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及填空题归纳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748033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0.72KB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及填空题归纳Word下载.docx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及填空题归纳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及填空题归纳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
地质构造是地质运动的形迹。
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扭应力三类构造。
分别形成压性、张性与扭性构造。
层次岩石受地应力的作用后,构造变动表现最明显,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褶皱:
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其中的单个弯曲则叫褶曲。
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
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形成的,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坳曲,但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
基本形态只有背斜(上凸)和向斜(下凹)两种。
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节理。
火山喷发:
即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
火山喷出物很复杂,有气体、液体和固体。
火山喷发形式有两类:
①裂隙式喷发;
②中心式(或管状)喷发。
火山喷发则形成火山,无一例外分布在大小板块边界上。
地震:
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
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的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
地震只发生于地球表面至700km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中。
地震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叫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震中。
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称为体波(纵波和横波)沿地面传播的称面波,实际上也是一种纵波,对地表建筑物破坏性最大。
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通常采用美国里克特提出的标准来划分称为里氏级。
世界地震区呈带状分布并与板块边界非常一致,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因素。
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构造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深大断裂等分割成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
板块浮在软流层上,其内部稳定,边缘是比较活跃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①扩张(或增生)型边界:
是新地壳增生的地方,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如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边界。
喷出物多为玄武岩,以张应力产生的正断层和节理为主。
震源浅烈度小。
大洋中脊:
由于海底扩张形成的,位于大洋中间、纵贯世界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脉。
是大洋板块新生的地方,是板块发散型边界。
②俯冲(或汇聚)型边界:
见于两个板块挤压、汇聚、俯冲、消减的地方。
又分为海沟岛弧型(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和地缝合线型(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
③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
在这种边界上,没有板块的新生和消亡,是由于前两类边界的活动导致板块间的其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错动而形成,仅见于大洋地壳中。
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大气:
连续包围地球的ˉ气态物质称为大气。
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是指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
大气中悬浮均匀分布的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如海盐粉粒、灰尘(特别是硅酸盐)、烟尘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称为气溶胶粒子。
半径10ˉ2——10ˉ8cm主要来源有自然源和人工源两种。
气压:
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平方cm)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
国际单位制用帕斯卡(Pa),气象学采用白帕(hPa)为单位。
1hPa=10ˉ2N∕cm2
对流层:
是大气的最底层。
平均高度11km。
①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②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③气温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0.65℃。
平流层:
从对流层到55km左右的大气层,气流稳定。
温度随高度不变或微升,由等温分布变为逆温分布。
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明度良好。
中间层:
从平流层到85km高度的气层,也叫高空对流层。
温度随高度升高迅速下降。
80km高度上,有一个白天出现的电离层,也叫D层。
暖层和散逸层。
温室效应(花房效应):
大气本身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垫面却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感热转化给大气。
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
后者既是大气逆辐射,他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这种保温作用,即大气的温室效应(花房效应)。
使地球表面温度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适合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既包括自然大气中固有的CO2、水汽、O3、CH4、N2O等成分,也包括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主要有氟氯烃化合物(CFCs)及CO2、CH4等。
一天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叫气温日较差。
在等温线图上垂直等温线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值,称为水平温度梯度,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
等温线愈密,温度梯度愈大;
反之愈小。
封闭等温线表示存在温暖或寒冷中心。
饱和空气:
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
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cm3表示,称为绝对湿度。
大气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E之比,称为相对湿度(f)用百分数表示。
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简称露点。
湿度:
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
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
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
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
湿润系数:
一地的年降水量反映该地的水分收入状况,蒸发量反映水分支出状况,某地是湿润还是干旱,取决于该地降水量P与蒸发量E的对比关系,通常用湿润系数K表示,即K=P/E,P≥E,表明水分收入≥支出,属于湿润状况;
P<
E,说明水分入不敷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状况。
云是高空水汽凝结现象。
降水是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是云中水滴或冰晶增大的结果。
根据气流上升特点可分为:
对流雨(暖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电现象,故由称热雷雨,赤道带全年对流雨为主),
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途中遇到较高山地阻碍而被迫抬升,绝热冷却,在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迎风坡常为多雨中心),
锋面雨(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
暖湿空气交界面滑升。
绝热冷却。
达到一定高度时便产生云雨,又叫气旋雨,雨区广、持续时间长),
台风雨(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空气旋涡,台风中有大量暖湿空气上升可产生强度极大的降水)
大气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以垂直运动为主的空气运动称为上升气流或下沉气流但与广阔区域持续数日乃至数月的水平运动相比,垂直运动一般不显著。
作用于空气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分布不均匀产生气压梯度,使空气具有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的趋势,把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称为。
它是形成风和决定风向、风速的主导因素),
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的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
行星风系: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型式称为行星风系。
信风:
由于南北纬30°
~35°
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存在气压梯度,自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带吹送的气流,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其位置、范围和强度随副热带高气压作比较规律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
特点是风向稳定,因其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也称贸易风。
信风向纬度更低,气温更高的地带吹送,因此其属性比较干燥,有些沙漠、半沙漠就分布在信风带内。
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局地环流:
由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小范围气流,称为局地环流。
包括①海陆风:
在沿海地区,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
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海陆风环流。
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
②山谷风:
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谷风);
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山风),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山谷风环流。
③焚风:
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1℃/100m),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直减率降低(0.5-0.6℃/100m),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降落。
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这就是焚风。
焚风效应对植被类型与生态特征、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都有一定影响。
焚风在我国西南山地特别显著。
天气系统:
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气团:
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铅直稳定度等物质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气团内部物理属性详尽,其天气现象也大体一致,因此气团具有明显的天气意义。
按热力性质分冷气团(向比它暖的下垫面移动时)和暖气团。
锋: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锋面)。
锋是占据三维空间的天气系统。
锋面两侧的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云等气象要素有明显差异,锋面坡度越大天气变化越剧烈。
根据锋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可分为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四种类型。
气旋:
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称反气旋)根据气旋产生的地理位置,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种类型。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气候系统包括:
大气圈、海洋、冰雪圈、陆面(岩石圈)和生物圈。
天文气候:
地球表面因辐射平衡温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分布形成的假象的简单气候模式。
地理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分布、洋流(大洋中任一持续不断并主要呈水平流动的海水)和地形。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水分循环:
由水分蒸发为水汽,再凝结为降水,重新回到地表面的循环往复过程叫水分循环,由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来实现的。
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是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
水圈:
地球上除了存在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海洋是水圈的主体,陆地水相对来说少得多,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洋:
是指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主体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海:
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域称为海。
边缘海:
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海水盐度:
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
海水透明度以直径为30cm的白盘投入水中的可见深度来表示。
潮汐:
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
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种类型。
潮流:
是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海水周期性的流动。
波浪:
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水团:
大洋中具有特别温度和盐度值的大团水体称水体有。
由密度不同引起的海水对流是海洋的垂直对流。
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列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所产生的能量,以及储藏在海水中的热量等。
河长:
从河口到河源沿河道的轴线所量得的长度。
河网密度:
指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
河流的弯曲系数:
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距离之比值。
水系:
指由干流和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统。
流域:
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
比降:
单位河长的落差。
水位:
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叫做水位
流速:
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流量: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
河流:
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
其成因主要是地面水在本身重力作用下,不断侵蚀地面的结果
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用场的反映;
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
河流一般包括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
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既是河流的总落差;
单位河长的落差叫河流的比降,通常以小数或千分数表示。
每一条河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是河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河流水量大小及径流的形成过程。
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
单位是公里/平方公里。
其大小说明水系发育的疏密程度。
受到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岩石土壤等因素的控制。
流域形状对河流水量变化有明显影响。
圆形或椭圆形易形成巨大洪峰,狭长流域易泄洪
。
流域高度主要影响降水形式和流域内的气温,进而影响流域的水量变化。
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
河流的水情要素:
水位、流速、流量、含沙量以及河流的温度和冰情等。
径流的形成可以划分为:
停蓄阶段、坡面漫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
径流模数: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的产水量。
单位m3/a•km3。
在所有计算径流的常用量中,径流模数消除了流域面积大小的影响,最能说明与自然地理条件相联系的径流特征。
通常用径流模数来比较不同流域的单位面积产水量。
径流系数:
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一年的径流总量/流域面积)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α=y/x。
径流系数常用百分比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则α值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则α值小。
河流补给的形式:
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人工补给。
湖泊:
由地面洼地积水形成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
每个湖泊都是由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受当地气候、径流等多种自然地理因素制约。
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沼泽:
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生有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形成或积累的地段称为沼泽。
形成过程:
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地下水:
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孔隙、裂隙和溶隙)中的水统称地下水。
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和大气中水汽的凝结。
其物理性质有温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嗅感和味感。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
按物理性质分为:
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和固态水等。
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聚集于不透水层之上,使这一带岩石的所有空隙都充满水分,故这一带岩石称饱水带。
饱水带以上的部分,除存在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外,大部分空隙充满空气,所以称饱气带。
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岩石的容水性、持水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流出一定量的水的性能;
流出水的体积/储水岩石体积为给水度)和透水性。
地下水的动态是指地下水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冰川:
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
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会短时间内形成或消亡。
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故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成冰作用:
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
渗浸—重结晶及渗浸—冻结作用则是两个过度类型。
按冰川形态,规模及所处地形分为:
山岳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也叫冰帽,山麓冰川。
雪线:
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
第五章:
地貌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内外动力都和重力有关,因此重力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前提。
构造运动造就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气候,岩性和人类活动也对地貌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分化或崩解,这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中的矿物在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过程
风化产物:
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
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壳:
分化产物虽经分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留物。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
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大致可分为崩落、滑落与蠕动三类并发育相应的重力地貌。
崩落是指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又称崩塌。
崩落形成两种地貌,即山坡上部的崩塌崖壁与坡麓的岩堆(倒石堆)。
大规模的崩塌称山崩。
滑坡:
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沿软弱面(滑动面)发生整体向下滑落的过程,成为滑坡。
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因此,坡体滑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蠕动是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
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并将侵蚀的物质搬运到山前谷口,在河流下游或河口进行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凡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
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
流动的水一方面侵蚀岩层,溶解岩石;
一方面摩擦床底和两岸谷壁,同时又推动泥沙、石块,撞击坡面和床底,使岩屑崩解,为流水所运移。
流水侵蚀的方式有四种:
片状侵蚀、下切、侧蚀和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
又称向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
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流水的搬运作用:
流水携带泥沙和推动沙砾发生位移。
其方式有悬移、推移。
流水的堆积作用:
当水量减少,坡度变缓,流速降低或进入水流的泥沙增加时,其动能就减小,一部分物质堆积于坡麓、河谷、平原、洋盆、称为堆积作用。
洪积扇: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常年径流也可形成类似扇形地貌,称冲积扇。
两者并无明显界线,主要是发育环境不同。
广阔的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与冲积—洪积平原均可称为冲积平原
泥石流:
是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物。
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2)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谷深坡陡的地形),3)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泥石流是种地质灾害。
其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泥石流沟谷、泥石流扇。
侵蚀基准面:
河流下切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到某一基面的控制,河流下切到这一基面后,就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基面称河流侵蚀基准面。
海平面是控制外流河向下侵蚀的下限,这一控制河流下蚀的最低基准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
湖盘、干支流交汇处、坚硬岩坎甚至堤坝,也可成为句地的或暂时的基准面。
平衡剖面:
在河流长期作用下(老年河流),当河床纵剖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达到相对平衡(即河床冲淤平衡),流水只把支流汇入泥沙全部搬运入海而床底纵剖面保持稳定不变,这时的河床纵剖面称为均衡剖面,它表现为一条近似平滑的凹形曲线。
河谷:
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并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是一种常见地貌类型。
河谷通常由谷坡与谷底组成。
谷坡上常发育阶地。
河流谷底则发育河床与河漫滩。
河漫滩:
洪水期淹没平水期出露水面的河床两侧的河谷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河流劫夺:
一条河流溯源侵蚀使分水岭外移,导致一条河流夺取另一条河流上游河段的水流,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劫夺。
被夺河上游改道,下游因失去源头而成为断头河。
被夺河原有谷地的一部分成为劫夺河与断头河的分水岭,即所谓的风口。
河口三角洲:
在河流入海(湖)地段,河流和海洋(湖泊)水体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
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三角洲可分为四类:
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
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准平原:
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山麓面:
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导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雅丹地貌:
由于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地理学 名词解释 填空 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