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知识点汇总+课后知识探究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742897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83
- 大小:110.44KB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知识点汇总+课后知识探究Word格式.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知识点汇总+课后知识探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知识点汇总+课后知识探究Word格式.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精神。
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6.“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
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7.“假如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身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所以作者说,假如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
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品味语言
1.本文不只在内容上较之一般的传记高出一筹,语言也毫不逊色,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同学们试试看,能否有所发现。
⑴修辞手法的运用①对比第三局部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②引用第二局部中描述邓稼先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五局部对《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歌》的引用。
③排比第一局部中2~5段,第三局部中第3段,第六局部中所引述的话。
其作用是:
语言凝练,增加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⑵句式的多变①句式十分整齐第一局部中列举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
第二局部以时间为序介绍邓稼先简历和贡献的句子;
第五局部第3段等。
②长短句交错使用第三局部第4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与为人。
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决定的,前者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后者则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⑶文章无华丽词藻,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感情。
第四局部的末段一个“热泪满眶”将作者的感情震荡表示得淋漓尽致;
第五局部第二、三段两句询问对朋友流露出的深情。
课后思考探究
一、1.示例:
“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立即”一词很打动人,写出了邓稼先的爱国情怀;
1971年,“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可见邓稼先极高的威信和人格魅力;
“我不能走”一句也特别感人,原因在于它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勇担风险的崇高献身精神。
这些内容从细节上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文革”时,别人不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他却能够;
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常常在别人做报告的时候,打断别人的报告。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进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二、《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怆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渲染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气氛,从侧面突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衬托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核科学家们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表明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是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才取得的,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表现了邓稼先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
结尾引用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正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同时也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年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和赞扬之情。
三、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是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
四、如开篇的几段: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这些句子简短整齐,一句一段,仿佛是重锤敲击在读者的心上,让人过目难忘。
再如文章的最后几段,每句话都是赞扬邓稼先的,更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感情,表达更有力。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
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
o校规;
jià
o校订)
壳(ké
弹壳;
qià
o地壳)藏(cá
nɡ躲藏;
zà
nɡ宝藏)
行(há
nɡ行列;
xí
nɡ行动)⑵诗兴不作(作:
兴起;
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
刻;
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
劳苦的样子;
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
差得远;
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
已经;
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
隐藏的;
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二、课文解读
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
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
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从作者选材、剪裁的方法看,我们受到了教益。
以前写文章只愁没得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入文,哪管什么中心,详略安排,以后应该学着点。
②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苦”“耐得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等等皆可。
教师也可联系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深化对文意的理解。
2.研讨文章第二部分。
①“一反既往”使人想起成语________,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
②第11小节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闻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
这里说到“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请想象闻先生讲的什么话?
③“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该如何理解这段话?
④联系时代背景,你能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吗?
⑤文中有一段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并理解其作用。
⑥“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如果写成“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行不行?
为什么?
①“一反既往”让人想起成语“一如既往”,在这里是说“完全和做学问的情况不一样”。
②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段话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之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
③在这里,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闻一多先生为了反对独裁,大声疾呼的发展过程,语言精练,生动形象。
④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言论不自由,谁反对就有被杀害的危险,所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遍意义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也就必须以生命为代价,要不只好明哲保身,保持缄默。
⑤他走到游行示威的队伍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再现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之情。
”⑥不行。
两句对举,有助于加强气势。
第一题
作为“学者”的方面,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由此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第二题示例: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夜间睡得很少”。
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处细节描写表观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第三题1.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准确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能使他分心。
第四题例如:
写下《七子之歌》,痛斥英国驻香港总督唐如德·
查理等。
第五题提示:
从闻一多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来鉴赏他的作品。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
“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
”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
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
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
现在。
④当涂:
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
掌管政事。
⑥辞:
推托。
⑦以:
用。
⑧务:
事务。
权曰:
“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
⑧但⑨当⑩涉猎,⑪见⑫往事⑬耳。
卿言多务,⑭孰⑮若孤?
①孤:
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
难道。
③卿: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
成为。
⑥博士: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
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
只,只是。
⑨当:
应当。
⑩涉猎:
粗略地阅读。
⑪见:
了解。
⑫往事:
指历史。
⑬耳:
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⑭孰:
谁。
⑮若:
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
认为。
②益:
好处。
③乃:
于是,就。
④始:
开始。
⑤就:
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
“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
到,等到。
②过:
经过。
③论议:
讨论,评议。
④惊:
惊奇。
⑤才略:
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
不再是。
复,再。
蒙曰:
“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
”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⑪别。
①士别三日:
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②即:
就。
③更:
重新。
④刮目:
擦拭眼睛。
⑤相待:
看待。
⑥何:
为什么。
⑦见事:
知晓事情。
⑧乎:
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⑨遂:
⑩拜:
拜访,拜见。
⑪别:
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
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
”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
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四)课文分析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
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
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
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
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
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
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
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
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
直爽、敬才、爱才;
忠厚的长者。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这里是侧面描写。
__作用:
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3.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
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
吕蒙的学习过程。
__好处:
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一、劝学的原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他先以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来说明学习的必要性,然后用“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最后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出其学习的可行性。
二、“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侧面描写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特别是最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进一步表现了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启示:
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别人;
要正确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有进步;
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肯用心学习,终有所成;
学习能改变一个人。
三、1.邪: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耳:
3.乎: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点拨: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且数量多,用法灵活,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积累。
文言文语气词的用法,要通过朗读来体会。
四、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3.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阿蒙是吕蒙的小名。
阿是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
4.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除此之外,一般自称有“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等,尊称对方有“子”“君”“足下”“殿下”等。
五、略。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
一、内容赏析
(一)序曲
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
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伟大坚强
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
(二)主体:
望黄河
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
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
明确:
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
2.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
颂黄河
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
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
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
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四)尾声
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伟大坚强的精神
二、理解主题
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
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
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三、补充资料
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课文 知识点 汇总 课后 知识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