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导学案 北师大版I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755135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830.26KB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导学案 北师大版IWord文件下载.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导学案 北师大版I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导学案 北师大版I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文缩写:
EU)xx年,欧洲单一货币——正式启用。
5.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
号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90年代后,提出改造的想法,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
二战中,西欧诸国和日本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战后,西欧和日本通过不同的道路在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挑战“两极”的两个重要“极点”。
他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呢?
活动探究之一:
走进欧盟
步骤一:
探寻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材料一:
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1939年
1946年
英国
235
193.1
811
789
1343
1290
法国
50.2
49.3
738
344
795
441
德国
396.9
105.5
1775
208
2373
256
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由此说明西欧国家为什么要走联合之路?
步骤二:
探寻西欧走向联合的方式
材料二: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
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
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把法德两国的煤炭、钢铁资源置于一个超越国家的管理机构之下,对煤钢资源共同开发和使用,并且该机构也吸纳欧洲其他国家参加。
——让·
莫内
●说一说:
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步骤三:
探寻西欧走向联合的过程
材料三: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
雨果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归纳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大致过程
步骤四:
探寻西欧走向联合的作用
材料四: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四说一说欧洲走向联合的作用
活动探究之二:
日本的崛起
20世纪50—70年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大失误。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探寻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
材料二
要使日本复兴,除教育以外别无他途。
我们由于进行战争而使国家荒芜,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给子孙后代,可是至少希望他们受到卓越的教育。
——吉田茂《激荡的百年》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政费用的1/5左右,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1950年—1972年,教育经费由1599亿日元增加到40244亿元,增加近25倍。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生活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根据材料一、二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哪个国家?
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探寻日本实现经济腾飞后的一些做法对亚洲邻国的影响
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近年来,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不断增加军事投入,且频繁向海外派兵已引起亚洲邻国的严重关注。
20世纪70年代日本改善中日关系,并奉行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见右图)
20世纪90年代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见右图)
谈一谈:
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做法为何会引起亚洲邻国的严重关切和不安?
探究日本和西欧这两个新的力量中心的崛起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何影响?
探究日本和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举措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借鉴?
三、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4分)
1、李磊同学暑假旅行到某地区,发现那里不同的国家的人都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是在:
()
A、欧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大洋洲
2、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3、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其经济发展还得益于()
A、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B、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D、美国的扶持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三足”是()
A、日本、美国和欧共体B、日本、美国和欧盟
C、日本、美国和德国 D、日本、美国和英国
(二)阅读探究(共6分)
某班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着重探寻17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近代崛起历程。
老师在黑板上抄录了以下材料:
500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这几个国家江山代代,各领风骚,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自己的大国辉煌,同时也给其它国家和民族带来过不同程度的伤痛。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用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为中国的发展寻找世界性坐标,具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摘自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你参加该班的主题活动,就英、美、日三国崛起中的重大事件探索三国崛起的主要因素、对近代中国带来的伤痛以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你该如何做等三个方面,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
①主题突出,观点正确,论从史出;
②标题自拟,200字以内。
四、归纳小结
了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二战后不久,欧洲各国积极寻求联合。
1967年,欧洲六国率先成立了“欧洲共同体”(这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随着经济联合的加强,欧洲各国逐步走向政治联合。
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盟正式建立(这是一个区域性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合体。
二战后,由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加上美国的扶持,引进先进技术,注重人才、发展教育。
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的崛起,使世界格局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五、学习感悟: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资源严重缺乏,但其在19世纪和20世纪两次崛起,都得益于教育先行的战略。
我国目前也正在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但仍有很多人不重视教育。
面对这种情况,你想说些什么呢?
我想说:
六、课后拓展: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
你觉得中国怎样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审查
意见
签字:
年月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课型:
新授课年级:
九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
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
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及为解决中东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前收集中东地区的特点、为中东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中东问题的历史根源、美国为什么偏袒以色列等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特别是历史图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通过探究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初步培养综合学科知识,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感受中东动荡带给人类的创伤,认识到在尊重、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初步养成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共存发展的价值判断。
三、重点、难点
重点: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
播放反战歌曲视频《Tellmewhy》,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及字幕,思考歌曲反映了什么主题?
学生:
各抒己见。
《Tellmewhy》这首歌曲诘问战争、贫穷、饥饿,祈求人类和平、友爱、富足,扣人心弦。
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在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圣地——巴勒斯坦地区。
几千年来,这块狭长的土地,在创造人类灿烂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在二战结束以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众多国家卷入了战火与纷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及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带着兴趣与疑问开始本课的学习。
)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篇章的学习。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局势
展示:
《中东地图》及简介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
“中东”地区的国家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学生通过看地图及简介,了解中东的范围,及包含的国家。
中东为什么战火频仍,动荡不安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源中东问题的由来。
历史上犹太人(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大批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请根据材料归纳中东战火频仍的历史原因?
通过材料补充,使学生认识中东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前往巴勒斯坦。
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巴以分治地图及联大181号决议。
“英国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前结束,并撤出军队;
阿拉伯国面积为一万一千平方公里,包括北部加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带以及雅法市的阿拉伯区,犹太国面积为15850平方公里;
耶路撒冷市应建立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管理。
”
——《巴勒斯坦将来处理分治计划问题的第181号决议》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阿拉伯人,面对着这决议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冤仇越积越深,巴以争端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争端。
由于以色列统治集团坚持其扩张政策,由于美、英、苏等大国出于不同利益在此进行的干涉,使得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终于酿成了五次中东战争的发生。
“五次中东战争简表”
战争
时间
情况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
结合表格,阅读课本76页小字部分,了解前四次中东战争的基本史实。
简单补充第五次中东战争的情况。
通过对五次中东战争的了解,认识中东战火频仍的局势特点。
历次中东战争争夺的目标有哪些?
土地、珍贵的水资源、圣城。
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什么呢?
一组图片
看图说话。
图片让我们看到的是流离失所、是痛别亲人、是满目疮痍、是一片废墟。
再让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据不完全统计,仅中东战争中就有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
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战争给巴以双方人民带来了哪些伤害?
战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制约了经济发展;
威胁了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通过图片及文字材料感受战争带来的灾难。
可见,战争只会导致两败俱伤,他们为什么非要争个你死我活?
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什么呢?
二、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是由哪些矛盾错综复杂的矛盾造成的呢?
中东位置图及石油运输线路图
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领土纠纷。
除此之外还有宗教和教派的斗争,各国对石油资源、水源、交通要道的争夺。
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对中东国家的争夺,促使中东各国之间旧矛盾激化新矛盾丛生。
所以战乱频繁。
其中最有突出影响的是阿以冲突。
——《当代世界知识200题》
犹太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城,大卫王曾把耶路撒冷作为统一的以色列王国的首都,历史上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基督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地,耶稣是在耶路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
伊斯兰教徒则认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
登宵"
(遨游七重天,见过先知和天堂)。
耶路撒冷是除了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和麦地那以外的穆斯林第三个圣地。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
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
(3)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关键。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概括材料能力。
由于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中东和平之路艰难漫长,中东和平任重而道远。
三、任重道远的中东和平
长期以来,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为中东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的努力。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
它是我们「这个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在联合国讲演的结束语
“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经过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努力,到了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了转机。
“阿拉法特、佩雷斯与拉宾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阿拉法特、佩雷斯与拉宾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同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
阿拉法特和拉宾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了和解,巴以和平出现曙光。
补充介绍为中东问题和平解决做出贡献的人物,旨在培养学生学习他们维护世界和平的精神。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巴以人民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和平的幸福,冲突又再一次到来,双方再次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1995年以色列数万民众集会纪念拉宾遇刺。
拉宾身上所带的被鲜血染红的《和平之歌》歌词。
拉宾遇刺之后,中东和平之路更加坎坷。
21世纪以后,巴以冲突仍时有升级和加剧。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采用自杀性爆炸报复以色列人,而以色列展开“定点清除”,以牙还牙,同时加快犹太定居点的建设,更激起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满。
中东局势的任何微澜都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国际社会为解决巴以冲突也在做不懈的努力。
材料:
俄罗斯总统普京:
我十分希望巴以恢复直接接触,希望这一接触能开启对长期解决办法的探索。
中国长期致力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
xx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重返谈判桌,目的是在不超过一年时间内制定和平协议。
目前,经美国斡旋中断三年后恢复的对话正在完全保密的环境下进行,美国承诺将加强外交斡旋并增强自身的参与。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新闻网
如果你将参与中东问题的解决,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式?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也许动荡与战乱还要再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
也许巴以双方还要再签署几十个协议或许更多,和平才能真正到来;
也许和平命若悬丝,但只要有一口气,就会代代传下去,就像拉宾倒下之前唱过的《和平之歌》。
播放《和平之歌》。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
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导学案 北师大版I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13 挑战 两极 导学案 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