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营管理之神王莽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813492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8.50KB
古代中国经营管理之神王莽Word格式.docx
《古代中国经营管理之神王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经营管理之神王莽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用卫星定位技术和新的网络技术将信息发到总部的数据库……片刻后,他告诉农民共有1460只羊。
农民点头称对。
随后,他要求农民给他一只羊作为报酬,农民答应了。
不过农民说:
“如果我能说出你是哪家公司的,您能否把羊还给我?
”那人点头。
农民说:
“你是麦肯锡公司的。
”那人很惊讶地问农民是怎么知道的。
“有三个理由足以让我知道你是麦肯锡公司的:
1、我没有请你,你就自己找上门来;
2、你告诉了我一个早已知道的东西,还要向我收费;
3、一看就知道你一点都不懂我们这一行,你抱的根本不是羊,而是只牧羊犬。
王莽就象是故事中这个农民一样,他对于一种统治性的思想观点,没有敬畏之心,他审视着它,研究着它,在看穿了这一思想的本质之后,他更懂得如何利用这个观点,为自己服务。
按照“他好我也好”的孔孟之道的新逻辑,要讲究“温良恭俭让”,也就是说,要想上车,光有票是不够的,你得排队;
光排队也是不够的,要想达到一个合格的乘客的标准,你还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后面的人。
如果我们把这一逻辑形象化,我们就会看到在一个公共汽车站,每个人都生拉硬拽的把后面的人往前提,而自己拼命往后挤。
这图像有点奇怪,但还不至于毫无道理和根据——你回忆一下我们中国人在酒桌入席时急赤白脸的拼命谦让的混乱情景就会明白,在汉朝那会儿,人们都是这样表现的,都好的有点过分,有点没道理。
王莽从小就读孔孟之道,理解了其中的精髓,他立刻明白,在这个孔孟思潮统治下的汉朝政治上,政治的力场已经发生了逆转,人们在儒家的教育之下,深信只有好人才能当官。
而且,王莽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一定理上,而是基于此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推论:
如果大家都坚持“温良恭俭让”的逻辑,那个排在队伍最后的人,反而最有可能是第一个上车的人!
我们姑且称之为“王莽猜想”。
王莽在他的大部分政治生涯中,都在不遗余力地证明自己这个大胆的猜想,而且证实了自己是对的。
我们中国人当中,上点年龄的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那是一个老外提出来,又有陈景润费了多少年的工夫到了最后也没有能够印证出来,停留在离1+1看似只差一步之遥其实仍隔着千山万水的1+2上,望洋兴叹。
王莽的猜想虽然没有这个歌德巴赫的那么高难度,但是也已经足够大胆,大胆到也许为此押上自己的性命或者他视若性命的前途。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说,按照政治挂帅的原则,王莽猜想应该被归入政治哲学和数理逻辑学得范畴,其理论高度和广度绝对超过哥德巴赫猜想,而且是人家王莽一个人提出来,并且以自己为试验品,在他日后的政治道路上将自己的猜想进行一一地证实,可见王莽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天才,放在今天,王莽不仅仅是那个用自己的机智讨回了属于自己的羊并寒碜了麦肯锡一顿的老农民,他会成为麦肯锡第一个中国籍总裁!
好人不仅仅是感动自己
天才都会诞生在合适的土壤里,在错误的星球上即便开出最美丽的玫瑰花,也只有一个忧伤而小资的小王子欣赏,不能成大事。
王莽的姑姑王政君嫁给了刘家,后来成为皇太后。
王氏家族从此开始显赫朝野:
王莽的伯伯叔叔都封了侯,但王莽的父亲王曼因为早亡,在八个兄弟当中唯一一个没能封侯,这样,王莽和其他堂兄弟相比处于极末流,也就是政治这条长蛇队伍当中的队尾。
按照《资治通鉴》里的描述,王莽在青年时期,虽然跟皇族有亲戚关系,但跟其他亲戚们比还是相当“寒微”的。
换成一般人,也许就没有太多想头了,或者仗着某个得势的叔叔欺行霸市,抢占民女,好像那些古典小说里经常出现的衙内那样,或者就是发发牢骚,愤世嫉俗,感叹天生我才没有用。
但王莽自幼就是好学生,熟读孔孟经典,再加上他天才的理解力,居然从黯淡的前景中发现了一条光辉的道路。
这说明,读书还是非常有用的。
现在有些自封的所谓管理学大师职场专家,在他的书开篇第一章,就作淳淳善诱状地告诉读者说,从他的研究成果来看,名校毕业的尖子生,只能作体制内人才,在一个相对刻板的,滞后于时代变化的体制内,缓慢地发展,而低才,能够成为财富型人才的可能性却大很多,因为改革需要打破常规,所以坏学生才有大成就。
而大师用来证明他这个读书无用论的经典论据,又是听破茧子的盖茨、戴尔的故事。
不过不知道所谓大师有没有意识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考上哈佛不读哈佛的人,和读某走读大学自费生之间的智商差距,能够有多大。
相信读书无用论只是在改革开放早期,社会形态尚不稳定时候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但如果在这个连卖房子都要读一本《售楼圣经》的年代,再同大伙儿讲读的书越多越没有财发,那就是徒增笑尔。
好在王莽那个时代,虽然尚不知是否有人写励志书,但似乎还没有人打着专家的旗号误导读者。
所以王莽一面继续读书,一面总结着他的王莽猜想,并下定决心决心实现那个埋藏在内心的伟大猜想:
他小时候就是三好学生——这里的三是虚指,三好也就是什么都好——他谦逊有礼,而且节俭勤奋,拜名士为师,虚心学习,苦读经书。
虽然老爸早逝,但还留下寡居的母亲和嫂子供他孝敬,他还负责教育已亡兄长的孩子。
王莽又广交朋友,对待掌握朝政大权的叔叔伯伯们,他更是不能放过,孝敬起来比他们的亲儿子还亲。
公元前22年,王莽的伯父、也是当时朝廷的政治巨头王凤生病休养在家,王莽连续侍奉了他几个月,基本上没有离开,亲口尝药,以免烫着伯父,几个月没有解开衣带休息,以至于到最后浑身散发臭气,头发胡子乱糟糟,形同野狗一般。
这使王凤极其感动
王莽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王凤临死时请求皇太后和成帝委任王莽官职,太后和成帝都答应了。
不久,王莽就做上了黄门郎,虽然官品很低,但这是皇帝身边的官职,升迁的机会很多也很快。
果然,没多少时间成帝便升王莽做了射声校尉,品秩二千石,相当于地方的郡守,官职已经很高了。
这时的王莽仅仅24岁,从一个“杰出青年”成为了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
在公元前16年,王莽的另一个工作重点,他的叔父成都侯王商请求将自己的户邑分封给王莽。
同时,很多的名士也联名上书,赞誉王莽的人品和才德(广交朋友有了结果)。
汉成帝便顺水推舟,封王莽为新都侯,食邑1500户,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骑都尉是武官,而光禄大夫是文官,可以参与朝政大事,至于侍中,更可以侍奉皇帝身边。
估计这样的安排,就像今天的对干部全面培养一样,是为未来高升所作的准备。
这时候王莽才三十来岁,应该可以算是排到了政治队伍的前列,可以比较满足了。
但人是有惯性的,就像惯犯被放出来总忍不住再干一场一样,做惯了“好人”,做惯了三好学生,杰出青年,劳模等等,也是很难刹得住车的。
人习惯了“端着”以后,不“端着”反而不舒服了。
他更加谦恭,更加孝顺,更加节俭,更加的“人瑞”了。
他继续广交名士,和众大臣“打成一片”,还经常将家财分发救济贫寒的宾客。
这说明,做“好人”是有好处的,而且是大大的好处。
尤其在孔孟之道笼罩下的汉朝。
从皇帝到老百姓,谁不希望选一个好人来执掌朝政呢?
王莽测量社会脉搏之精微,看事物看透了本质。
王莽的自我包装太成功了,以至他在初期的政治生涯中一帆风顺。
不久,任大司马大将军的叔叔王根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摄政。
在公元前8年,成帝升王莽为大司马。
这时的王莽不足四十岁。
王莽成为一朝重臣后,继续保持他的低调和好的过分的好人形象,他找来贤德的人做官,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钱都拿来分给大家,自己却极其节俭。
他不但这样要求自己,也严格约束家人。
有一次,他的母亲生病,大臣们纷纷让自己的夫人来府上探视,王莽的夫人也到门外迎接,但因为穿着太普通俭朴,竟然被众夫人当作了王府家的仆人。
史书上对他这个做出来的样板颇有怀疑,因为他后来大权在握当上皇帝后就再也没有这么节俭了,反而大手大脚起来。
礼书《周官》里有“六宫”和“九嫔,世妇,女御”一班妃妾,他也要安九个嫔人,二十七个美人,八十一个御人,加起来共有117个小老婆,搞得自己内帷好象阿拉伯后宫。
可能王莽这个光辉形象背面有些特别的毛病,例如贪色。
还在他当大司马这个时期,就有人发现他让一家子穿着破衣烂衫的同时,却偷偷买了一个颇有姿色的女奴,人家去质问他,他竟然面不改色的说,某某将军多年以来没有生子,常年无后,我这时买来准备送给他的云云,才把这件事抹平了。
王莽小心谨慎的做着好人,但也像鸭子泅水那样,表面上平静,但底下的两只小脚正在紧捣持。
他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淳于长。
淳于长是卫尉、侍中,在成帝面前很得宠,大受信任和重用,权贵压倒公卿。
淳于长的巴结笼络的手段不亚于王莽,他在外结交诸侯、州牧、太守,那些人贿赂他的钱财,和皇帝给予的赏赐,累积巨万。
但是他整日放纵于声色之中,还胆大到性骚扰皇宫里的许皇后。
王莽对淳于长的得宠心怀妒忌,就暗中打听他的那些坏事。
王莽在伺候曲阳侯王根的病时,趁机说(史书上称“说”为“白”):
“淳于长见将军久病,感到高兴,自以为应当代替将军辅政,甚至已对士大夫及贵族子弟谈论到任官设署等事。
”接着一一说出淳于长的罪过。
王根大怒说:
“如果有这等事,为什么不告诉我!
(“即如是,何不白也!
”)”
王莽说:
“不知将军心里的想法,因此没敢说。
”王根说:
“快去禀告太后!
(“趣白东宫!
王莽求见太后,详细讲述了淳于长骄奢淫佚,想代替曲阳侯,以及与废后许氏的姐姐私通,收取许氏的衣物等贿赂。
太后也发怒说:
“这孩子放肆到这种地步!
快去奏告皇上!
(往,白之帝!
王莽又报告了成帝,成帝因为淳于长是太后的亲属的缘故,虽免去了他的官职,但不治其罪,把他遣送回封国。
就这样,王莽“白”来“白”去,就把对手消灭掉了。
官场起伏
然而官场的队伍并不总是秩序井然的按照一个逻辑来行进,在“温良恭俭让”的含情脉脉的面纱之下,总会有另一套与街头殴斗类似的活动进行着。
在政治勾斗中,王莽曾经把自己的政敌例如淳于长挤走,也曾经力有不逮,一度败下阵来。
公元前7年,成帝死去,但成帝没有儿子,结果,元帝的孙子刘欣即位,就是汉哀帝,这样就使其母亲傅姓一系亲属成了外戚,与王氏势力发生了权利之争。
王太后为了稳定朝政,让王莽辞去官职。
于是王莽再三向皇帝请辞,终于获准。
王莽于是很风光的在京城闲住了两年,在此期间,皇帝特意派中黄门到王莽家,以供差使。
每隔十天,赐餐一次。
皇帝又下诏,增加王莽名下的采邑人户。
而且虽然王莽已经丢了官,却可以每月一日和十五日朝见皇帝,朝见时的礼节一如三公。
两年后,王莽最终离开京城,回到了南阳自己的封地。
这下子对王莽来说肯定是个大失败,他丢了官,远离皇帝,等于比被送回到政治梯队的末尾还惨,干脆就是被挤出了队伍。
皇帝对他再好,也不可能主动每月一日和十五跑到南阳来见他。
王莽,按北京人的说法就是,一边站着凉快儿去了。
但王莽没有消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坚信这只是暂时的安排,因为他在“中央有人”,他的姑姑王政君,也就是太皇太后的存在为自己的复职提供了条件。
因此,王莽在休整之余,为自己的未来进行着更长远的铺垫。
他对名士更加礼遇,更加广泛的接触各方势力。
同时,他总结经验教训,大概是对自己的排队理论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他意识到,一定要在政治梯队里往上爬的过程中,灵活应对。
当他还是在队伍末梢的时候,因为还没什么权力,对别人构不成威胁,而且又是好人,模范,标兵,杰出青年,所以大家都肯把他往前拉。
但是一旦他站到了队伍前面,政治生态链的高端位置,人与人之间的角力和残杀就残酷起来了。
在这里,“温良恭俭让”的原则发生了逆转。
王莽明白了,高处不胜寒,要保住大司马的位置,光靠当好人是不够的,还得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才行。
这期间王莽的儿子杀死了一个奴隶,这在当时本来不是大事,因为法律有规定,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之权,即使是冤杀,受点处罚便可以了事,但王莽借题发挥,他让儿子自杀偿命。
说句公道话,做王莽的家人实在是很不幸的一件事,因为这家伙可以动不动就为了政治前途送老婆孩子上断头台。
相比之下,吃穿不好被人当成家奴,只是小菜一碟。
王莽不止杀过这一个儿子,后来,他还杀过长子王宇。
王宇恐怕将来受到报复,反对王莽打压其他权贵,就想制造怪异现象来恐吓自己的老爹,好让他有所畏惧。
王宇让人于夜晚拿血涂洒王莽的住宅,可惜被守门的小吏发觉,王莽捉拿王宇送到牢狱里,令服毒药而死。
王宇的妻子吕焉正怀孕,被囚禁在监狱里,等到生小孩后再杀掉。
按说“隔辈亲”,爷爷应该比较疼孙子。
可是再到后来,等王莽当了皇帝后,他的孙子偷偷的自制皇帝衣服,在家里过皇帝瘾,结果被他发现后也立马杀掉。
王莽“大义灭亲”起来如此顺手,以至于他的亲戚们政治觉悟都非常高。
司威陈崇奏报:
王莽哥哥的儿子王光买凶杀人,王莽大怒,严厉地责备了他。
王光回到家里,母亲对他说:
“你看自己和王宇相比怎么样?
”言外之意是王莽亲儿子王宇只不过泼了点狗血,就掉脑袋了,你这个当侄子的难道根王莽比亲儿子还亲吗?
说完这娘俩儿就很自觉地自杀了!
安汉公,伪皇帝,真皇帝
王莽在南阳实际上没有呆太长时间,因为京城里的众多大臣纷纷为这个大家公认的好人求情,要求恢复他的官职。
恰好这年又发生了日食。
日食这玩意儿在古代是很吓人的,人类不知道它的原理,就当成是老天发怒瞪眼的表情,是一种整个国家都要遭惩罚的征兆。
所以一旦日食发生,就说明皇帝政事和中央政策有失误,结果触怒上苍。
就连汉高祖吕后那么一个狠人,在她执政制国,统治相当稳定的时候,来了一次日食,她也立刻检讨,认为是自己这么干有违天和,所以上天搞了次日食来谴责她,提醒她。
吕后都怕的事情,哀帝就更受不了,所以这次又成了为王莽说情的大臣们借题发挥的好借口。
汉哀帝只好下诏将王莽召回京城。
王莽回京一年之后,汉哀帝死去,他也没有儿子,结果王莽在姑姑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做了新帝汉平帝的辅政大臣,就这样轻易的又回到了政治圈,而且位居前列,这使得王莽对自己的理论信心大增,同时他的政治胃口已经悄然扩大了……
王莽开始在另一个层次上经营自己的形象工程。
一年春季,王莽暗示益州地方官,命令塞外蛮族自称越裳氏部落,向天子进献一只白野鸡,两只黑野鸡。
王莽向太皇太后报告此事,建议太后下诏,用白野鸡祭献宗庙。
于是群臣大肆歌颂王莽的功德,认为他“像周公姬旦使周成王获得白野鸡的祥瑞一样。
姬旦活着时就被称为‘周公’,因此王莽也应该被赐号为‘安汉公’,并增加他的采邑人户,与公爵爵位相称。
越裳氏,据后来考证,是存在于在越南南部的一个部落。
越南自古以来被热带丛林覆盖,即使越战期间,美国人疯狂撒“橙剂”,也才消灭了越南热带丛林的六分之一。
可见越南的地理条件之复杂。
何况汉朝是在两千年前,估计所谓的越裳氏还是在密密丛林里面与世隔绝的小部落,据说来献野鸡的人和汉朝人交流要经过几道翻译。
而王莽竟然能知道,我们不得不惊叹他有这样丰富的考古人类学知识,即使按今天的标准,他真是个大学者了。
这也说明,知识再多也不会成为累赘——假如你用的是地方的话。
太皇太后诏令封王莽为“安汉公”,这中间的曲折过程也让人喷饭。
开始的时候王莽坚决推辞不受,要求封赏其他几个大臣。
太皇太后再坚持,王莽又四次上书坚持推让,还称病不上朝以表示决心。
左右臣子对太后说:
“还是不要硬改变王莽谦让的心意,只论功赏赐孔光等人吧。
”王莽才肯起床。
太皇太后依王莽的意见,下诏赏赐除了王莽之外的几个大臣后,王莽还是躲在家里不上朝理事。
群臣又进言:
“王莽虽然克己谦让,但朝廷对应当表彰的大臣,还是应及时加以封赏,以表明重视元勋,不要使百官和人民失望!
”于是太皇太后下诏:
“任命大司马、新都侯王莽为太傅,主管四辅事务,称‘安汉公’。
”于是王莽惶恐,不得已而起来,接受太傅、安汉公的封号。
王莽的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脚作风很让人作呕,但是一直非常有效。
王莽想把女儿嫁给平帝为皇后,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但他不直说,而是建议皇帝广泛挑选合适的女子做皇后。
太皇太后将此事交付有关主管机关办理,主管官员呈上众女的名单,王氏家族的女子多在被选中。
王莽恐怕王氏其他人的女儿会与自己的女儿争当皇后,就上书说:
“我本身没有高尚的品德,女儿的资质才能又为下等,她不适宜与众女子一起被挑选。
”太皇太后以为他是诚心诚意谦虚,就下诏说:
“王氏家族的女子,是我娘家人,就不要参加挑选了。
”这其实也是防止近亲结婚生出弱智儿童,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决定。
王莽既然博学,估计也应该有优生优育的一些知识。
但他此时可不管这一套了。
他背地里发动的平民、诸生、郎吏及以上官吏,守候在皇宫大门上书的,每天有一千余人。
公卿大夫,有的前往廷中,有的俯伏在宫内官署的门下,都要求说:
“安汉公的盛大功勋,如此辉煌,如今应当立他的女儿为皇后,为什么单单剔除了安汉公的女儿,天下人将把期望归聚到哪一位身上呢!
我们希望能让安汉公的女儿做天下之母!
”王莽再派遣长史及以下官员,分别去劝说阻止公卿及诸生的请愿,然而上书请愿的人反而愈来愈多。
太皇太后不得已,就听从公卿的意见,挑选王莽的女儿为皇后。
王莽又为自己辩白说:
“应该广选众女。
”公卿争辩说:
“再选取其他女子,就会出现两个正统,是不应当的。
”王莽只好说:
“请察看我的女儿吧。
在封王莽为安汉公的同时,其实还赏赐了他更多的土地,但是王莽屡次又是磕头又是流眼泪,死命不接受。
最后导致了一场遍及全国的轰轰烈烈的上述运动——上书的前后达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诸侯王、公卿、列侯和皇族被接见的,都叩头说:
“应该赶快对安汉公加以奖赏。
”要知道汉朝的国内总人口不过五千万,而且上书的人数统计如此精确,令人实在是哭笑不得。
王莽迈向皇帝宝座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九锡”。
“九锡”就是赏赐给王莽的九样象征性东西,包括绿色的蔽膝和龙冠、礼服,用金玉装饰的佩刀,鞋头突出的履,有铃大车和套马,装饰着九束绦子的大龙旗,皮帽子和细褶白布衫,军车和套马,红色的弓和箭,黑色的弓和箭,立在左边的红色钺斧,立在右边的有金饰的戚斧,铠甲和头盔一套,美酒二卣,玉勺两只,九级青玉两枚等等,算起来其实远不止九样。
这依据的也是远古的礼仪,象征皇家对他的无比信任和器重。
为什么不直接叫“九赐”呢?
这当然是为了增加一般人理解的难度,好显示这是古代的重礼。
这次王莽没有推辞,立马磕头接受了。
有意思的是,打那以后,历朝历代的奸臣要篡权之前,就跟皇帝要“九锡”。
有了这些无上的荣耀,王莽已经是处于权力的顶峰,基本可以呼风唤雨了。
他也无需再耗费大量精力做好人,因为他好人的榜样经过多年的建造,已经象一座摩天大楼一样树立起来,再加上独揽大权,地位已经无人撼动。
下面的称帝之路走得很轻松。
王莽称帝,使用了一种成本极低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又一个“符命”。
符命就是一些神秘物体,上面刻着上天的旨意。
它成本低廉,但威力巨大,自古以来,每逢乱世这玩意儿就蜂拥而出。
武功县长孟通疏浚水井挖得了一块白石头,上头是圆形,下部是四方形,有朱红文字写在石头上,文字是“宣告安汉公王莽崐为皇帝”。
符命的兴起,从此开始了。
王莽使各大臣把这件事上报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不同意,但是为时已晚,因为王莽的势力其实已经超过了皇帝家族。
于是下诏书让王莽当摄皇帝,也就是代理皇帝的意思。
在一些其他场合也称“假皇帝”。
这样一块石头就让王莽拿到了当皇帝的实权。
但王莽并不满足,他开始考虑正式登皇位了。
广饶侯刘京奏报齐郡冒出一口新井,车骑将军千人扈云奏报巴郡发现一头石牛,太保属臧鸿奏报扶风雍县发现仙石。
王莽都一概收下,然后拿这些东西去吓唬自己姑妈太皇太后,还说:
“七月中,山东临淄县的一个乡长作了几个梦,梦见有声音对他说:
‘我是天公的使者。
天公打发我告诉亭长:
代理皇帝应当作真皇帝。
如果不相信我,这个驿亭里会出现一口新井。
’亭长早晨起来查看亭中,确实出现了一口新井。
全社会的符命的制作进程在加紧进行。
各种各样的投机分子都冒了出来。
梓潼县人哀章在长安学习,一向品行不好,喜欢说大话。
他看见王莽居位摄政,就制造了一只铜柜,做了两道标签,一道写作“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道写作“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
所谓某,就是高皇帝的名字。
那策书说王莽是真天子,皇太后应遵照天意行事。
图和策书都写明王莽的大臣应该是谁谁谁,而且这个家伙乘机把自己的姓名也塞在里面,共十一人,连将来的官职都写明了。
这个铜柜最终自然是到了王莽那儿。
王莽就拿这个柜子说事,直截了当的告诉姑妈王政君,他要当真皇帝。
王莽要当真皇帝的意图暴露后,太皇太后大吃一惊,但已经对王莽无法控制,朝廷上下已经到处都是替王莽说话的人。
公元8年,王莽在他的党羽的热烈劝进之下顺利即位,宣布取代汉,改国号为“新”。
到此为止,王莽的皇帝梦终于实现,他的政治道路到达了一个顶点,虽然我们都知道后来他的荒唐改革,他对群雄并起的无力反抗,以及他悲惨的下场,但是谁说英雄一定要善始善终呢?
从王莽在官场的轨迹来看,他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天才。
他洞悉了那个时代的成功秘诀,而且大胆假设,积极实践,迅速成功。
王莽的成功,是在官僚体系的复杂阶层中往上爬最终到达顶点的成功,是积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自我炒作的成功,其秘密在于,在一个等级森严的队伍中,无论你排在哪个位置,都要想法使你下面的人往前推你,前面的人拉你,有了这一推一拉,你爬行的速度就会很快。
直到今天,这条铁律仍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中国 经营管理 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