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影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作用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843110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8.50KB
数字影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作用Word文件下载.docx
《数字影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作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影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作用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2.037
数字影像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影像记录的视觉表达方式。
同传统影像相比,数字影像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以电子媒介为传播手段,使画面的记录过程以及呈现方式更为迅速便捷,又节省了传统影像“暗房操作”这一繁琐步骤,可以及时通过电子媒介观看影像资源,并运用软件系统进行及时修正,从人力、物力、时间等多方面节约了成本。
基于以上特性,数字影像被频繁应用于具备如下特质的影像资源留存过程,具体包括:
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琐、重复、使用人群多样化等等。
最为显著的是体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的特殊优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模式对其进行影像留存,以便达到保护的目的。
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具备常规文物遗产的物质实体性,也就很难以某种固定的形式凝固在某一时空中,它的消失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暂时消失,在将来的日子还有可能通过一些考古遗迹被发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绝是一种永久性质的,它很少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人”自身由于某些不可抗拒因素无法将其继续传承的结果,进而导致了其濒临灭绝的困境。
面对这种局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必须采取一种动态的模式,并能够随时修正在记录过程中的不到之处,即便依然以照片静态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也必须有足够大的样本,这样才能在时间的进程中密切关注其产生流变的过程。
数字影像同传统的影像记录方式相比,刚好具备上述提及到的一系列优势,因此它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并为完好的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数字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即时性优势
在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记录方式中,从选取影像到通过媒介进行影像呈现,需要一定的时间,依托于模拟影像为基础的物质媒介,必须通过实物才能将所记录的影像呈现出来。
这样一来,被记录留存的影像一旦需要公开,就必须有一个转换过程。
在这一时间链条中,一旦发生任何故障,被记录的影像就不得不进行二次拍摄,其拍摄效果也无法确保。
数字技术具备记录影像的及时性优势。
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不间断地连续拍摄,无须通过实体转换,直接在电子媒介上就能够随时呈现出所拍摄的画面。
如果拍摄效果出现问题,方可利用软件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修复,以便更为完好地再现被拍摄画面的原貌。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上来看,及时性的记录是其被完好保存的先决条件。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个特性都要求其被记录的方式迅速而快捷: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实体性。
也就是说它并非依托于占据某一空间要素的静态物质实体而存在,而是以时间“延展性”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文化生活中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进行留存的过程中,注重其在时间上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活”的文化遗产会随时产生自身呈现方式上的改变,而同其最初的原貌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快捷迅速的记录方式是数字影像优于传统影像的特质之一。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动态的面貌而存在,它所呈现出来的过程还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集中的体现为传承者本体身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记录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体人物的成分,这就不得不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中,社会环境、人自身的因素,都有可能对“这一个人”或“这一群体”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态产生影响。
一旦记录开始,一切都很难再次被复制,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定格”,传统影像记录很难在这一过程中将其完整体现。
数字载体却因其快捷的记录方式能够尽可能的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的全部过程。
二、数字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大信息存储力度
同传统影像的模拟信号手段相比,数字影像具有庞大的存储力度。
这不仅仅体现在其自身依靠数字信号所进行的资源存储具备大容量空间,还体现在数字信号所占据的存储空间并不占据实际意义上的物理空间,这一空间以虚拟的状态存在于网络中,很少会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
大容量的多信息存储能力,使得数字影像更加适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时间延展性以及动态性的特征,其记录方式都为动态的影像记录,而并非静态的照片拍摄,动态的影像记录所需要的存储空间必须足够大,才足以将整个要记录的某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地呈现出来。
传统影像由于其以模拟的方式记录事物,没有足够大的空间进行存储,拍摄的影像效果也不如数字系统,因此用来记录可变性因素很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现今已经在一定的条件下为数字影像所替代。
三、数字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经济便捷操作程序
与传统影像及其他相应手段相比,数字影像还具备两个特性,一是较为合适的性价比,二是方便快捷的操作程序。
第一,数字影像拍摄后的事物并不占据物理空间,因此也就不需要额外花销用于存储它的载体,而数字空间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基本无需更换,不会受到物理条件的影像而发生空间磨损;
另外,由于数字影像作品可随时进行修改,也避免了多次拍摄造成的资源浪费;
再则,数字影像可以大量地进行复制,如果需要重复性的资料,只需要将母本进行拷贝即可,完全没有重复拍摄的需要,这也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多变性,很难进行完全相同的二度拍摄的特性,在无形中节省了开支;
最后,数字影像设备一旦投入使用,比起传统影像设备,更换频率也是非常低的,尽管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数字影像系统的核心设备却可以多次进行升级,而不需要整体大规模的更换。
第二,数字影像系统具有方便快捷而又人性化的操作程序,尤其在现今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可视化操作界面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普及程度,随着这一普及程度的提高,数字影像设备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艺术作品的拍摄,并扩展到视觉影像的方方面面,甚至深入到个人的生活当中,这就需要它必须具备一个简单便捷的操作程序,才能使其所涵盖的应用人群足够广泛,达到相当程度的普及。
针对于以上两个特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数字影像又无时不刻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集中体现为:
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工作变得越来越颇具成效,其数量及种类都在不断增多,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处偏远地区,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员的拍摄技术有限,如果还继续沿用传统的影像拍摄系统,若干环节都需要专业化的设定,例如镜头的光圈、拍摄物的焦距、白平衡等参数,其过程较为繁琐和复杂,数字影像的便捷操作使以上或更多的拍摄参数变得自动化,普通人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拍摄条件进行自主影像采集,并对采集效果不理想的地方进行修复完善。
四、数字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标准规划化程序
由于数字影像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采取数字编码制对影像进行采集,因此它具有规范统一的标准,即使两次采集到的数字影像不在一个参数设置之下,也可以人为的进行调试,使其规范统一,这就节省了后期对影像进行修复统一的步骤。
另外,在每一次影像采集的过程中,成像色彩、分辨率、画幅比例等因素都可以在相应标准下进行调试,在之后的编辑过程中,就节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并保障了影像输出的效果。
数字影像采集基础不仅体现在影像自身的标准化上,还体现在采集程序的标准化上,使拍摄、剪辑等一系列因素按照步骤在计算机系统内稳步进行,缩短了影像制作的工艺流程,并减少了在此过程中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不必要的人为因素的干预,真正实现了影像作品的流水化作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数字影像的上述优势体现得更为突出。
由于被拍摄对象的不确定性,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进行拍摄参数的统一,进而对影像自身进行标准化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保证了拍摄环境的稳定性,使得观者能够在一个好的外在环境氛围下,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不会因为拍摄环境以及相关因素的制约而影像到欣赏效果。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及人文精神的见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既艰苦又复杂的浩大工程,传统影像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保护手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建立庞大的以数字媒介为呈现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系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所在。
只有积极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中去,才有可能彰显民族民间文化的特征,维护民族文化主权,这也是不同民族之间对话交往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冯思婧,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制作系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影像 保护 物质文化 遗产 中的 优势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