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消息两篇》教案2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808716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9.84KB
《外国消息两篇》教案2Word下载.docx
《《外国消息两篇》教案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消息两篇》教案2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而日本投降后的安排,则是美国人担任占领日本盟军的总司令;
美国人主办受降仪式,其他盟国派人参加。
至于日本投降的原因,虽然也有客观的一笔,日本是遵照三强(美、英、俄)的最后通牒投降的,没有把功劳都归在美国一家身上,但强化了美国的因素:
美国投了原子弹──“一种威力最大的炸弹”,而淡化了俄国宣战的因素(百万苏联军队击溃了日本关东军,记者没有提苏军的胜利),更没有提中国人的抗战。
全文重点突出美国,作为一名美国的职业记者,他必然如此,也不好苛求。
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中
中国人写的有关周总理逝世的报道、回忆文章,我们见过很多了,这是一篇外国人写的消息,可能让我们感到一种别样的风格。
周恩来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领导人,他的逝世引起了巨大震动。
作为一名法国派驻北京的记者,他的报道不会是“悼词式”的,如常见的缅怀逝者的功绩,歌颂逝者的伟大,倾诉对逝者的哀思等。
他的关注点在于周恩来总理逝世这一消息在广大中国人那里造成的震动和影响。
中国官方发布周恩来逝世的消息的时间(新华社电传早晨4时多,北京电台早晨5时),中国人大部分还沉浸在梦乡。
空旷的街道,默默地听着这沉痛的消息。
作者似乎在暗示,不久这悲痛的消息将传遍中国各个角落,引起巨大的震动。
由于消息尚未广泛知悉,记者重在抢新闻,所以他只能抓住有限的几个人物,对周恩来逝世造成的震动进行描写。
即使如此,作者也成功地抓住了不同的细节去表现。
在法新社大楼开电梯的姑娘,当记者(外国记者很敏感,一直关注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健康;
而这些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秘密)告诉她时,她“顿时放声恸哭”。
“顿时”表明这是突如其来的噩耗,她情不自已,绝无虚伪,“放声恸哭”则表现悲痛之深之重。
另一位中国口译人员,表现得比较含蓄(在那个时代,作为时常接触外国人的特定人员,他受的束缚比较多,而且知识分子情感相对含蓄,不可能像那个姑娘那样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情),但“眼中含着泪,嘴唇颤抖”,他虽然还说着“杰出的革命家”等惯用语,但是“我们没有料到。
我们非常爱戴他”的表白,将他的悲痛心情和对总理的爱戴之情展露无遗。
记者重点描写以上细节,随之做出总结与判断,“中国人民对周恩来极其爱戴”,“预计全中国都将表现出巨大的悲痛”。
新闻记者的观察与敏锐可见一斑。
思考与探究
一、《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虽然文字简短,但是信息量却很大。
试归纳这篇消息报道的新闻事实,说说为什么没有按时间顺序报道事件过程。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这篇消息的新闻事实归纳,具体参见“教学指导”。
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报道事件过程,是因为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
读者最想知道的是日本是否投降了,战争已经打到最后,全世界正义的人们都在等待着胜利的消息。
“日本投降了”,这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新闻事实。
围绕这一新闻事实,按照事件的重要性与关联性来安排顺序,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悲痛之情。
说说消息是怎样抓住人物情态反映人民的悲痛的。
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角度的作用。
作者报道周恩来逝世的角度是很独特的,适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一名外国记者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感情。
开电梯的小姑娘和作口译工作的男子,因身份、职业和年龄的不同,听到消息后表现不同,但真实地表现出中国人民对周恩来的爱戴以及对周恩来逝世的悲痛。
三、消息要向读者传达新闻事实。
试填写下表,看看你对新闻5W要素的掌握情况。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闻要素的掌握。
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中
何时今晚7时今日清晨
何地北京
何人杜鲁门总统周恩来、开电梯的小姑娘、口译人员
何事日本投降了周恩来逝世
为何原子弹轰炸,俄国宣战为周恩来逝世震惊、悲痛
四、阅读下面一则短消息,从新闻结构、要素等方面做些分析,并给这篇消息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
本题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导语的特点,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这篇消息,从新闻结构上看,是“倒金字塔”式结构,德国进攻荷、比、卢三国,标志二战西线战事爆发,这是此篇消息的主要新闻事实。
从新闻要素来看,时间是今日黎明,事件是德国进攻三国,盟军进入比利时,大战即将爆发。
参考标题:
德国对荷、比、卢不宣而战,大战迫在眉睫
相关资料
一、新闻报道的立场与角度
新闻的来源是事实,但是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对事实的报道也有重大的影响。
同样的事实,新闻报道的角度、立场不同,可能使事实看上去完全不同。
特别是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他们是成长、生活于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条件、文化背景中的人,是为各种有特定目标、报道准则、社会规范下的媒体工作的人,所以他们在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和选择的时候,就必然有所不同。
这就可能导致他们的报道偏离事实,无论他们怎么标榜自己的客观、真实,实际上都不能做到绝对的真实。
报道事实角度不同,首先可能是揭示出问题的不同方面,其次对人们思考的方向有不同的导向。
如教材第一章中引用的美国总统里根的儿子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的一则电讯,我国报纸在刊载这条新闻时,编辑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传达给读者的信息也各有侧重。
这些消息的主题,表现了同样的事实,总统里根的儿子领失业救济金,而引题的处理,则透露出作者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和立场。
如果从人文性因素方面看,第一则引题突出表现平等的观念(总统的儿子也和大众一样);
第二则引题则反映了美国政府的某种骗局;
第三则引题突出了自强自立的意味。
至于报道事实的立场不同,所传达的意思也会差异很大甚至南辕北辙了。
比如同是报道北平解放:
【新华社陕北31日电】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二百余万人口的北平,本日宣告解放。
北平的解放是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军事发展和政治发展之一。
原有国民党反动军队及其军事机构大约20万人据守北平,乃是执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主席所宣布的八项和平条件以和平方法结束战争的第一个榜样。
这个事实的发生,是人民解放军的十分强大,所向无敌,国民党反动军队中的广大官兵战意消沉、不愿再做毫无出路的抵抗,和北平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真正民主和平的结果。
北平的国民党军主力现已开至城外指定地点,人民解放军定于本日开始入城接防。
北平的人民久已像亲人一样地渴望着人民解放军。
在知道了人民解放军即将开入北平后,北平的工人、学生、市民连忙热闹非凡地筹备着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因国民党军全部出城之一再延期而感觉不耐。
人民解放军即将和平地开入北平的消息,使这个古城突然恢复了青春的活力,从1月23日起,物价顿然下降。
街道上重新拥挤着欢天喜地的行人,他们到处打听着解放军入城的确实日期,询问着和传说着解放军和共产党的宣传品的内容……
【美联社1949年2月3日电】今日北平给它的共产党征服者一个热闹的欢迎,这只有这个经常被征服的城市才能做到。
共产党向拥挤着的成千成万的人显出一两件东西看看──长达数里的缴获来的美国造的各种车辆。
长列的市民在这个热闹的欢迎游行中把嗓子都喊哑了──正如当日本人占领北平他们欢迎日本人,当美国人回来他们欢迎美国人,当中国国民党人回来他们欢迎国民党,以及数百年前欢迎蒙古人与鞑靼人一样。
北平在欢迎他的征服者方面是素享盛名的。
新华社的新闻稿着重报道北平一派欢腾,人民群众像对待亲人一样迎接解放军进城。
而美联社稿也报道人民欢迎解放军的盛况,但是将之与迎接日本人、美国人、国民党人相提并论,可以说表达了美国一些媒体对中国人民革命的敌视和诬蔑。
一样的新闻“事实”,给人的印象却完全相反。
总之,新闻作品选择怎样的角度和观点传播事实,对意义的呈现具有重大影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事实之后的角度与立场,对于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是有帮助的。
二、补充阅读
中国向毛泽东告别的仪式非常感人
法新社1976年9月18日(记者:
比昂尼克)中国向毛泽东告别的仪式是庄严的、朴素的、非常感人的。
当北京站的大钟敲响三点的时候,我是在火车站广场上同成千上万中国群众在一起的唯一的外国人。
人群默哀了三分钟,他们把行李放在地上,双手下垂,两眼注视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画像已经围上了黑黄两色的桑纱。
一点声息都听不到,一切活动完全停止,全市一动不动。
钟敲到第三下的时候,火车头上凄厉的汽笛声打破了沉寂。
就在这同时,车站广场周围的扩音器里传来了中国哀乐的悲伤的旋律。
所有在场的人一下子低下了头。
人人眼睛都朝地上看。
他们中间有:
背着婴儿的农村妇女,人民解放军的老战士,穿着老式黑衣服的农民,臂上戴着黑纱和白菊花、胸口上别着毛主席像章的青年,还有孩子们。
我周围的人都哭了起来,没有任何过分的动作和哀嚎,保持了完全的尊严。
这是感情极其强烈的时刻,我再也不觉得我是外人了。
我同人们一样感到悲伤,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到火车上和工厂里的汽笛停下来以后,许多人还低着头。
有人擦干了眼泪,其他人若有所失地仰望着他们的“伟大导师”的遗像。
啊,毛主席真的逝世了。
(选自黎信、曹文秀选编《西方新闻作品选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版)
4.广播电视消息两篇
打工仔成为国家计委座上宾
“打工仔成为国家计委座上宾”这个题目就非常吸引人。
打工仔,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体;
国家计委,是掌管全国经济运行的权力部门。
两者在一般人的意识中,是很难联系到一起的。
记者很敏锐地抓住这一改革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加以报道,表现了新闻工作者敏锐的职业嗅觉。
主人公刘兴发虽然工作在最底层,但是位卑不敢忘忧国,他积极思考,进言献策,表现了一位公民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与热忱。
也正因为他工作在最底层,才能真切感受到微观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才能看到位于宏观经济顶层的决策者们接触不到的真实情况。
他成为计委的座上宾,并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计委的做秀表演,而是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需要产生的新事物新现象。
这正是消息的新闻价值所在。
作为一篇广播消息,它又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是它的结构。
受广播形式的局限,广播消息一般采用线性的发展结构,以适应听众“听”的习惯。
这篇消息采用单线结构,先介绍这则新闻的由来,然后简要介绍刘兴发的个人情况,让听众对背景有所了解。
随后进入正题,介绍刘兴发给计委写建议书的缘起、想法,自然过渡到刘兴发的建议书的内容,重点是他对户籍制度和流动人口管理的意见,这些都出自他作为流动人口出来打工的经验,是自己切身的感受,因此见解新颖独特,受到计委的重视。
最后刘兴发应邀参加国家计委“十五计划”问计求策座谈会,与领导专家交流意见。
他的材料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最后课文又补充交代了参与座谈会的人员构成情况,凸显了事件的不寻常性。
全文虽然说了很多事,但是记者的叙述不枝不蔓,不冗不繁,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说,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使听众能很容易“听”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次,音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
(1)录音和记者的叙述相辅相成,较好地表达了新闻内容;
(2)录音和记者的叙述相间,避免了单一叙述或单一录音带来的单调感,让听众能兴趣盎然地“听”下去。
(3)录音的使用,当事人现身说法,为新闻报道增添了真实性和可信度,更让听众觉得亲切、自然。
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WTO
重要性,历来是新闻价值中最受关注的一个要素。
许多能预测的重大事件发生前,很多记者会彻夜蹲守,就是为了抢到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新闻。
中国加入WTO,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件大事,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使它成为万众瞩目的新闻事件。
教材选取这篇电视新闻消息,可以说也是看重了事件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消息,更凸显其形式特点。
电视新闻的画面是非常重要的,文字叙述(以电视解说词的音响形式出现)反而退居次席。
这篇电视新闻,画面感非常强。
记者选择那些能表现新闻要素的画面,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了解。
比如:
时间(字幕:
北京时间2001年11月10日23:
10);
地点(画面:
多哈喜来登酒店萨尔瓦大厅);
人物(画面:
石广生、杰拉德、卡迈勒);
事件(画面:
会议主席卡迈勒宣布审议结果,石广生起立,卡迈勒、穆尔表示祝贺,全场鼓掌)。
画面将这篇消息的新闻要素形象、鲜明地传达给观众,而文字的解说词,只是起到辅助说明和串联的作用。
电视新闻的解说词,虽然作用不像纸质新闻消息中的文字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
很多情况下有画面无解说词,观众是搞不懂新闻在说什么的。
这篇新闻即是如此。
但是电视新闻的形式,也要求解说词能适应电视新闻的特点:
一是简捷,电视新闻画面一般持续时间不长,长篇大论的解说词跟不上电视新闻的节奏;
二是对应,解说词要配合画面,因此可能是不连贯的、跳跃性的。
如这篇消息的解说词,前后就是不连贯的,只是起到对应画面,解说画面的作用,如果单独拿出来,是不成文的。
三是解说,主要起到帮助观众理解画面的作用,一般不进行完整的叙述和议论。
这篇消息的解说词就是这样,开头主要介绍大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议程,是概括性的;
最后是针对画面热烈的气氛所发议论,这在一般的文字消息中是不会出现的。
一、音响是广播新闻中最重要的传播符号。
《打工仔成为国家计委座上宾》是怎样运用录音内容的,这些录音内容对这篇消息起到怎样的作用?
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广播消息的特点和形式。
这篇消息运用录音,首先让人物出场,使听众感到消息的真实可信;
其次录音与叙述相辅相成,互为印证,互为补充;
其三是与记者的叙述相间,造成听觉上的良好效果,不使听众感到单调。
二、电视新闻的画面和解说词可以说是相互配合的。
试以《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WTO》这篇电视消息为例,说说其画面和解说词是怎样对应的,解说词对画面有怎样的补充作用。
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电视新闻消息的特点和形式。
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和画面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这篇消息开头的解说词,介绍会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会议的议程,与画面是同步的,视听结合,使人印象深刻;
最后的解说词为中国加入WTO而欢呼,也是对应画面上欢庆的气氛的,两者互相渲染,极好地表现了我国入世的喜庆气氛及重大意义。
三、把这两篇课文分别改写成一篇文字消息,并分析一下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在表现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广播电视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异同,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体会。
参照教材、教参中这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完成。
答案略。
一、广播消息
广播消息是运用电波传送的声音(包括有声语言和其他实况音响)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广播体裁,实际上是消息在广播报道中的具体运用,或者说是消息与广播相结合的产物。
广播消息可以分成带音响的消息和不带音响的消息两大类。
带音响的消息是运用实况音响或录音进行新闻报道的广播形式,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听觉的形象性,是最能够凸显广播特色的新闻报道方式。
按照采制方式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录音报道和现场报道。
后者比前者的时效性更强,现场感染力也更强。
不带音响的消息习惯上称之为口播消息,一般由播音员根据文字稿播报。
口播消息既要遵循一般消息的写作要求,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传播新闻信息,又要考虑到听众收听的特点,语言要尽量口语化,要朗朗上口、娓娓动听,并且需要适当的重复。
按照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口播消息可以分为动态消息、非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以及简讯等。
除简讯外,广播消息通常由导语和新闻主体构成。
其写作实际上就是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广播传播中的体现:
1.广播消息的导语。
导语是消息中扼要表述最重要或最精彩的新闻事实的开头部分,一般位于消息的第一段或前几段,具有点明新闻核心内容,唤起受众注意和兴趣的作用。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但开头并非都是导语。
比如说,按照新闻事件顺序写的消息开头就未必是导语。
广播消息导语的写作需要注意:
一是善于突出最能表现最新事态的新闻要素;
二是尽量应用具体、形象的事实;
三是与新闻主体融为一体。
2.广播消息的主体。
这一部分主要表述的是新闻事实,与导语相辅相成。
广播消息的主体既要内容充实具体,又要方便听众收听。
要想在有限的篇幅内满足这两项要求,首先需要做到善于运用典型事件说话,其次合理配置材料,还要做到叙事删繁就简、简繁有致,当然必要的背景交代不可忽略,恰当的背景交待有利于听众正确理解报道内容。
3.广播消息的结构。
广播消息要按照人们的听觉规律处理导语和主体的关系。
为适应听觉的需要,广播新闻一般都采用单线结构。
如果是多因素消息,也不能“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而是一件一件地叙述,做到层次分明。
广播消息可以采用“倒金字塔”和非“倒金字塔”两种结构形式。
(选自《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通常人们习惯称之为电视新闻。
它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新闻节目的主体、骨干。
消息类新闻是电视台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渠道,是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这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代表。
消息类电视新闻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旨在迅速、广泛、简短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传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种法律、法规,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用客观事实,形象、真实、“短、频(广)、快、活”地传播,是它的基本特点。
电视深度报道与广泛、迅速、简要地传递新闻信息的消息类新闻不同,它是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报道新闻事态;
它体现了电视新闻由起步走向成熟、由浅层走向深层的变化。
深度报道是相对于动态性报道而言的,是对事件、事态作深层次的剖析。
概括地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声、画形象,对重大的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
电视深度报道具有以下特点:
立体化、多层次的剖析;
理性思辨色彩;
表现手法多样;
传播效果显著。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也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方式。
从传播来看,系列报道、连续报道不是一个完整的节目,它是在消息类新闻节目中播出的。
从单条新闻来看,它也不是深度报道。
但是,从整体报道来看,它对事件、事态的报道是连续渐进的,有完整的前因后果的阐述;
每次报道在内容、思想层次上又是递进的。
这些又是深度报道的特点。
因此它是在消息类新闻节目中做深度报道的载体。
也可以说它跨于消息类新闻与专题之间,使新闻报道内容由简要到有一定深度。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时追踪事态发展,进行及时而持续的报道。
具有时新性、连续性、完整性、递进性、广博性和显著性的特点。
系列报道则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主体、不同侧面做多层次、连续的报道。
连续性报道和系列报道都具有新闻性,都是由多个独立的报道构成,也都是持续的多次的连续报道。
但是,二者又不等同,它们在题材、时效、报道序列和传播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出处同上)
三、位卑未敢忘忧国──《打工仔成为国家计委座上宾》赏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十五”计划献妙计。
刘兴发是一位普通的打工仔,在一般人的眼里,打工仔的社会地位是低下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身份卑微的打工仔,在为生活而奔忙的同时,仍然不忘关心国家的发展计划,写了两万多字的建议书,而且引起了国家计委领导和专家的重视,巨大的新闻价值显而易见。
加之作者有意凸显“打工仔”和“国家计委座上宾”的身份对比,给人的印象更深。
报道紧跟形势,贯彻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事例典型,具有新闻和宣传的双重价值。
全文层次分明、内容充实、令人信服,是一篇好新闻。
(选自江欧利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0年度新闻佳作赏析》,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四、一切为了这一刻……(肖振生)
尽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成为昨日的历史,但是时至今日,卡塔尔财政大臣卡迈勒面带笑容、一槌敲下的场面广大中国人仍然记忆犹新。
中国人15年的久久期待已在那一瞬间成为永恒,那一历史性的场面早已定格在国人的脑海里了。
而我们,中央电视台的三名记者则有幸成为这永恒一刻的见证人、记录者。
当地时间2001年11月10日晚上,是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审议中国入世的时刻。
灯火通明的多哈喜来登饭店的萨尔瓦大厅端坐着142个成员体和39个观察员的近千名代表。
而大厅外,包括美联社、路透社、CNN、BBC在内的国外媒体的千名记者塞满了走廊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中国入世是此次会议可以预见的唯一亮点,由于人们知道这一夜属于中国,于是众多的目光早就聚焦在了这里──人们在期待着。
对于这一刻,中国人有太多的等待、太多的企盼。
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声音、每一个采访对国人来说都有着无尽的意味。
在离开北京之前,我们就已经感觉到了肩头的分量。
为了这一刻,在到达多哈的八天里,记者忍受住了令人难以忍受的贴身检查,三人平均一天吃不上两顿饭,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饿了蹭一点会场的点心吃,困了在走廊的地上过夜,我们无怨无悔。
为了这一刻,我们多次努力未果后,不得不直接求助于我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石广生部长,经多番交涉,终于在最后的时刻获得中方一名摄像记者进入会场的许可。
这也是萨尔瓦大厅除东道主多哈的记者外,唯一可以进入并留在场内的记者。
当地时间18时10分,在一阵骚动中,这一刻终于来临。
中国政府代表团走出电梯。
在人声鼎沸、人头攒动中,他们冲出记者的层层包围,进入会场。
桌台被撞倒,花架被撞翻,摄像机被撞坏。
接下来的便是大家所看到的:
中国人在181个成员体和观察员代表的掌声中,坐到了本应早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
会场内外的温度陡然升高,兴奋和笑意写在了人们的脸上。
卡迈勒的敲槌,会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国代表团成员欢乐的表情,世贸组织时任总干事穆尔摘眼镜擦眼泪翘大拇指,石广生团长、龙永图副团长与人们热情拥抱,外国代表上前祝贺等等等等,无一遗漏地被记录下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我们没有辜负这一刻。
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的艰苦历程整整走了15年,而审议通过中国入世仅仅用了8分钟。
这8分钟里浓缩了太多太多。
在那一时刻,在一片“Congratulations(祝贺)”声中,我在新闻稿里写下了这样一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消息两篇 外国 消息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