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仿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ocx
- 文档编号:1974564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17KB
范文仿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ocx
《范文仿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仿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文仿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仿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范文仿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可行途径之一。
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精心挑选范文,引领学生探究、解读范文,提取可供使用的句子和结构框架,收集相关话题素材,模仿范文独立写作,将范文中的陈述性写作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程序性写作知识,从而形成英语仿写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范文解读;范文;仿写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写作技能,一直是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践者反复考量的问题。
在目前的写作教学实践中,为广大一线教师所青睐并熟练运用的写作教学方法有过程写作、读写结合的写作以及与听读结合的写作等。
开发设计其它新的写作教学方法是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践者不懈的追求。
皮亚杰(1977)认为,12~15岁的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认知发展阶段。
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起作用,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所进行的思维(转引自施良方,1998)。
处于生理、心理和认知快速发展期的初中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好奇敏感,乐于并善于模仿,而且模仿是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
与学生的习作或仿作相对,范文即写作的样例,是学生独立写作或创作时用来参考、模仿的例文。
英语写作是学生运用英语组织信息的复杂的抽象思维活动,但也需要具体形象思维活动的参与。
范文具体、形象的特点和学生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使范文仿写成为发展学生写作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仿写能力的发展。
笔者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任务板块为例,以范文解读为媒介,以仿写为写作训练目标,旨在探索范文仿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二、范文仿写实践中的教材分析及其背景阐述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以话题、语言知识、功能为中心,并以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为目标导向,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有机结合,促进知识和技能良性互动,使技能在知识的积累中发展,知识随技能的发展而积累。
各单元中任务板块的基本定位是发展学生的写作技能,是对单元开篇导入板块任务栏目的呼应。
在单元导入板块(WelcometotheUnit),教材编者已预先安排了任务板块中的单元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以任务为导向,在单元学习结束时,能独立完成任务板块中所要求的写作任务。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任务板块中提供了一篇由三个段落构成的结构完整的范文:
[范文1]
MynameisDavid.Ilovesports,andIlikebasketballverymuch.
Iamamemberofourschoolbasketballteam.Ioftenplaybasketballwithmyfriendsafterschool.WeoftentalkaboutbasketballandwatchbasketballmatchesonTV.
YaoMingismyfavoritebasketballplayer.Heplaysbasketballverywell.Heismyhero.
范文1共有三段,首段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喜欢的运动;第二段即展开段,介绍自己喜爱篮球运动的四个具体事例;结尾段即结论段,介绍自己所喜爱的篮球明星以及喜爱他的理由。
该范文脉络清晰,几乎没有生词和新的语法项目,属于典型的说明文文体。
第二段采用了列举事例的方法说明问题,事例之间借助无形的意义和有形的形式衔接,结构浑然一体。
范文1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范文仿写技能。
教材随范文1提供了如下教学流程:
阅读范文1→学习框架性句子→填写一张供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的表格→独立写出与范文类似的习作。
教材的编排意图非常明晰,就是要求学生解读范文1,学习其结构,提取有用的短语和句型结构,收集相关素材,最终模仿范文独立写作。
安德森(1975)把人类掌握知识的表征形式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图式是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自动化技能是程序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转引自Gass&Selinker,2011)。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陈述性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过程,有针对性的练习与反馈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前提条件。
阅读是积累和理解目标语言的输入过程,而写作则是运用目标语言的输出过程,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两者的同步发展,并持之以恒(卞金华,2013)。
在范文仿写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兼顾范文宏观写作知识的解构和微观写作技能的习得,将范文解构而来的陈述性写作知识设计为分阶段的、有序的范文仿写教学流程和步骤,依托针对性的练习与反馈渐进而持续地将范文中的陈述性写作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程序性写作知识,并将目标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发展到自动化的精熟水平(安布罗斯等,2012)。
三、范文仿写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范文仿写过程是范文解读过程展开和范文仿写过程引导的有机结合。
导入仿写话题和创设相关仿写情景是激活学生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前置步骤,有利于将范文仿写活动置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之中。
教师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解读范文,开展多重视角的解读活动:
读前活动获取话题信息,初次解读提取范文概要性信息,二次解读提取文本框架信息,再次解读提取有用表达,拓展阅读获取更多的相关文本组织信息。
范文仿写的引导过程是层次清晰的系列微仿写任务的展开过程,教师围绕整体仿写任务依序设计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系列微仿写任务——撰写提纲、句子、段落、完整篇章;提供简单、易操作的写作评估量表,生生、师生对仿写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作完整评估,促进学生建构系统的仿写知识和技能。
Step1:
Warming-upandLead-in
1.仿写话题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业余生活,呈现自己读书和打羽毛球的照片;之后,教师边展示照片,边介绍自己所喜爱的羽毛球运动,同时导入“我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的仿写话题,在介绍的过程中引入一些新的表达方式,如play...with...、amemberof、talkabout、watch...matchesonTV等。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业余生活,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又引出了仿写话题,同时也呈现了范文中的相关词汇和句型。
2.仿写情景创设
教师向学生展示去年某市英语口语大赛的比赛场面,最后定格于颁奖画面,并告诉学生:
今年的英语口语大赛即将举行,组委会要求各校组织学生参加比赛。
我校决定参加比赛并要求先以班为单位进行班内初赛,然后派选手在校内参加复赛,通过校内复赛确定参加市口语大赛的最终人选。
参加比赛需要演讲稿,请大家一起撰写演讲稿。
[设计意图]
学生的写作兴趣要依托学生的内在写作动力和外在情景的激发。
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情境的写作情景,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写作的欲望,明确写作目标。
范文仿写活动前的话题导入和情景创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而且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当,有效激活了学生已学“我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的单元话题知识,也向学生明确了课时目标——撰写口语大赛的演讲稿。
营造的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对后续的范文解读活动和范文仿写活动充满期待。
Step2:
Reading
1.读前听范文
教师播放范文的录音材料,让学生边听边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了解范文的概要性内容,提取仿写话题信息。
仿写话题信息有利于激活学生所学的单元话题内容,能将课时学习活动纳入单元整体学习活动之中。
(1)What'shisfavoritesport?
(2)Whoishisfavoriteplayer?
[设计意图]
合理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以读者、听者、说者和写者的多重角色感悟、体验范文文本。
所提供的范文1类似于作者介绍自己喜好的独白,很适合开发成听力材料,将范文信息的视觉输入途径和听觉输入途径相结合,实现写作素材输入途径的多元化。
2.初次解读范文
教师向学生呈现表1,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填写表1,学生可与同伴合作填写,也可独立完成,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讨论。
表1是范文1具体内容的信息组织形式,它能将多样性的信息组合在框架结构中,有利于信息的梳理和提取。
鼓励学生探究范文1的文本架构、内容和形式,可以帮助他们在质疑、修正的过程中内化已有的信息建构方式,并不断建构新的信息组织方式。
表1范文1的文本框架
MyFavoriteSport
Para.1
Whatismyfavoritesport?
Para.2
WhodoIoftenplaywith?
WhenandwheredoIoftenplay?
DoIoftenwatchmatches?
Para.3
Whoismyfavoriteplayer?
[设计意图]
Nunan(2008)认为,阅读模式可大致分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交互式阅读”三种模式。
其中“自上而下”阅读模式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获取信息,而是从整篇文章的背景信息开始,借助猜测、过滤和验证等思维活动获取文本知识,并不断修订他们的猜想,以期实现对文本的准确理解。
“自下而上”阅读模式是指从最低级的字母辨认开始,经过认读单词、了解词义、确定句子意义等阶段,最后了解文本的意义。
阅读文本是英语学习的载体,对于文本的解读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解读简单文本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文本框架表格也有利于学生用图表归纳零碎信息,将信息组块整合提取。
3.二次解读范文
教师要求学生二次解读范文,从图1所提供的三种文本结构形式中选择与范文1相匹配的文本结构类型。
学生深层次地解读范文,理解范文的具体信息以及相应的信息组织方式,在对范文具体信息的解读中提取文本框架。
[设计意图]
在二次解读范文环节,教师提供了三个文本段落结构形式供学生选择,一方面通过提供多样性的结构组织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辨别段落关系、体会段落组织形式的过程中也能检测自身解读文本并识别其信息组织方式的能力。
三种文本结构所体现的信息组织方式和段落建构形式各不相同,结构1是总——分段落结构形式,先总述内容,再分述具体内容;结构2是顺次段落结构形式,该结构中顺次介绍的内容有逻辑意义上的先后、主次、详略和轻重之别;结构3是平行段落结构形式,逐一展开平行内容,且相互之间无明显的逻辑意义上的层次性,即无先后、主次、详略和轻重之分。
范文1的三个段落呈顺次关系,都围绕主题MyFavoriteSport展开,段落1、2、3在逻辑意义上有层次性,段落布局有先后和详略之分。
段落1介绍了主题,内容简略;段落2围绕主题展开了丰富、翔实的说明,阐述充分,是范文1的中心和主体段落;段落3简约地升华了主题。
范文1呈现出详略得当、层次有序的顺次段落结构形式,其段落结构符合结构2的基本特征。
4.再次解读范文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表2逐段解读范文,在解读范文的过程中提取、整理框架性结构和句式,并鼓励学生回忆已学相关话题的表达方式。
表2范文1中的框架性表达
MyFavoriteSport
段落
范文
框架性结构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范文 写在 英语 写作 教学 中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