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菱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775147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25.22KB
基于三菱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
《基于三菱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三菱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公元前2800年在古代埃及,为了建筑当时的金字塔,曾使用过由人力驱动的升降机械。
公元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气机之后,1858年美国研制以蒸气为动力,并通过皮带传动和蜗轮减速装置驱动的电梯,1878年英国的阿姆斯特发明了水压梯,并随着水压梯的发展淘汰了蒸气梯,后来又出现了采用液压泵的控制阀以及直接柱塞式和侧柱塞式结构的液压梯,这种液压梯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
18世纪末发明了电机,特别是交流双速电动机的出现,显著改善了电梯的工作性能。
在20世纪初,美国OTIS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生产出以槽轮式驱动的直流电梯。
从此以后,电梯这个产品,一直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
目前的电梯产品,不但规格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安全可靠,乘坐舒适。
1.3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一般由五部分组成:
井道和机房、传动部分、升降部分、安全装置、控制部分。
1.井道和机房
井道和机房是电梯正常运行所要求的房屋建筑部分。
井道由围壁、顶板及底坑围成一个容纳电梯轿厢和对重的有限空间,在每个层站开有出、入口。
机房用来安装曳引机、电控屏、限速器等。
机房可以设置在井道的顶部,也可设置在井道底部。
设置在井道底部时称为曳引机下置式,该方式的电梯结构较复杂,对井道尺寸要求大,所以只有在机房无法顶置时采用。
机房必须有足够的面积、高度、承重能力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顶板上是机房的情况下,它是值班工人工作的地方。
所以顶板都是封闭型的,将井道与机房完全隔离。
底坑一般深入地面,用于安装缓冲器、限速器钢丝绳张紧装置。
因为深入地面要求有排水设施。
2.传动部分
传动部分即曳引机,主要由电动机和钢索组成。
一般安装在机房的顶部,它通过钢丝绳牵引轿厢及对重。
曳引机由蜗轮减速箱、绳轮、电机、靠背轮、抱闸、底座等组成。
高速无齿轮直流电梯曳引机,由电机直接带动绳轮,无减速箱装置,其余部件相同。
3.升降设备部分
升降设备部分包括轿厢、对重、门厅和导轨。
轿厢是容纳物体和乘客的箱体,对重是用来平衡轿厢重量的。
门厅是每一层楼的电梯门口装的门,门上有机械锁和电气接点。
客梯多采用自动开关门,是由轿厢门上的开门刀带动厅门上橡皮轱辘来完成的,而轿厢门是由轿厢门上的开关门装置驱动的。
导轨是轿厢上下移动所走的轨道。
4.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由降速装置和电气安全设备组成。
降速装置主要有限速器和缓冲器。
限速器是控制轿厢速度的设备。
当轿厢达到极限速度时,轿厢限速器开始动作,并作用于安全钳上迫使它夹住导轨,刹住轿厢。
缓冲器是电梯的最后安全保护。
它安装在电梯井道底坑内,位于轿厢和对重的正下方。
当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中,由于钢丝断裂、抱闸制动力不足或者控制系统失灵而使轿厢超越终端层站时,缓冲器则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电梯撞底或冲顶,确保乘客的安全。
电气安全设备是指电梯控制系统中实现安全保护的电气元件。
根据国家标准GB7588和GB10058中的规定,对电梯供电电源、轿厢超速、轿厢上下端站及极限位置、厅门锁与轿厢门的电气连锁以及所有电气设备外壳接地等方面必须实行电气保护。
电气安全装置通常包括:
①设置在机房内的电梯主开关,可切断轿厢照明及通风、轿顶电源插座、火灾报警、机房和滑轮间照明以及井道照明等全部供电电路。
②熔断器和热继电器用作曳引电机的短路及过负荷保护。
③相序继电器作断相和错相保护。
④称重装置可作电梯的超重保护。
⑤行程开关是电梯运行端站减速及端站限位保护。
⑥电梯门安全触板带动连锁开关或光电传感器、感应式近门传感器,控制开关门电机,防止电梯夹人、夹物。
⑦电梯所有金属设备外壳接地,以防触电事故。
5.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主要指电气控制设备和必要的线路。
电梯的操纵控制系统结构及其控制方式标志着我国电梯的发展水平,我国目前使用的电梯按其操纵方式分类有按钮控制电梯、信号控制电梯、集选控制电梯、并联控制电梯、程序控制电梯及智能控制电梯等。
①按钮控制电梯。
其操纵箱内装有启动按钮、应急按钮、开关门按钮、警铃按钮等按钮组和照明开关、钥匙开关、通风开关、检修开关和显示楼层与方向的指示灯。
②信号控制电梯。
除具有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动作外,还具有内外选层、自动定向、顺向截车等控制能力。
该类电梯有司机操作。
③集选控制电梯。
目前物业部门管理的客梯主要采用集选控制方式。
集选控制方式的电梯具有自动平层、自动开门、自动掌握停站时间、内选外呼信号的登记与消除、顺向截梯以及自动换向等功能。
下集选控制电梯用于无司机交、直流电梯,基本工作状态与集选控制电梯相同,只是厅外向下招呼信号才予答应。
④并联控制电梯。
该种电梯是电梯群中的最简单方式,只适合于两台电梯的协调控制管理。
它是按预先设定的调配原则,自动的调配某台电梯去答应某层的厅外召唤信号。
⑤程序控制电梯。
使用于同一建筑物内有三台以上电梯,而且位置比较集中的电梯群的控制和管理。
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充分满足楼内客流量的需要,尽可能的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对电梯群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程序控制。
⑥智能群梯。
该种电梯采用先进的控制理论、先进的传动和控制技术,使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安全、快速、准确、平稳的特性,使乘客具有舒适感和享受感。
全微机化电梯的开发和使用是电梯的发展趋势。
全微机化电梯是指电梯的传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实现微机化控制的电梯,必将满足人们对电梯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
1.4电梯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住宅电梯、杂物电梯、观光电梯、车辆电梯、船舶电梯、建筑使用电梯、自动扶梯、其它
按驱动方式分类:
交流电梯、直流电梯、液压电梯、螺杆式电梯、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
按速度分类:
低速电梯(V≤1.0m/s)、快速电梯(1.0m/s<
V<
2.0m/s)、高速电梯(V≥2.0m/s)
按控制方式分类:
手柄操纵控制电梯;
按钮控制电梯、信号控制电梯、集选控制电梯、下集选控制电梯、并联控制电梯、梯群程序控制电梯、梯群智能控制电梯。
第2章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当时叫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
PLC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反映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用的。
根据实际应用对象,将控制内容编成软件写入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存储器内。
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方便。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以后,PLC已广泛地使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也都采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时的PLC已不再是逻辑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中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
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来说,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可改变生产工艺,因此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在实施阶段再确定工艺过程。
另一方面,从制造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商角度看,在制造阶段不需要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专门设计控制器,适合批量生产。
由于这些特点,可编程控制器问世以后很快受到工业控制界的欢迎,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工厂自动化的强有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PLC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结构。
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输出输出单元(I/O)、电源和编程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单元(CPU)
CPU作为整个PLC的核心,起着总指挥的作用。
CPU一般由控制电路、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
这些电路通常都被封装在一个集成电路的芯片上。
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与存储单元、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连接。
CPU的功能有以下一些:
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执行指令,取下一条指令,处理中断。
2.存储器(RAM、ROM)
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工作数据。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存放工作数据的存储器称为数据存储器。
常用的存储器有RAM、EPROM和EEPROM。
RAM是一种可进行读写操作的随机存储器存放用户程序,生成用户数据区,存放在RAM中的用户程序可方便地修改。
RAM存储器是一种高密度、低功耗、价格便宜的半导体存储器,可用锂电池做备用电源。
掉电时,可有效地保持存储的信息。
EPROM、EEPROM都是只读存储器。
用这些类型存储器固化系统管理程序和应用程序。
3.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
I/O单元实际上是PLC与被控对象间传递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
I/O单元有良好的电隔离和滤波作用。
接到PLC输入接口的输入器件是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等。
PLC的各输出控制器往往是电磁阀、接触器、继电器,而继电器有交流和直流型,高电压型和低电压型,电压型和电流型。
4.电源
PLC电源单元包括系统的电源及备用电池,电源单元的作用是把外部电源转换成内部工作电压。
PLC内有一个稳压电源用于对PLC的CPU单元和I/O单元供电。
5.编程器
编程器是PLC的最重要外围设备。
利用编辑器将用户程序送入PLC的存储器,还可以有用编辑器检查程序,修改程序,监视PLC的工作状态。
除此以外,在个人计算机上添加适当的硬件接口和软件包,即可用个人计算机对PLC编程。
利用微机作为编程器,可以直接编制并显示梯形图。
2.2PLC的工作原理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顺序存放,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到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到第一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PLC的扫描过程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程序输出几个阶段。
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
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操作服务等内容。
在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一直循环扫描工作。
1.输入处理
输入处理也叫输入采样。
在此阶段,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入内存中所对应的映像寄存器与外界隔离,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其映像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能被读入信息。
2.程序执行
根据PLC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句扫描,执行程序。
遇到程序跳转指令,根据跳转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程序的跳转地址。
从用户程序涉及到输入输出状态时,PLC从输入映象寄存器中读出上一阶段采入的对应输入端子状态,从输出映象寄存器读出对应映象寄存器,根据用户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存入有关器件寄存器中。
对每个器件来说,器件映象寄存器中所寄存的内容,会随着程序执行过程而变化。
3.输出处理
程序执行完毕后,将输出映象寄存器,即器件映象寄存器中的Y寄存器的状态,在输出处理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通过隔离电路,驱动功率放大电路,使输出端子向外界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外部负载。
2.3PLC的编程语言
2.3.1梯形图编程语言
梯形图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它是在电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来的,形象、直观、实用。
梯形图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梯形图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每一逻辑行起始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的串、并联接,最后是线圈与右母线相联。
(二)梯形图中每个梯级流过的不是物理电流,而是“概念电流”,从左流向右,其两端没有电源。
这个“概念电流”只是形象地描述用户程序执行中应满足线圈接通的条件。
(三)输入继电器用于接收外部的输入信号,而不能由PLC内部其它继电器的触点来驱动。
因此,梯形图中只出现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而不出现其线圈。
输出继电器输出程序执行结果给外部输出设备,当梯形图中的输出继电器线圈得电时,就有信号输出,但不是直接驱动输出设备,而要通过输出接口的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才能实现。
输出继电器的触点可供内部编程使用。
2.3.2语句表编程语言
指令语句表示一种与计算机汇编语言相类似的助记符编程方式,但比汇编语言易懂易学。
一条指令语句是由步序、指令语和作用器件编号三部分组成。
2.4PLC基本指令
2.4.1线圈驱动指令LD、LDI、OUT
LD:
取指令。
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开接点指令,即常开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LDI:
取反指令。
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闭接点指令,即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
OUT:
线圈驱动指令,也叫输出指令。
LD、LDI两条指令的目标元件是X、Y、M、S、T、C,用于将接点接到母线上。
也可以与ANB指令、ORB指令配合使用,在分支起点也可使用。
OUT是驱动线圈的输出指令,它的目标元件是Y、M、S、T、C。
对输入继电器X不能使用。
OUT指令可以连续使用多次。
LD、LDI是一个程序步指令,这里的一个程序步即是一个字。
OUT是多程序步指令,要视目标元件而定。
OUT指令的目标元件是定时器T和计数器C时,必须设置常数K。
2.4.2接点串联指令AND、ANI
AND,与指令。
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
ANI,与非指令。
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
AND与ANI都是一个程序步指令,它们串联接点的个数没有限制,也就是说这两条指令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OUT指令后,通过接点对其它线圈使用OUT指令称为纵接输出或连续输出,连续输出如果顺序不错可以多次重复。
2.4.3接点并联指令OR、ORI
OR:
或指令。
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并联。
ORI:
或非指令。
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并联。
OR与ORI指令都是一个程序步指令,它们的目标元件是X、Y、M、S、T、C。
这两条指令都是并联一个接点。
需要两个以上接点串联连接电路块的并联连接时,要用ORB指令。
2.4.4串联电路块的并联连接指令ORB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点串联连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块。
串联电路块并联连接时,分支开始用LD、LDI指令,分支结果用ORB指令。
ORB指定与ANB指令均为无目标元件指定,而两条无目标元件指定的步长都为一个程序步。
ORB有时也简称或块指令。
ORB指令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在要并联的每个串联电路块后加ORB指令;
另一种是集中使用ORB指令。
对于前者分散使用ORB指令时,并联电路块的个数没有限制,但对于后者集中使用ORB指令时,这种电路块并联的个数不能超过8个。
2.4.5并联电路的串联连接指令ANB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点并联的电路称为并联电路块。
分支电路并联电路块与前面电路串联连接时,使用ANB指令。
分支的起点用LD、LDI指令,并联电路快结束后,使用ANB指令与前面电路串联。
ANB指令也简称与块指令,ANB也是无操作目标元件,是一个程序步指令。
2.4.6主控及主控复位指令MC、MCR
MC为主控指令,用于公共串联接点的连接,MCR叫主控复位指令,即MC的复位指令。
在编程时,经常遇到多个线圈同时受一个或一组接点控制。
如果在每个线圈的控制电路中都串入同样的接点,将多占用存储单元,应用主控指令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使用主控指令的接点称为主控接点,它在梯形图中与一般的接点垂直。
它们是与母线相连的常开接点,是控制一组电路的总开关。
MC指令是3程序步,MCR指令是2程序步,两条指令的操作目标元件是Y、M,但不允许使用特殊辅助继电器M。
与主控接点相连的接点必须用LD或LDI指令。
使用MC指令后,母线移到主控接点的后面,MCR使母线回到原来的位置。
在MC指令内再使用MC指令是时嵌套级N的编号(0—7)顺序增大,返回时用MCR指令,从大的嵌套级开始解除。
2.4.7置位与复位指令SET、RST
SET为置位指令,使动作保持;
RST为复位指令,使操作保持复位。
SET指令的操作目标元件为Y、M、S。
RST指令的操作目标元件为Y、M、S、D、V、Z、T、C。
这两条指令是1—3个程序步。
用RST指令可以对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变址寄存器的内容清零。
2.4.8脉冲输出指令PLS、PLF
PLS指令在输入信号上升沿产生脉冲输出,而PLF在输入信号下降沿产生脉冲输出,这两条指令都是2程序步,它们的目标元件是Y和M,但特殊辅助继电器不能作目标元件。
使用PLS指令,元件Y、M仅在驱动输入接通后的一个扫描周期内动作。
而使用PLF指令,元件Y、M仅在驱动输入断开后的一个扫描周期内动作。
2.4.9空操作指令NOP
NOP指令是一条无动作、无目标元件的一程序步指令。
空操作指令是该步序作空操作。
用NOP指令替代已写入指令,可以改变电路。
在程序中加入NOP指令,在改动或追加程序是可以减少步序号的改变。
2.4.10程序结束指令END
END是一条无目标元件的1程序步指令。
PLC反复进入输入处理、程序运算、输出处理,若在程序最后写入END指令,则END以后的程序步就不再执行,直接进行输出处理。
在程序调试过程中,按端插入END指令,可以顺序扩大对各程序段的检查。
采用END指令将程序划分为若干段,在确认处理前面电路块的动作正确无误之后,依次删去END指令。
基本指令表
2.5梯形图设计规则
1.触点的安排
梯形图的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
2.串、并联的处理
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最上面。
在有几个并联图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面。
3.线圈的安排
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右边,只能在触点的右边接线圈。
4.不准双线圈输出
如果在同一程序中同一元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多次,则称为双线圈输出。
这时前面的输出无效,只有最后一次才有效,所以不应出现双线圈输出。
5.重新编排电路
如果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可重复使用一些触点画出它的等效电路,然后再进行编程就比较容易。
6.编程顺序
对复杂的程序可先将程序分成几个简单的程序段,每一段从最左边触点开始,由上之下向右进行编程,再把程序逐段连接起来。
第3章三层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
3.1电梯的控制要求
电梯由安装在各楼层厅门口的呼叫按钮进行呼叫操纵和电梯轿厢内设有楼层内选按钮进行控制,用以选择需停靠的楼层。
楼层指示灯有三个,分别指示电梯当前位置。
运行状态指示灯有两个,分别指示当前电梯运行的状态。
电梯每次运行只响应单一呼叫,例如,电梯停在一层,在三层轿厢外呼叫时,必须按三层呼叫按钮,电梯才响应呼叫(从一层运行到三层),在电梯停止运行前按其他层呼叫按钮均无效,依此类推。
3.2三层电梯主电路
图中L1、L2、L3为三相电源,三相电动机M3~为电梯轿厢上行和下行电动机,由KM7和KM8分别控制电动机正反转从而控制轿厢的上行和下行;
M1、M2、M3为电梯开关门控制的直流电动机,分别由接触器KM1~KM6的触点控制;
QS1为总开关(刀开关),起隔离电源作用;
FU为熔断器,起短路和严重过载保护;
FR为热继电器,起过载和断相保护作用。
3.3输入输出点数分配
1.输入部分:
2.输出部分:
3.4PLC外围接线图
3.5功能指令表概述
由于PLC是由取代继电器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且早期的PLC绝大部分用于顺序控制,于是许多人习惯把PLC看作是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的集合.把PLC的作用局限地等同于继电控制系统顺控器等,其实PLC就是工业控制计算机PLC系统具有一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大型的PLC系统就是当代最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小型的PLC由于运算速度及存贮容量的限制.功能自然稍弱。
但为了使PLC在其基本逻辑功能顺序步进功能之外具有更进一步的特殊功能.以尽可能多地满足PLC用户的特殊要求,从80年代开始PLC制造商就逐步地在小型PLC中加入一些功能指令或称为应用指令。
这些功能指令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功能不同的子程序。
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小型PLC的运算速度、存贮容量不断增加,其功能指令的功能也越来越强。
许多技术人员梦寐以求甚至以前不敢想象的功能,通过功能指令就成为极容易实现的现实.从而大大提高了PLC的实用价值。
3.5.1传送指令
当触发条件被触发时,传送源数据到指定数据存储器,如上图,当X000触发时,把K100移动到D10中去。
3.5.2比较指令
比较S1和S2里面的数据,然后去控制D包含的连续三个对象的接通,上例中:
S1>
S2M0导通
S1=S2M1导通
S1<
S2M2导通
即K100大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三菱 PLC 三层 电梯 控制系统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