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838447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60
- 大小:69.58KB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上册34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指用石膏、泥土等可塑材料塑成人物形象或用文字描写人物形象,文中是指加工、改变、美化。
世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机器:
由零件装成、能运转、能变换能量或产生有用的功的装置。
机器可以作为生产工具,能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教师可只举实例,不必解释)
延伸:
延长,伸展。
科学:
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身份证:
证明人在社会或法律上的地位的有效证件。
资格:
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可自由发言,不必要求十分全面,只要意思相近即可。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四、指导朗读
1.教师导读或放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
2.学生分小组互相朗读、评议。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议。
4,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朗读比赛,选出优胜者。
5.教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间交流学习经验。
六、作业
我能试着写。
家用电器:
交通工具:
通讯工具:
教后反馈
8.巨人
第2课时
总第25个教案课时
1.体会“巨人”的含义。
2.理解科学的力量,知识的力量。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听写本课新词。
二、探究赏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进行整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不懂的问题。
3.教师巡视,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形成问题组。
(1)什么是巨人?
(2)说说“当我们领到巨人的身份证,才有资格在时代的舞台上微笑”一句话的意思。
(3)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再次展开讨论,教师指导。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评议、点拨。
(1)课文中所提到的巨人是指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人。
(2)只要你具有了充分的科学知识,就是一个巨人,就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立足于社会,就能很好地利用科学知识,在时代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作出贡献。
6.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拓展创新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古代人的生活情况和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术,学生在对比中说一说科学的力量。
2.未来社会将是怎样的?
科学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3.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用事实证明“能上银河摘星,可人龙宫寻宝,改天换地的‘盘古’传人,天天把新的神话创造”这句话。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背诵课文。
2.学完这一课,谈谈自己的打算。
板书设计
人(小)世界(大)
科学
9人类的“老师”
第1课时
总第26个教案课时
1.扫除文字障碍。
2.理清文章脉络。
—、提问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
(板书课题:
人类的“老师”)教师提问:
人类的老师是谁呢?
为什么说它(它们)是人类的“老师”呢?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根据预习情况,进一步扫除文章的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1)关于生字。
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认读。
研究秘翼惨诀蝇蚊鲸超圆程
②指名学生读,教师纠正错音,注意“蝇、鲸、程”都是后鼻音。
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意“翼”比较复杂,上中下分别是“羽”“田”“共”。
④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2)关于新词。
对于文中出现的词语,学生可利用工具书自己体会,不必过高要求,以下词语的意思供参考:
研究:
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秘诀:
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秘密:
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
惨祸:
惨重的灾祸。
(3)关于课文。
这篇文章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证明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从发明雷达到飞机、轮船、建筑、越野汽车、坦克……人类都从一些动物身上找到了灵感,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老师”。
学生质疑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点批画。
2.学生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准备在小组内讨论。
3.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疑问。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找出文中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同桌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读懂了什么?
有哪些疑惑?
第2课时
总第27个教案课时
精读研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探索发现的习惯。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科学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探索发现的习惯。
1.听写生字新词。
2.指名学生从文中找出自然界中哪些动物可以当人类的好“老师”。
二、精读研讨
1学生精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教师师投影出示表格)
人类的发明
自然界的“老师”
雷达
蝙蝠
飞机
鸟,蜻蜓、苍蝇、蚊子、蜜蜂
轮船
鲸
轻便省料的建筑物
(母鸡的门鸟蛋
越野汽车
袋鼠
外壳坚固的坦克
贝壳
2、学生边读边作记号,完成表格。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如上图)
4.学生根据上节课的质疑,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讨论。
5.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参与指导,重点思考下列问题:
(1)题目叫人类的“老师”,为什么“老师”要用引号呢?
(2)“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呢?
(3)读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1)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是人,但文中所说的“老师”都是动物,所以这里的“老师”是一种特殊的称呼,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人感到亲切。
这些动物又像老师一样,教给了人类知识,使人类在发明创造时从它们身上找到了灵感,学到了知识。
(2)“发明”是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事物,“发现”是找出原先就存在而大家不知道的事物和道理。
(3)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自由发言、阐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可引导学生向“善于观察生活,认真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发现”这些方面思考、陈述。
7.学生自由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拓展延伸
1.学生在读完课文后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
学生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思考,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2、说一说你的小发明。
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一些小小的发明,把你发明的过程说一说,注意说出发明后的感受。
3.收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在小组内讲一讲。
四课堂小结
1,学生继续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
2.学生交流学完本课后的感受,开展“争当生活有心人”的口语交际活动。
10短文两篇
总第28个教案课时
1.正确读写本课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篇短文的内容,并能口述。
理解两篇短文的内容。
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感受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激发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吗?
”(青蛙)教师投影出示蝌蚪变成青蛙的示意图,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变化过程,在我们的自然界,几乎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两篇短文,分别来感受小马和小毛虫的变化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作上记号并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3.初读课文,想想两篇短文分别写了些什么内容?
4.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初读课文的情况。
5.教师巡视,熟悉情况。
三、教师检查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课文,初读课文的情况。
1.关于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篇枣怯通缎影悲纤茧竭挣
(2)指名学生读,教师及时纠正错音。
(3)学生练习书写。
2.关于新词。
对于新词的意思不要求学生都口述,只要知道部分常用词语的大概意思,有所了解即可。
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
怯生生:
形容胆怯的样子。
通身:
全身。
影子:
本文指马在水面反映出来的身体的形象。
纤细:
非常细。
尽心竭力:
费尽心思,尽最大努力。
雾霭:
雾气。
3.关于课文。
(1)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篇短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教师点拨:
《小马》这篇短文写了“我”家的小马丹丹成长的经历,介绍了它由温顺胆小变得可爱胆大的过程。
而叫〈〈小毛虫〉〉这篇短文同样向我们介绍了小毛虫的成长过程,但这个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毛虫变成了可爱的蝴蝶。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两篇短文,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在小组内互相朗读,互相评议。
3.教师范读或放课文录音,学生听。
4.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间相互交流小马和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第2课时
总第29个教案课时
感受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激发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的兴趣。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听写生字、新词。
2.指名学生说说两篇短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2,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
(1)这两篇短文都介绍了某种动物的成长过程,试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一些词语。
(2)小马的成长变化与小毛虫有什么异同?
(3)学完这一课,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3.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4.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评议、点拨:
(1)这两篇短文都是介绍动物的成长过程的。
成长的过程离不开时间的顺序,作者在介绍的时候,恰当地运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这在第一篇短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冬天刚过去”“春天来了”“夏天还没过完”。
(2)小马的成长变化与小毛虫的成长变化不同,小马的变化是胆量由小到大的变化,是体格由瘦弱到强壮的变化,而小毛虫的变化则是脱胎换骨的变化,由笨拙、丑陋的小毛虫变为轻盈美丽的蝴蝶。
(3)这一问题学生可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如“感受到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善于细致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的奥秘…‘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等。
5.学生再次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语言分析
1、教师导学:
这两篇短文在描写动物时语言生动形象。
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2、用“我认为中的(词语)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体现了、表达了”的样子来回答。
3.学生自由交流。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当小马长大后,在溪水里看到自己漂亮的影子,它会想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
1.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在小组内交流,
2.教师推荐课外读物《丑小鸭》。
3,学生畅谈成长的感受。
我会照着写。
1.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
既也
2.夏天还没过完,丹丹就长大了许多。
——还—————就——
3.它飞呀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渐渐地
10短文两篇
胆小胆大笨拙轻盈
小马成长小毛虫
温顺活泼丑陋美丽
11“环”字遇险记
总第30个教案课时
1.会认12个生字,初步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
弄清“环”字遇险的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汉字的世界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但是,如果哪个汉字不小心改变样子,与“身份证”不相符,那可要遇上大麻烦了。
“环”字前不久就经历过这样的事,你想知道具体的经过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吧!
“环”字遇险记)
二、检查预习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指名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嚷赳偏退瞅隙冤枉捺纳恍揭
2,指名学生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雄赳赳空隙冤枉不偏不倚屏息凝神热闹非凡
泪涟涟纳闷揭开前因后果一拥而上恍然大悟
3.指名学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合作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批画,质疑问难。
2.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教师巡视。
3.各小组将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上讨论,教师将问题进行分类整理。
(1)“环”字是怎样遇险的?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汉字?
(2)你认为“环”字是个怎样的孩子?
(3)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4,学生再读课文,再次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参与讨论,点拨:
(1)“环”字想找伙伴出去玩,碰到了“土”,“土”拿走了“环”字左上角的一横,摇身变成了“王”,“环”字去掉了一横,变成了“坏”,于是“土”受到了汉字们的欢呼,“环”字却受到了他们的攻击,后来还是“环”的父母“还”和“怀”替“环”要回了那一横,还原了“环”字的本来样子。
在整个遇险过程中,除了“环”和“土”外,还有“娃、还、怀、疑、虑、忧、思、记、忆、坯”,当然还有“坏、王”两个汉字。
(2)“环”字是个贪玩、粗心、单纯的孩子。
(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自由畅谈,但要言之有理。
比如:
“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要看清字形,不要粗心大意”“在平时学习汉字时,要注意区分它的形近字”“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改正”等等都可以。
四、拓展迁移
“环”字遇险的过程也真够悬的!
请你在“浪…‘好…‘太”这三个字中选一个字,想象一下它会遇到什么危险,结果怎么样?
五、朗读课文
1.教师导学:
这篇课文较长,学生单独把它读完可能比较费力,如果分角色朗读,那就轻松多了,也有趣多了,让我们试一试吧!
口语交际发明就在你身边
第课时
总第31个教案课时
1.能读懂口语交际题目,明确要求。
2.能根据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3.表达流利、有条理。
能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表达流利、有条理,把发明的过程说清楚。
同学们,你羡慕那些发明家吗?
他们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他们是天生的发明家吗?
(不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发明家,是因为他们仔细地观察生活,认真地思考问题,执著地探索实践。
其实,发明并不神秘,发明就在我们身边,聪明的你也可以当一名小小发明家的。
二、明确目标
1.学生自由读口语交际题目,明确口语交际目标。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师生共议,归纳:
(1)谈一谈自己或小伙伴的小发明。
(2)把发明的过程说清楚。
(3)可以是具体的发明,也可以是合理的想法。
三、材料交流
1.学生将课前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到的相关素材在小组内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2,将交流的情况进行整理。
3.小组代表发言,重点抓住以下两点。
(1)陈述小组内素材较好的同学的优点。
(2)就小组内同学的小发明提出异议或合理化建议。
四、交流过程
1.学生通过材料交流,确定自己要交流的内容。
2.将交流的内容进行思维加工:
先说什么?
再说什么?
最后说什么?
3.学生先自己与自己交流,进一步理清思路。
4.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做到流畅,内容具体。
5.教师指导、点拨。
6.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评议。
7.评选本次活动的“交际之星”。
习作3我最喜欢的汉字
总第32个教案课时
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汉字,写一篇习作。
2.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3.字迹工整。
确定最喜欢的汉字。
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一、明确目标
1.学生自由朗读习作题目,想一想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3.指名学生概括,教师指导、点拨:
(1)选择最喜欢的汉字,写一篇作文。
(2)要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3)字迹要工整。
二、习作构思
1.学生再次读题目,进一步明确习作目标。
2.读后想一想。
(1)你最喜欢哪个汉字?
(2)你为什么喜欢它?
3.学生将选定的汉字进行深加工。
4.学生参看例文,讨论怎样人手来写。
三、资源共享
1.学生出示课前列举的自己喜欢的汉字,在小组内交流。
2.在讨论交流中进行对比,看看同学列举的汉字与自己列举的有什么异同?
3.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方法
教师根据本次习作的特点,进行方法指导。
1,先确定自己最喜欢的汉字。
2.然后分别从汉字的外形和内涵分析喜欢的原因。
3,要将原因写清楚,写具体,注意书写要整洁。
五、佳作赏析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同类习作,供学生赏析,学生重点关注:
1.习作是怎样向我们介绍最喜欢的汉字,分析喜欢的原因的?
2,原因是如何写清楚、具体的?
3.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六、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赏析,教师的指导,着手写“最喜欢的汉字是什么?
为什么喜欢它?
”
七、交流探究
学生出示自己的练笔成果,可以自读,也可以传阅,在小组内交流评议。
八、小结归纳
学生总结在交流过程中的收获:
陈述哪个同学的哪一部分写得好,好在哪里?
习作3我最喜欢的汉字
第2课时
总第33个教案课时
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汉字,写一篇习作。
2.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3.字迹工整。
一、开心点评
1.教师导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赏析了两篇同类习作,也分组交流了自己的练笔成果,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习作的各个环节中,这值得表扬,那么这节课首先对上节课的交流材料进行点评。
2,方法指导。
由于可点评的内容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重点点评习作可供借鉴和需要修改的地方。
在点评时,学生应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参与,积极发表意见和看法。
重点发现习作的闪光点进行赏析,对于需要改进的部分,应采用合适的语言说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学生分组自由点评,教师指导。
二、指导修改
1,教师指导方法:
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从以下方面进行修改:
(1)是否交代了自己最喜欢的汉字及喜欢的原因?
(2)原因的交代是否清楚具体?
(3)习作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4)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5)书写是否工整,有没有错别字,标点是否能正确运用?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修改方法进行习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四年级 上册 34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