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749699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60.92KB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
汉沿秦制,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两千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
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
而自汉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岁首的原因。
清黄生《字诂·
正》中认为:
“世传秦始皇讳政,故民间呼正月之正作征音,此说非也……占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为岁首,盖准此以为标的,故曰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
”由于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
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为此意。
另外,黄生也认为,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
正月写作“征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读平声。
如何准确解读“正月”呢?
“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
如此,“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借“时新”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风俗。
正月实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吕氏春秋·
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摘编自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11月、12月、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
B.正月通常被人们称为岁首,这是因为从汉朝以后的约两千的时间里,采用的是太初历,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
C.如今我们习惯称农历一月为“正月”,但在我国的古代时期,这并不是固定的,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正月不是一月。
D.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吕氏春秋·
季冬纪》,“除夕”就是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列出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三种原因:
“岁之首月”,朝代更换后的第一个月,为避秦始皇的讳。
B.第二段引用《诗经》《史记》的记载,都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
C.第四段多次引用黄生的观点,呼应第一段,有的放矢,否定了“正月之正”是因为避秦始皇的讳这一说法。
D.文章提出议论的话题后,分析了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真正原因,进而准确解读了“正月”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确定季节,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
B.战国秦汉年间所谓的“三正论”揭示了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的区别,即各朝历法岁首的月份不同。
C.“正月”之“正”为“准则、标志”之意,古时人们就会在这个标志性月份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来塑造人生。
D.“农历”又称“夏历”,是因为它产生于夏朝,且自汉武帝从新使用夏历后,除个别朝代外大多沿用夏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3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下雨天,真好
琦君
你喜欢下雨吗?
——喜欢,但别下得太久,像黄梅天,闷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我却不然。
雨下十天、半月,屋子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我也不抱怨。
我爱雨,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优游、自在。
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今天一清早,掀开帘子看看,啊,真好,又是个下雨天。
守着窗儿,让我慢慢儿回味吧。
那时我才六岁呢,睡在母亲暖和的臂弯里,天亮了,听到哗哗的雨声,我放心了。
因为下雨,母亲不用老早起来。
我舍不得
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
母亲闭着眼,给我讲雨天的故事。
雨下得愈大愈好。
起床后,我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烂泥地里踩水,吱嗒吱嗒地响,直到老师来了才被捉进书房。
可是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像大黄瓜似的肿腿,走路不方便。
我巴不得他摔个大筋斗掉在水田里,就不会来逼我认方块字了。
老师喊我去习大字,阿荣伯就会去告诉他:
“小春肚子痛,喝了茶睡觉了。
”老师不会撑着伞来找我的,我就这么一整天逃学。
下雨天真好,大人们个个疼我。
潮湿的下雨天,是打麻线的好天气,母亲双手熟练地搓着细细的麻丝,雨也跟着下得更大了。
五叔婆和我帮着剪线头,她是老花眼,母亲是近视眼,只有我一双亮晶晶的眼晴最管事。
为了帮忙,我又可以不写大字。
懒惰的四姑一点忙不帮,只伏在茶几上,唏呼唏呼抽着鼻子,给姑丈写情书。
我瞄到了两句:
“下雨天讨厌死了,我的伤风老不好。
五月黄梅天,到处黏塌塌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
父亲用旱烟管点着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
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墙边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洒了我满头满身。
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我真开心。
因为可以套上阿荣伯的大钉鞋,到河边去看涨大水。
母亲皱紧了眉头对着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发愁,几天不晒就要发霉的呀,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
母亲叫我和小帮工把曲一粒粒拣出来。
这工作好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曲会愈来愈多,我就可以天天滚在谷子里拣曲,不再读书了。
从院子的矮墙头望出去,一片迷蒙,看样子且不会晴呢。
母亲愈加发愁,我却愈加高兴了。
到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可以不在大操场上体育课,改在健身房玩球。
同学们起劲地打球,我撑把伞悄悄地溜到健身房后面,隐蔽、清静。
我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落在伞背上,我心里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我想念远在故乡的母亲。
下雨天,我格外想她,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
星期天下雨真好。
一打上牌,父亲就不再管我了。
我可以溜出去看电影,邀同学到家里,爬上三层楼“造反”,进储藏室偷吃金丝蜜枣和巧克力糖。
晚上,我可以丢开功课,一心一意看《红楼梦》,父亲不会衔着旱烟管进来逼我背《古文观止》。
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夹在洋洋洒洒的雨声里,给我一万分的安全感。
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一直沉浸在雨的欢乐中。
然而谁能不长大呢?
那一年回到故乡,一坐在父亲的书斋中,从书橱里抽一本白香山诗,学着父亲的音调放声吟诵,父亲的音容,浮现在摇曳的豆油灯光里。
记得我曾打着手电筒,穿过黑黑的长廊,去给父亲温药。
他提高声音吟诗,使我一路听着他的声音,不会感到冷清。
可是他的病一天天沉重了,在淅沥的雨中,他吟诗的声音愈来愈低,我终于听不见了。
杭州的西子湖,风雨阴晴,风光不同。
雨中徘徊湖畔,凝望着湖面上低斜的梅花,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弄笛的人慢慢走来,低声对我说:
“一生知已是梅花。
我也笑指湖上说:
“看,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
”雨中游人稀少,静谧的湖山,都由爱雨的人管领了。
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归来。
湖水湖风,寒意袭人。
站在湖滨公园,彼此默默相对。
于是笛声又起,与潇潇雨声相和。
二十几年了,那笛声低沉而遥远,然而我,仍然依稀听见,在雨中……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第一人称为主要叙述视角,将几十年来下雨天所牵动的人事、人情通过“我”的回忆串联起来,真实亲切,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B.作者细致地描写和渲染了丁香、一丈红、大理花、剑兰、木樨花、玉兰花的色香,衬托出父亲端着茶壶在廊下赏雨时的悠然自得。
C.文章通过母亲、四姑、老师在雨天的抱怨、焦虑、狼狈,与“我”在雨天的欢快形成对比,凸显了“我”眼中的雨天的美好和“我”对雨天的喜爱。
D.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童年时的美好生活,情感欢快;
后半部分写到雨天思念母亲、怀念父亲,则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弥漫于字里行间。
5.“我”和母亲对下雨天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把“我”的“坏心思”(例如多次逃课、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乐道地写进文章呢?
(6分)
6.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日趋迫切。
在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必然会引起以农村宅基地为主的建设用地的增加。
但长期以来,农村宅基地管理欠完善,“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乱占乱建,房子闲置、浪费,村庄外延等现象十分突出,这不仅给农村宅基地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造成了“空心村”“村外村”的问题。
相关资料表明,河北石家庄在2002年6月前有201个“空心村”;
到2003年5月,河南省临颍县326个行政村已有三分之一形成“空心村”;
浙江省桐庐县窄溪镇莲塘村现有农户320户,全村人口1600余人,空房率达30%,户均拥有宅基地1.6处。
“空心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摘编自李勤、孙国玉《农村“空心村”现象的深层次剖析》)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人民日报》)
材料三:
王金会代表: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把环境“护”出来,实现生态好。
要重点落实好保护黑土地、推进农业“三减”、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等举措,深入实施绿色兴农战略。
其次是要把各种要素“用”起来,实现产能好。
大力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把关注点放在科技兴农上,久久为功。
最后是要把涉农产业“融”起来,实现效益好。
王全代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不少农村空心化严重,发展急需人才。
现在,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后回到乡村当“村官”,是值得肯定的事情,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也应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把管理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乡村。
陈飘、杨宝玲代表:
乡村要发展,离不开乡土风情,不能脱离地域特色空谈发展,必须做好与当地文化和地理条件相符合、相适应的建设规划,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或者搞面子工程,要形成“一村一策、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村寨景观。
(摘编自《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材料四: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的“载体”。
要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运用现代手段,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保护乡土文化特色,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打造乡土的、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使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依托……将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
(摘编自龚建文《乡村振兴,要抓好“五个着力”》)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农村宅基地为主的建设用地的增加,可以满足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容易出现“一户多宅”等问题。
B.农村发展急需人才,政府应该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并出台相应的政策,让毕业的大学生都到乡村当“村官”。
C.乡村发展必须做好与当地文化和地理条件相符合、相适应的建设规划,创建具有地域性和乡土特色的景观。
D.打造历史文化村落,需要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多年来,全国许多地方“空心村”的现象日趋严重,这虽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但也与农村宅基地管理有关。
B.材料二显示,近几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发挥的作用。
C.为了实现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目标,今年除了继续贯彻“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还考虑到农业提质增效与节约水资源的问题。
D.保护乡村就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源头”,为此,所采取的保护措施都应该严格使用传统技艺,才能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
9.实现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是什么?
请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
及进士第。
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
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
“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
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
若是,则清强者沮矣”。
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
章惠太后议军国事。
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
又奏:
“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孔道辅谓人曰:
“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
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
籍言:
“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
”诏有司:
“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
”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
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
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
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
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
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
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
“此诈也。
”乃屯兵青涧城。
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
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
籍曰:
“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朝廷从之。
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
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
薨,年七十六。
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
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B.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C.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D.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根据成绩分为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B.群牧判官,是主管国家公用马匹的机构群牧司的判官。
C.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嫔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庞籍不畏权贵。
庞籍在担任群牧判官时,力阻章慧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B.庞籍长于吏事。
仁宗执政初期,庞籍劝谏皇帝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近亲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庞籍治军有方。
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D.庞籍足智多谋。
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投诚是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
(2)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
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
②飐(Zhăn):
吹动。
③文身:
身上刺的花纹。
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14.这首政治抒情诗通过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5.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
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5分)
第II卷(选择题80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7-19小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
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
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
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________,为人诟病。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________,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
通过安装“身份证”,( ),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城市管理者,________。
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________,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既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B.不仅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C.既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D.不仅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目昭彰 乘虚而入 义不容辞 推己及人
B.众目睽睽 乘其不备 当仁不让 推己及人
C.众目昭彰 乘虚而入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D.众目睽睽 乘其不备 当仁不让 以己度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B.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C.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有效避免的问题。
D.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与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再等等看,这四个字是容易让人上瘾的精神毒品。
平庸的人只会纸上谈兵,①____,海边绚烂澄澈的日出,②____;
西藏墨脱如仙如虚的漫山桃花,只有每年四月风尘仆仆赶去的知音才能一睹美态……不要让理想中的一切,③_____。
很多机会,你此刻不去尽力抓、猛力追,错过了,就不知道下次再遇见是什么时候。
21.下面是某市干部任免工作示意图,请把这个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5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睁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
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
实脸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所有的车窗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
其结论可以归结为:
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会加大其损坏的程度,因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第一问:
对下雨天的感觉母亲是“忧”孩子是“喜”。
第二问:
①“我”的“坏心思”,不是品质问题,而是小孩子天真好玩的天性的自然流露;
②作者写本文时已是成人,同忆童年时光,自然倍感温馨,写这些“坏心思”,也体现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父母的思念。
6.①结构上,照应前文。
文章题为“下雨天,真好”,所写内容都是雨天的事,结尾再写在雨中的回忆.首尾呼应。
②内容上写作者依稀听见低沉而遥远的笛声,借此表明自己对美好童年、父母亲情的怀念。
7.B
8.D
9.①打造乡村人才队伍。
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培训计划,激励各类人才到农村施展才华;
②制定地域特色规划。
做好建设规划,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
③推进乡村文化复兴。
珍视历史传承、延续乡村文化脉络,守护乡村文化生态。
10.A
11.A
12.A
13.⑴多次弹劾范讽的犯罪之事,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没有上报朝廷。
⑵这时仁宗身体不适,废朝、临奠都未实现,只配遣使者吊唁并资助其家办理丧事。
14.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一腔孤愤和忧郁难言的苦闷心情,也抒发了对朋友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政敌的长期无情迫害提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滁州市 民办 高中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