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画面描述专项训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39053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16KB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画面描述专项训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画面描述专项训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画面描述专项训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活动
评价任务
要点归纳
通过品读、思考、研讨、归纳,掌握诗歌画面描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复习指导
内容:
请同学们品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发挥想象,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方法:
品读、思考、交流、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时间:
6分钟
示例: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宛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他们忙着衔泥筑巢。
好一幅啼莺争树,泥燕剪风的春景图。
翻译:
几只早出生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不知是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经开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巢。
思考:
描述诗句画面与翻译诗句有何区别?
描述画面≠翻译
描述画面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适当的点拨与补充)
要求:
交流自己在阐述画面时的思维过程,并试着归纳“画面描述”的答题方法。
画面描述要点归纳
1、找全景物。
2、找修饰语。
3、加修饰语,写明句意。
4、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
5、最后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巩固强化
品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现的画面?
要求:
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成员两两互评不断完善,然后指名作答。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雨脚轻轻地走过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可是当你带着无限的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拉拉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绿色了。
新题型挑战
阙题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做一段景色描写。
(40字以内)
题型对比:
1、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做一段景色描写。
(40字以内)
2、发挥想象,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注意此题与以往题目考察的异同:
1、都更加关注意境的描写,更加关注想象,要求内容的丰富;
2、有了字数的限制;
3、考察的句子也许不是名句。
青溪蜿蜒,两岸弥漫的是青草绿叶,繁花点缀其间,春意浓郁,宛如这清清的溪水一样绵长。
演练:
发挥想象与联想,描述“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图景(不少于40字)
如水的月色里,劳动归来的诗人,肩扛沾着几星泥土、几根草叶的锄头,神情悠然地走在深密的草丛里。
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老师适当补充)
布置作业
1.《己亥杂诗》中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对“山下兰芽短浸溪”做一段景物描写(不少于40字)。
能说出古诗文鉴赏考点:
“画面描述”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能解决此类问题。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一 重点篇目
一、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相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二、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2017·
南充)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
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C.颔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本联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D.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机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四、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首元曲表达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元曲,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
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元曲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
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五、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俱苏)寂,但余钟磬音。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诗人出游之心切。
B.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里花木长势茂盛。
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
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
A.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
“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
“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
一个“悦”字表现了诗人从中感受到的欢欣。
一个“空”字表现了诗人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扬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七、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
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象希望之词。
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八、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吊古伤今的特殊感受。
次句叙事写景,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做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的感慨。
2.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D)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九、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十、木兰诗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
”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木兰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复习 古诗词 鉴赏 画面 描述 专项 训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