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所有知识点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772667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47.73KB
行政管理所有知识点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行政管理所有知识点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所有知识点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代表人物:
①威尔逊首先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
②古德诺1990年发表《政治与行政》
提出了着名的“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观点。
二、传统行政管理时期
以泰罗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美国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②德国马克思·
韦伯官僚科层理论
③美国怀特1926年发表《行政学导论》
④法国亨利·
法约尔1908年发表《论一般管理的原则》提出了他的行政管理一般原则。
1916年法约尔又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管理的五要素理论。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3、行为科学时期
以梅奥1933年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为标志
行为科学理论主要由:
人际关系理论、激励理论、领导理论和新组织理论构成。
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派主张动态研究
西蒙行政学说体系:
①行政管理学研究方法理论②决策理论③行政组织及决策技术的应用研究
四、现代管理理论时期
以1964年伊斯顿在《政治学评论》刊物上发表《政治学的革命》为标准。
新行政管理学理论主要观点:
①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②主张研究社会实际问题
③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④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
⑤主张“民主行政”
12.我国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正式成立,并发行了会刊《中国行政管理》
13.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
②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③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④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
⑤为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其他各项事业服务
⑥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掌握现代行政活动规律,正确运用国家权力,正确行使国家的管理职能,有力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助于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改进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
③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努力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④有助于增强广大行政人员的现代管理意识,全面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行政管理队伍。
第二章行政管理原理
1.行政管理原理的含义和特点
行政管理原理:
是人们在长期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理性把握和认识,是揭示行政现象、行政过程内在本质联系以及行政发展过程的公认的普遍规律。
特点:
①实践性②综合性③动态性
2.行政管理原理的作用
①掌握和运用行政管理原理,有助于人们对纷繁复杂的行政现象和行政活动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②掌握和运用行政管理原理,有利于摒弃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意识,树立符合现代历史进程的现代管理思想。
③掌握和运用行政管理原理还有方法论上的意义。
3.封闭原理的含义
封闭原理:
是指系统内的管理过程偶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且自如地吸收、加工和做功的完整过程。
行政系统可分解为:
指挥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接收单位和反馈机构。
科学运用封闭原理应遵循的原则:
①从行政管理结果出发进行评估
②从各种后果中寻踪追迹、追本溯源,尤其要选择可以反馈控制的主导线,从根源上加以封闭。
4.能位原理的含义
能位原理:
就是根据人的才能,把人员放到匹配的岗位或职位上。
5.弹性原理的含义
弹性原理:
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弹性管理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考核标准与职位能级对应
②保持标准的相对稳定时间
6.权变原理的含义
权变原理:
是根据管理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和管理方法的一种管理理论。
权变原理的基本精神及其运用可概述为以下三点:
①管理要素复杂多变是权变原理的前提。
②审时度势、相机权变是权变原理的实质。
③追求实效、实现目标是运用权变原理的目的。
7.可比性原理的含义
可比性原理:
不同事物间只有同量纲的因素才可以用来比较。
因此,通过研究投入智力劳动和得出成果之间的关系,寻求衡量智力劳动相对价值的可比性因子,则是干部考核科学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8.优化原理的含义
优化原理:
是指企业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强化管理创造出最大的产值和利润;
或怎样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一定产值和利润的目标。
9.效益原理的含义
效益原理:
也称效率原理、效能原理,是指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如何按照行政总目标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行政总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行政总产出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效益原理,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①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整体效益和局部效益的关系。
②其次,必须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的直接效益与整个社会目标的关系。
③最后,必须正确处理好长远效益和当前效益的关系。
第三章行政环境
1.行政环境的含义及特征
行政环境:
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就是各种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特征:
①广泛性②复杂性③差异性④变异性
2.行政环境的分类
(一)按地域划分,可将行政环境分为国际行政环境和国内行政环境。
(二)按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行政环境分为宏观行政环境、微观行政环境和中观行政环境。
(三)从不同内容上,将行政环境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
(四)从行政环境作用的效果上,可将行政环境分为良性行政环境和恶性行政环境。
3.行政生态学
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
高斯发表《政府生态学》一文,首创以行政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现象。
195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弗雷德·
W·
里格斯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模式》。
1961年,他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本书标志着行政生态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形成,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
里格斯把行政现象和行政行为与行政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背景等具体联系起来考察,并从行政的经济环境角度将行政管理区分为三种模式。
①融合型农业社会的行政形态
②衍射型工业社会的行政形态
③棱柱型这是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行政形态
里格斯认为,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的生态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政治构架。
4.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相互作用的理论依据
①系统理论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环境的理论
③经济基础对政治上层建筑的制约作用理论
④上层建筑其他方面对行政系统的作用理论
5.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辩证关系
①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
②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
③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在动态中保持平衡
6.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
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所为和平,是指国际政治环境的相对平和。
所谓发展,是指国际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具体表现在:
①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②经济全球化
③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1)政治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政权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经济
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
(3)思想文化
文化多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大特色。
7.我国现阶段社会环境对行政管理的要求
①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对外开放,吸取国外行政管理的先进经验,实施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
②坚定地把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作为政府的最主要职能。
③要根据各地区、各方面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实施行政管理。
④要充分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从国力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积极奋斗。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两个文明同时抓,使它们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⑥要坚持行政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行政职能。
第四章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的含义及特点
行政职能:
是行政管理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所发挥的基本职责、功能和作用。
①执行性②强制性③同质性④动态性⑤多样性
2.行政职能的作用
①研究行政职能是认识行政管理的前提。
②行政职能是行政组织建立的依据。
③行政职能是确定行政权力大小以及行政领导者职责、职位和职务的条件。
④行政职能是科学组织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依据之一。
⑤科学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对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行政职能体系的含义以及内容
行政职能体系:
是指行政职能是由众多职能构成的,且这些职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行政职能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完整体系。
内容:
这个完整的体系可划分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层级职能和运行职能。
一、政府的基本职能
①政治职能
A专政职能B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职能
②经济职能
A经济计划职能B经济管理职能C经纪服务职能D经济监督职能
③文化职能
④社会服务职能
二、政府的层级职能
①中央政府职能
②地方各级政府职能
三、政府的运行职能
①决策职能
②组织职能
③协调职能
④控制职能
4.行政职能转变的含义
行政职能转变: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范围、内容和方式作出的调整和变革。
5.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①行政职能转变是适应行政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行政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科学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③从世界各国政府职能发展的历史实践看,世界各国的行政职能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
这种发展变化的总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行政职能涵盖面逐渐扩大。
②行政管理的宏观职能日益强化。
③在行政职能体系中,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地位日益上升。
6.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①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必然要求。
②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实现行政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
③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7.21世纪世界各国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①社会服务职能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②地方职能日益社会化。
③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④行政管理日益法治化。
8.我国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一、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而进行的行政职能的转变。
1.行政职能重心的转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
①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②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③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3.行政职能关系的转变
①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②理顺政企关系。
③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④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⑤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二、为适应加入WTO而进行的行政职能转变
①以规划导向取代权力导向,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
②树立起现代管理理念,改变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式。
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现依法行政。
④依法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破除垄断。
第五章行政组织
1.行政组织的含义以及特点
行政组织:
是指国家为推行政务依法组建的行政机构体系。
①公共性②政治性③系统性④法制性⑤权威性
2.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①组织目标②职能范围③机构设置④职位设置⑤权责体系⑥人员构成⑦规章制度
3.行政组织的类型
一、行政组织权力体制类型
依据行政组织权力分配集散程度划分,行政组织权力体制类型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2、行政组织领导体制类型
一个行政组织内部,依据其最高行政决策行使的人数区分,行政组织领导体制可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三种类型。
3、行政组织机构类型
根据行政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行政组织机构可划分如下:
领导机构、执行机构、智囊机构、监督机构、信息机构和辅助机构。
4.行政组织的结构
一、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行政组织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式的行政组织层级制。
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
优点:
权责明确、事权集中、便于控制、指挥统一。
缺点:
行政组织内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分工,各级行政首长管理过多,责重事繁,容易顾此失彼。
纵向结构分为两种:
①是整个行政组织体系的纵向分化,即各级政府上、下层级结构。
②是每一级行政组织内部的纵向分化,即每级政府内上下层级结构。
二、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部门结构,是指行政组织中处于同一等级的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平等、合作与协调关系的一种组合方式。
是各级行政领导都设有其直接管理的职能结构,分工精细,能减轻行政首长的负担,有利于专业化的分工。
事权分散,容易出现扯皮和推诿的现象。
行政组织横向划分方法:
①按工作性质划分②按职能划分③按行政区域划分
三、行政组织的直线——职能式结构
行政组织直线——职能式结构是在综合直线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各部门间既有垂直领导关系,又有水平领导关系,即所谓“条块分割”式结构。
行政领导的统一指挥同职能专业部门结合,吸收了直线式和职能式的优点,扬弃了部分缺点,使其相互补充、制约,它是前两种结构的发展。
5.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一、古典的行政组织理论
这是西方早期的行政组织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包括:
①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②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组织理论
③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
从制度规范的角度研究行政组织,提出了一些具有规范性的组织建设原则。
但侧重对组织内部的静态研究,忽视了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和组织的动态变化及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等。
2、行为科学的行政组织理论
1949年,美国一些研究社会科学的教授提出行为科学的概念后,行为科学逐渐被用来研究行政组织。
①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②以马斯洛为代表的需求层次理论
③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
④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这一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行政观,认为行政组织应该是一个社会心理系统,应充分考虑行政人员的心理需求的满足。
它强调在完成行政目标的过程中,应注意人际关系的协调,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要,重视激励和非正式组织等因素对行政活动的影响。
3、现代的行政组织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引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成果,使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①以卡斯特、罗森茨韦尔为代表的系统分析组织理论
②以劳伦斯、洛西、伍德沃德为代表的权变组织理论等
从西方组织理论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经历了从重视行政组织制度规范的研究到重视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进而发展到对组织进行动态的、宏观的、综合研究的发展过程。
6.泰罗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书中提出管理的四大原则
①积极促进员工增强服务精神和工作责任感
②科学选择、培训员工
③员工的工作应与科学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相结合
④管理方法应向精确化方向发展,以客观标准和数字计算处理事务
7.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把组织管理分为五个主要环节: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遵循14条原则:
工作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公平、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团结。
8.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①依法设定职责权体系,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才能被选用,而被选用的人只能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并承担相应责任。
②按层级创建权力体系,使上下关系明确,有利于统一指挥。
③按专业分工设定职位,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要经过公开考试,合格者方可选用。
④工作任免有法律保障
⑤按制度奖惩升迁和获得报酬,不因主管人员好恶而偏私等。
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建设的理论
①主张人民参加政府管理
②主张建立“廉价政府”,简化机构
③主张采取巴黎公社“议行合一”的政府组织形式
④彻底清除国家等级制
10.列宁行政组织建设的若干理论
①主张精简机构
②强调民主管理
③主张实行选举制、罢免制和监督制等民主制度
④强调政府组织的效率问题,重视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
⑤强调应把行政机构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以克服政府组织中官僚主义现象
11.毛泽东的行政组织理论
①坚持共产党对政府组织的领导
②依靠人民大众管政府
③强调政府组织的设置必须适应革命中心任务的需要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权,精兵简政
⑤注重政府组织的作风建设,形成“官兵一致、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良好人际关系
12.邓小平的行政组织理论
①针对我国存在的“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问题,明确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论断。
②指出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行政组织体系,建立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
③改革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13.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含义
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职能管理、机构管理和人员编制管理
1、职能管理
①是在拟定机构改革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时,提出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职能体系的总体意见。
②是在各部门实行“三定”时,合理配置各部门的职能,帮助各部门搞好职能配置的研究,制定具体方案。
③是协调各部门之间职责分工。
④是协调同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以及政府部门与企业、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职责分工。
2、机构管理
①是根据各级政府的职能总量及类别,确定各级政府机构的总量规模。
②是划分机构的属性。
③是对机构级别的管理。
④是对机构名称的管理。
⑤是对机构规模的管理。
3、人员编制管理
①是制定各级政府编制比例和编制标准。
②是核定各部门人员的编制总额。
③是确定人员的编制机构。
15.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意义
①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组织体系。
②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是防止官僚主义,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手段。
③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助于节省国家财政开支,避免浪费。
16.行政组织编制的含义
行政组织编制(广义):
是指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包括权责关系、机构设置、规格级别、人员结构、数额以及职位配置等。
17.行政编制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①精简机构②统一原则③立法原则
方法:
①行政方法②经济方法③法律方法
第六章人事行政
1.人事行政的含义以及如何理解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是指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国家人事管理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人员进行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等管理活动。
如何理解人事行政:
①人事行政特定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行政活动。
②人事行政的管理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行政机关内的特定人事管理部门。
③人事行政的管理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内的行政人员。
④人事行政是依法的管理活动,人事行政的管理原则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⑤人事行政的目的在于选用合格的国家行政人员,使他们尽职尽责,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其业务能力水平,进而全面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2.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
①德才兼备原则
②适才适用原则
③公平竞争原则
④奖惩分明原则
⑤依法管理原则
3.人事行政的地位以及作用
人事行政的地位:
①人事行政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
②人事行政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最积极的因素
③人事行政是培养人才、深入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人事行政的作用:
①人事行政的目的在于推行科学的人事管理,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②科学的人事行政,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势必推动四个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③人事行政的最终目的也在于,广泛发掘现有的各级各类人员的智能,为他们大显才华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施展才能,讲究使用效益。
4.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中国选官制度的雏形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时期所实行的选贤与任能为特征的禅让制。
从军功爵制(春秋战国)→察举征辟制(汉武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
(2)考核制度的发展
依法定制、考核官吏
(3)人事行政监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于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监察制度正式确立。
言官谏议制度
(4)其他人事行政制度的演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管理 所有 知识点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