受剂量仅为户外的1/5至1/16,在地窖内约为1/12。
在房屋内不同位置的屏蔽性能是:
里间>外间,墙角处>屋正中>门后。
乘坐车辆通过污染区比徒步通过受照剂量减少30%~60%,还可缩短在污染区的通过时间。
处理单个放射源时也应利用有良好屏蔽性能的物体,如铅砖、铁板、混凝土板。
采用隐蔽、佩戴口罩、避免皮肤暴露和避免食用被放射性污染的食品和水等方法,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在已被放射性污染的场所,首先应避免扬尘,例如人员步行、车辆行驶或土工作业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扬尘。
还可以采取加大车距、改变通过路线等方法避开多尘的地点,适当浇湿地面也可减少扬尘。
车辆和房屋本身均有不同程度的密闭性能,可以大大减少车内或房屋内空气污染程度。
对于放射性微尘,除非在一些空气污染很严重的地区应利用防毒面具外,通常用口罩就可以有较满意的效果,但是要正确佩带口罩,防止侧漏。
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
这种辐射来自于空间(宇宙射线),也来自土壤、水和空气中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氡气就是一种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气体,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源。
人们也可以接触到人工辐射,最为常见的人工辐射是放射诊疗设备,比如X射线机。
人们摄入的空气、食品、水中都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希沃特;
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沃特;
平均一次胸片约0.36毫戈瑞(体表入射剂量)等等。
辐射剂量可以用希沃特(Sv)和戈瑞(Gy)单位来表示。
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希沃特,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希沃特,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毫希沃特,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毫希沃特,食入为0.3毫希沃特。
可以看出氡是天然辐射中最主要的来源。
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物质的能力不同,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纸就可以全部把它挡住。
γ或X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穿透力最强,需要适当厚度的混凝土或铅板才能有效地阻挡。
β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介于α射线和γ射线之间,它能穿透普通的纸张,但无法穿透铝板。
由于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和食入,其防护方法主要是:
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防止皮肤和伤口被污染。
β射线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因此,β射线是比较容易阻挡的,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
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
因此其防护就复杂得多:
(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
(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3)防止伤口被污染;
(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a)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b)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c)采取屏蔽措施。
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
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
中子是质量与氢原子相近的中性粒子,是构成原子核的重要组分。
由中子组成的中子射线是中性的粒子流,不带电,穿透能力强。
中子射线因不带电,故不具有直接的电离能力,但也像γ射线一样可通过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间接地使物质电离。
通常将中子按其能量由低到高分类为热中子、慢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高能中子。
高能中子能量在10兆电子伏(MeV)以上,而热中子与慢中子的能量分界限为0.5电子伏(eV)。
X射线和γ射线一样,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且只有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才能使物质间接地产生电离效应。
X射线与γ射线的不同之处在于:
(1)其能量低于γ射线;
(2)产生的机制不同,γ射线由放射性核素自发衰变释放出,而X射线通常是高速电子轰击金属靶产生的。
放射性是可以测量的。
自发现放射性现象以来,已经研究和开发各种各样的放射性测量方法和放射性测量仪表,不仅强放射性可以测量,弱放射性也可以测量。
对个人接受的辐射照射的测量包括外照射剂量测量、体表污染的测量、体内污染量的测量等,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
对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包括热释光片、胶片及带报警装置的各种个人剂量计,既可测量剂量率,也可测定所接受的累积剂量。
其中,热释光片和胶片需要送实验室用相关仪器测量,而直读式个人剂量计在现场就可以直接读数。
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可通过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进行。
体内污染及内照射剂量的测量可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再通过内照射剂量估算模式确定内照射剂量,还可直接通过全身计数器直接测定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与含量。
通过生物剂量测量方法(如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测定方法)可以估算人体的受照剂量。
目前已开发出快速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
防护服有三类。
第一类,是用于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服,如孕妇防辐射服,可屏蔽一定电磁辐射,但不能防护电离辐射。
第二类是X射线防护服,主要用于防护诊断X射线,不能屏蔽高能γ射线。
第三类是放射性污染防护服,用于核事故处理中防止放射性物质沾染,不能起到外照射防护作用。
二、
核电站是用铀或钚做燃料,在核反应堆内发生可控裂变反应,释放热能,使水加热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动力设施。
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很少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在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属于较高级别的4~7级事件。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为便于核工业界、媒体和公众相互之间对核事件的信息沟通而联合制定的国际核事件分级管理办法。
分级表将核事件分类为7级:
较高的级别(4~7)被定为“事故”,较低的级别(1~3)为“事件”。
不具有安全意义的事件被归类为分级表以下的0级,定为“偏离”。
与安全无关的事件被定为“分级表以外”。
国际核事件分级表
(用于安全重要性的迅速沟通)
级别/名称
事件性质
实例
7
特大事故
∙大型装置(如动力堆的堆芯)中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
一般涉及短寿命放射性裂变产物的混合物(从放射学上看,其数量相当于超过几万TBq(太贝克,即1012Bq)的碘-131)。
这类释放可能有急性健康效应;
在可能涉及一个以上国家的大范围地区有慢性健康效应;
有长期环境后果。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现属乌克兰)事故
6
重大事故
∙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从放射学上看,其数量相当于几千到几万TBq的碘-131)。
这类释放将可能需要全面实施当地应急计划中包括的相应措施以限制严重的健康效应。
1957年苏联基斯迪姆后处理厂(现属俄罗斯联邦)事故
5
具有厂外风险的事故
∙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从放射学上看,其数量相当于几百到几千TBq的碘-131)。
这类释放将可能需要部分实施当地应急计划中包括的相应措施以减少造成健康效应的可能性。
∙设施严重损坏。
这可能涉及动力堆堆芯大部分严重损坏、重大临界事故或者是在设施内释放大量放射性的重大火灾或爆炸。
1957年英国温茨凯尔反应堆事故;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
4
无明显厂外
风险的事故
∙放射性向外释放,使关键人群受到几毫希沃特级别剂量的照射。
对于这种释放,除当地可能需要进行食品管制外,一般不需要厂外保护行动。
∙设施明显损坏。
这类事故可能包括造成重大厂内修复困难的损坏,如动力堆堆芯部分熔化和非反应堆设施内发生的可比事件。
∙一名或更多工作人员受到极可能发生早期死亡的过量照射。
1973年英国温茨凯尔(现为塞拉菲尔德)后处理厂事故;
1980年法国圣洛朗核电厂事故
1983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临界装置事故
3
重大事件
∙放射性向外释放,使关键人群受到十分之几毫希沃特级别剂量的照射。
对于这种释放,对于这类释放,可能不需要厂外保护措施。
∙造成工作人员受到足以引起急性健康效应的剂量的厂内事件和/或造成污染严重扩散的事件,例如几千TBq的放射性释放进入一个二次包容结构,而这里的放射性物质还可以返回令人满意的贮存去。
∙安全系统再发生故障可能造成事故工况的事件,或如果发生某些始发事件安全系统将不能防止事故的状况。
1989年西班牙范德略斯核电厂事故
2
事件
∙安全所示明显失效,但仍有足够的纵深防御,可以应付进一步故障事件。
包括实际故障定为1级但暴露出另外的明显组织缺陷或安全文化缺乏的事件。
∙造成工作人员受到超出规定年剂量限值的剂量的事件和/或造成设施内有显著量的放射性存在于设计未考虑区域内并且需要纠正行动的事件。
1
异常
∙超出规定运行范围但仍保留有明显的纵深防御的异常情况。
这可能归因于设备故障、人为差错或规程不当,并可能发生于本表覆盖的任何领域,如电厂运行、放射性物质运输、燃料操作和废物贮存。
实例有:
违反技术规格书或运输规章,没有直接安全后果但暴露出组织体系或安全文化方面不足的事件,管道系统中超出监督预期的较小缺陷。
偏差
低于分级范畴
∙偏差没有超出运行限值和条件,并且依照适当的规程得到正确的管理。
在定期检查或试验中发现冗余系统中有单一的随即故障,正常进行的计划反应堆保护停堆,没有明显后果的保护系统假信号触发,运行限值内的泄露,无更广泛安全文化意义的受控区域内较小的污染扩散。
在安全上无重要意义
1979年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属于5级,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属7级事故。
核事故应急(简称核应急)通常指核事故引起的应急,它是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核事故发生或减轻核事故后果的状态。
核应急工作一般指核应急状态出现之前编制核应急预案、开展核应急准备,以及核应急状态出现后的核应急响应。
25.与核应急有关的主要国际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国际核事故的应急协调领导机构。
这在2010年国际组织联合响应核应急合作计划里有明确规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负责核应急情况下涉及公众健康行为干预中的健康效应评估和提供技术咨询、建议或帮助(在被请求或允许提供帮助的情况下)。
辐射应急医学响应和援助网络(REMPAN)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包括辐射应急医学、剂量学、公众健康干预、长期监护和随访等专业在内的40多个机构组成的全球网络。
它为世界卫生组织应对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提供技术支撑。
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是该网络的联络机构之一。
卫生部作为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成员之一,负责全国核事故医学应急的组织协调工作。
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挂靠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简称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承担全国的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技术指导工作。
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下设三个临床部、一个监测评价部和一个技术后援部,第一临床部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和血液病医院;
第二临床部设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人民医院;
第三临床部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
监测评价部设在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
技术后援部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
各专业技术部又下设若干个专业组,具体承担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准备和响应工作。
如果核电站发生事故时,反应堆内产生的混合产物(核裂变产物)可能会向周边地区释放出放射性物质。
对健康具有风险的主要放射性核素为放射性碘和放射性铯。
如果防护不当,放射性碘和放射性铯可通过呼吸、饮食、皮肤和伤口进入机体。
救援人员以及核电站工作人员因为所从事的专业性活动并且直接处在核电站内部的放射性物质环境,就可能会接触到更高剂量的辐射。
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人体从吸收辐射能量开始,到产生生物效应,乃至机体的损伤和死亡为止,涉及许多不同性质的变化。
在辐射的作用下,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会被电离或激发。
这些生物大分子的性质会因此而改变,细胞的功能及代谢亦遭到破坏。
实验证明辐射可引起DNA断裂或染色体损伤。
此外,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存在于大量水分子中,当辐射作用于水分子时,水分子亦会被电离或激发,产生有害的自由基(如OH-1、H+自由基等),继而使在水分子环境中的生物大分子受到损伤。
虽然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但如剂量不高,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代谢过程对受损伤的细胞或局部组织进行修复,这种修复作用程度的大小,既与原初损伤的程度有关,又可能因个体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当辐射剂量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可能带来直接影响,比如皮肤发红、脱发、辐射烧伤以及急性放射病(ARS)。
急性放射综合症是全身受到的辐射剂量超过1希沃特时可能出现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这与产生血细胞的骨髓受到损伤有关。
当发生核电站事故时,普通人群不太可能接触到造成此类后果的高剂量辐射。
救援人员以及核电站工作人员更有可能接触到高剂量的辐射,造成急性影响。
辐射暴露可增加罹患癌症的危险。
在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发生辐射暴露几年之后才使白血病的风险出现上升,而罹患其它癌症的风险则在暴露后的十多年才有所上升。
出现突发核事故时,可以释放出放射性碘。
如果吸入或者食入,放射性碘将沉积在甲状腺并会增加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对于受到放射性碘暴露的人员,可通过服用碘化钾药片使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得以降低,服用碘化钾有助于防止对放射性碘的吸收。
出现放射性碘摄入之后,儿童和年轻人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更高。
为了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保护公众的防护行动,事先在核电站周围划出制定有应急预案并做好适当准备的区域,称为“应急计划区”。
我国应急计划区划分为烟羽应急计划区和食入应急计划区。
烟羽应急计划区是以核电站为中心、半径为7至10公里划定的区域,需做好撤离、隐蔽和服碘防护。
食入应急计划区是以核电站为中心、半径为30至50公里划定的区域,需要做好食品、饮水控制的准备。
在多数事故情况下,需要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的区域可能只局限于相应应急计划区的一部分,但在发生严重核事故的极个别情况下,也有可能需要在相应应急计划区之外的区域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由于出现这种极个别情况的概率极小,因此,应急准备只在应急计划区内进行。
出现核事故时,可在发生地的周围采取保护行动。
这些行动取决于估计的暴露状况(即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数量以及当时的气象条件,比如风和雨)。
如有必要,可采取以下措施比如疏散离核电站一定距离内的人员;
提供可降低暴露的避护场所以及向人们提供可服用的碘片,以降低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隐蔽以避免暴露在在被放射性污染的空气中;
限制食用核电站附近出产的蔬菜和奶制品。
一旦出现核事故,周边地区公众应当首先从政府部门获取关于核事故的正确消息,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受污染地区的居民应根据政府部门的通知和要求采取保护自己的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直至安排实施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
出现核事故时,公众应保持心态平稳,不要恐慌。
当大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首先要采取隐避在室内的措施,避免外出,如果需要外出,应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
如用口罩、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以减少放射性物质吸入,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对已受到或疑似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进行去污,受污染人员可采用淋浴方式去污,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应脱下,可用塑料袋封存,由专业人员处理,以防止将放射性污染扩散到未被污染的人员或物品。
首先避免恐慌,及时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动。
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况下,待在室内。
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
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当发生核事故时,国家有关部门可能会要求受影响地区的居民留在室内,而不是实施撤离。
可能被告知在家里、工作地点或者公共遮蔽处进行遮蔽。
通常情况下,提出这一建议目的在于防止人们受到辐射暴露。
如果被告知留在室内,那么就应当在家中或办公楼内找到最为安全的房间,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比如暖气或冷风系统。
采取遮蔽措施可防止人们受到外照射和内照射,也可防止吸入放射性物质。
进行隐蔽是一种简单的保护性行动,在事故发生的早期阶段可立即实施。
在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