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729405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48KB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一起来看: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A自己读一读,说说你眼中的樟树是什么样子的?
(请你来说一说,随机板书:
枝干粗壮树叶稠密)
B你从这些地方感受到了什么?
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C你们想不想看看这课樟树?
(我们亲眼目睹了樟树,你一定会读的更好)
D大家的读书热情,积极性感染了老师,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大家也来读一读。
E这个自然段,除了描写它的外形,还描写了它的什么特点?
(生长特点)
“四季常青”怎么理解?
(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再读这句话,其中还用了一对关联词,如果去掉这对关联词,再读一读,你觉得可以吗?
(不可以)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读出它的蓬蓬勃勃。
F这么美的樟树,想不想让它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呢?
(想)请同学们轻轻地合上书,看着画面,把这段话背一背,觉得有困难可以看着书来读。
(同学们背的真好,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2、你还划出了哪些描写樟树的句子?
出示第五自然段:
(略)
A你从这段描写樟树的句子中又捕捉到了什么信息?
“香气永久保持”怎么理解?
仔细读这段话,文中有两组句子其实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
(读一读)这就是樟树的可贵之处。
(板书香气永久保持)
B这一段除了写樟树,还写了什么树?
(石榴树)石榴树与樟树有什么不同?
(读一读,体会体会,说一说)
C这篇__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石榴树呢?
(通过作比较更突出了樟树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
D小结:
樟树不仅外形美,四季长青、蓬蓬勃勃,而且还有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那么,这两棵樟树长在什么地方呢?
3、快速读一读1——3自然段,把你的发现说一说
(它们长在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宋庆龄很喜欢它们)
4、是啊!
不仅宋庆龄喜欢,就连参观的人们也喜欢它们,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自然段。
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留念呢?
(读一读宋庆龄的资料,然后说一说)
5、小结:
是啊!
樟树是蓬蓬勃勃地,宋庆龄是永葆青春,斗志旺盛的;
樟树有着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宋庆龄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
作者通过描写樟树来赞扬宋庆龄的伟大人格,这总方法叫做借物喻人。
(板书永葆青春斗志旺盛一身正气借物喻人)
6、让我们带着对樟树的西,喜爱之情以及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齐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
1、看到樟树图,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2、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樟树不仅外形(蓬蓬勃勃),而且还有(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
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既表达了人们对樟树的(喜爱)之情,又表达了人们对故居主人(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3、同桌互相检查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好请在段落前面画“★”
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永葆青春枝粗叶密
斗志旺盛四季常青
坚强不屈蓬蓬勃勃
一身正气香气永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
【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悟情明理。
本课教学设计,就是着力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理解文本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努力达到语言实践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体会樟树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感受樟树拒虫的可贵之处。
2.感受宋庆龄的品质与樟树的相似之处,品悟__借物喻人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初步感知“不搬家”之理由
师:
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
1.通过朗读体现:
这是哪儿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通过朗读体现:
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什么?
不同的朗读所要强调的意思不一样。
请同学们再根据要求读一读:
__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什么?
对,__所写的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设计意图:
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__的重点是写樟树,是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
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什么呢?
请通读课文,说说理由。
(生命旺盛、品质高贵)
二、细读品悟,全面体会“舍不得”之含义
1.感知樟树“生命旺盛”。
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哪一个词语最能表现它的生命旺盛?
(蓬蓬勃勃)
樟树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蓬蓬勃勃”,请细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樟树的哪些部分,它们的形态如何。
(交流、讨论)
枝干:
粗壮、多(伸向四面八方)、长(伸得远远的)。
(引导体会:
枝干越粗越壮,越多越长,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
树叶:
稠密、绿得发亮。
树叶越密,绿得越亮,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
文学是用“形象”说话的。
教学中,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并在这种转换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体会“四季常青”的特点)
樟树一年四季要经历多少磨难?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请学生想象不同的情境,进行口头表达。
无论是,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学生口头填写内容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所填的内容。
学生填写、朗读的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合理想象樟树一年四季经受各种磨难之后仍然蓬蓬勃勃的过程。
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多么顽强的樟树,同学们好好读一读,将樟树的形象留在脑海中。
2.体会樟树“品质高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樟树可贵的句子。
(组织交流)
(1)围绕“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展开交流。
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闻到过香气,这种香气会发生变化吗?
(小结)这就是樟树,它活着的时候,香气不变,死了的时候,仍然有香气,且这种香气不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多么了不起,多么可贵。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樟树的香气与生活中其他香气的不同,即生活中的不少香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樟树香气能长久保持是了不起的;
这样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过程。
(2)抓住“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
生:
就怕它一天。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年——
虫类就怕它一年。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百年——
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千年——
虫类就怕它一千年。
“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在哪里呢?
(樟树的香气能长久保持,樟树的香气能永远拒绝虫类的侵害。
这种反复、递进式的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樟树“香气拒虫、香气长久”特点的认识,也使学生对樟树的情感随着一遍遍的朗读得以深化。
这一自然段,不仅写了樟树,还写了别的树木,如石榴。
课文为什么要写石榴呢?
(组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比较”的写法,这样的写法更加突出了樟树的与众不同,可贵。
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以及写法的精妙。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__的情与理,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__是怎样表达的。
而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引导学生认识了“比较”的写法,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一写法的好处。
三、适度拓展,深刻理解“人与树”之相似
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这是两棵香气永存的樟树,这是两棵让虫子害怕的樟树,这是两棵让宋庆龄舍不得离开的樟树。
那宋庆龄是怎样的人呢?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宋庆龄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认识。
(出示中外人士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朗读。
1.美国记者安娜说:
“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
2.法国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说:
“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
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师。
3.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
福斯特·
斯诺说:
“多亏我结识了宋庆龄,她的坚贞不屈,勇敢忠诚和她的精神美,是活的中国最卓越的象征。
4.致宋庆龄的信中这样写道:
“一九二七年后,真能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之精神的,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
樟树的香气让虫子离得远远的,而宋庆龄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同样令人敬佩!
学到这儿,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女性?
(相机板书:
精神蓬勃、正气凛然、高贵典雅……)
请说说“人与树”的相似之处。
师;
(小结)宋庆龄美好的品质,就像她故居樟树的枝干一样伸向四面八方,就像她故居樟树的绿叶一样蓬蓬勃勃,就像她故居樟树的香气一样永久保持、拒绝害虫的侵蚀。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课上的简要表达,辅之以中外名人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对宋庆龄这一人物形象有了较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她与樟树进行比较,对“人”与“树”相似的理解水到渠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篇3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生字词语。
3、能根据提供的断意给课文分段。
一、揭题导入新课
(一)揭题:
出示宋庆龄图像,简介宋庆龄,理解“故居”的意思。
(二)出示樟树的图片,简介樟树。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
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
C评价、纠正。
(三)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四)交流:
板书:
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五)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
(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六)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三、写字指导
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描红(书上)
四、作业
1、写字簿第二课生字词写完。
2、抄写词语。
3、读课文三遍。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2、指导用“稠密”、“崇敬”造句。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导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
什么事?
(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
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
3指导朗读。
(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
(二)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b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
并画出有关的词语。
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理解:
“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
c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树叶:
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
看图理解有关句子。
(板书:
四季常青)
d指导用“稠密”造句
e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f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2学习第1—3句
a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学习第4—8句
a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
5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6指导背诵
a师引读课文
别的树怎样?
而樟树怎样?
更可贵的是什么?
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
b男女生分层读课文。
C练习背诵。
7指导归纳段意。
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
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
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
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
(三)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
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宋庆龄 故居 樟树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