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42873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64
- 大小:73.81KB
小学班主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班主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主任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需要班主任能针对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的实际状况和可能突然发生的情况,创造性地选择、运用合适的工作原则、方法、内容和机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5.班主任工作协调性和主导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协调性: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必须与其他各种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协调性首先表现在要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对学生的教育要求。
其次要协调好班主任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对学生的各种教育影响,形成学校内部的教育合力。
再者,要协调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对学生的影响。
(2)主导性:
班主任工作的协调性是在积极地、主动地发挥班主任工作的主导性的基础上体现的,也就是说,在对班级学生各种教育影响中,班主任工作起到主导作用。
6.班主任工作全面性和个别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全面性:
从教育目的来看,班主任工作面向班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总是要通过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实现、来体现的。
从教育对象来看,班主任工作总是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既要组织、培养、教育和管理学生集体,又要对集体中每个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只有集体教育而没有个别教育,或只有个别教育而没有集体教育,都不可能教育好学生。
从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来看,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教育对象发展的全面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必须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全面的。
(2)个别性:
班主任工作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
但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又具有个别性。
7.班主任工作示范性和激励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示范性:
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是由教育活动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种示范性不仅表现在班主任自身的思想、行为、修养等个人品质方面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也还表现在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上。
(2)激励性:
强调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要求班主任应以自己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个性和科学的工作方式激发、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以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为主,以积极激励为主,由此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的激励性。
8.班主任工作集体性和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集体性:
因为培养人的任务是艰巨的、复杂的,需要教育者集体的共同努力,只靠班主任是完成不了的。
从班主任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效果来看,无不体现着集体性。
(2)独立性:
班主任又是一个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工作。
班级工作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均由班主任自主决策,其计划、实施、总结也都是班主任独立进行。
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也是班主任个人调控的结果。
体现出班主任工作具有独立性。
9.班主任工艰巨性和崇高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艰巨性:
班主任工作的艰巨性是由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的。
首先,班主任工作对象是复杂的,是构成集体的数十名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
其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也是复杂的。
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这是由培养人的教育的长期性决定的
(2)崇高性:
班主任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神圣的、崇高的使命,目标的崇高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性质的崇高性。
10.简述班主任培养和提高的必要性?
(1)是班主任特殊工作任务的需要;
(2)是小学生独特学习方式的需要;
(3)是实现班主任队伍结构完善的需要。
11.简述班主任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1)自修,就是自我学习和修养。
前者是指业务知识的自我学习,后者是指思想品德的自我修养。
自修的目的在于使班主任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
自修分在实践中自修和在函授中自修。
(2)培训,就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对班主任的培养和训练,其目的在于扩大班主任的视野或系统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培训分半脱产培训和全脱产培训。
(3)教育科研,班主任的教育科研是指班主任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尝试对班主任工作领域中的实践或理论问题做出回答的系统认识过程。
它既是揭示班主任工作规律,指导班主任工作实践的过程,又是班主任自身素养提高的过程。
.
论述题
1.班主任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坚定教育信念,热爱全体学生;
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知识能力素质。
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教学能力;
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交往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3)个性心理品质。
班主任具备与其职业相关的、健全的、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是班主任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影响班主任工作成功的要素之一。
(4)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班主任各种教育才能的综合表现,是丰富的知识、经验、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艺术。
班主任是一项科学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工作,班主任注重教育机智的训练,以争取良好的工作效果。
(5)身体素质。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这项繁重艰巨的劳动,不仅要动脑思考,还有大量的耗费体力的工作。
劳心劳力,对班主任的身体素质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第二章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班主任教育
1.思维冲击法:
是指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技术或方法,其基本原则或要求是:
在集体解决问题的时候,通过暂缓做出评价,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便引出多种多样的解答方案。
也可称为求异思维训练法或发散性思维训练法。
2.道德感:
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锁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3.理智感:
是人们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一般通过求知欲、成就感、挫折感等表现出来。
4.美感: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人的道德行为等进行评价时应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体验。
5.移情:
是指人们察觉他人情绪反应时自己也体验到与之相同的情绪。
6.行为模式纠正法:
指班主任针对儿童交往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和错误观念,制定新的交往策略,向他们详细讲解、示范一定情境下应该怎么做,使他们练习掌握新的行为模式。
7.角色扮演法:
是指让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情境中的感受,从而帮助改变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
8.正向行为强化法:
是指及时肯定不受欢迎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符合训练方向的行为,从而巩固他们交往活动中的新行为模式。
9.养成教育:
是指通过渗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常规训练,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
10.社会视角转换:
是一种社会认知技能,是指在自我认识或社会交往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在自我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体验他人的观点,最后得出较为客观的观点或结论。
简答题
1.简述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2.简述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记忆发展基本特点:
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
具体表现为:
(1)从记忆目的上看,低年级无意识记占据主导地位,中年级以上有意识记占据主导地位。
(2)在记忆的内容上,低年级具体形象记忆识记仍占主导地位,四年级以后抽象识记逐渐发展,但仍需要具体形象材料的支持。
(3)在记忆方法上,低年级更多的是使用机械识记,中高年级意义识记起主导作用。
3.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2)想象逐渐富于现实性;
(3)想象中的创新性成分日益增多。
4.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方法:
(1)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现和言语;
(2)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训练;
(3)正确引导小学生的幻想,促使其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5.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具体应做到:
(1)发展儿童的语言,推动思维灵活性、逻辑性的发展;
(2)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
(3)帮助儿童掌握思维方法,如抽象问题具体化、分析和综合方法等;
(4)运用思维冲击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7.简述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培养。
(1)针对学生实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懂得是非、善恶准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水平;
(2)班主任讲述的概念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讲求实效;
(3)班主任的语言要通俗、形象、生动,能引人入胜,给儿童以强烈鲜明的印象,以加强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
8.简述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3)情感更富有可控性和稳定性。
9.简述小学生情感培养的方法。
(1)不断增长小学儿童的知识,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2)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
(3)培养小学生对特定对象的情感;
(4)在教育中正确的运用移情;
(5)尊重、爱护并公证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绪。
10.简述小学生意志发展基本特点。
(1)意志行动的自觉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
(2)自制力显著发展;
(3)意志行动的坚持性逐步提高。
11.简述小学生意志培养的方法。
(1)开展理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能力;
(3)教育儿童正确对待挫折;
(4)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5)根据儿童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因人、因不同发展时期进行锻炼;
(6)鼓励意志表现。
12.简述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
(2)自我评价的原则性逐渐形成;
(3)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所发展;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不断发展。
13.简述小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方法。
(1)班主任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故班主任应善于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
(2)和同龄人的交往活动对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开展多种集体活动,并给以必要的交往指导;
(3)培养社会视角转换技能;
(4)鼓励“平等竞争”和“自我竞争”,并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14.简述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1)从不稳定到稳定;
(2)从松散到亲密;
(3)从单向帮助到双向帮助;
(4)从随机到选择的趋势。
15.简述人际关系的调节方法。
(1)建立集体教育模式;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
(3)指导发展交往的技巧;
(4)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个别指导。
16.简述塞尔曼关于儿童友谊的研究。
塞尔曼的研究表明:
(1)3-7岁,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
建立的标准是“一起玩”。
(2)4-9岁,往往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这是儿童友谊发展单向帮助阶段。
(3)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具有明显功利性。
(4)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
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5)12岁开始,到达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学习离不开记忆。
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途径开展:
1.有意识记的培养
(1)要使学生明确自己活动的目的任务,并愿意为达到目的任务而努力;
(2)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长远识记任务;
(3)教会学生独立地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
(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
利用无意识记的具体方法:
一是利用形象可感的材料;
二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培养学习兴趣;
四是利用明显注目的标志;
五是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
2.意义识记的培养
(1)帮助学生理解识记的内容;
(2)教会学生良好的记忆方法和策略;
(3)适当训练机械记忆能力。
3.加强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及时强化;
(2)要让学生“试图回忆”;
(3)提倡“过度学习”,防止过度疲劳;
(4)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
(5)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复习;
试述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
1.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特点
(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行为的动机水平由一些具体的、浅近的动机朝社会性动机发展;
(2)道德行为调控由外部控制向内部调节过渡。
中低年级学生一般在他人要求或仿效他人的情况下做出,而高年级由外部控制向内心自觉的方向过渡,逐步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自觉性得到发展;
(3)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低年级学生没有形成必要的行为习惯,大约在四年级之后才逐步养成,但这种道德行为习惯还不巩固,容易变化;
(4)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呈“马鞍”形。
2.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于培养起来的。
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1)制定行为规范;
(2)适合年龄特征。
低年级侧重常规教育及良好常规训练;
中年级侧重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和遵守纪律的教育,培养自觉纪律;
高年级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格和爱国意识的教育;
(3)有目的地练习和重复。
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一是严格执行行为规范的要求;
二是耐心训练、指导;
三是树立模范榜样;
四是及时反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五是培养良好的班风。
第三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
班主任要搞好工作,就应该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教育过程的重心;
充分尊重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育措施才会真正起到作用。
2.民主平等原则: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和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在班级管理中尽量地尊重学生,信赖学生。
3.公平公正原则:
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够按照一定社会或时代公认的道德准则,公平合理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
4.实践活动原则:
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班主任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了解、教育和发展学生。
二是指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努力实践,敢于实践,做到言行一致。
此时,活动被当作一种标准,来检验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
5.启动疏导原则(循循善诱):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6.集体教育原则: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7.以身作则原则:
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自正其身,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用自己“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8.因材施教原则: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简述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原则?
产生矛盾的原因:
(1)社会角色不同;
(2)教育学修养水平的差异;
(3)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4)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缺乏联系。
解决矛盾的原则:
(1)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
(2)加强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学修养。
2.简述班主任与校长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原则?
客观方面:
教育体制上的弊端;
主观方面:
素质差异。
处理原则:
(1)尊重校长,听从指挥;
(2)关心学校,支持校长;
(3)民主管理,监督校长。
3.怎么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中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时自我教育的关键。
因此,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引导他们分析和评价自己。
从认识过程来看,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认识的对象,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每学期开始,班主任可以要求学生制定规划,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并自己监督。
到了学期结束,则要求学生做好小结,自己给自己打分,并把这一结果与同学和老师的评价相对照。
4.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学生主体原则?
依据:
(1)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2)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具体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5.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民主平等原则?
(1)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的反应;
(2)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
(3)现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1)尊重学生的个性,严禁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
(2)依据学生的意愿和利益来管理班级;
(3)严格要求学生。
6.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落公平公正的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2)搞好班主任工作,树立班主任威信的需要。
(1)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养成良好的师德品质;
(2)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3)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7.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实践活动原则?
(1)反映了小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2)符合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
(1)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成长;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放手让学生去活动;
(3)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8.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启动疏导原则。
(1)我国教育家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
(2)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的体现。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激励为上,正面教育。
9.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集体教育原则?
(1)集体本身具有重大的教育力量;
(2)小学生发展成长的心理需要。
(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
(2)有针对性地教育个人,通过个人来教育集体;
(3)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10.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以身作则原则
(1)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要求;
(2)教学客观规律;
(3)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经验。
(1)提高专业水平,提高道德修养;
(2)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持之以恒。
11.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我国的教育目的。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第四章班级组织
1.班级:
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它是社会的投影。
2.班级组织:
是学校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大群体中的一个小群体,它是按学校法规组建的学校行政组织系统的一个基层组织,是按照班级教育的特点和任务而组建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假定群体:
按某种特征划分的任何人类共同体,只有理论研究或抽象概括上的意义。
4.真实群体:
是指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共同的劳动或活动而结成的有首领的人群集合体;
这种群体有特定的目标,存在着共同的空间和时间,互相交往,直接接触,有人负责,并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
5.班级正式群体:
是指班级内由组织赋以任务而产生的一种有组织的群体。
其成员的位置、行为、权利和义务都有规定,这些规定的总和就构成了按等级权限划分的群体结构。
它主要包括:
班级教师群体、班级学生群体、少先队中队、各学习小组和课外活动小组等。
6.班级非正式群体:
是班级中按个体的某些共同需要因素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带有浓厚感情色彩,主要靠感情来维系的群体。
7.班集体:
是由青少年儿童集合组成,以学习知识经验,形成思想品德为主要任务,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集体。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是指那些有明确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规章制度和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式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能正常发挥其整体功能,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总结经验,促使集体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和不断前进的班集体。
8.集体舆论:
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并被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9.班风:
指一个班级的作风,它是一个班级占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感情和精神状态的一种共同体现。
是健康的集体舆论长期发生作用的产物。
1.班级的涵义。
(1)班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
(2)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
(3)班级是社会的投影。
2.班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该群体的特征有哪些?
(1)群体中学生有相同的年龄、大致相仿的智力基础及心理特点;
(2)群体中教师是代表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来影响教育学生的,群体中学生是愿意接受教育并互相影响的;
(3)群体有一定的凝聚力,为实现集体的目标共同努力。
3.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师、安排课程、进行教学活动的;
(2)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育活动的;
(3)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实施个别教育的。
4.简述班级的作用。
(1)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通过班级的影响和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得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2)班级是陶冶学生的熔炉。
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努力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班主任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