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高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45717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81.97KB
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高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Word格式.docx
《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高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高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名作艺术地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
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已出现。
《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
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
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
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
可见,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皆属自然界表现出的文彩,而“人文”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
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
用荀子的话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
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
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
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孔子的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
子曰: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
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皆指人的道德自觉。
用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或“四德”),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是道德自觉;
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
《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
孔子以“仁”界定“人”,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亲则继其爱人”、“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ss,认为孔子所谓“仁”,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这样才能由“不忍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以仁德之心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选自第5期《社会科学论坛》,略有删改)
6.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我们国学中的“人文”一词,这在《周易》中可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B.“人文”一词在国学中可以用标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与“天文”“地文”“物文”等的本质区别。
C.“人文”既不属于自然之文,也不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之文,而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
D.“人文”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以礼乐道德为主要内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B.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
整个社会之所以不断趋于良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起作用。
C.孟子认为孔子所说的“仁”表现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人皆有“四德”,这是一种道德自觉。
D.“仁”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所以说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的话说明仁爱、礼乐道德,这些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B.仁爱学说是构成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其内涵已经超越伦理或政治领域。
C.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推己及人,从仁德到仁政,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D.孔子“文之以礼乐”的思想,强调了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家的人文关怀。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陵论
白居易
《论》曰:
“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
”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
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
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
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
按《礼》云:
“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
”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
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
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
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
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
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
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
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
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
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
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
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
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
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
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
何者?
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
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
或曰:
“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
”答曰:
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
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
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
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
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
不其然乎?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李陵策名上将策名:
出仕,为人之臣
B.罪逭于躬,祸移于母逭:
免除
C.酌其本末,事不相侔酌:
斟酌、考虑
D.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爱:
怜爱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直接表现李陵“失君子之道”的一组是(3分)
①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②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③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④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⑥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1l.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认为,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这不同于范蠡、曹沫的忍辱负重的行为,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对这种变节行为也没有进行应有的批判。
B.白居易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出发,批评了《史记》《汉书》对李陵变节没有“明讥”的做法,他觉得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李陵一个都不符合。
C.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李陵“不能死战”的苦衷,反而听信流言,对李陵宗族施以重罚。
白居易对此也深表同情,认为李陵功大于过。
D.在白居易看,李陵如能舍命取信、忘身守死,这是死得其所,必能死且不朽;
可惜李陵不死,结果自毁声名,移祸亲人。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
(3分)
(2)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
(3)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晏元献公文章擅天下,尤善为诗,而多称引后进,一时名士往往出其门。
圣俞平生所作诗多矣,然公独爱其两联,云:
“寒鱼犹着底,白鹭已飞前。
”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而知人亦难也。
(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临江仙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本篇当为宋室南迁,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
②午日:
端午节,阴历五月五日,为纪念屈原而设。
③戎葵:
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
(1)试析“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
__
__
(2)试分析本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奚惆怅而独悲?
(陶渊明《归去兮辞》)
(5)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6)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8),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请记住那样的歌声
赵华
①世事瞬变,确是让人猝不及防。
如亲人突逝,重病入骨,恋人背叛等等。
这样的悲或痛,会切骨穿心,但,它终究还是会随时间的医治而使人渐渐挺过。
我们还是会回到原本的生活,继续着为柴米油盐奔波的日子。
②而生活还有另一种悲痛,它深藏着,躲在时光的阴影里,把我们俨然笼罩。
直到有一天,在斜阳的余晖里,月沐的群岚后,我们蓦然发现,流年已悄然推着我们老去!
青春,成了日记本里发黄的记忆。
这时,我们才真切感到有种“隐隐”一直在切割我们,使人“渐渐”褪去生命的色彩。
③这也是一种可怕的悲痛,因为它的悄然无声,而又无法抗拒。
④“渐渐”真是个可怕的词,它宛如空气般默默在改变我们。
我们陷在懊悔里,或处在悲苦中,患得患失,渐渐地疲了,渐渐地老去。
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的刀片,一片片残忍地切割我们的生命,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犹如刀俎上的肉,涸辙中的鲋。
悲痛、悔恨、诅咒是无济于事的,可,你还能怎么样?
“蚕不悲春尽,蝉不伤秋至。
”悲欢离合与生老病死,这本就是人类生命轮回的部分。
那么,我们不妨和它个和谈,坦然接受这些岁月中的种种悲伤与变故。
让他成为一笔人生财富,它会使人变得坚强,成熟,沉稳。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眼下的分秒,笑对人生。
⑤记得有那么一个晚上,我们全班外出秋游时,被困在那讨厌的绵绵细雨中。
缩在帐篷里,什么也做不了。
所有人都在咒骂,有的怨天公不作美,有的恨组织露营者选天无韬。
正在这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女生,却唱起了歌曲,那歌声如出谷的黄莺般宛转动听。
周围所有声音都随之戛然而止。
接着,她的歌声在帐篷里产生了共鸣,人人都和着声唱了起。
最后,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也不管是民歌还是流行歌,一个,两个,五个帐篷……就汇成了集体大合唱。
所有的不安都随之消匿。
我们就这样唱着,笑着,闹着,互相陪伴着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再没有人还会在意外面凄迷的苦雨,也没人再抱怨不能在帐篷外烧一大堆篝火烧烤美食,因这,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没有星星,没有月亮,这个特别的夜晚,上天却意外地赐予了我们如此的缘分与幸运!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值得我们去希冀呢?
多年后,也许当初的人们已慢慢在心里淡去那晚,但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那美妙悦耳的歌曲和欢快爽朗的笑声。
正是那些曲子,那些笑声,让我面对“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的失意时,依然可以淡定,充满继续前行的力量和激情。
⑥其实,人生也未必不是如此。
⑦能够永远相守,牵手而去,当然是幸福的;
能一路春风,定然得意;
能够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也是美满的。
而余下的,谁也无法与谁永远相守,谁也逃不过痛或苦的磨难,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改变。
然而,珍惜能够掌控的时间,去善待亲人,去励志发奋,善待世界,生活总会有些珍贵的东西让我们铭记下。
如亲人的笑颜和期待,如自己曾经走过的艰辛与泥泞,如那晚难忘的歌声,都将成为我们漫漫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支柱。
就让我们把这些如珍珠般的记忆悄悄收起,再将其串起成悦目的项链,挂在心上,使之不受尘垢的遮盖,不被生活中的烟尘浸染,让我们时时能看到忆起,永远保持着那份应有的平和与感恩。
⑧生命的轨迹慢慢向远延伸,我知道:
命运常会剥夺人的选择,有些东西是我们无力抗拒的。
但不要伤感,更不能失望。
想想,你是否听过那么一种歌声,直击你的灵魂?
是否有那么一些人,一直守候在你心里——不因你穷富贵贱,只在乎你的喜怒哀乐?
⑨请记住这些珍珠一般的,丰富过你精彩生命的人和事,若干年后,我们仍会拥有一颗纯真如玉的心,去感恩人生,告慰遗憾。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如同心灵鸡汤,作者以自己的亲历感受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年华的老去,生活的幸与不幸,并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B.文章第①段开门见山,感慨世事瞬变,引出下文,为第④段“坦然接受岁月中的种种悲伤与变故”的内容作铺垫。
C.文章标题中“那样的歌声”既是实指作者的一次难忘的经历,更是形象地比喻人生中值得铭记的珍贵的记忆。
D.文中尽管只有两处引用了诗句,但都很好地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学情趣,并类比人生的作用,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
E.这篇文章融叙事、议论、抒情等于一体,并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意蕴深刻。
17.文章第⑤段写自己的一次秋游经历,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赏析第⑦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悲痛”?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进行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l2分,共3小题)
20.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在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对象,根据备选人物的相关特点拟写一副对联。
示例:
(苏武)汉臣持节牧北海;
鸿雁捎书回故乡。
备选人物:
李白杜甫李清照文天祥鲁迅朱自清
选择的人物:
()拟出的对联:
21.下面是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文字,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加以赏析。
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待到
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
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
写一段话阐明自己的理由。
(要求:
不少于60字)(4分)
①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论语·
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述而》)
③孟子曰: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
滕文公下》)
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下》)
(4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由于气温骤降,突降大雪,不少汽车陷在雪地里动弹不得。
有些人结伙给人推车,并收取一定的报酬。
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简直是趁“雪”打劫,什么事都向“钱”看齐,现在的人怎么都掉钱眼里了呢?
有人说,无私奉献固然可敬,但是付出劳动,收取报酬,也没什么不可以。
还有人说,现在有些人总喜欢站在高处“指点江山”。
轮到你,你会奉献吗?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高三语文答题卡
12.(9分,每小题3分)
(1)
(2)
(3)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
14(8分)
(2)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6.(4分)
17.(4分)
18.(4分)
19.(8分)
20(4分)
21(4分)
22(4分)
23.(60分)
8.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黄梅 一中 三高 考前 适应性 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