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751213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98KB
历史小论文Word下载.docx
《历史小论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小论文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
一般来讲,高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
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
如2021年的“历史前提”,我们就要联系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运用我们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去寻找史实。
比如经济上,我们就可以想到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或者是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了自
由劳动力和资金等。
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下去,就是能不能联系中国的情况,恰好中国就是反面例子,正反结合就可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而2021年的“西方崛起”原因,我们最好从内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既符合我们的唯物史观,也利于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字数。
(三)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
所谓“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写好开头。
有些学生写的开头很长,但观点始终没有明确,有点含含糊糊的味道,这是不行的。
其实开头不要写得太多,就是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
如2021年的“历史前提”,就这样写“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或者如2021年的“西方崛起”就写“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发展和外来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
同时,一定要讲究格式。
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
如202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观点,第二段是外因,
第三段是内因,最好还有个总结。
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
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
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
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如2021年的“历史前提”政治方面时,就不能只说资产阶级革命,而应该表述为“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等。
五、例文赏析:
1、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理由有四:
(1)在政治方面: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完善并得到发展。
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
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在经济方面:
欧美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使这些国家获得原始积累和劳动力。
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
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这
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3)在外交政策方面:
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而中国在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
2、关于西方崛起,第一段材料认为西方崛起引人入胜,究其原因主要由内因决定,其他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附属。
而第二段材料认为西方崛起因素除了内因以外,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我赞成第二种观点。
理由如下:
西方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
思想上,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但在西方向近代迈进的过程当中也深受其他文明影响。
如中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取代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动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所有的这些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崛起。
3、西方的崛起既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同时也是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西方的崛起是在充分吸收古代亚非文明的基础上逐渐起步、发展并超越的。
古代的亚非文明不论在经济、科学技术还是在航海、贸易等方面均处于领先世界的行列。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
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在武器制造方面逐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使骑士阶层阶层日益衰落,同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可以
说,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促使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步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国家通过殖民侵略、扩张,把广大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从而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掠夺了大量原料,扩大了海外市场,所有这些都为其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诚然,西方的崛起主要是其自身经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近代资产阶级不满神学压制、神权统治及专制制度,于是兴起了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如: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并爆发了席卷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工业革命。
所有这些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西方社会的迅速发展,从而成为近代文明中心并迅速崛起。
六、附评分标准:
1、观点明确(2分)。
观点表述完整且合符逻辑。
(2分)
2、合理运用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3分)
3、多角度评论(3分)
“多角度”可能的几种形式:
A、社会历史诸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国际关系等)
B、世界历史诸时段
C、正反两方面进行评述
D、用(古今、东西、南北)比较方法进行论述的
E、从哲学的、历史的、政治学的等多学科角度进行论述
4、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表述清楚。
七、动手练一练
1、(13分)2021年江苏卷第22题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
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6分)(要求:
观点理解准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200字左右。
)
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经济结构的近代更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但以积极影响为主,我认为是科学的。
因为,经济结构变动虽产生了诸如人们收益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世风日下等负面现象,但经济结构的变动,更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促使中国融入世界潮流,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而且还出现妇女进入近代企业做工,部分女孩创新产品,出口美国,获取收益,也是有力的证明。
2、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
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等方面。
其失业保险规定:
凡出于年老、残疾、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
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成立社会保险的专门机构,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编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述欧洲福利国家制度
参考:
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迅速;
福利保障内容全面,范围广;
制度完善。
评:
福利制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运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巩固统治的重要政策,有利于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
但它妨碍了竞争、制约了效率,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沃勒斯坦认为: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知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
”而佛兰克认为:
“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依据上述材料,评价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此题可以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述:
第一种观点“欧洲创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可以从地理大发现、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经济侵略方式、殖民扩张手段、科技进步等方面加以论述;
第二种观点:
“世界的发展创造了欧洲,推动了全球化”:
可以从市场、资本、劳动力、资源、国际组织的建立、区域经济的推动、东西方的对比等方面加以归纳即可。
篇二:
历史小论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8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为: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示例:
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
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本题考查对中西文化的对比论证能力。
答好本题的第一步是将建筑风格和政治制度联系起来:
太和殿雄伟——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国王尊贵;
唐宁街朴素——民主政治。
第二步要从规律上认识建筑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可适当发挥延伸认识。
2、材料四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
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
的议案。
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
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
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
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
答:
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
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
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
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
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
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
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
3、“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
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
主题立意明确;
关键词选择准确;
文字说明逻辑清晰;
史论结合。
主题:
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筒车、水力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添加的关键词:
漕渠
简要阐释:
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力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
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力发电的代表之一。
4、材料二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
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
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
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
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言之成理。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
第
(2)问,注意结合英、法、美、德等国民主化进程的长期性、艰难性、曲折性等史实回答,要做到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达通顺。
篇三:
国家兴亡系于人才
论文纲要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记载着从夏朝至清朝期间二三十个大小王朝的兴亡史,纵观历史,各朝代的兴亡原因,大同小异,窥其一斑,可略见全貌。
炀帝如此难容有才华学识的人,他所宠信重用的就只能是些专事阿谀奉承,弄奸藏刁的小人了,在这种人的治理下,隋朝怎么会不灭亡呢?
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人才却很重视,即使曾经与他作对
过的,只要是人才,他就给予重用,表现出了一个封建政治家宽容大量的态度。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记载着从夏朝至清朝期间二三十个大小王朝的兴亡史,纵观历史,各朝代的兴亡原因,大同小异,窥其一斑,可略见全貌。
就隋唐两朝而论,我们知道,隋朝只经历二帝,就灭亡了,而唐朝的“贞观之治”,则是为史家所大加赞誉的。
为什么隋朝这么快就灭亡了呢?
在《隋唐嘉话》上记有这样一句话:
“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
”炀帝就是隋朝的末代皇帝,炀帝妒贤忌能之心极强,司隶大夫薛道衡,因为写得比炀帝好,炀帝就逼他自杀,并说:
“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对于才华高于自己的人就要加以杀害,真是岂有此理!
还有一件事,炀帝曾作《燕歌行》,当时文人学士纷纷写诗唱歌,一般都是平庸之作,唯著作郎王胄临刑时,炀帝还故意诵王胄诗中的警句,说:
“从今以后你还能写出‘庭草列人随意绿’这
样的佳句吗?
”真是活脱脱的一副小人嘴脸!
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炀帝妒忌人才到了何等地步!
炀帝如此难容有才华学识的人,他所宠信重用的就只能是些专事阿谀奉承,弄奸藏刁的小人了,在这种人的治理下,隋朝怎么会不灭亡呢?
与之相反,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人才却很重视,即使曾经与他作对过的,只要是人才,他就给予重用,表现出了一个封建政治家宽容大量的态度,例如,魏征,曾是唐太宗哥哥原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官员,他看到李世民战功卓著,手下人才济济,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就暗中劝太子尽早除掉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识破,李世民登位后,不仅不记旧恨,反而拜魏征为大夫,就因为魏征能大胆进谏,使得唐太宗一生中避免了许多过失,唐太宗曾经说过: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去世后,他叹息从此就没这面“镜子”了。
唐太宗李世民用人唯贤不拘一格,从不计较出身贵贱,当他发现山东平民马周是个人才时,便立即任命马周当监察御史。
后来,又让他担任宰相职务,马周在参与画政方面有不少建树,提出过不少重要建议,事实证明了马周确是唐太宗治国的一个得力帮手。
唐太宗为了纳贤,不完善科举制度,从考生中挑选优秀人才,他看见考中进士的金榜,就高兴地说:
“天下英才都落入我手中了!
”思贤之心,溢于言表,由于唐太宗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思贤望才之心如饥似渴,爱护人才,又善于用才,所以,在他统治时期,社会政治安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五谷丰登,牛羊遍野,人口也增加了,文化艺术水平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为历史史学家所称誉的“贞观之治”。
从隋朝的快速灭亡和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来看,人才对于辅国安邦是多么重要!
:
作者运用较为丰富的史料有力论证了“人才对于辅国安邦是多么重要!
”这一观点。
纵观全文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史料引用得当,观点鲜明突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