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教学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787524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66.18KB
字词教学文档格式.docx
《字词教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字词教学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小不一。
教师板书:
在理解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时,教师采取了师生共读的方式,教师引读“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
”学生跟着读下面几句话:
“许多大狮子蹲坐在石柱上……”然后,让学生感受这段文字就是围绕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句话写的。
最后,教师说:
“石狮子的形态真是多种多样,每只和每只都不一样,书上有一个词就是说石狮这个特点的,那就是——学生说“形态各异。
”教师板书“形态各异”一词,并让学生说说“异”的意思。
异就是不同的意思。
学生到底是否真的理解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意思了呢?
课下,我走访了这位教师,想听听他是怎样想的。
教师谈到:
在处理大小不一这个词时,教师认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课文的阅读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对“大小不一”一词有了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使词语的理解不空洞。
把字词的教学与阅读理解巧妙结合,事半功倍。
在理解形态各异时,“形态各异”是新词,“异”是生字,把对词义和生字字义的理解放在课文的学习中,有益于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教师认为,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字词句意思的方法,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
要想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基础,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有利于积累和运用,而且能够运用才是真正做到了积累。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的基本方法。
“举世闻名﹑栩栩如生、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巧妙地概括了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在第二课阅读理解课文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课文对卢沟桥狮子的介绍与描绘中,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使学生感受到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非常有趣。
听了教师的想法之后,我们和讲课教师交换了意见,进行了一次探讨。
首先,教师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十分清楚的。
如,注意了在阅读中对字词句的深入理解。
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字词句意思的方法,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
其次,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时,有很多好方法。
比如,在理解“石狮子大小不一”时,让学生联系见过的东西,把石狮子的大小理解与见过的东西相联系。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意思。
在理解“形态各异”时,不仅注意了词的意思,还注意了异在词中的意思。
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了在反复的阅读中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接着,对教学中的具体环节提出了探讨的问题。
(一)怎么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及在文中的作用。
建议:
发挥学生主体的自我潜能,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感悟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在现代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自我主动学习的愿望。
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情感的培养。
如果,在教学“大小不一”等字词时,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会更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假如我们这样改一改教学设计:
1、课前,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查字典、词典的办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字面意思。
有助于学生独立识字、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课上,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针对具体情景进行教学。
“大小不一”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有大有小,大小不一样;
是不是小的只有几厘米就是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就是大呢?
对字词的理解既要联系课文内容,还要从课文中跳出来,进一步理解其表达的作用。
“形态各异”这个词理解的难点是“形”“态”“异”这三个字在词中的意思;
“形”指什么?
“态”表示什么,这个词什么意思?
既要理解字的意思,还要理解词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字不离词。
3、联系句段理解词义,做到词不离句。
在字词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而理解,关键还要学习文章是怎样运用词语来表达意思的。
学习字词的目的不仅是理解,还在于运用。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时,还要组织学生回到文中,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大小不一”等词语来表达意思的。
进一步理解词语是怎样恰当运用,表达思想情感的。
此时,教师可以采取读原文的办法,联系上下文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很有意思,有大有小,各有各的样子,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等词语来表达这个意思。
这样,我们的字词教学就不仅仅是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理解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把理解和运用词语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我们的字词教学更有深度。
(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角色,积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搭设平台。
将教师的引导转移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感悟方面上来,让学生在多次的语言感悟训练中,提高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些词语的理解,不是教师告诉他词语的意思,而是学生自己感悟理解到后的一种体会、醒悟。
在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怎么“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呢?
学生读了课文,就会有所醒悟,有大有小,大小不一样;
什么形态的都有,个子样子不同等等。
等到哪一天学生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用上这些词语。
这是一个课例。
在具体听课时,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语。
看第二个课例。
课例二:
一位教师在上《卢沟桥的狮子》指导学生学习“闻”这个字时,是这样教学的:
同学们,识记“闻”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这个字。
学生1说:
我是这样记的:
“闻”是内外结构字,外面是个“门”,里面是个“耳”。
这名学生是从汉字的字形角度来记忆的。
学生2说:
我是这样记的,问字里面的口换成耳就是闻。
这个学生是用换部件的方法记忆的。
学生3说:
我将门里面加了一个耳记住的。
这名学生用加一部件的方法记忆的。
其他同学没有再说的了。
教师说:
你们的方法非常好。
我们来写一写这个字吧。
谁来还说说,你怎么写好这个字?
先写门,再写耳。
看笔顺跟随表来写,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感受结构特点美。
教师示范。
学生仿写练习。
“闻”的教学到此结束。
回顾教师的教学环节,我们认识到,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独立识字词的能力培养,大胆让学生独立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汉字。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了“闻”这个字。
从学生识记“闻”字的方法看,给我们的感觉是学生识记的方法多是在字形的记忆上。
重点认识的是闻字的字形。
“闻”这个字的字义是什么呢?
为什么是由门和耳组成的呢?
这就需要教师强化一种字义教学的意识。
汉字是音义形的结合体,字义教学是字词教学的核心。
如果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再追问一下,为什么是“耳”不是“口”呢?
既了解了字义,又区分了字形,还与一些形近字进行了区分,如“问”。
避免了学生今后“闻”、“问”在书写时的错误。
还可以让学生读读“闻”所组成的词,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等等。
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对字音、字形的机械记忆上,忽视了对字义的理解。
还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牢固记忆,加大了书写的力度,让学生在反复的书写中提高书写的正确率,减少错别字。
尽管教师们采用了诸多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到了小学六年级毕业,依然存在着错别字问题,语言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等问题。
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被动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缺少责任感。
种种现象说明,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教师们不缺乏教学理念,缺少的是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方式的教学策略。
有必要来实践研究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二、字词教学的相关理念。
针对教学理念,我们有必要再次重温。
1、对中华汉字的理解。
汉字是表意符号,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意思,随着字义的演变,一个汉字还有多个意思,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广义上讲,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必然既有音又有义。
它是一个音形义的结合体。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他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词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页。
)也就是说,人们在思维的时候,实际运用的是语言文字词句的意义,而不是它的形和音。
人们的思想感情也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思维和表达的内容就是语言文字的内容。
2、对字词教学的理解
我们所说的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应该贯穿小学甚至初中、高中各年段语文教学的始终。
在识字中、在阅读中、在习作中体现着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体现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教学。
3、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要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时间内都要学习字词,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要认识3000多汉字,会写的字达2500个。
这是数量上的标准。
还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学段识字与阅读、习作等与字词教学有关的目标是:
第一学段: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能用音序和部首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第二学段: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三学段: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程标准中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多维目标要求,先是喜欢识字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再是独立识字的能力,理解词句、积累词句的能力,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等等。
由此可见,我们的字词教学就不能停留在字词的意思理解水平上,还应在积累词句的能力,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上多下功夫,下大功夫。
三、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时,积累了很多好的方法。
下面就介绍一些做法,仅供老师们参考、借鉴,从中受到启发,去粗取精,取长补短。
策略一、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彰显汉字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有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不感兴趣,就不想学习,即使勉强的学习也会感到是沉重的负担。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
小学生学习字词时,关注的是汉字词的本身,如果学生感觉很难,没有意思,就不愿意学习。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国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习。
课例三:
有位教师在教学《小松鼠看错了》一课,指导学生学习“松鼠”的“鼠”字时,松鼠是一种小动物,关于词的意思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
学生会因为这个字的字形记忆有困难而出现问题。
怎么有效地记忆鼠的字形呢?
教师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记忆“鼠”字的?
学生说,按结构记忆,上下结构,上面一个臼,下面是什么,学生就按数笔画的方法说了说。
这时,教师指导学生联想老鼠的样子来学习,上面的“臼”就像老鼠的头,张开尖利的牙齿,下面从侧面看,就像老鼠的四条腿,最后一笔的斜钩就像老鼠的尾巴。
多么形象的记忆方法啊。
当时,我们观察学生的表情,看到很多学生露出惊讶的表情,纷纷点头示意。
感觉很有意思。
他们会感觉到造字人的聪明,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其实,教师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识字解词的方法。
假如再遇到难写的字词学生也会像古人造字一样展开想象,形象记忆汉字。
学生在书写时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错误。
又如,
还有一位教师在上《房顶上的大蘑菇》在教学字词“采”字时,是这样做的。
先让学生自学“采”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上面一个跟“爪”字相似的字,下面一个木字。
采:
上下结构,上面是爪的变形,下面是木。
采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们读读文章的原句。
学生读后,说:
采是摘、取的意思,小猴子采来大蘑菇给小兔子当雨伞。
有经验的教师知道,“采”字学生很容易将木字一竖与爪字中间的点连成一笔。
采表示人用手去拿取,所以上面是一个像手一样的“爪”,爪代表抓取或执持东西的手,手在树上。
因为要摘取树上的叶子,所以下面是木。
手在上,木在下。
组成采。
这里学生既理解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学生就不会写错别字了。
接着,教师问学生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采茶、采摘、采访、采购、采取等等词语。
又如,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取”。
学生会说:
我是这样学习的,左右结构,左边是个耳,右边是个又。
取是拿的意思。
还有学生可能就记住了左右结构。
知道了“取”字当“拿”讲。
教师又问一句,“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耳加又组成呢?
学生可能就会猜或者编,好一点的学生会拿出字典查一查。
教师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讲解了“取”的造字方法。
“取”,以手取耳,古代在田间猎获兽或者战争杀敌时,一般取下左耳作为记功的凭证。
所以,左边是耳,右边是代表手的“又”。
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造字法,讲解字形、字义,使学生理解了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感受了古代造字的规律方法,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
让文字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享受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
学生再学习语言文字,就不觉得枯燥乏味,也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越学越爱学,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在现代教学理念下,我们在注重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依然可以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依照汉字的规律组织学生学习汉字。
让汉字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感受、体会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策略二、在阅读理解中咬文嚼字。
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有位教师特别注意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体会字词所表达的意思。
在引导学生感受石狮子“形态各异”的特点时,教师设计了如下四个层次:
课件出示原文:
他们的样子各不相同,许多大狮子蹲坐在石柱上,有的昂着头,好像在朝远方长吼;
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轻轻按在地上……
1、教师先明确学习方法:
要想读懂、读好大狮子和小狮子的形态的句子,老师有一个好建议:
一边读一边想象,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画面,你就能读懂、读好这些句子啦!
我们来试试吧!
这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方法阅读、想象。
2、感受大狮子的形态:
①自读想象:
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想象出画面?
②理解“昂头长吼”
A、你能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说说“昂头长吼”什么样吗?
请你们做个动作体会一下!
B、出示石狮子昂头长吼的图片:
多么威武啊!
男孩子想象着大狮子威武的样子一起读读!
③读好“低头听声”
A、师语言渲染(配乐):
桥下潺潺的溪水静静的流淌着,仿佛演奏着美妙的小夜曲,这头狮子专心的听着,好像己经入迷啦!
B、女孩子快读读吧!
让我感受到你们有专心的听着流水声,仿佛己经入了迷!
④想象着两只大狮子不同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教师教学设计效果评议:
教师通过让男女生分别读,来体会不同样子的狮子的状态,在其中抓住了昂头长吼和低头听声几个词语。
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大狮子的两种不同的形态的概念。
3、感受小狮子的形态:
教师采取了阅读想象的方法。
①阅读想象:
指名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你又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②抓住“倚”“藏”“按”等动词引导想象,感悟石狮的灵性。
出示文字课件有的小狮子倚在大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A、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倚”:
你们经常倚在谁的怀里啊?
什么感觉啊?
“倚”是什么意思啊?
小狮子也像你们一样轻轻靠在妈妈怀里,
B、“熟睡”是什么样?
小狮子为什么睡得这么香啊?
C、你们也想象这温馨的画面读读这一句吧啊!
出示文字课件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换词理解“藏”:
把“藏”换成“躲”好不好?
(“藏”使人感到小狮子的顽皮、可爱,像个小孩子一样玩闹、嬉戏。
)“躲”有点害怕的意思。
出示文字课件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轻轻按在地上……
A、做动作体验“按”:
文中说是怎样“按”啊?
(轻轻按)大狮子会怎样轻轻地把小狮子按在地上啊?
做个轻轻按的动作感受一下。
表现出妈妈对小狮子的疼爱。
既不愿他淘气,又不舍得惩罚。
B、体会情感:
仔细读读这些文字,想象一下这些美好的画面,你体会到什么?
C、师:
带着你们的感受想象着画面完整的读读描写小狮子形态的句子,感受石狮子的各自不同的样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抓住“倚”“藏”“按”三个动词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去体会、感受小狮子的形态各异,能使想象更加深入,有助于感悟石狮的灵性,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3、整体回顾:
在整体感知石狮子形态各异的特点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卢沟桥的狮子视频,再现了石狮“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读中理解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使学生深受启发,升华了情感。
4、结合课文内容特点,有效训练学生表达:
本段话的最后,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石狮子的不同样子,这时,教师抓住了这个教学空白处,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其他狮子的动作和神态时,用上“有的_____,好像_____;
这种句式练习表达。
进而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是这样设计的: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他们有的_____,好像_____;
有的_____,好像_____;
还有的_____,好像。
_____”
把学习、理解、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这四个层次的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采用多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词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运用。
通过引导想象,品味关键词语,通过播放录像等手段,使学生入境,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
结合课文内容特点,有效训练学生表达,加深理解。
字词教学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案例四:
还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第四自然段“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段时,抓住了段中最关键的词语:
"
特别好"
,做足了文章。
教师先让学生读了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句子。
然后问了一句:
“同学们,‘特别好'
是什么意思?
可以换成哪个词?
非常好;
学生:
十分好;
很好;
学生们迅速联想到很多词语:
非常好,十分好,很好,太好了,超出一般,格外,等等。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停留在理解字词的层面。
接着,教师又问:
“生活中,你们什么时候用这个词?
“称赞别人时或者夸奖别人时”等等;
学生纷纷说:
表示强调时,赞叹时,表扬时,称赞时,夸奖时等等。
紧接着,教师马上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想:
“作者在这里想说明什么?
他想夸奖、称赞谁什么?
学生再次迅速做出反应:
称赞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你们该怎样朗读这句话,就能很好的表达出这种情感?
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
学生练习朗读时,就读得非常有感情,把作者要称赞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意思读了出来!
读得非常到位。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细读下文,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怎样特别好,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
学生由明白一句话的意思,继而又明白了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对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理解得非常准确。
细细品味这一教学环节,我认为:
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字词句篇的教学,教学时,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
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联系生活体会用法,明白字词、句子意思,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再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再回到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到篇,层层深入,再深入浅出。
由语言内容到表达形式,循环往复,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规律。
策略三、运用评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促进主动完善,自我成长。
学生的成长其实是学生的自我主动成长。
实现学生自我的主动成长还要靠教师的外界强化和成长环境的创设。
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
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
它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在这方面,有些老师的做法是将评价的理念渗透到学生日常的行为评价中。
给学生搭设一个展示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评价平台,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主动成长。
北京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字词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