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797823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06.22KB
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历史作用
(1)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成果。
(2)有利于保障公民自由,限制政府权力;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举和巨大进步,促进了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民主化进程。
考点2
▶ 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1)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2)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促使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3)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同时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考点分类
考点内容
考查情况
常考点(高频)
法德代议制
2017·
全国文综Ⅰ,41
2016·
全国文综Ⅲ,35
冷考点
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2018·
全国文综Ⅰ,33
1.(2016·
全国文综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解析▶ 1875年以后,法国的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内阁更迭频繁。
戴高乐时期,宪法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国家政治中的权力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使政府有相对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故选A项。
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
该规定只是强化了总统权力而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排除C项;
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答案▶ A
2.(2018·
全国文综Ⅰ,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财产公有”等理论均是马克思的革命观点,这些理论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口号及目的,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已经接受这些理论,故A项正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
发表,故B项错误;
从材料中看不出工人运动兴起的国家范围,故C项错误;
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
题序
短板分析
技巧归纳
1
对信息的理解和总结能力欠缺。
总统、议会、政党均是法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设置为三个选项对考生具有较大迷惑性
理解不同时期历史事物的特征,并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如1958年宪法加强了总统权力,但并未提及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审题不清易错选C项。
另外需要注意法国实行的是多党制而非两党制,议会仍保留了立法权和选举总统的权力
2
未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失分反映了将特定的历史事实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欠缺
利用时间节点排除。
结合“1847年6月”,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另需注意C、D两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不能够说明正义者同盟改名等变化的历史现象
德国现代化的领导力量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两国。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典型例题】 (2019·
宁夏银川二模)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
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
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
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通过战争逐步扫清了统一障碍,完成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使德国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这具有革命性。
但他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革命家”一词说明其作为具有革命性,“白色”一词说明其作为具有保守性,故选C项;
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只解释了其革命性,没有解释其保守性,排除A项;
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现代化并没有共同发展,其思想仍是比较保守的,排除B项;
德国的社会革命是有局限性的,对工人运动是不容忍的,排除D项。
答案▶ C
0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以及近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1)经济上:
圈地运动及海外殖民扩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商品市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2)政治上: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3)对外关系上:
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参与殖民掠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等欧洲强国。
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思想上:
16世纪英国进行了“国教”改革,建立了民族宗教;
早期启蒙思想家最早在英国出现,如托马斯·
霍布斯、洛克等人,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 从通史视角审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比较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社会结构
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
政治制度
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巩固
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英美日益完善代议制
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国际工人运动呈现出新特点;
列宁主义诞生
国际政
治格局
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逐渐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美、德等工业强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续表)
殖民扩张
武力扩张;
商品输出;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文学艺术
现实主义文学、绘画、音乐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
考点3
▶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革新,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着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
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使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
工业化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
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促进了1815年以后各类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
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考点4
▶ 工业革命与思想、文学和影视艺术发展的关系
1.思想方面: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2.文学艺术
(1)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尖锐,促使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2)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并借助工业革命的光与色研究成果,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画派出现。
(3)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宏的歌剧,等等。
3.影视艺术:
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社会的巨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19世纪末,电影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它满足了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
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诞生。
考点5
▶ 近代科技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思想,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促使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从牛顿力学体系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达尔文进化论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神学,两次工业革命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常考点
(高频)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全国文综Ⅰ,34
全国文综Ⅱ,41
(2)
全国文综Ⅱ,33
全国文综Ⅲ,33
全国文综Ⅱ,40
(1)
全国文综Ⅲ,40
(1)
2015·
轮考点
(轮流)
近代的科学技术
2019·
近代的文学艺术
全国文综Ⅱ,34
全国文综Ⅲ,34
1.(2018·
全国文综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关于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原因,传统观点是从技术、市场等视角观察的,而后来有研究者从政治前提和“煤铁资源”等视角来研究,拓展了传统研究的视角,故B项正确;
A项说法过于绝对;
“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包含了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比较,C项错误;
材料中均是研究者的观点,从材料中看不出哪种更可信,D项错误。
答案▶ B
2.(2019·
全国文综Ⅰ,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技术的发明创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从“万能蒸汽机”的改进过程看,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先是发明了单动式蒸汽机,后来又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由此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劳动实践,故选A项;
材料强调的是瓦特在实践中的发明创造,而非科学理论的突破,故排除B项;
C项中“取决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
D项中“各阶层广泛参与”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对史学常识类问题接触较少,对主干知识缺少深层次挖掘容易失分
仔细对比,回归常识。
学生易错选C项,认为所列的研究中确实少了对其他国家的观察,实际上题干在描述英国的优势时就已经暗含了对比,所以应排除C项。
对于史学常识类问题,自2009年高考以来就一直存在,学生面对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常识、立场等角度分析,仔细甄别选项中的错误
因题干中工厂主资助等次要信息而忽略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实际上是材料分析能力的欠缺
结合关键词理解材料大意。
解题时注意材料强调的过程变化即蒸汽唧筒抽水——单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结合关键信息“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不难得出答案。
同时注意过于绝对的说法“取决于”“依赖于”“各阶层广泛参与”往往是错误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中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
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摘编自王红《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
山东德州高三上学期期末)19世纪30年代,巴尔扎克发表小说《欧也妮·
葛朗台》:
葛朗台明白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对欧也妮的求婚是为了他的财产,但加以利用。
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
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的《欧也妮·
葛朗台》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它批判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金钱的崇拜,故选D项;
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风气对人的异化,不是政治腐败,排除A项;
材料批判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主义,不是专制体制的腐朽,排除B项;
材料体现的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C项。
答案▶ D
对点训练
考点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18世纪末,同法国作斗争几乎成为欧洲各国一切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的中心问题。
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
A.工业生产领先欧洲 B.实行殖民扩张政策
C.掀起反封建的浪潮D.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解析▶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在欧洲各国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十分仇视革命的法国,英国担心法国过于强大会影响自己的欧洲大陆霸权和海上霸权,如何控制法国大革命成为当时欧洲国家的中心议题,故选C项;
当时工业生产领先于欧洲的是英国,故A项错误;
当时法国正在进行大革命而不是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
“工人运动此起彼伏”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1875年宪法的分权设计如下:
立法权分为元老院和五百人院,立法创议权归五百人院,法案经五百人院讨论通过后送元老院审批,由元老院审批后颁布。
元老院有权通过或拒绝批准五百人院所提交的议案,但不能对其进行修改。
由此可知当时法国( )。
A.实行分权制衡的体制
B.代议制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地步
C.五百人院的权力超过元老院
D.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解析▶ 材料“立法创议权归五百人院,法案经五百人院讨论通过后送元老院审批,由元老院审批后颁布”说明法国当时实行分权制衡体制,故A项正确。
1875年,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完美无缺”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元老院的权力大于五百人院,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1875年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故D项错误。
考点二: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
由此可见( )。
A.周边国家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
B.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
C.德国积极准备发动世界大战
D.保持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
解析▶ 据题干“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知,德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也可以说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故B项正确;
1871年德国已经完成了统一,故A项错误;
1871年德国的主要任务是稳定政治和发展经济,故C项错误;
国际和平的实现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仅仅依靠均衡态势是不够的,故D项错误。
考点三:
《共产党宣言》
4.“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竞争造成的分散状态。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 )。
A.指出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
B.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C.反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
解析▶ 根据材料“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可知无产阶级通过结社等方式走向联合,故C项正确;
材料的主旨是工人由分散状态走向革命联合,没有反映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故A、B两项错误;
材料主要体现工人阶级的联合,没有批判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故D项错误。
考点四:
5.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鲁热里说:
“巴黎公社成为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因为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
”材料表明( )。
A.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怖
B.公社革命后共和派的势力大增
C.公社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进程
D.公社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价值
解析▶ “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表明巴黎公社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的进程,故C项正确;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没有带来社会恐怖,故A项错误;
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的进程,没有反映共和派势力大增,故B项错误;
巴黎公社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故D项错误。
考点五:
工业革命
6.1848年发表的关于英国泰晤士河的讽刺诗:
“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伦敦诺尔一路臭,多少基督徒呼吸,冒泡河面散发臭。
”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基督教信仰缺失B.环保意识淡薄
C.政府管理松懈D.工业革命的深入
解析▶ 由材料“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等信息,可知当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冒泡河面散发臭”可知公共健康问题突出,这些都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关,故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引发环境污染问题,没有体现信仰问题,故A项错误;
环保意识淡薄只是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源,故B项错误;
政府管理松懈不是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故C项错误。
7.根据下图可知,该时期( )。
A.英国仍保持贸易优势地位
B.美德工业水平一直落后于英国
C.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长
D.西方大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英国排名第一,占有优势地位,故A项正确;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工业水平超越英国,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体现不出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长以及西方大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故C、D两项错误。
考点六: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8.瓦特研制蒸汽机的成功既是科学家的天才展露,也是一首发明家与企业家联姻的颂歌。
他研制成的蒸汽机遇到了有眼光的企业家的赏识,发明家和企业家共同缔造了伟大的“蒸汽时代”。
这说明瓦特的成功离不开( )。
A.企业家的赏识与支持B.书香家庭的熏陶
C.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D.自己的刻苦钻研
解析▶ 根据材料“他研制成的蒸汽机遇到了有眼光的企业家的赏识,发明家和企业家共同缔造了伟大的‘蒸汽时代’”可知瓦特的成功离不开企业家的鼎力支持,故A项正确;
瓦特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故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企业家对工业革命的贡献而非社会发展对工业革命的推动,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企业家对发明家的支持而非发明家自身的努力,故D项错误。
考点七:
现实主义文学
9.1847年英国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文档 近代 西方 文明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