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822258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4.17KB
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踉跄(lià
ngqià
ng)
祷(dǎo)告
呆滞(zhì
婆娑(suō)
噩(è
)梦
嬉(xī)笑
撰(zhuà
n)写
处(chǔ)决
步履(lǚ)
焚(fé
n)烧
雏(chú
)菊
塞(sāi)进
窒(zhì
)息
2.解释词语
婆娑:
盘旋(多指舞蹈)。
噩梦:
可怕的梦。
嬉笑:
笑着闹着。
撰写:
写作。
处决:
执行死刑。
步履:
行走。
焚烧:
烧。
窒息:
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祷告:
向神灵祈求保佑。
二、初读课文:
你有什么问题吗?
1、看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个标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点拨:
奥斯维辛是什么地方?
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又写了哪些内容?
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既然“没有新闻”,作为记者,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表明:
在奥斯维辛,历史比现实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到过这里参观的都该写些东西或说些东西,否则就真的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无辜者。
正是有着这样的良知,作者感受到了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从而写下这篇饱含自身深刻情感倾向的新闻。
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作者却执着地偏要去写,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从而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
2、这是一篇消息,请快速划分出新闻的导语、主体、结语,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1)1-3导语:
概述了如今阳光明媚的布热金卡曾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可怕的旅游中心。
(2)4-15主体:
介绍集中营情况,写作动机以及参观者的见闻感受。
(3)16结语:
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要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1)导语(1-
(2)主体(
-
(3)结语(
三、精读课文:
作者是怎样叙述的?
1.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
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
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
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
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
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
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一种莫名的压抑弥漫开来,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人们依次参观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时有什么反应?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试着画图展示)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
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四、品读课文:
哪些地方震撼了你的心灵?
【文学链接】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
高尔基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你在读文学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微的情节打动你的心,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仍然鲜明地镶嵌在你的记忆中。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它分外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普利策新闻奖曾经这样评价《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
“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请品读下列细节,谈一谈为什么打动了你。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何作用?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
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
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
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
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答:
反衬。
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
解析:
这里应了一句话:
“一切景语皆情语。
”应由自然景物想到文章主题。
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
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展示这样美丽的画面?
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又在想什么呢?
”——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
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
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3.引用“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中间的一张有什么作用?
以具体的事实揭露法西斯的残酷。
以点带面,用残酷的现实更能揭露真相。
4、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
它包孕着哪些感情?
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
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
二、探究与对话
1.“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
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正是“没门”,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
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2、这篇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在写作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新闻的特点在于即使的捕捉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客观的报道出来。
记者对于一般新闻报道的事件参与有三种情况:
一种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
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渗透自己的感情;
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一般为第一种、第二种,本文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的报道。
3.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什么感情?
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的悲凉之情。
继续运用反衬点题,也是对人们的提醒。
此处写景显然是“以乐景写哀情”,典型的反衬手法。
4.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
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
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
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
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
报道的新闻。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
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
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
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
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
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
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
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
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
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
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
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7.
这篇报道有不同的译本,另一译本的题目为《布热金卡:
阳光明媚,花香鸟语》。
从新闻的角度看,这样的修改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个和合事理的题目,它的反常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使新闻的可感性大大提高;
在那个众所周知的地方不再有恐怖的新闻发生,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新闻事实,是一个显著的、天翻地覆的事物变动,能引起读者的深层思考。
三、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德国纳粹分子戕害波兰人民的滔天罪行,表现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
四、写作特色
1、双线展开,情、景、事融为一体。
(一方面是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
2、对照手法的运用。
三、表达交流
常言道: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自从有了人类,战争就没有休止过,战争带来的灾难恐怕难以用言语形容。
战争使多少繁华的城市变成了废墟,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在战争的概念里,人道、人性已不复存在,人的生命如草芥,朝不虑夕。
战争的遗迹仍在默默地注视着今天的战争。
“和平”是多么奢侈的字眼。
虽然说二战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时间也冲淡了人民的记忆,可奥斯维辛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罪恶。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但是今天,这个世界,战争的叫嚣、血腥的屠杀依然不断。
请你结合本文的学习,写下你的和平倡言。
【作业布置】
上网查询有关其他南京屠杀的新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新闻的价值。
【总结与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零度写作”的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的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和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它的发表充分的表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拓展阅读】
共同慰藉110万亡灵世界永远记住奥斯威辛
新华社奥斯威辛(波兰)1月27日电(记者邵进)今天,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道长拜奥斯威辛,共同慰藉110万亡灵,表达后人六十年不衰的哀思、感悟世人六十年不变的希望。
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原址布热津卡空旷的原野上,阴云密布、寒风阵阵,突然降临的大雪,覆盖了这里所有的一切。
下午2时30分,一列火车缓缓驶入集中营,拉响了汽笛。
当年,火车就是这样拉着汽笛,沿着这条“死亡之路”把无数无辜的平民带到人间地狱。
二战欧洲战场同盟国和战败国的领导人、打开奥斯威辛集中营大门的苏联红军战士、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集中营幸存者、许多国家青年的代表,以及波兰各界群众数千人在哀鸣的汽笛声中俯首默哀。
布热津卡集中营是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也是3个分营中面积最大的。
这里的二号和三号焚尸炉臭名昭著,在1942年春夏建成以后,主营的焚尸炉逐渐停止使用,几十万人在布热津卡的焚尸炉被杀害。
一条笔直的铁路线穿过布热津卡二号营大门直通营区,二号和三号焚尸炉废墟赫然立于营区主路的两旁——纳粹德国为掩盖令人发指的罪行,在苏联红军解放前将他们炸毁。
铁路的尽头是集中营死难者国际纪念碑,碑文用二十种文字纪念着为自由而遇害的人们。
今天的纪念活动就在纪念碑前举行。
奥斯威辛集中营在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存在期间,关押了大量犹太人、吉普赛人、被侵略国家的战俘、反希特勒的政治犯等,囚犯分别来自欧美、亚洲等30多个国家。
集中营还关押过一名中国囚犯,编号是181292。
1940至1945年期间,大约有110万多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杀害。
悼念的人们走在布热津卡营地残留的柏油路上。
许多幸存者披挂着象征当年囚服的蓝白相间的三角巾。
一名以色列青年悲痛而又语速缓慢地念起一个个遇难者的姓名和编号,营地上空的气氛在他低沉的嗓音中变得更加凝重。
年轻人将写有警句的小木牌插在铁路路基上:
“不知你是谁,如何来,又如何去。
但我知道,没有你,就没有我和今天的生活。
”凄凉的语言让人平添无尽哀思。
人们点起白色的蜡烛,为亡灵祈祷的悲戚曲调在寒冬中响起,荧荧烛火沿着幽幽的铁路通向远方,打破了黑暗,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
但愿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教训能为人类永远接受。
但愿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的讲话成为永远的现实:
“年轻人,你们有责任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没有战争和威胁的明天……”
真诚反省与百般掩饰
1月27日,是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60周年纪念日。
美欧各地,从纽约到巴黎,从联合国讲坛到各国媒体,都将这一天作为重要日子加以纪念与评说。
24日,联合国为此专门举行了一整天的特别会议,19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
25日,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在柏林举行了纪念集会,德国总理施罗德等政要出席并讲话。
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统克勒等,都将齐集奥斯维辛参加纪念活动。
与此相呼应,联合国的两个展览以及巴黎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都同时开展。
这些纪念活动有着多重含义。
首先是反思历史,总结教训,也就是问一问,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
原因很多,如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西方列强不惜牺牲小国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等。
但当时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发酵导致种族主义狂热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西方诸国似应对前者作出深刻反省,而德国则应对后者进行沉痛检讨。
纪念活动的另一重含义是,在重温历史的同时,重点似更应放在如何教育后代正确认识这段历史的问题上。
要防止类似的人类悲剧重演,教育后代的任务不容忽视,英国小王子身着纳粹军服时的得意形象无疑是给人们提了一个醒。
在这些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的态度令人欣慰。
德国领导人从言到行都表现得真诚、坦荡。
德国外长菲舍尔在联大特别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将纳粹当年行径称作“骇人听闻”的“野蛮暴行”。
他说,奥斯维辛集中营将作为种族大屠杀和极端蔑视人性的象征而在历史上遗臭万年;
而这类暴行永远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
德国的过去使德国政府有责任防止并打击各种形式的反犹主义、种族主义等排外行径,对这类行径,德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25日的柏林集会上再次强调要牢记历史教训。
他指出,奥斯维辛是德国和欧洲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德国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
他说,纳粹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
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牢记纳粹时期的历史和暴行是一种道义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对纳粹暴行的罹难者、幸存者及其家人的,而且也是对我们自己的”。
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的一幕;
也会记得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10年前访问波兰时真诚反省、请求宽恕的情景。
正是德国历届政府这种直面历史的勇气、真诚悔悟的决心,赢得了欧洲各受害国的原谅与尊重,成为欧洲大家庭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当人们追忆奥斯维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时期发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那同样是人类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
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然地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饰与推卸。
其政府要人和官审历史教科书一再歪曲历史真相,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说成“解放”;
将对邻国的“掠夺”描绘成“共荣”;
将赤裸裸的“侵犯”写为“进入”。
其领导人连年参拜供奉着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受到指责时,竟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是“不知道这为什么会引起邻国的抗议”。
即便是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其领导人也只是吞吞吐吐、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过去那场战争”(有意避开“侵略”这一定语)带来的“麻烦”和“伤害”表示“遗憾”。
而在这些所谓反省用语中,却从来就未曾使用过诸如“侵略战争”、“暴行”、“不人道”、“大屠杀”这类明确的定性词语。
据报道,在欧洲各国和世界主流媒体大举纪念并评说奥斯维辛集中营之际,日本国内却是一片沉寂,既没有政府表态或民间团体的纪念活动,更不见媒体的报道与评论。
这一现象似很值得人们深思。
因此,当德国领导人敢于直面历史时,东方这个加害国领导人的心态如何,人们也就无从得知了。
(学生用)
2.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反应: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人教版 必修 单元 10 奥斯维辛 没有 什么 新闻 导学案 教师版 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982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