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的相关问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767267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99KB
第三方物流的相关问题Word下载.docx
《第三方物流的相关问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物流的相关问题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第三方物流内部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两类:
资产基础供应商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
对于资产基础供应商而言,他们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他们通常实实在在地进行物流操作。
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则是管理公司,不拥有或租赁资产,他们提供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专业管理顾客的物流功能。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可定义为两者结合.第三方物流因其所具有的专业化、规模化等优势在分组担企业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再造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成为21世纪物流发展的主流[1]。
1.2我国第三方物流产生的背景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兴起来之不易。
我国物流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自那时起,无论是物流学术界还是物流实业界,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为物流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和精力。
各种各样的物流研讨会、各个地方大大小小配送试点,大家都奋力想创造物流业的辉煌。
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不但第三方物流没有出现,连配送试点也名存实亡了,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正当人们对物流业悲观失望之际,第三方物流却悄悄地从东南沿海城市诞生出来,而且逐渐发展壮大,蔓延到全国,直到形成现在的这股“第三方物流”热。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和以下的条件密不可分的。
(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就走上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道路,年均增长8%以上,而从全国看,发展最快的又是我国东南沿海一些省市,他们利用国家给经济特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率先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大幅度增长,其中出现了一批大型实力企业,像海尔、宝洁、IBM等。
经济的大幅增长,必然导致巨大的物质产品的流动,也就必然导致物流量的增加。
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物流业成长的必然规律。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就是这样,他们那时国民经济的年增长率就是百分之七八左右,物资要运到日本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或者从各地把货物运进来,它们自然要从流通领域去挖掘利润源泉,于是走开发物流的路子。
现在的中国也走到了这个阶段,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左右,物质产品数量巨大、市场范围宽广,使物流的需求量猛增,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希望。
到了这个阶段,物流业的发展成了生产发展的瓶颈,如果再不发展物流业,则必然制约生产的发展。
所以,这时要继续发展生产,就必须要发展物流业。
(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诞生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跟改革开放有直接的关系。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由一些国内的外资企业率先促成的,人们不难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过程看出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们是从东南沿海一些改革开放程度比较高的省市首先兴起起来;
第二,它首先是由像宝洁、IBM等这样一些国外的大公司促成我国的一些物流企业成立起来的;
第三,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最先也主要是为国外这些大公司服务的物流业务。
国外些大公司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在中国国内开办了一些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些实力产品,在中国市场需求量也大,市场覆盖面广,而且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因此物流量很大,靠他们自身来开拓中国的物流市场,进行物流处理,难度较大,也不合算。
所以比较聪明的办法就是委托中国的一些企业来为他们完成物流业务。
(3)中国物流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规模发展是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国家物资部,在推进我国物流学发展和物流业的成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学术方面,有早期的国家级的中国物流学会和现在的中国物资经济学会,各个大区、各个省市都有物资经济学会;
包括世界物流会议、亚太物流会议、各个大区、各个省市的物资经济讨论会在内、几乎每年都举行物流研讨的学术会议,在物流的基本理论、物资贸易中心、连锁、配送、代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
在物流教育方面,在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北京商学院等高校开办了物流专业,各地的物资学校也培养了大批物流人才,在物流实业方面,在物资贸易中心、连锁、配送、代理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试验和推行,取得了许多的成绩。
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国家、各个省市政府,还是各个企业、学校以至于普通老百姓,物流的意识加强了,物流的素质提高了,对于物流新技术的敏感性加强了,平时它们都在为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益冥思苦想,一旦有了物流新技术的信息,马上就学习模仿。
这次第三方物流一出现,就在全国广泛流传就是一个例子。
(4)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因特网技术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设高效率高效率的信息技术网络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一方面提高了物流企业在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认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促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一体化,使大规模、高质量、高服务水平处理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协调合作方便快捷,并能有效跟踪和管理物流渠道中的货物,精确计算物流活动的成本,这就使客户企业可以随时跟踪自己的货物,因而放心地把自己的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处理,这些环境条件都促使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生。
(5)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
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
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生产企业的核心是业务就是生产,物流业务不是他们的核心业务,它们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不但自己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抓好生产,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而第三方物流则以物流为核心竞争力,他们依靠自己的物流实力,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参与市场竞争,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这样,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实现了社会的合理分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又使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到了加强,效益都是显著提高,这公分显示了第三方物流的综合优越性[2]。
2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2.1国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量,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日本约为80%。
同时,欧州有24%、美国有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已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
欧洲62%、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再增加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
美国IDC公司进行的一项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服务研究表明:
全球物流业务外包将平均每年增长17%。
在美国,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业务的重组,物流成本从1980年占GDP的17.2%下降到了1997年的10.5%,再到2004年的7.5%。
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营运成本和效率,远远优于企业自营物流。
它可以帮助企业精干主业,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因而,作为后发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大国,应树立新观念,立足于高起点,力争实现我国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方物流业发展迅猛,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物流水平高,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日臻完善。
美国的物流业发展很好,其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规范并扩展到国际市场。
在美国,第三方物流业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期,企业均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2003年,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营业额达350亿美元,占物流市场总营业额的2%一3%,2004年比例增长到5%一6%,并且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
总的说来,具有以下特点:
美国的物流领域十分广泛,政府在促进物流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极具规模,公路、铁路、航空运输都居世界前列;
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约为58%,而且其需求仍在不断增长;
第三方物流的收入以年均15%一20%的比例递增,在美国物流业中一直保持最高的增长速度;
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水平较高,但对更高层次的增值物流服务的需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欧洲的比重远远大于美国,欧洲约有76%的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普遍认为具有一定的成熟度。
与美国相比,欧洲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种类和服务方式的区别更大一些,并且己经形成了不同层次:
其一,服务范围广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其二,从事传统的物流公司;
其三,新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其四,大型国有机构加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欧盟的建立及其对欧洲贸易格局的影响,使得当地和地区性企业参与多元化的市场竞争;
再有贸易全球化趋势,刺激了第三方物流的需求;
加上目前欧洲较高的物流水平和成本优势,内外因结合,推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在日本,其商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社会化配送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第三方物流业占整个物流市场更是高达80%,日本属于全球物流管理较为发达的国家。
日本将凭借其在电子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努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日本在未来10年内将重点建设交通运输系统,提高海、陆、空立体运输体系的安全性,以此提高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的整体经济效益。
国际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是:
其一,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其二,第三方物流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其三,绿色物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其四,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增长,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
2.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我国现有的物流供给能力略大于我国目前的物流需求水平。
该调查同时表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3PL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物流的规模可以通过多种指针来衡量,最简单的就是通过物流企业的人员数目来比较。
我国3PL企业平均员工数量由2000年的248人上升到2008年的395人,平均企业规模扩大了147人。
对3PL的认可程度集中体现在3PL的使用比例上。
将物流服务全部委托给3PL的工业企业比例由2000年的16%上升到2008年的37%,上升了21个百分比。
我国3PL企业的数量正逐年增长。
进入我国的著名外资3PL有UPS、DHL等。
而国内的一些物资、商储企业纷纷表示要全面进军物流业。
我国物流业被欧美国家称为“阳光尚未照耀的黑土地”。
在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下,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物流业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仓储协会《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调查表明:
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的企业中,有16%的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成品物流运作的比例在30%以下,有34%的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比例在30%一60%,有50%的企业第三方物流参与比例在60%以上;
而商业企业商品物流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中,有22%的企业第三方物流参与比例在30%以下,22%的企业第三方物流参与比例在30一60%,有56%的企业第三方物流参与比例在60%以上。
可见,企业己经由自营物流逐渐向外包的第三方物流过渡[3]。
3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分析
3.1物流需求不足,观念落后
物流需求不足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而使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不高;
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领导和职工习惯于传统物资营销方式,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创新发展能力差距较大,再加上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专业化程度低。
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1%和13%;
况且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
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3.2改制改组未到位,企业机制不适应
一是省市、地市级物资部门虽然成建制改,但大多是换个牌子的“翻牌公司”,产权模糊、权责不清,现代企业制度远未建成。
二是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够深化。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物资企业虽然普遍地开展了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物资企业的机制转换还是初步的,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上还很薄弱,经济效益低。
三是企业约束机制乏力。
有的企业领导盲目决策,出现不少“三拍”(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膛保证、拍屁股走人)工程项目,资金有投无回;
有的用企业流动资金炒股票、搞期货,造成巨额资金损失;
有的企业领导以权谋私、挥霍浪费,对企业业务骨干管理乏力,“体外循环”现象时有发生,使企业雪上加霜。
3.3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
主要在第三方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
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要求,提供综合物流业务;
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实施Out—sourcing策略的业务素质。
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4]。
4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
物流企业转型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物流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
目前应着力抓好“三转变”:
一是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
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物流企业,只有从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才能向物流企业转型,与市场经济接轨;
二是由市场垄断分割观念向市场一体化观念转变。
物流企业要解放思想,树立变市场条块分割为全国市场一体化,变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分割为商品市场一体化,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割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观念;
三是在企业管理观念上,要在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根本改变,使现代物流理念深入人心。
4.2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有资本从物资流通行业退出是必然趋势。
因此,物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应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的产权形式规范,走先改制、后转型的路子。
但从现状看,要物资企业全部退出市场也不现实[5]。
由于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相关政策也未完全到位,因而为平稳过渡,避免震荡,保持社会安定,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改制方式包括资产置换、重组再生、兼并联合、整体或部分买断等,使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职工参股、控股或全部职工股的多元产权主体,国有资本实现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
经营上实行承包、租赁、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等多种方式。
同时,结合转换企业机制,并在围绕和抓住企业主要优势的基础上,向相关领域延伸,发展现代物流。
4.3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
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
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
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4.4服务范围向金融领域扩展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探讨市场对外运产生的一些新的需求、新的机会。
物流、现金流、资金流是供应链三大组成部分。
在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的体系下,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造成的采购与供应短缺是造成供应链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前些年在流通行业比较明显。
由此以质押、监管为代表的物流金融服务得到较大发展,包括中外运、中远在内的企业纷纷开展此项业务。
以西京电气总公司为例,通过与深圳发展银行、广州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内主要银行签署合作协议,2008年实现授信额度到达456亿元,2009年1到9月份,实现授信额度超过500亿元。
很多客户、企业对这个方面的需求也很明显,需要通过物品和质押这种关系来缓解自己资金不足的问题。
质押监管的发展标志着第三方物流与金融行业的融合,而服务范围也由静态的仓单质押向货物的在途质押转变,从供应链资金流收入方面看,第三方物流服务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
4.5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
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
如要适应加入WTO后激烈的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的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5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所具备的能力与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
国泰君安对我国下十年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做了如下的预测。
按照1999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16.9%,假设每5年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2%(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即2005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14.9%,2010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9%,则未来十年我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14.9%;
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前六年(2000-2005)按照国际平均数1/3左右计算,后五年按照1/2计算(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则未来十年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为0.42;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按8%算。
根据测算结果,到2010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将达到28505亿元,按照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所占平均份额24.42%,物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960亿元。
另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2-4月的调查,57%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而在99年的同类统计中,该比例只有45.3%。
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
对于众多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企业,现在正面临资产重组和企业再造。
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把物流业务重新调整。
物流业务应该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对于新建立的企业,安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物流业务由专业公司承担。
到一定的时期,这样的改革就会形成第三方物流大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5]。
结束语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
二是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
三是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物流 相关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