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等四篇课文.docx
- 文档编号:1985663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54.63KB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等四篇课文.doc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等四篇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等四篇课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等四篇课文
第八单元教案
15.1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和结构;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揣摩重要语句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总结魏征“十思”的内容;
3、学习本文比喻说理的方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比喻说理的论证方法,体会对偶句和排比句在论述语言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成就了古代明君从谏如流的典范,其语言的魅力更是敲响了君王戒骄戒奢的警钟,为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提供了理想化的进言,可以说,值得后人效仿。
今天,我们就领略魏征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二、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
方法:
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段:
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讲解:
第二段:
用历史事实说明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原因。
第三段:
“十思”的具体内容和做到“十思”后的好处。
三、走进课堂,合作探究
(一)梳理课文,探究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课文第二段与中心论点有怎样的关系?
总结历史教训,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劝谏君王积其德义
3、第三段提出具体的做法,即“十思”(十条建议)。
请以表格形式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温馨提示】作者提出的“十思”,也可以概括为“五戒”:
“十思”内容
“十思”含意
“十思”实质
“见可欲”
“将有作”
①
戒奢侈
②
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来加强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
③
“乐盘游”
“忧懈怠”
④
⑤
⑥
⑦
戒小人
“恩所加”
“罚所及”
⑧
⑨
(①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②念高危惧满溢③戒骄傲④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每年三次的限度;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⑤戒纵欲⑥虑壅蔽惧谗邪,⑦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加恩于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
⑧⑨戒赏罚不公)
(二)探究论证方法
1、第一段中有哪些比喻句?
包含了什么观点?
比喻句:
“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
“源不深……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斯以伐根……欲流长也”
观点: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法:
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
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而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
同样,魏征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
3、本文多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作用:
文中正反对比论证。
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
加强了说服力。
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一、二自然段,正反对比,使被说明的道理突出来了。
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而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
再有第二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戒太宗时,也注意了正反对比论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最能触动太宗的心吧,即使不用再提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的。
(三)研究作者智慧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1、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也要中听,你能说说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做的吗?
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贬低自己来抬高君王,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了话题。
文章起笔,先从正面设喻,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喻,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然后再从反面设喻“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加重了强调意味。
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就像伐根、塞源而望木茂、流长一样荒诞。
通过正反设喻,作者本意就十分明确了,唐太宗如要巩固政权,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的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
请讨论回答:
今天读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有没有现实意义?
3、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
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
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地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当然也是可行的。
四、语言揣摩
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评析:
本句紧承第一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推理,连用四个“不”字,用后一个“不”否定前三个“不”,否定之否定,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
“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断。
“虽……(犹)……而况……乎”的句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
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从谏,而且使谏诤不显得突兀。
运用:
(翻译)源头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却想要树木长得好,德行不厚却指望国家安定,我虽然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评析:
这一句是对段首“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这一问题的总结性的回答。
在前文分析了 “竭诚以待下”和“纵情以傲物”的不同结果后,在此郑重地警告: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严肃地告诫: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心。
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确实切中要害,无怪乎唐太宗读后,说它“言穷切至”,使自己“披览忘倦,每达宵分”,不但取消了当年耗费民脂的封禅“盛举”,而且常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告诫太子,并以此作为临终遗训。
本言简意深,语重心长,能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3、运用:
(翻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民心向背;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既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五、总结课文
谏书是向皇帝提批评意见的,古人称之为“批逆鳞”。
刘勰曾赞颂战国策士“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文心雕龙·论说》)。
这是很不容易的,不仅需要勇气,还要讲究技巧。
魏征就是这种“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的人物,他有胆量,敢于直谏,又有文采,善于劝谏,所以每言多被太宗采纳。
这里所说的“飞文敏以济辞”,就是善于巧施比喻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这不仅谏书应如此,一般的论说文也当如此。
本文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在先秦散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围绕一个中心,通篇设喻,有的开篇第一句就设喻,然后才引出本意。
这个传统手法,为后世历代文人所继承和发展,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下简称《谏疏》)就是一个范例。
作业:
背诵课文。
15.2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2、培养礼貌地对待别人的处事态度及宽容的气度。
3、作者善于从对方的长信中概括几个基本论点,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而不是在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做到了以少胜多。
4、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行文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
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
虽说历史是那样的遥远,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吧!
二、回顾课文各段段意及结构: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
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
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部分:
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三、研习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方法:
先把问题设计出来,以小组为单位研讨,统一思想,也可以保留意见,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可以同组或其他组成员补充、质疑;甚至可以提出新的问题。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明确: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明确: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明确:
人——“习于苟且”;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4、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5、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明确: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6、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7、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明确: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8、第2段作何理解?
明确: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
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
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9、第3段作何理解?
明确: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
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
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第八 单元 教案 教学 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六国论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