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教学设计模板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785989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83KB
《中国历史》的教学设计模板Word格式.docx
《《中国历史》的教学设计模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的教学设计模板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入新课)
师: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混战,不断兼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那么,在七国中,哪一个诸侯国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呢?
(生答:
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是怎样统一中国的。
(新知教学)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生:
各组推出代表回答问题。
综合学生回答的要点作出点评归纳总结。
2.秦统一的经过
秦王嬴政亲政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一方面用贿买、离间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国,另一方面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各个击破。
(多媒体展示战国形势图和秦灭六国的经过,重点要求学生记住三个要点:
(1)人物:
嬴政;
(2)时间:
公元前221年;
(3)都城:
咸阳。
)
公元前221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偏处西方一隅的秦国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
这是旷古未有的伟大创举,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秦统一的意义
同学们请回答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各组学生积极回答,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归纳总结,安排学生讨论:
你能否描绘一下课本上嬴政的画像?
秦统一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生答师补充:
联系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指出,秦王嬴政的功劳只是实现统一的因素之一,秦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在完成统一中所起的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
以上我们探讨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经过和意义,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秦始皇统一中国与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联系?
(教师指导学生从统一对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今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师过渡:
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了统一之后,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下面,分别请四个组的同学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一组学生探究讨论)
指导第一组学生阅读课文,和学生探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并向学生依次提出下列问题。
1.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看书归纳出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2.嬴政为何自称皇帝?
为何被称为秦始皇?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三公”是指什么?
各自的职权范围是什么?
根据课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回答。
4.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联系以前学过的西周分封制的知识与郡县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其中,哪项措施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从这套制度对当时以及以后的封建王朝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角度来讨论回答,并说明今天我国的县级地方行政机构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沿用。
6.这套制度的建立属于哪个方面的措施?
回答政治方面。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
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三)、书同文,车同轨(第二组学生探究讨论)
1.书同文,车同轨”这一个主题讲述的内容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文化经济方面。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统一文字。
3.秦始皇是怎样统一文字的?
多媒体展示各国文字的不同及秦统一文字的过程。
生归纳:
秦朝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还允许通用隶书。
4.中国的汉字从出现到秦朝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5.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多媒体展示资料。
生互相补充: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等。
6.为什么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说明。
7.假如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朝会是怎样一种社会状况?
畅所欲言,思想活跃。
8.这些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不久,出现了两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焚书”和“坑儒”。
(四)、焚书坑儒(第三组学生探究讨论)
1.“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
思想方面。
2.什么是“焚书坑儒”?
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阅读课文讲述故事。
3.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思想控制。
4.“焚书坑儒”造成的后果怎样?
秦始皇采用的是极其粗暴野蛮的手段来维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许多儒生被杀,严重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以来学术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风气。
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成就之一。
(五)、修筑万里长城(第四组学生探究讨论)
多媒体展示秦长城示意图,说明秦长城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不同,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
1.这一主题讲述的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哪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有什么要点?
民族关系方面。
“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
2.识读《秦朝疆域图》指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介绍匈奴族的历史,指出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
4.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象征,但修筑它需要大量劳力夜以继日超负荷的劳动,劳工不堪苦累,无数人惨死在长城脚下,也为我们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
哪个同学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什么看法?
你的见解如何?
畅所欲言,归纳长城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秦始皇的暴政。
5.桂林兴安境内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灵渠。
6.秦始皇为什么要派人开凿灵渠?
灵渠的开凿有何作用?
灵渠的开凿对桂林有着重大意义,建议学生去灵渠实地旅游考察,了解灵渠在今天发挥的功能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发灵渠的旅游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爱我家乡的意识。
7.秦朝疆域的四至分别是哪里?
展示有关秦朝疆域的口诀或示意图的小制作。
(小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最终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强大的秦帝国。
(课堂活动)评价秦始皇
教师介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客观、全面、一分为二。
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十、板书设计
第13课
六王毕四海一
一、秦王扫六合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秦统一的过程
2.在中央设“三公”
3.秦统一的意义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书同文,车同轨
四、焚书坑儒
1.统一文字
五、修筑万里长城
2.统一货币1.北击匈奴修长城
3.统一度量衡
2.南征越族凿灵渠
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3.秦朝的疆域
十一、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初一学生初步了解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封建帝王秦始皇,深刻体会到了统一对一个国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让学生把秦的统一与今天我国的统一以及解决台湾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史为鉴的教学目的。
2.)这节课,学生思维较活跃,参与活动较积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识图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初步学会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3.)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感觉到学生的历史知识参差不齐,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环境的限制,无法查阅更多学习资料,因此,能力与市区学生差距很大,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第1课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3、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三大问题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
本课教学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氏族社会的产生。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开始的。
直立人阶段的原始人类已经过着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的社会生活。
在早期智人阶段,人类除在集体组织内部进行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劳动社会分工外,同时在婚姻关系上已从原始的乱婚进入血族群婚阶段。
也就是说,在一个集体内部禁止母辈和子辈之间的通婚(但同辈人之间却互相通婚),它比原始的乱婚进步。
实行血族群婚制的集体,又称之“血缘家庭”。
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
“这种家庭的典型形式,应该是一对配偶的子孙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姐妹,正因为如此,也互为夫妻。
”血族群婚是人类婚姻关系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氏族组织的最初萌芽。
晚期智人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行血族群婚的血缘家庭逐渐转变为实行本血族内禁婚,必须和血族外的异性通婚的族外群婚制,即本血族的兄弟姐妹不再互为夫妻而只能和另一个血族的男女通婚。
这种实行族外群婚制的血族就逐渐形成一个界线分明的社会集团,即氏族。
通俗地说,氏族就是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集团,它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细胞。
氏族社会的特点。
与原始群,特别是与国家组织形式相比,氏族社会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氏族社会是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的阶段;
第二,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即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血缘是制约人类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
第三,氏族是原始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女子和男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地位,因此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同时期,妇女和男子先后成为氏族社会的主体;
第四,氏族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人们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
氏族社会的作用。
由猿到人的转变,不仅伴随着文化和艺术的产生,而且导致了氏族社会的形成。
氏族社会作为人类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有其特定的作用:
第一,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这就比血族群婚前进了一步。
它有助于人类保持紧密和持久的结合,并且可以避免由于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
第二,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有助于人类之间的凝聚力的加强,推动了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本课教学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2、“人类的出现”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建议教师:
(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
“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
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已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2)关于人类进化史,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
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已掌握的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
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
①提问:
《圣经》中说,上帝首先制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人类的出现果真如此吗?
由此引导学生看书、议论,营造热烈、探究式的课堂气氛。
②在学生的议论、纷争中,教师可出示有关古猿进化的图片和实物资料,或通过电脑多媒体手段将人类进化史进行直观、生动的描述,以配合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最终得出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而集体生产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这一科学结论。
③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
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谁说得对: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很多人认为火的使用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教师以此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人类进化知识中去尝试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的试验。
我们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在不断适应自然条件变化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于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这就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
正如恩格斯所说:
“这就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体现,当然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火的使用确实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具有决定意义。
(3)关于人种的起源问题,教师可结合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分子宣扬的“种族优劣论”和所谓的“白种人是最优秀的种族”等相关言论,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人种起源的原因,驳斥“种族优劣论”的邪说。
考古发现,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已经遍布亚、非、欧、美各洲大陆,由于混血和地球各区域地理条件差别造成的巨大影响,人类经遗传而造成的肤色、毛发、鼻唇等也极不相同,终于形成黄、白、黑三大人种。
但这是外貌特征的差异,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上并无优劣之分。
人种的划分是人类起源后在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
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宣扬的“种族优劣论”是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服务的。
3.“氏族社会”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时建议教师:
(1)提问: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
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
”引导学生看书作答,使学生对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有初步的了解,也为下面讨论“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等有关问题做准备。
(2)讲述氏族社会的产生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婚姻关系的变化(即从血族群婚到族外群婚制的转变)角度去分析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通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3)利用[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
问题一: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
问题二: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打出讨论题后,引导
[1]
[2]
下一页
公元前508年,雅典的政治制度又进行改革了。
这是第一次实行“陶片放逐”制度,雅典的公民都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来参加公民非常大会了,因为今天是投票的日子。
什么是“陶片放逐”呢?
克利斯提尼是雅典一位富有魄力的政治家,他夺取政权后,制定了一项法令:
凡是破坏国家民主制度,企图个人独裁的人,经过召开非常公民大会口头表决,交“陶惩审判庭”审判,并由它作出是否把他逐出雅典的判决。
在这次非常大会上,多数公民认为有必要举行陶片投票,并且高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于是又召集第一公民大会。
在这次公民大会上,就知道谁将被逐出雅典了,被逐出雅典的人是非常不名誉的,也是非常不光彩的。
随着开会时间的临近,会场外挤满了焦急的人们。
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
“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
”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
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陶片一人一张,不得冒领和多领。
然后,他们在陶片上写上他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应该放逐的人的姓名,在进主要会场大门时,他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陶片有姓名的一面朝下,因此,投票是为选举人保密的。
投票结束后,公民大会的工作人员在公民公开监督下,作统计工作。
如果某个人的票数超过了6000票,他就要被判放逐10年,期满后才能回到雅典,恢复他的公民权。
随着公布结果的时间的临近,会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大家都静静地等候着结果,整个会场只听见工作人员的走动声。
终于,主持投票的一个主要工作人员宣布了投票结果。
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的子弟。
他的名字一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争相谴责他的不利国家的行为:
“他总是反对建立海军!
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
”一个公民愤愤地说。
“哼,他居然想实行个人独裁,总是欺压百姓,为非做歹!
”一个农民模样的公民气哼哼地说。
“让他滚出雅典!
”会场上的公民发出一片喊声。
这个贵族子弟在雅典公民的注视下,被立即押出会场,送出雅典城。
“陶片放逐法”是雅典民主政治中有力的一项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公民权利,巩固克利斯提尼的政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到伯里克利时期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使得雅典的民主政治变成希腊奴隶制民主高度发展的典型。
伯里克利削减了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
为了保证一般公民都能担任国家公职,伯里克利制定了公职津贴制,规定除大将军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每日都可得到政府的津贴。
雅典的公民因此都不拒绝担任公职了,而且把担任公职当做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可是一生的耻辱。
那么公民是怎样担任上国家公职的呢?
通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选举。
按照雅典城邦的规定,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男性公民参加,每9天在雅典城两边的广场上召开。
会上,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国家的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
在选举公职大会上,每个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是500人会议。
议员是由10个选区从20岁以上的公民中抽签选出的50名议员组成,任期为一年。
在一年中各选区的50名议员团轮流担任一次主席团。
每天早晨,主席团还要抽签选举一名议员为执行主席,任期只能为一天,不得连任。
主席团和公民大会的活动就由这位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执行主席来负责。
雅典由于采用抽签制度,使得每个公民都有了担任议员的机会。
而且议员任期只有一年,不得延期,可以想象想利用掌握的权力来搞政治特权是不可能的。
那抽签是怎样进行的呢?
在一所寺庙里,放两只箱子,一只放着写有侯选人名字的名单,另一只放着白豆和黑豆。
抽签时,由最先选出的执政官从一只箱子里取出一张名单,从另一只箱子里取出一粒豆。
如果是白豆,这个人就当选了;
如果是黑豆,那只好等下一年再碰碰运气了。
“真倒霉,又是黑豆!
”许多人未入选时,常常是这样埋怨道。
雅典的重要职务,如将军和骑兵、步兵统帅掌握着军队,关系到国家命运;
司库员掌握国库钥匙,是要害部门,这些职务由公民举手表决,谁获得了多数票,谁就当选,当众宣布。
当时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是陪审法庭。
这个陪审法庭由从全体公民中抽签选出的600名陪审法官组成。
这些陪审法官又用抽签法分成10个陪审团,每个陪审团500人,另有100人以备急需。
陪审法官每年改选一次,雅典的公民一般每3年就可以轮作一次陪审法官。
陪审法庭的权力很大,国家大小案件的审理,所有公职人员的资格审查都由它负责,它还参加立法工作。
需审理的案件都是在开庭前才抽签决定由哪个陪审团审判,判决结果是所有团员秘密投票决定的。
审判的时间大都不超过一天。
陪审法庭极有权威,罪犯不可能行贿法官,权势人物也无法干扰法庭,罪犯只能低头认罪。
据说首席大将军伯里克利的好朋友被陪审团审讯时,他曾亲自出庭竭力为其申辨,甚至痛哭流涕,但他的好朋友仍被判了刑。
而他本人也曾因挪用公款被罚款,并曾被革除了将军的职务。
陪审团的作用,使得雅典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使它在公民中的威信极高。
雅典的民主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雅典的民主统治仍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因为一般的公民无法担任掌握国家实权的大将军,统治阶级的上层通过不设将军职务津贴,牢牢地垄断了将军这个重要官职。
尽管如此,雅典经过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监督官吏,制裁无视法纪的官吏,保持政府的廉洁和政局的安定。
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不愧于希腊地区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典范的。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第一章中的《鸦片战争》。
一、概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
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
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
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鸦片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历史 教学 设计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