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 第十六课 伶官传序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788548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61.49KB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 第十六课 伶官传序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 第十六课 伶官传序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 第十六课 伶官传序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
1.岂非人事哉
古义:
人为之事,人力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2.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介词,和;
其,代词,他
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随从官员
干某项事业
4.其意气之盛
心情,气势
意志和气概;
志趣和性格;
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5.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相当于“以至于”,到了……的局面(境地)
表示另提一事
三、一词多义
1.原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动词,推究
②情有可原动词,原谅
2.恨
①此三者,吾遗恨也名词,怨恨,仇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动词,遗憾
3.归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动词,归顺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动词,回到
③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动词,回去
④完璧归赵动词,归还
⑤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归向
4.举
①举天下之豪杰形容词,所有的
②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克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
④举头望明月动词,抬起
⑤死即举大名耳动词,成就,成功
⑥举孝廉不行动词,推举,推选
5.盛
①盛衰之理读shè
ng,形容词,兴盛
②盛以锦囊读ché
ng,动词,装着
③其意气之盛读shè
ng,形容词,昂扬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读shè
ng,形容词,强盛
⑤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读shè
ng,形容词,盛大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读shè
ng,形容词,职位高
6.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形容词,容易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
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动词,交换
7.告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动词,祭告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动词,告诉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动词,告慰
8.微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数词,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②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形容词,地位低下,卑贱
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副词,稍微
④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形容词,深奥,微妙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⑥恨晨光之熹微形容词,微弱
9.以
①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名词性结构,……的原因
②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10.与
①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
②与尔三矢动词,给
11.乃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代词,你的
②何乃太区区如此,这样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副词,于是,就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
⑤乃悟前狼假寐副词,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
订盟约
②函梁君臣之首函:
用木匣子装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本:
推究
(2)名词作状语
①负而前驱前:
向前
②一夫夜呼夜:
在夜里
③仓皇东出东:
向东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成功:
成功的消息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忧劳可以兴国兴:
使……兴
②逸豫可以亡身亡:
使……亡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
有谋有勇的人物
(2)形容词作动词
乱者四应乱:
作乱
形容词活用是指某些形容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形容词的活用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有时后面却带了宾语(但又不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时候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
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形容词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活用形式:
所+形容词。
例: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兰亭集序》)
欣:
喜爱
②形容词放在“能”“足”“可”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形容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穷:
走到尽头
③形容词带宾语时,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宾语。
善万物之得时。
(《归去来兮辞》)善:
喜好、羡慕
④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但也表示某种动态,此时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滕王阁序》)常:
常存
(2)形容词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明显地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形容词用在“其”“之”后面,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乏困:
缺少的东西。
②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
贤能的人少:
年龄小的人
长:
年长的人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归去来兮辞》)
幼:
幼儿
③形容词用在数词后面作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四美具,二难并。
(《滕王阁序》)
美:
美好的事物
难:
难得的贤主嘉宾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过秦论》)
形+宾=使+宾+形
愚:
使……愚笨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孟子·
尽心上》)
形+宾=以+宾+为+形
小:
以……为小
4.数词作名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
微小的事情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梁,吾仇也(“……也”表判断)
②此三者,吾遗恨也(“……者,……也”表判断)
③燕王,吾所立(无标志判断)
2.被动句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被动)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动)
3.状语后置
①庄宗受而藏之于庙(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庄宗受而(于庙)藏之”)
②盛以锦囊(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以锦囊)盛”)
③而告以成功(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而(以成功)告”)
④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夫祸患常(于忽微)积”)
4.省略句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补出成分为“(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②盛以锦囊(补出成分为“盛(之)以锦囊”)
③还矢先王(补出成分为“还矢(于)先王”)
④而告以成功(补出成分为“而告(之)以成功”)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一、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本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开篇便“呜呼”,表现出作者对这件事的感慨和遗憾之深,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作者虽然摆脱天命观的束缚,但是更看到了人事的重要性,所以一开篇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C.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的依据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D.由本段可以推知本文主要运用例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解析:
选B“作者虽然摆脱天命观的束缚,但是更看到了人事的重要性”错,应为“作者虽然摆脱不了天命观的束缚,但是看到了人事的重要性”。
二、阅读课文2~3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2.下列属于作者认为庄宗的“盛”“衰”原因的一句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选D庄宗兴国是“忧劳”,庄宗“亡身”是“逸豫”。
A项说的是庄宗之父,B、C两项是作者的推测。
3.对本部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
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
B.第3段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得仓皇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
C.本部分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两个方面,最终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印证了开头的论点,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性。
D.本部分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道理。
选A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是第3段的内容。
三、阅读课文第4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4.对本部分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来对比,突出盛衰在于“人事”。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这一结尾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仅是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是身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告诫后人,尤其是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要居安思危,不要以为凭自己的小聪明和勇气就可高枕无忧。
D.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在文章最后再次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过程直接联系起来,突出中心。
选C“不要以为凭自己的小聪明和勇气就可高枕无忧”曲解文意。
“智勇多困于所溺”意为“有智慧和勇气的人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害”。
1.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当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
即使是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王三矢”的叙事,接着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的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
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
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述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
叙述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名句,如“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素材主题
自律
[课内·
提炼]
庄宗的教训
李存勖当年,是何等的雄姿英发,自从24岁袭得晋王之位,先后攻燕国,破幽州,灭梁国。
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是何等的壮阔,甚至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但是,他没有继续忧劳,反而自满。
于是骄奢不检宠爱伶人,导致最后被数十伶人围困,中流矢而亡,可见死得是多么的凄惨。
[课外·
延伸]
1.天下廉吏第一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于青菜”。
他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
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一副:
“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
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
”因此,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毫馈送”。
2.名言警句
(1)涅于混浊而不缁。
——苏辙
(2)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3)廉耻,士君子之大节。
——欧阳修
(4)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5)名为锢身锁,利为焚身火。
——白居易
(6)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
——柳宗元
[运用·
点拨]
一声“呜呼”,感叹于眨眼间的兴衰;
曲终人散,结束了后唐王朝的家国梦;
忧劳兴国,敲响繁华盛世的警钟。
古之英雄豪杰,不少就栽倒在太平享乐之中,原因就在于他们放松了“自律”这根弦。
于成龙敢于自律,终成一代廉吏,而流芳百世。
古人云:
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从古至今都把能否严于律己当作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
因此,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做到自律。
(时间:
40分钟分值:
47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
推其根本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
绳索
C.此三者,吾遗恨也恨:
遗憾
D.及凯旋而纳之纳:
收藏
选C恨:
怨恨,仇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至于誓天断发
C.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D.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选CA项,从事:
古义,随从官员;
今义,干某项事业。
B项,至于:
古义,到了……局面(境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D项,人事:
古义,人为之事,人力;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一夫夜呼B.乱者四应
C.仓皇东出D.负而前驱
选BA、C、D三项中的名词“夜”“东”“前”在动词前不是作句子的主语,而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属于名词作状语;
B项中的“乱”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作乱”。
4.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选B应是“负(锦囊)而前驱”。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分)
译文:
以至于割下头发,对天发誓(愿以死报),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己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二、阅读鉴赏(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一行传》序
欧阳修
呜呼!
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
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
岂果无其人哉?
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
吾意必有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
自古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
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
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
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於心,放身而自得?
吾得二人焉,曰郑遨、张荐明。
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
苟利於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
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
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其事迹略可考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
作一行传。
郑遨传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
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
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
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
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
(选文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节)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古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韫:
隐藏
B.处乎山林而群麋鹿群:
与……为群
C.去就不违其义就:
就职
D.欲以禄遨禄:
俸禄
选D禄,动词,授予俸禄,意即让其为官。
7.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表现郑遨“放身而自得”的一组是(3分)()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②乃入少室山为道士③欲以禄遨,遨不顾④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⑤时时为诗章落人间⑥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②③④D.①⑤⑥
选C“放身而自得”的意思是不入朝为官,在山水中放纵自己的身心获得快乐。
故排除①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修五代史,欲从五代的历史中找几个洁身自好的人物树碑立传,但“仅得者四五人而已”,郑遨是其中之一。
B.郑遨、张荐明乱世不出仕;
石昂不屈服于势利;
程福赟以忠获罪,到死都不为自己辩白;
李自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C.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
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
D.郑遨经常将自己的诗文誊写在丝绢上,后来这些诗文流落民间,人们将它当作珍品互相馈赠。
选D“郑遨经常将自己的诗文誊写在丝绢上”错误,郑遨的诗文流落民间,人们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互相赠送。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意必有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
我想必有洁身自好的义士,因愤世嫉俗远离尘世而不能显现于世。
(2)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4分)
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或“认为他的道德高尚”)。
(3)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
以至抛弃(不顾及)妻子孩子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吗?
参考译文:
唉!
五代之乱达到顶点了,这就是传记上所说的“天地间的光明被封闭、高洁的雅士都去隐居”的时代吗!
在这个时候,做臣子的杀害他的国君,做儿子的杀害他的父亲,而那些士大夫们却安享着国家的俸禄,占据着朝堂,志得意满,不再有廉耻之色的人到处都是。
我认为自古以来忠臣义士多在乱世出现,却奇怪这个时候可以称道的人何其少啊。
难道果真没有这样的人吗?
虽然说战乱兴起,学校教育被废弃,礼仪衰败,风俗毁坏,到了这个地步,然而自古以来天下大乱之时不是没有这样的忠臣义士啊。
自古以来贤才把自己的志向与才能蕴藏于内心而并不表现出来,有的人困窘地生存于简陋的小巷,寄身于荒野草莽,即使有颜渊的品行,不遇到孔子这样的人(他们的)名声也不会彰显出来。
况且世道多有变故,(如果赶上)君子的高尚道德消沉的时候呢。
我又认为必然还有怀抱才能,修炼节义,从而沉沦在社会底层而默默无闻的人。
然后我又在传记中寻找这样的义士,却因乱世分崩离析,书上文字残缺,不能再找到了。
这样找到的仅仅就是四五人罢了。
在山林中隐居,与麋鹿为群,虽然不合乎中庸之道,可是与其安享国家的俸禄,卑躬屈膝包羞忍耻,哪里比得上问心无愧、在自然中放纵自己获得身心的快乐呢?
(这样的人)我找到两个,叫郑遨、张荐明。
权势利益不能使自己屈服,辞官和就职都不违背大义,(这样的人)我找到一个,叫石昂。
只要对君主有利,因忠心而获罪何必为自己辩解;
到死也不为自己辩白的人,这是古代的义士啊。
(这样的人)我找到一个,叫程福赟。
在一乡之中能够培养孝悌之义,并让天下人推崇,事迹大可以考证的,我找到一个人,叫李自伦。
因此写作了《一行传》。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
唐明宗祖庙名遨,所以(为了避讳)世人以其表字相称。
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
唐昭宗时,郑遨没有考中进士,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
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
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
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遨都不接受。
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
郑遨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以至抛弃(不顾及)妻子孩子远离家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 第十六课 伶官传序 Word版含答案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教学 第五 单元 第十六 Word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978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