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创新意识的论文 篇一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39700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88KB
提高创新意识的论文 篇一Word文档格式.docx
《提高创新意识的论文 篇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创新意识的论文 篇一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思维是指在探索未知时,积极地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和多向的角度,促使思维转化去寻获成果的一种思维。
就本质而言,创新思维就是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在过程或成果上突破常规有所创新的思维。
WW创新思维的精髓是非逻辑思维。
创新思维是需要经过有意识地培养和专门训练并能在培养和训练中优化的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灵魂和核心。
2创新思维的社会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数量上讲,各校的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难道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已经饱和了吗?
造成这种现象,其中的缘由固然是复杂的,从表面上看,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变迁和满足社会长远的需要,造成人才的相对过剩和就业困难。
但是如果我们深究其根,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不难得出,这主要是由于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所造成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乏恰恰是它的突出表现。
随着社会知识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变更频繁,单纯满足于学校的书本知识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革。
因此,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这正是我们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
我们常讲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思维是最基本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能运用它去解决创新性的问题。
3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内涵
思维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部分,它在创新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
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又具有创新的潜质,因此,有志于创新的创造者都应该自觉地、努力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3.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思维学观点来看,思维的主要形式有:
概念、判断和推理;
思维的主要方法有: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系统化与具体化。
这些都是人们进行有效思维所必须依据的方法,掌握创新思维,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维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人们还应该科学地研究思维过程,这有三种途径可循:
一是可以通过学习科学史,来研究他们的思维过程,从中吸取营养,掌握思维学;
二是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人们的工作来研究他们的思维过程,探索他们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转化为指导自己思维的原则;
三是可以通过回忆以往的思维过程,寻找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作为今后思维的借鉴。
3.2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创新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思维也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
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的习惯,这才有助于人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走上创新之路。
爱因斯坦曾说: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培养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3.3积累深入思维的经验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丰富的经验、广博的知识可以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际上,在思维的过程中,人们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都与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医生有效地诊断病情;
可以帮助工人有效地运用技能;
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书育人。
在思维实践中,通过深入思考、积累经验,就可以为以后的思维打下基础。
3.4建立合理思维的结构思维能力的结构体系中,包含着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这五种能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经过整合完成思维过程。
创新型人才要培养突出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是这五种能力有机协调、均衡发展,使之成为合理的思维结构。
3.5发展全面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基本品质是由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独立性所组成。
这四种品质在思维能力中都占据一定地位、都具有一定作用,对创新型人才而言,最具重要性的是思维的全面性,即要在前面四种基本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全面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创新过程中,全面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
创新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才。
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创新思维的培育,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4.1强化创新意识的教育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新创造要求的动力。
有了意识才能启动创新思维,才能抓住创新机会,才能获得创新成果。
对于大学生首先必须强化创新动力观教育;
其次,强化创新主体观教育,冲破求稳循规的思想羁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
4.2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思维具有时空的超越特性,这种超越性正是所有创意的来源。
我们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启发,必须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
必须从形象联想和表象想象的结合中,训练学生形象思维;
必须从直觉顿悟和灵感激发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灵感思维。
4.3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应该体现在吸取知识的能力上,不仅看他学习过多少知识,还要看他在多大程度上将人类文化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成为他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种创新能力还应体现在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能力上。
4.4着力创新人格的塑造所谓创新人格就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等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现代人格或者叫创业者人格。
在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还要引导学生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
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成长,客观现实要求学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创新思维课程,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克祥.实用创新思维[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2]关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3]孙冬青.当代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6).
[2]胡鹤玖.高职学生创新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3,(06).
提高创新意识的论文篇二
摘 要:
大学生是国家向创新型社会转变的主力军,因此,必须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结合中南大学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本文指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培养途径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代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中南大学作为一所全国性的综合性大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已成为一项不可推卸的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缓减就业压力
图1高校毕业人数增长趋势图
如图1,近些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呈现大规模攀升的发展趋势。
然而工作岗位却不会因为毕业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现在毕业时的大学生就业率只有55.8%,而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7.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转为市场来调节,就业问题主要通过竞争来解决。
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颇受企业的青睐,这也就决定大学生在校期间需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具有很强的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自然也会创办自己的企业,这不仅解决了他们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为社会提供新的工作岗位。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社会转型的需要
当代社会正在向创新型社会转变,而在该转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
近几年,高校在不断地扩招,每年进入社会的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现有的社会模式下企业容纳不了如此多的工作岗位。
这就需要更多人具备更加大胆的思维方式,找出现有社会中潜在的商机或出路。
高校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端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优势和规律,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高等学校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是我国社会实现快速转型的先决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因此,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是社会转型的基本工作和重要环节,它的成败决定着我国能否快速实现向创新型社会的转变。
3.创新创业意识是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话。
没有创新,一个国家就不可能进步,在各个方面也不会有重大的突破。
而如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没有进步就意味这落后。
因此,创新是一个国家兴盛发展的标志。
创新对个人来讲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拥有创新的想法就能在求职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样,创业能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途径
1.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将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融于竞赛之中。
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以挑战杯、升华杯、数学建模竞赛、创业设计大赛、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力学竞赛等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
在这些竞赛之中,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也资助了一部分学生自主创业。
2.以项目为载体,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实践出真知,要使一代大学生在观念上变革,就必须以实践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孕育的载体,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进而萌发创新创业的意识。
近些年来,国家与学校鼓励许多同学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先后成立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米塔尔创新创业项目”等。
凡是申请了项目的团队,学校都为其配备了一名指导老师。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积极参与到项目中去,完成申请的创新课题或创业计划,在杂志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创立自己的企业。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活动是以课题的形式,资助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分四个年度(2006~2010)在全国总共资助15000个项目。
2007年,教育部的“质量工程”启动以后,学校成为首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60所高校之一,进入第一方阵系列;
从2005年至今,教务处投入707万元,资助了846项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参与学生4250人。
2009年,学校共有274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得资助,其中,65项获得了教育部的资助。
米塔尔创新创业项目则是由米塔尔(Mittal)钢铁公司每年出资30万元在我校成立的,每年资助60余个项目。
3.推广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有时思维方式决定解决问题的成败。
通过思维训练教会学生转变思维角度,大胆创新和突破,从而在人格上形成个性化人格、独立意识。
创新思维训练较容易寓教于乐,往往许多新奇的案例使学生乐不思蜀,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开动脑筋。
三、结语
在高校中大力推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讨论,必然能积极促进高等院校改革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学模式,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在当前的形势下,迫切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有效举措加以总结完善,并进一步推广,以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1]李鹏飞黄晓珑陈露: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J].科技资讯,2008.
[2]曹胜利:
大学生创业[M].沈阳:
万卷出版公司,2006.
[3]祝春梅:
略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创新意识的论文 篇一 提高 创新 意识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