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编学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加题基础梳理定时规范训练B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32496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4.05KB
同步精编学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加题基础梳理定时规范训练BWord文档格式.docx
《同步精编学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加题基础梳理定时规范训练B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精编学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加题基础梳理定时规范训练B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人都知道敌人有作为自己仇敌的一面,却不一定懂得对自己还有有益的一面;
人人都知道敌人对自己有有危害的一面,却不一定懂得对自己还有有利的一面。
秦国有六国为敌,因此能够兢兢业业,使国家强盛起来;
六国已经除灭之后,秦朝骄傲自得,不久就灭亡了。
敌人存在,能够提高自己的警惕,可以免除祸患;
敌人不存在了,思想懈怠,反而会招致错误。
能够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他的德行就会光大,名声就会远扬。
能够预防疾病的人,才能够长寿;
自恃强壮的人,容易死于暴病;
纵情逞欲而不知警戒的人,不是愚蠢就是混乱。
我写下这篇《敌戒》诗,能够思考其中道理的人可以免除过错和灾祸。
二、名著阅读题
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孙权想借曹刘大战之机,夺取荆州城。
孙权派鲁肃到江夏,以吊唁刘表为名见到了刘备和孔明。
孔明自动请求鲁肃带他前往江东商议孙刘联盟之事,鲁肃答应了。
B.《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C.因为双桥镇农民暴动,曾家驹逃到吴公馆,四小姐素来厌恶他,认出是他以后仍然不大愿意见他,更不愿意和他攀谈。
D.话剧《茶馆》是老舍先生创作的,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无情的社会吞没。
E.《老人与海》中的小男孩马洛林回归后,老人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坚强不屈地拼搏下去,马洛林的性格与老人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解析 A.孔明并未请求,而是鲁肃邀请过江东;
E.两人的性格没有形成对比。
小男孩马洛林的个性特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的性格,他虽然很小,但自尊自强,懂得生活的艰辛与男人的责任。
答案 AE
5.简答题
(1)简要说明黛玉作“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诗的背景。
(2)请说说为何波洛涅斯的死给了克劳狄斯对付哈姆雷特的借口?
答案
(1)黛玉去见宝玉,被晴雯误会而拒之门外,又听到宝玉、宝钗说笑声,心生寄人篱下的身世之悲,葬花时感花伤己而作。
(2)波洛涅斯是哈姆雷特所杀,国王的本意是要把哈姆雷特杀死,但又怕百姓和王后的阻挠,波洛涅斯的身亡使国王可以借口把王子驱逐出境,克劳狄斯要哈姆雷特到英国去,以避免所谓的处分,又给英国朝廷写了封信,要他们把哈姆雷特处死。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8题。
每年的一月份,几家出版社出版的叫“年度最佳”的散文选集差不多同时上市。
这些选本代表着不同选家的视野、视角以及文学审美的水准,书名相近或相似,但入选的作家和作品重叠的却在极少数。
作品丰富多姿,但取得广泛共识的名篇少;
散文的“审美规则”差异着,复杂着,也鲜明独立着;
散文的读者多,“市场空间”大。
一年里同时出炉多个“最佳”选本,意味着每一本都不是最佳,代表的都是局部,是最佳方面军。
普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偶尔碰上”,选购其中的一本。
做散文研究的人要多破费了,要把这些书收集全,因为每一本都有突出的特点和让人眼亮之处。
客观地说,散文这种文体的内在属性也决定着很难编出一本既包罗万象也突出年度特征的权威选本。
读到一篇好的散文,如在夜幕上看到一颗更亮的星星。
如果仅仅是数星星这件事,可以摸着黑,在自家阳台或院子里干,但编年度选本,不能摸着黑,也不宜站在自家院子里,最起码要有大量的阅读,还要拔掉篱笆和界桩,正因为如此,年度文选的工作才让人尊重和期待。
散文年选这件事告诉我们,如今的散文是没有统一标准的。
文学写作也不宜格式化,或“标准化”。
一座山可能是连绵的,山峦叠嶂,山头林立,但最终是朝向一个主峰的。
文学写作是千手千眼,千姿百态的,但也须朝向着艺术审美的那个最高处,叫境界也好,叫太虚也好,应该有一个。
6.几家出版社同时推出几本“年度最佳”散文选集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答案 ①取得广泛共识的散文名篇少;
②散文的审美规则具有差异性、复杂性、独立性(或:
散文的审美规则有差异,不统一);
③散文的“市场空间”大。
7.第2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哪些含意?
答案 ①编选散文应明确审美标准;
②要视野开阔,视角独特;
③打破流派、风格的界限。
8.从节选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文学主张?
答案 ①文学写作要有个性,不宜格式化或“标准化”;
②文学写作应追求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
板块二
一、阅读材料,完成9~11题。
田生之文,稍融会六经,及先秦诸子诸史,尤契者蒙叟、贾长沙也。
姑为近格,乃兼并昌黎、大苏,亦用其髓,弃其皮耳。
师心纵横,不傍门户,故了无痕凿可指。
诗_亦_无_不_可_模_者_而_亦_无_一_模_也_此_语_良_不_诳_以_世_无_知_者_故_其_语_亢_而_自_高_犯_贤_人_之_病_无_怪_也。
(徐渭《书田生诗文后》,有删节)
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答案 诗亦无不可模者/而亦无一模也/此语良不诳/以世无知者/故其语亢而自高/犯贤人之病/无怪也
10.“贾长沙、昌黎”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贾谊 韩愈
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田生之诗”的特点,不超过20字。
答案 模仿而能自出机杼,出言高亢自傲。
田生的文章,稍稍融合六经,以及先秦诸子与各种史籍,而最相投合的是庄子、贾谊。
姑且做成近代的风格,则兼有韩愈、苏轼,也是取用了他们的精髓,舍弃了他们的表皮。
尊崇自心自由驰骋,不依傍于一门一户,所以一点看不出斧凿的痕迹。
诗也没有一家是不可以拿来模仿的,然而也没有一首是模仿的。
这话确实不假。
由于世上没有知音,所以他出言高亢自傲,犯了贤人的毛病。
唉,这也不足为怪啊。
1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黛玉临死前去看几近疯癫的宝玉时两人都笑了,此时宝玉的笑是源于对爱情的希望,而黛玉意识到希望已经完全破灭,所以《红楼梦》中说黛玉“此时反不伤心,惟求速死”。
B.“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制造了董卓和吕布二人的矛盾,使父子反目,最终促使吕布下决心反董。
C.《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地亚哥在海上捕鱼,等到第85天才发现了一条很大的沙丁鱼,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沙丁鱼的心脏。
D.《茶馆》的每一幕都包含许多小的戏剧冲突,由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人物的命运紧密联系时代的变化。
E.《边城》中顺顺请了杨马兵来老船夫家为儿子说媒,当翠翠得知是为大老作媒时,内心的慌乱与失措使她“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地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解析 B.司徒王允欲除董卓,又惧其义子吕布,遂合用美人计和连环计,先将貂蝉嫁与吕布,后又献与董卓,且多次在二人之间制造矛盾。
C.老渔夫桑地亚哥捕捉到的那条鱼叫大马林鱼。
答案 BC
13.简答题
(1)请写出下列各句话分别出自何人之口。
①“吃了么?
好了么?
老栓,就是运气了你!
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②“我并不曾疯,他们偏要说我是疯子。
他们见了凤凰要说是鸡,见了麒麟要说是驴马,我也把他们无可奈何。
”
③“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
你真是我的好女儿,我明白了。
④“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茶馆》中的老北京裕泰茶馆在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后,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茶馆掌柜王利发为什么不加以改变?
答案
(1)康大叔 ②屈原 ③(老)葛朗台 ④哈姆雷特
(2)①“莫谈国事”的纸条没有改变。
②一是因为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二是因为王利发胆小怕事,怕惹祸上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
近读《胡适文存》中有关论诗之作,我觉得胡先生的意见前后几十年间一以贯之,很少变化。
这大概也就是胡先生的坚定不移的性格之一个例证,一有所见,便终生以之。
到了民国十一年,胡先生评康白情的《草儿》说:
“看来毫不用心,而自具一种有以异乎人的美。
”评俞平伯《冬夜》说:
“艰深难解。
”为汪静之《蕙的风》作序说:
“他的诗有时未免太露,然而太露究竟远胜于晦涩。
”评诗的标准依然是着重在诗之是否“明白清楚”,换言之,即所谓诗之“可懂性”。
《尝试集》以后,胡先生自己没有多少作品,即使偶有所作,也不离《尝试集》的作风,论诗的标准也依然未变。
可是在《尝试集》(民国八年)以后的一二十年间,新诗的风气已有了改变,“可懂性”已不复是唯一标准,而且有些人还故意地走向晦涩之途,有人说是受了晚近法国诗派的影响。
这一现象是胡适先生始料不及的。
他极力主张打破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没想到五言七言的形式固然打破了,可是又来了洋式的精神上的束缚。
在形式上打破传统是比较容易的事,在这一点上胡先生是成功的,在诗的内容方面诱导诗人走上白居易的路线,而不是走上李商隐的路线,则比较难,胡先生似乎无能为力。
所以,在这一二十年间,胡先生沉默了。
这沉默可不是屈服。
他仍然不变他的“明白清楚主义”。
(选自梁实秋《雅舍杂文·
胡适之论诗》,有删改)
14.文中胡适先生有关新诗创作的主张主要有哪些?
请加以概括。
答案
(1)内容上强调可懂(提倡明白清楚);
(2)形式上追求自由(主张打破传统)。
15.如何理解材料画线句中的“白居易路线”和“李商隐路线”?
请具体解释。
答案 “白居易路线”指诗歌创作中追求语言的平易、内容的通俗易懂,“李商隐路线”指诗歌创作中追求语言的晦涩、内容的艰深朦胧。
16.你是否同意胡适先生有关新诗创作的主张,试举例说明理由。
答案 (示例)同意。
诗歌创作只有在内容上强调可懂(提倡明白清楚),形式上追求自由(主张打破传统),才算达到了极致。
如余光中的《乡愁》,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
》等诗歌,形式自由,语言平易,通俗易懂,因此得以广泛流传。
不同意。
诗歌有着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其存在的艺术价值,而且每位诗人创作风格又具有多变性。
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食指的《相信未来》等当代的朦胧诗,意象新奇,含义深曲,感情潜在,结构跳跃,手法新异(多用象征和隐喻),因而也有较深远的影响。
板块三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
赞者,明也,助也。
昔虞舜之祀,乐正重赞,盖唱发之辞也。
及_益_赞_于_禹_伊_陟_赞_于_巫_咸①_并_飏_言_以_明_事_嗟_叹_以_助_辞_也_故_汉_置_鸿_胪②_以_唱_拜_为_赞_即_古_之_遗_语_也。
至相如属笔,始赞荆轲。
及迁史固书,托赞褒贬,约文以总录,颂体以论辞,又纪传后评,亦同其名。
(选自《文心雕龙·
颂赞》)
【注】①益、禹、伊陟、巫咸都是人名;
②鸿胪是官名。
1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答案 及益赞于禹∕伊陟赞于巫咸∕并飏言以明事∕嗟叹以助辞也∕故汉置鸿胪∕以唱拜为赞∕即古之遗语也。
18.“前四史”除了文中提到的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还有哪两部史书?
答案 《后汉书》;
《三国志》。
19.从前的“赞”是用突出的话语来说明事理,加强语气的。
“赞”发展至汉代有了怎样的变化?
请根据文意概述。
答案 写作中出现了赞辞,借赞辞来进行褒扬或批评。
20.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边城》描绘了一幅颇具古风的桃源四季图,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生活的理想,表现出沈从文先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性格。
B.《呐喊》共收录了鲁迅14个短篇小说,其中的《一件小事》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
C.《子夜》中,彻底失败后的吴荪甫回到了家中,他倒在沙发上,直瞪眼,喘粗气,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来抢到书桌旁,拉开抽屉,抓起一只手枪来。
但他最终没有勇气自杀。
D.《茶馆》的语言既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比如第二幕中,报童向王利发推销报纸,王利发问报童:
“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这句话反映了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的现实。
E.《欧也妮·
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临终遗言:
“幸福只有在天上。
”表明她向往天国的幸福,并希望天国的光辉也能照亮葛朗台罪恶的灵魂。
解析 A项“追求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生活的理想”错,应为“作品意在表现美好的人性总是令人忧伤的”。
E项“希望天国的光辉也能照亮葛朗台罪恶的灵魂”说法有误,遗言表明她对人世间生活的否定。
21.简答题
(1)简述尤三姐的性格和殉情经历。
(2)“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
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
”请说出这幅对联所称赞的人物,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
答案
(1)尤三姐虽被人看作素行不端,但却刚烈有加,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
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
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怀疑尤三姐也是个不干净之人,就生出毁约的意思并向贾琏索要定礼。
尤三姐听说这事,在奉还定礼鸳鸯剑时拔剑自刎而亡。
柳湘莲追悔莫及,遁入空门。
(2)对联所写人物为关羽。
上联说的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的故事。
下联说的是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2~24题。
中国人丑陋吗?
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
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
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具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
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
当然,鲁迅也把这种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
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
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
传教士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
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
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
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
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收呢?
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太狠?
不狠不痛,焉能触动。
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
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
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
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来需要勇气。
尤其是柏杨先生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
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激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始悄悄地转化。
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
繁荣带来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内心膨胀。
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
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
为此,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有改动)
22.作者所论及的“传教士文学”是怎样的一种文学?
试作简要说明。
答案 “传教士文学”是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来华传教士写中国的文化形态的文学。
这种文学注重揭示中国人的相当复杂的劣根性。
这种文学有善意的批评,也有与善意的批评相对的轻蔑和贬损,表现了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
23.从全文来看,鲁迅和柏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及其效果有何异同?
答案 相同的是:
都带有非凡的眼光、强烈的批判性和勇气;
虽非严谨而具逻辑的理性剖析,但凭着敏感与尖锐一针见血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
批判得又狠又痛,让有些人无法接受。
不同的是:
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中都有所批判,而柏杨主要用杂文进行批判。
24.为什么说“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答案 因为我们的国民性中有劣根需要揭示和剪除,《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有助于保存优良的根性;
有助于惊醒一些因国家快速繁荣而内心膨胀的人;
中华民族需要这样的有助于自警自醒的书籍不断地自我批评和完善。
板块四
一、阅读材料,完成25~27题。
盖_文_章_经_国_之_大_业_不_朽_之_盛_事_年_寿_有_时_而_尽_荣_乐_止_乎_其_身_二_者_必_至_之_常_期_未_若_文_章_之_无_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精编学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加题基础梳理定时规范训练B 同步 精编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附加 基础 梳理 定时 规范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