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背诵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755579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53.70KB
湘教版七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背诵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湘教版七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背诵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背诵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度
起点
赤道(00)
本初子午线(00)
划分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0,
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如:
200N
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如:
700S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
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如:
1700E
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如:
500W
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
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以200W和1600E为界:
200W—00—1600E为东半球
1600E—1800—200W为西半球
(经度<
200的在东半球,经度>
1600的在西半球,200<
经度<
1600的则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备注
低、中、高纬的划分:
低纬00-300
中纬300-600
高纬600-900
纬度和经度
经纬网作用:
确定地表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用途:
军事、航海、航空、气象观测等多方面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①海陆分布状况:
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
②任何半球:
海洋>
陆地
①几个概念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七大洲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大陆和附近岛屿的合称
②名称:
(按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③亚欧之间: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尔其海峡
分界线欧非之间:
直布罗陀海峡亚非之间: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之间:
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
巴拿马运河
④位置:
各洲的半球位置、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大洲与大洋之间的相对位置
四大洋名称:
(按大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各自特点见书)
位置:
大洋之间、大洋与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
地形: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地形高度的两种表示法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地形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
地面起伏小
(平坦)
海拔低,多<
200米,(平坦广阔)
高原
海拔较高,边缘陡峻
山地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较高,多>
500米,坡陡谷深
丘陵
海拔较低,坡缓,相对高度多<
200米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划分:
陆
地
形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
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为主)
山地西岸:
太平洋西部的弧形岛屿山体
主要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地形区盆地:
刚果盆地平原:
亚马孙平原
高原:
最高的高原为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大陆架:
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200米(最重要)
海底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剧增
地形大洋中脊:
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较强烈
海沟: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洋盆
等高线:
在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地形图的绘制过程(略)
学看等高线地形图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图: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掌握地形图)
等高线图的运用:
如爬山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地表形态的变化①地球表面的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如:
海陆变迁(实例)
第四节海陆变迁
②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
大陆漂移假说:
20纪初德国魏格纳
①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
构造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学说②六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火山与地震:
世界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地震、火山活动最剧烈)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数量:
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突破60亿大关
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一定地区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总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它的大小反映了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增长速度: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
世界人口的分布
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增长速度慢
人口密度:
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每平方千米居住的人口数来表示(人/平方千米)
人口稠密区: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南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
注:
人口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略)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略)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影响:
(略)
①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发展造很大压力,使居民就业、
世界人口问题
居住、医疗、教育等问题难以解决
人口增长采取措施: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对社会经②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地区人口增长缓慢,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负
济的影响增长,引起了劳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采取措施:
鼓励人口生育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城市的吸引力:
见书第43面
划分依据: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名称: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特征见书)
黄色人种: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的因纽特人也是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分布黑色人种: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①混血人种:
不同人种间通婚形成,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人种与地理环境关系略)
②美洲的“黑人”是被殖民主义者当作奴隶贩卖到美洲
①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30%有文字,70%无文字
世界的语言
汉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人数超过12亿,主要为汉族、国内部
分少数民族和华人华侨使用
②联合国英语:
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把它作为母语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六种工法语:
主要流行于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一些国家
作语言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使用
俄语:
前苏联各加盟国在东欧各国影响广泛
阿拉伯语:
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世界的宗教:
名称
起源时间
起源地点
教徒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
10亿多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相对集中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
沙特阿拉伯
7亿多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2亿多
亚洲最多主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① 宗教的标志性建筑:
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② 在中国,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影响较大的是佛教
3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主要形式:
城市和乡村
聚落①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的形态与环境的关系②聚落的分布:
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地区,聚落
较稠密,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
③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因环境而异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熟悉部分世界文化遗产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
含义
区别
天气
某地距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
短时间、多变性
均指大气状况
气候
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长时间、稳定性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卫星云图上,白色- 云雨绿色- 陆地 蓝色- 海洋 (符号见课本)
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含义:
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是造成自然景观和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几次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北京时间2点、8点、14点、20点)
测定一天中最高气温为北京时间14点(或下午2点),最低气温为日出前后
气温月平均气温:
略年平均气温:
略
等温线:
气温相等的点的连线。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同。
世界气温状况:
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
的分布①世界年平均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规律②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反之。
③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比四周气温要低。
形成条件:
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凝结出来的程度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有降雨、降雪、冰雹、霰等形式,其中降雨是最主要的形式。
测定:
雨量器
主要类型:
依据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地形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山地阻挡,沿山坡“爬升”,变冷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
冷暖空气相遇,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降
水
地区
降水
备注
赤道地区
降水多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
两极地区
降水少
南北回归
线两侧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中纬度
(温带)
沿海地区
内陆地区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见右表
①绘图
气候资料的A气温最高月均温气温年较差(大或小)
表示方法最低月均温
②读图B降水季节分配状况(冬季多雨、夏季多雨、全年多雨或全年干燥少雨)
降水总量(多或少)
C气温和降水的配合
地球的形状
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球体的形状使得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时,各地的太阳高度产生差异。
影响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纬度因素
而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会产生昼夜交替等现象。
①太阳光线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北半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位置
昼夜状况
地球的运动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
夜,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
夜,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地球的公转
划分:
气候统计学上,北半球3、4、5为春季,6、7、8为夏季,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②四季热带地区:
没有冬季,只有夏季、旱雨两季或干湿二季
变化两极地区:
由于纬度高,全年严寒,皆为冬季
温带地区:
四季分明
热带:
位于北回归线(23.5°
N)至南回归线(23.5°
S)之间,全球只有这
里有阳光直射
北温带:
N)至北极圈(63.5°
N)之间,这里获得的太
③五带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分明
南温带:
位于南回归线(23.5°
S)至南极圈(63.5°
S)之间,其余同北温带
北寒带:
位于北极圈(66.5°
N)以内,这里阳光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寒带:
位于南极圈(66.5°
S)以内,其余同北寒带。
海陆分布因素
①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
陆地上气温高些,海洋上气温低些(陆高海低);
气温冬季:
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陆低海高)
下垫面
最高
最低
陆地
7月
1月
南半球海陆状况
与北半球相反
海洋
8月
2月
②在中纬地区,海洋与陆地月平均最
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的月
份是不同的,海洋的高温和低温月
份总比陆地出现晚些
降水:
近海迎比风地区多,近海背风地区少;
远离海的地区少
气温:
阴坡低,阳坡高(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
人类活动因素
①地形地势因素山上低,山下高(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②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通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各种物质影响气候:
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全球升温——旱涝灾害
热岛效应——城区气温高于郊区,雾和低云多于郊区,风速小于郊区。
热带的气候类型(4种):
特点
分布
景观
异同点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南美
亚马孙平原最广
树木高大茂密,树根粗大
相同点:
热带气候的
最冷月气温
在15℃以上
不同点:
降水总量的
多少和各月
分布状况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
干、湿二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非洲面积最广
树木稀疏,地面有草,
动物有斑马等
热带季风气候
旱、雨二季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
和中南半岛
树木高,茂密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
陆及大陆西岸
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
植被都很稀少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在温带的较低纬度部分
自然景观
亚热带季风
(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美国
东南部等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15℃以下
降水总量的多少和
降水季节分布不同
地中海沿岸是以阳光、大海、
沙滩为特色的游览度假胜地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0-400的
大陆西岸
常绿硬叶林
第四节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温带的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因北半球的陆地多于南半球)
温带季风
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分在布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集中在中国
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等地区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上外,其余最冷
月气温在0℃以下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
冬冷夏热,温
差大,降水少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其中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以俄罗斯和加拿大两国的面积最大(注
意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景观变化)
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分布:
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
寒带气候冰原气候: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及其它岛屿
特点: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地区的山地高原,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认识大洲
地方时、区时
地方时:
依据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来确定的时间,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为当地12点
区时
①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15°
。
其中东12与西12区,各跨7.5°
,合为一个时区。
②A.东时区早于西时区B.东时区越大,时间越早;
西时区相反C.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
③北京时间为东8区的区时,是全国统一时间(伦敦为0时区)
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致为180°
经线。
自西向东越过180°
经线减1天,自东向西越过加1天。
“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合称亚欧大陆)
海陆位置:
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与欧洲相
地理位置
邻,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①山地、高原为主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①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它都有
②大陆性特征显著(本洲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降水变化大)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在世界各洲中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
亚洲
偏南风
偏北风
③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
冬季风-西北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
亚洲南部:
冬季风-东北季风夏季风-西南季风
特点①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海洋
河流②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
河流之最:
长江-流量、长度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独特的湖泊:
最深的湖-贝加尔湖最大的湖-里海海拔最低、最咸的湖-死海
人口与国家:
人口最多,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
多数在亚洲,亚洲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六个地区
海陆位置:
亚洲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邻
经纬度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地形①地势低平,平均海拔最低②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山脉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④冰川地形广布
①三面临海,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距海不远
欧洲
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②在北纬40°
-60°
大陆西岸,终年受到来自大西洋温暖湿润西风的影响
气候
③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④平原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的深入
地中海气候范围广,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河流:
多瑙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河流,自西向东注入黑海莱茵河—自南向北注入北海
人口
特点:
①城市人口比重大(>70%)②人口密度最大的洲③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洲
问题:
老龄化现象严重
东、西分别濒临印度洋、大西洋,北隔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
东北隔红海与亚洲相望,并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经纬度位置:
东半球西部,赤道从中部穿过(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第二节非洲
①高原为主的地形,有“高原大陆”之称。
高大山脉仅限于大陆的西北和东南边缘
地形
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③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海湾等
④主要地形区:
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
特征:
普遍高温(“热带大陆”);
降水分布不均,干旱面积广;
气候类型南北大致对称分布
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在各大洲中居首位)、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
河流:
尼罗河-世界最长河,由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刚果河-向西注入大西洋,水能资源丰富
资源:
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矿产资源(金钢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动植物资源
人口与经济
人口:
世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国家最多的大洲
经济:
长期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原因: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发现的大陆
新大陆
界线白令海峡的三线:
①北美洲与亚洲分界线②美国与俄罗斯分界线③国际日期变更线
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航程
主要国家:
讲英语为主的美国、加拿大,讲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为主的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
地理位置:
位于西半球北部
北美洲
①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为科迪勒拉山系北段)②中部是广阔的平原③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气候①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见书上图)
第三节美洲
②大部分在温带,热带范围小,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七八 年级 地理 会考 复习 背诵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