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制低结构竹玩具开展幼儿探究游戏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849548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21KB
幼儿园《自制低结构竹玩具开展幼儿探究游戏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幼儿园《自制低结构竹玩具开展幼儿探究游戏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自制低结构竹玩具开展幼儿探究游戏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低结构竹玩具能支持幼儿开展探究游戏。
我们设计的低结构竹玩具是以竹材为原料,进行简单形体切割,打孔、制作凹凸槽等使之具有插接性,功能多元、可变性大、可操作性强,可以不断激发和保持幼儿探究的兴趣,满足幼儿多种玩法的欲望。
2、阶段性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目标
1.自制低结构竹玩具指标。
指向性
吸引幼儿主动操作。
与幼儿自主探索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建立联系。
摆放整齐并贴上相应标签。
层次性
满足不同层次的探究任务,促进不同能力水平幼儿发展需要。
暗示性
引发幼儿思考。
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挑战性
根据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兴趣和新需要进及时调整、添加、完善,满足幼儿创新发展要求。
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2.幼儿发展目标。
(1)提高幼儿自主探索意识。
(2)提高幼儿探究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4)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5)增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6)增长幼儿科学知识。
3.教师发展目标。
(1)转变教师观念,树立广义的探究课程设计观。
设计低结构竹玩具,提供引发幼儿探究的低结构竹玩具。
创编、改编、组织探究游戏。
为幼儿创设探究式环境。
(2)提升专业度,实现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蜕变。
发展创造力、观察力、反思能力,形成探究精神。
4.提高办园水平。
发挥本土竹资源优势,自制种类丰富的低结构竹玩具,改变传授式学习模式,探索幼儿园小、中、大班因地制宜地开展探索游戏的有效途径、方法、策略和措施,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提高办园水平。
(二)阶段研究内容
1.现状摸底研究,按需设计、制定探究玩具和游戏活动的计划。
2.低结构竹玩具的开发的研究。
3.低结构竹玩具使用(玩法)的研究。
4.低结构竹玩具投放的研究。
5.探究性游戏开展策略研究。
6.探究游戏支持策略研究。
三、阶段研究进程及活动
(一)幼儿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幼儿探究能力前期测量表(200人)
测查内容
强
弱
主动探索
人数
43人
157人
比例
21.5%
78.5%
积极态度
91人
109人
45.5%
54.5%
大胆尝试
64人
136人
32%
68%
持续探究
26人
174人
13%
87%
合作探究
82人
118人
41%
59%
幼儿探究能力中期测量表(200人)
127人
73人
63.5%
36.5%
145人
45人
46%
54%
178人
22人
89%
11%
111人
89人
55.5%
44.5%
138人
62人
69%
31%
通过利用低结构竹玩具进行探究游戏前和开展探究游戏后的比较:
幼儿在探究兴趣、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得到了增强。
在探究游戏中能克服困难,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有了持续深入探究的行为。
培养了交往能力、合作能力。
低结构竹玩具的投放让幼儿在探究游戏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提高了探究能力,培养了幼儿探究精神。
(二)利用低结构竹玩具开展探索游戏的三大层次
1.玩玩而已——趣味性、操作性
低结构竹玩具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激发幼儿尝试摆弄的兴趣,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的行为。
在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意识,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场所、竹玩具材料、游戏活动方式、游戏伙伴等,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乃至创造,引导幼儿创新发展。
案例:
《帐篷乐》:
尝试搭建不同形状的帐篷,并探索帐篷的稳定性。
材料的投放:
木板、打孔的竹筒竹棍、拱形竹片、竹片、木墩、塑料布、草垫、绳子
活动案例:
松松、涛涛和萱萱组成了一个小组。
开始时,他们直接将打孔的竹筒立起作为帐篷的柱子,然后将小竹棍连接柱子作为墙,可柱子还没等盖顶就已经倒了几次了。
松松说:
我奶奶乡下老房子柱子下面有一个石墩,我们用木墩试试。
接着他们分别在柱子下加上一个中间打孔的木墩,再次加上连接柱子的小竹棍,果然不倒了。
接着,他们找来了木板,将长短不一的木板横着放在上面当房顶,可短的木板放上去总要掉下来。
我启发他们说:
仔细观察木板长度和柱子之间的距离。
他们多次尝试调整柱子距离和竹棍连接,成功搭建了一个木板平顶型的帐篷。
再看看希希、源源、豪豪和林林四个小男生,他们将打孔的竹筒横着放地上一一对着,又将拱形的竹片插接于对放着的竹筒的孔内作为帐篷屋顶支架,他们发现:
用这种方法做帐篷底部支撑较稳固。
希希他们也用长短不一的木板做屋顶,在反复的尝试中,木板在拱形支架上也总滑下来,这时,老师及时为他们提供了材料:
软草垫、彩色塑料布。
“试试这个”?
他们两两合作将草垫铺在支架上作帐篷的顶,果然没有滑下来,豪豪高兴地告诉我:
老师,拱形的屋顶铺上软的草垫就不容易掉。
在伙伴们的通力合作中,又一个拱形帐篷搭建完成。
在忙碌的户外搭建区,只见孩子们来来去去穿梭的背影,时而看看别的伙伴怎么搭建的,然后自己去推测、论证。
时而相互求助,互相帮助,一个个造型各异的帐篷呈现:
有平顶帐篷、有拱形帐篷、有三角形帐篷,根据幼儿兴趣,有的在帐篷里看书,有的在帐篷里做美工,还有的在帐篷里过家家…
2.玩出花样——变化性、动态性
多样的低结构竹玩具具有多种玩法,能更好地引发幼儿好奇探究,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
探究游戏不是简单游戏的创新,它包含关注幼儿学习方法:
主动学习,尝试创新。
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兴趣点,及时调整、添加、完善低结构竹玩具,动态满足幼儿创新发展要求。
魔力迷宫系列活动
材料投放:
木墩子、竹板、竹块、竹桩、小竹竿、沙袋(可用于竹桩的稳定和加固)珠子
——《迷宫游戏》:
幼儿自主自发游戏:
尝试创新
幼儿自发用竹筒、竹棍搭建迷宫进行游戏。
——《迷宫搭建》: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合作计划的能力。
幼儿自主选择“搭档”,设计好搭建怎样的迷宫,然后商议需要的材料,根据“计划”搭建迷宫。
——《迷宫隧道》:
探索立体迷宫的不同玩法和珠子滚动与迷宫道路的关系。
幼儿双手平衡的拿好立方体,让珠子在立方体内部找到正确的道路。
幼儿分组进行比赛,看谁先找到迷宫出路,谁先让珠子沿道路滚出。
——《迷宫大探秘》:
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迷宫的系列材料,幼儿自主探索不同材料的不同组合,建构不同系列的迷宫,探索迷宫的不同玩法。
玩法一:
幼儿自主搭建迷宫。
玩法二:
搭建好迷宫后,走迷宫,“过桥”。
玩法三:
.坐在木墩或者“桥”上歇息。
玩法四:
幼儿把竹板插接到竹筒开的小口里,然后把插接好的竹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幼儿可以参加活动的大型迷宫,竹板的镂空孔可以插别的辅助物品用为装饰或者增加游戏的难度。
玩法五:
把竹筒、木墩子单独做垒高和走梅花桩。
玩法六:
立体迷宫、平面桌面迷宫、盒子迷宫需要幼儿双手平衡的拿好立方体,让珠子找到正确的道路……
在迷宫游戏中,教师提供丰富的竹材料让幼儿自由玩耍,发现他或者其他幼儿没出现的玩法而进行探索。
于是有了迷宫的演变:
幼儿自发用竹筒修建迷宫——教师根据幼儿兴趣点制作迷宫——幼儿在活动中生产了探究滚动、用其他物体走迷宫活动——教师再次根据幼儿发展,与幼儿共同制作迷宫,支持幼儿探究行为。
3.玩出智慧——问题性、挑战性
要想引发幼儿高水平的探究行为,让幼儿在解决具有一定挑战的问题时不断地自主发展探究能力,形成探究精神。
我们在自制低结构竹玩具时考虑了材料的问题性和挑战性。
《搭轨道》:
深入探究轨道长短、质地、坡度与滚动速度的关系。
通过几次探究活动,孩子们建立了初步探究滚动的知识经验,知道了不同形状的物体滚动方式不一样,不同材质的跑道上滚动的速度也不一样。
为了激发幼儿的深度探究行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更具有挑战的材料,如:
木板、竹筒、桌子、轮胎、竹球、竹积木等材料,帮助他们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
“如何让竹球滚得更快更远?
”东东、露露组成一组,他们选择一块木板做跑道,露露手拿竹球用力的滚动它,没想到用力过猛,竹球却滚出了跑道掉到地面上了,露露惊讶地说:
“太用力竹球要滚出跑道,怎么办啊?
”经过多次尝试,小球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这时,东东用手抬起跑道,露露拿竹球从升高的那边滚下去,结果竹球不仅没有滚出跑道,速度比在平的木板跑道上快了些。
露露对东东说:
“我去找点东西把木板垫起来这样就不用手撑着。
”她便去找了些竹积木,拿起一块竹积木放在下面,进过多次试验发现有坡度的木板比平面木板球滚得速度更快,随后,他们一块、二块、三块不停往上面堆,想让坡度更高,东东把木板的一端放在堆有4块的竹积木上,把竹球放在跑道上,竹球很快就滚下去了,但是却没有之前坡度矮一些的跑道滚得远。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东东和露露觉得陷入了困境,我便走过尝试加入他们的队伍,引导他们解决目前的困境,东东告诉我:
“跑道抬到最高的时候,跑道变短了,竹球反而滚不远了?
怎么办啊?
”我告诉他说:
“我们可以试一下加长跑道,那边有很多材料,试试看?
”他们选择了一些木板、竹积木,将2个木板接在一起,下面垫了2块木板使2块木板平稳的放在一起,加长木板的另一端放到了地上,东东小心翼翼地走到跑道前,专注地将竹球放在跑道上,眼睛盯着竹球观察。
竹球顺利的滚过了加长的跑道,不但速度比平顺的跑道快,还比原来滚得更远了,东东和露露不断地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探究,提高了探究水平。
正是由于教师投放的竹玩具为幼儿提供了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才引发了幼儿一系列的深度探究行为。
四、阶段研究进展与成果
实践性操作成果
(一)主题探究策略
老师根据孩子们兴趣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以竹主题为主的一系列的探索游戏。
在关注主题的内涵时,幼儿的知识铺垫和已有经验得到升华。
(二)教师的语言支持指导策略
教师在孩子们的搭建过程中要善于敏锐发现孩子的困难,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持续探究。
通过教师点拨中顿悟方式,帮助孩子走出“死胡同”思维,同时还加以鼓励,客服困难,树立“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心,引领幼儿百折不挠、持续探究,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提供适宜的玩具材料(辅助材料)支持
我们以幼儿当前的探索需求为着眼点,通过观察,为激发幼儿探索欲望,适时丰富材料,推进探索、总结验证。
并为幼儿提供可自由选择的多种辅助材料,鼓励幼儿适时增添,延伸活动,体验乐趣。
(四)同伴互助、师幼互动策略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还通过同伴互助方式互相学习,相互帮助指导,取长补短,也不失是一个好方法。
将讲评、分享环节作为持续探究的契机。
探究活动后,教师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与成功,并适时对某些关键性经验加以提验,能有效促进幼儿深度探究,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发现幼儿的新兴趣点。
幼儿受自身认知发展水平限制,如果没有教师的及时参与、引导,他们很有可能无法完成探究或者无法发现新的探究点,教师和幼儿互动能促进幼儿持续学习和探索愿望。
(五)材料投放的策略
1.分年龄段投放。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结构化程度有差别的材料。
随着探究的深入,增添一些独立完成有难度或者没有乐趣的竹玩具,引发同伴交往完成。
例如:
小班投放的半成品材料不易过多,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小肌肉发展水平不高,无法完成复杂的操作。
而中大班幼儿则可投放一定数量的本成品材料,即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分层投放。
幼儿发展存在差异,我们根据幼儿个别差异、兴趣爱好,进行材料分层投放。
对不同层次的儿童提不同要求,因材施教。
让幼儿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探索,充分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3.材料摆放具有暗示性。
材料摆放要隐含教师预设的问题情景,教师还要通过不断增加和改变材料的摆放,引发幼儿发现问题。
幼儿在探究活动时就能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进行操作。
无需教师直接引导,幼儿就能自主分析、比较、归纳、探究。
大一班的“竹车梦工厂”区,孩子们进入了车道的设计,教师预设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搭建出不同高度、形状的车道,探究轨道长短、质地、坡度与滚动速度的关系。
但幼儿一直停留在探索轨道质地层次,没有出现老师期待的探究行为,经过反复思考,教师对材料进行了调整,将大小、长短不一的竹筒从竹箩筐里拿出直接竖立在地上,并增加了竹方积木。
调整材料后果然引来了预期探究,幼儿搭建出各种车道。
4.提供宽松自主的环境,让幼儿真正做到“自主”。
在搭建好游戏后,探索迷宫的不同玩法。
教师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结伴商量讨论玩法,然后尝试,经过多次讨论与尝试,形成一个成熟的玩法,并有一定的游戏规则。
五、阶段研究效果
(一)幼儿发展
1.提高了幼儿自主探索意识。
通过自制低结构竹玩具的游戏和玩耍,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利用低结构竹玩具,按需设计、按需投放,孩子自主选择探索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自然地伴随着对各知识经验的感知,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对探究学习的敏感度。
2.提高了幼儿探究能力。
竹系列探究主题活动,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空间立体造型思维,帮助幼儿学会局部调整、整体思考的能力,培养幼儿尝试——实践——失败——再尝试——再实践——求证这样的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探究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幼儿间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在同伴互助中大大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遇到困难还会自主借助直接观察学习,反复探究思考、主动查阅资料、请求成人帮助等方式用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或困难,学会初步的自主学习方法,如主动探索、研究发现、商讨解决等,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探究的良好品质。
3.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幼儿观察呈现“无目的观察——有序观察——重点观察——系统观察”发展态势,促进了幼儿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
观察的敏锐性增强,能抓住实物主要特征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系统观察,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既有专项科学探索活动的记录,也有日常记录,还有随机记录,记录的角度、方式和表现形式各具特色,有绘画、有符号、有图片、有音像记录,还有趣味的成长故事阐述。
这些观察、记录与分享习惯的养成为孩子的科学思维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更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久的学习态度。
4.培养了幼儿创新精神。
孩子们在深入开展的各类探究活动中,喜欢抛出问题、喜欢假设、喜欢质疑、喜欢操作实践、喜欢验证自己的想法,不断思考、不断操作摆弄材料,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
如在搭建高楼的过程中,孩子们用多种材料支撑建筑、用多种材料稳固“地基”、用多种材料寻找平衡点和承重力,创造火花不断闪现。
5.增强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如幼儿用低结构材料制作和拆装陀螺、竹蜻蜓、滑板车、滚动轨道等,探索旋转与滚动,对各种材料的特性、大小、构造、组合方式都不断体验,在自主选择多种材料、灵活组合造型过程中,手指灵活性不断增强。
6.增长了幼儿科学知识。
在各种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多次的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以及和父母一起网上查阅资料等多途径学习,信息量不断增加,科学知识不断积淀。
(二)教师成长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从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照本宣科地教变为学习开发设计低结构竹玩具,创设科学探索的材料和情景,创编、组织探索游戏,让材料、环境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教师始终以观察者的身份,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尝试动手解决,给孩子空间让他自主往前走,当他们出现问题和困难时,教师也不告诉答案,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自己去解决、找答案。
同时,教师明锐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对难以突破难点的幼儿适时介入提供帮助,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地体悟儿童的学习特点以及有效地支持儿童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实现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蜕变。
六、阶段性研究不足、反思和下一阶段研究设想
(一)存在不足
1.园本活动与幼儿园教材如何有效融合?
特别是组织形式上高低结构有效转换存在困惑:
幼儿乡土活动的创新开展、案例涉及还有待提高,究其原因是整体教师自主学习和积极反思的品质还不足,没有充分挖掘乡土玩具的玩法与教育价值,缺乏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案例设计、玩具的开发改进还有待深入思考。
2、理论水平和科研经验不足,还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较研课水平。
3、课题组人员力量太薄弱,资料的收集、积累等工作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
4、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资源开发不够。
我们拟在下一个阶段运用已有的一些成功做法,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
我们深信,在上级领导和专家教授的指点帮助下,在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改科研的过程中,必将迎来我校教育科研更美好的明天。
(二)反思和下一阶段研究设想
生成幼儿自主性的探究活动,探索玩具投放与活动需要、兴趣爱好相结合。
教师要深入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经验基础和兴趣需要,如:
幼儿喜欢哪些探索活动,他们经常选择哪些材料,是不是大部分孩子对这个活动充满热情,幼儿生成的哪些问题十分有价值等等,针对幼儿的关注点,及时而有目的地投放既蕴涵教育目标,又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玩具材料,满足幼儿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引发幼儿更多的联想和灵感,为每个幼儿利用多种感官、方式进行探索创造条件。
七、参考文献
■本研究论证的参考文献,包括著作人、文献名称、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限填10个)。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
北京师范你大学出版社,2004.【2】朱振岳.安吉游戏玩出乡村里的幸福童年——浙江省安吉县学前教育特色发展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3.12.29
【3】赵薇,王飞.改善户外活动设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建议【N】共青团河北省委【M】青春岁月,2013.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制低结构竹玩具开展幼儿探究游戏的研究 幼儿园 自制 结构 玩具 开展 幼儿 探究 游戏 研究 课题 阶段性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