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1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797812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12KB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1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1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
’……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
”此词写别情,为柳永的名作之一,乃别京都恋人之词,当是出为屯田员外郎时所作。
一、常识积累
(一)注音
参差(
)
堤沙(
珠玑(
)
罗绮(
叠巘(
箫鼓(
千骑(
凝噎(
暮霭(
(二)一词多义
将
异日图将好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对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无言以对
对症下药
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
(三)基础知识
1、词的起源:
兴起于
,盛行于
,并在
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
”、“
”、“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
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
(58字以内)、
(59—90字)
(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
等。
(词的段落叫:
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4、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
,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柳七”“
”。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二、合作探究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
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将它描绘出来?
(开放性答案)
三、拓展阅读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忆江南》
第二课时《雨霖铃》
1、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怎样体现“虚实相济”的特点?
2、开头三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交代了哪些内容?
3、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
(联系《琵琶行》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
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5、自上片“念去去”一句之后是写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述自己今后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情感的?
6、这首词的上、下片是怎样巧妙过渡的?
7、统观全词作者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8、赏析名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拓展阅读(选做)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
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
—1119):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
这里指水瓮。
④坞:
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1.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5分)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扶持\
带兵的人、将领\
带、带领
面对着\
回答\
对待\
对付
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参看创新设计:
①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②从地理位置上;
从历史传统上;
从自然景观上;
从市井面貌上;
从百姓生活上。
③抒发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参考:
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
“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
“染”: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铺陈:
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
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
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
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2、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开头三句:
明确:
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2、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
这几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
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
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
3、统观全词作者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①直接抒情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写景)相结合。
②情景交融。
上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惆怅伤感(融情入景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
清秋冷落
—
愁意浓浓
杨柳岸
晓风残月
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以情带景
③虚实结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实;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
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
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
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
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4、作业
【画面大概是:
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
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
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
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
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
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答案:
1、上片写恋人离别,下片写别后心情。
(2)起头“寒蝉”三句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气候(骤雨初歇),这三句不只是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是情景,融凄苦之情人景,暗寓离别之意。
“都门”二句是情事,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将人物置于矛盾这样集中的情境之中。
进出“执手”一句,语言极为通俗,感情也极真挚,伤极痛绝之情态毕现。
至此,写的是实景实事实情,“念去去”二句是他的内心独白,“念去去”三句读时要一字一顿,声断气不断,这二句是别后想象之景,茫茫辽远的空间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烟霭,在半虚半实间突出了离愁的深切。
下片是虚写。
下片开头“多情”一句承接巧妙,是对上片的归结,写人间离别伤感是普遍现象,“更那堪”又转入现实,“冷落清秋节”既照应首三句,又以景寓情,更深地开拓了诗境。
“今宵”一句是名句,词人想象今宵酒醒之后的所见之景,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凄清的画面使离人更感孤单,言外之意无穷,以别后想象之景写离愁。
“此去”四句是直接抒情,问句作结,言外之意是与离人分别以后,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兴致了。
下片虚写着重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读罢回首上片,我们方能从景物中体验情思,从实境中探寻虚境。
意境由实境与虚镜组合而成,实境就是具体物象以及由物象构成的艺术整体的境界,虚境就是实境中所包含的一种象征境界。
词中的事、景、态都是实境,词人的情思就是虚境。
我们要透过实境看虚境。
5【明确】一个“念”字引出了很多的思绪:
“去去”是说他将越行越远,直到楚天尽头;
他感到实在难以忍受这清秋季节的远别;
他更怕夜里酒醒后,看到在残月冷辉中,杨柳依依,晨风吹拂的景致,心里倍感凄凉。
他愁的是这一去将连年不归;
想到今后将非常孤独、寂寞,美丽风景无心观赏,相思之情无处述说,他就更加忧郁、悲伤了!
6【明确】长调的过渡最不容易,既不能“全脱”,又不能,“明黏”。
这首词上片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真是既不“全脱”又不“明黏”。
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家称这类句子为“换头”,意思是跟上片的起拍句字数不一样),也承接得巧妙:
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些自慰的意思;
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开拓了诗的境界,下面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8【明确】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广幅鲜明的画面。
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菩萨蛮》)关于风,曹植也曾写过:
“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
”(《七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
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
李清照《念奴娇》云: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
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补】
《柳永词两首》导学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文体知识:
词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等。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词,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
他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
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
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词虽分片,仍属一首。
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词有词牌。
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
如《六州歌头》;
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
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
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
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2.作者简介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失意无聊,流连坊曲,乐工歌妓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作词,始行于世,甚至传入禁中。
尝有《鹤冲天》词云: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
“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由是自称“奉旨填词”。
改名后,中进士,历余杭令、盐场大使,终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词谱》卷三十一:
“宋词盖借旧曲名,另依新声也。
调见柳永《乐章集》,属双调。
第二部分:
讲解赏析
一、作品讲解
《望海潮》
(1)整体上:
词咏钱塘之繁华,极尽渲染之能事。
(2)上阕写杭州都会的繁荣、钱江潮的壮观以及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
”东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杭州是江苏、浙江一带的都会,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写的是“都会”。
绿柳含烟,画桥流水,门上悬着挡风的竹帘,窗上挂着翠绿的帷幕,还有那高高低低的亭台楼阁,这里大约住着十万户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侧重于刻画“形胜”。
古木参天的绿树环绕着江堤,汹涌的波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奔腾不息的钱塘江绵延无边,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市场上的店铺里陈列着珍贵的珠宝玉器,家家户户摆满了绫罗绸缎,一家比一家富贵豪华。
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
(3)下阕写西湖的风光景物以及权贵们的排场风度: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描绘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语,是千古迷人的丽句。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景色宜人,非常清秀美丽。
三秋时节桂花飘香,映日荷花绵延十里,芬芳馥郁,令人陶醉。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写的是下层人民。
和风丽日笛声悠扬,明月照耀下的湖面采菱的歌声不绝于耳。
垂钓的老翁,采莲的少女,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写的是州郡长官。
大队的人马簇拥着高大的仪仗旗帜下的长官,人们乘着酒兴倾听湖上的箫鼓之声,一面吟诗作赋,一面观赏着湖光山色。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希望日后把这如诗如画美景描绘下来,待其回到京城后,向同僚们把这里的繁华景象夸耀一番。
2.《雨霖铃》
这首词写离情。
(2)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1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第二 单元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