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书心得十篇.docx
- 文档编号:1971880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8.54KB
庄子读书心得十篇.docx
《庄子读书心得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读书心得十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庄子读书心得十篇
庄子读书心得十篇
庄子读书心得1
人们说《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
掩卷而沉思,庄子的思想,仿佛是一股清流,对心灵进行着一次次洗礼。
庄子,名周,是宋国崛起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著有《逍遥游》《养生主》等7篇著作。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几千年来的一大奇人,他给世人的是另类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层的哲学思维。
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逍遥的人生观,似不食人间烟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灵魂家园,以一种“无”的深层内涵去泯灭尘世的一切权利、功禄。
《庄子》一书通过许多个庄周讲述的短小精炼、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及对社会的看法、对世俗的厌恶及对自由的追求。
一个个故事虽看似有些荒谬,但细细品味,却是内涵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庄周梦蝶”讲述了庄子一个变为蝴蝶的梦。
在梦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蝴蝶浑然一体,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体现出了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对世俗的思考,而飞向远方,不正是庄周的心解脱了尘世的束缚,飞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国度吗?
而庄子最令我佩服的莫过于他参透生死的从容。
对于人的一生,固然会经历生、老、病、死,庄子认为人本身是没有生命,神气与身体的,在似有若无之间,产生了最初的气,气是大自然的精华,飘浮不定,成为人的样子。
人若死了,只是身上的气散开了,又安静地回归了自然。
庄子如此平静的面对生死,参透生死,不得不说是令人惊叹的。
庄子认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如果生时一天天虚度光阴,那么死后,这一场梦就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了。
庄子曾说过,一个人能不能达到彻悟,是与他的阅历及悟性是分不开的,而我只是凡人,我无法像庄子般成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项背。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
只有在心灵倍感疲倦与束缚时,静下心来,做一个让人梦魂牵绕的庄周的“蝴蝶梦”,乘着庄子自然的箫声寻找那失落的世界,跟着庄子一起展开一次心灵的逍遥游……
庄子读书心得2
经典书籍需要慢慢地读,如此才能做到真正深刻地理解。
初读《庄子》时,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总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结果一无所获,还让心态陷入愈加焦躁的沼泽。
我决定沉下心来,不求速度,只求质量。
一天只读那么两三页,三十三个章节,共四百多页,分付几个月时间。
这期间里,多写读书笔记,加深认识和记忆。
这两天我读的只是第一篇《逍遥游》,收获很大。
了解到庄子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逍遥地逃开名利的束缚,不借助任何外力,自由自在地游荡在宇宙天地间。
庄子和老子一样,都是追求自由的人,较之老子,更加热衷于无所羁绊的自由。
他可以做到无视世俗的一切偏见或者只是意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无论世人如何赞誉还是诽谤自己,都不会改变自己对个性的坚持。
这一点真的很难得。
一个人生活于世,就要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不能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否则或者不过是傀儡。
正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人不能受制于任何外在的东西,比如功业、名利等,要活得洒脱、坦荡与无比自由。
庄子的逍遥的人生价值观,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有些消极避世,不值得赞同。
但我们要承认的是,人各有志,庄子和老子一样,不是积极追求建功立业扬名于世的人,他只是追求君子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观念。
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个人的力量是极度微薄的,唯有把自己做好,才能超脱苦难的人生。
庄子的生活年代是致使庄子思想诞生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庄子睿智、豁达、富有远见卓识的个性,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庄子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年如新,正因为它能够引起广大人们的共鸣。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热爱自由、无所顾忌的品性,只不过是有的由于种种外在环境的影响,而被社会规范、人生准则、忠于名利等东西所掩盖。
老庄思想代表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最无华的价值观念,可以企及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触动软肋。
我们不妨在行走于人生困顿的时候,或是感觉到人生劳累的时候,汲取庄子逍遥自在的思想观念,让心灵保有一份难得的安静与沁凉,以便能够迎接更大的挑战。
当然更可以依从于庄子,实践体会他的逍遥思想,在其中自由驰骋,获得轻松愉悦和无所担忧的人生体验。
在我的眼里,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并没有什么缺陷,被所谓的正统思想观念所排斥,是不可思议的。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谁是谁非,本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
思想的天空,就应该是百家争鸣、异彩纷层的,后人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而不单一的思想养料。
人生、国家和社会,需要博采众长,才能实现优质,否则就会朝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一边孔子,一边庄子,我认为是必须的。
庄子读书心得3
抽空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很享受这种边阅读边思考人生的过程,同时收获颇丰。
于丹的庄子心得,说的通俗些,其实也可以算作是《庄子》的读后感。
我是读读后感而感。
而于丹这篇读后感,与寻常的那些不同。
她用心地研究《庄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来将《庄子》现代化。
就像是一条再肥美的鲈鱼,如果就这么活生生地摆放在你的面前,你是不会有想吃它的欲望,但在经过厨师一道道工序细心烹饪之后,展现在你面前,它就会让你垂涎欲滴。
从某种程度上说,于丹就是那个出色的厨师。
其实于丹讲的这些道理,有一定阅读经历的我们是极易理解的。
而她举的一些例子,我们也未必没有听说过。
应该说她是根据《庄子》一书比较系统地、全面地将其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循序渐进,不失归整。
她给予了我一种立体的思维空间,从庄子到人生,从人生到我的现实生活。
我现取书中第二章——境界有大小的部分观点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其一,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
尧想把天下让位给许由,许由却拒绝了:
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
我代替你,难道就图个名吗?
然后又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他说,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
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泱泱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即使是比尔盖茨,睡觉也只需要一张床。
你的人生所需要的,其实就这么些。
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可是真正能够将名利看穿的人,又有几个呢?
反观我们的生活,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急功近利冲得支离破碎。
忙忙碌碌一天之后,有否想过为什么而忙碌了一天,也许最终得到的结果早已偏离你的初衷,你却毫无察觉。
在工作、生活中,与周遭的人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
可一个人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于是不再执着于此,释然。
其二,于丹在书中讲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
我们都会骑自行车。
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架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
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
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
这在静态中做不到。
其实动态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
从理论上来说,即使没有支架,自行车也是能够达到静平衡的。
但现实生活中,这种可能却几乎不存在,而动态平衡却极易达到。
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太多人应对挑战的时候,感到失去了心理的平衡,那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与时俱进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常态。
无论你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或是从事何种职业,你都应该不断的学习。
这种学习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你可以去读一本书或者看一份报;也可以去听一次课或者上一次网;可以是接受新的信息,也可以是习得一种新的模式。
感谢这本《于丹庄子心得》,让我静静品味人生哲理。
悠然自得,妙处难与君说。
庄子读书心得4
在世上这么多书中,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庄子》。
庄子提倡道家思想,是一位出世的名人。
他生活在战国时代,而他最终的理想世界是人与自然、与万物合而为一的和谐社会。
而庄子说包含许多故事,更有效地传递他的思想。
那么多篇故事中,影响我最深的是《井底之蛙》,它提醒我们不要受到自己识见的约束。
故事中,以一只大甲鱼和青蛙的对话贯穿,青蛙只看到自己井里的事物,完全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到了最后,它不但没有把大甲鱼告诉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听进去,反而还嘲笑大甲鱼呢。
这故事让我明白,不要将自己的认知封闭起来,要用不同角度去了解每一件事。
还有一篇让我有非常大的改变,那就是《螳螂捕蝉》,它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着眼前的事物,就忘了四周潜伏的危机。
那时,庄子在栗园游玩,被一只鸟撞到,他要去追捕这只鸟时,正好看到一只蝉在高声歌唱。
蝉以为自己很安全,没看到后面要吃它的螳螂,而一心想吃蝉的螳螂,也没看到后方伺机而动的黄雀。
俗话说:
“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就是要我们不要只注意前方的利益,也要小心身后的危险,只有这样谨慎小心的人,受伤害的可能才会最小。
看完书后,我对这世界有了大大的改观,每篇故事都有着不同的思想,了解不同的思想后,不但能警惕自己,还能教导别人,我觉得庄子说是一盏照亮未知黑暗的明灯。
庄子读书心得5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而可喜,面对死亡来临而可怕。
那情形,该像路边的野花,庄子对妻子的去世就“鼓盆而歌”。
真人不易,学者说儒家教人入世,道家导人出世,曾经,至亲的人离世,让我感到生命无奈,生活疲惫,很多时连“世”也分不清,混混沌沌,顾此失彼,随波逐流,以为明了的事多了,却是越发失了方寸和方向。
我翻开书,参照已心。
有时,成年人比少年成熟,是成年人多经历了几场葬礼。
生死是庄子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的,生死纠集了一切利益所在,物质、精神、爱憎,是人就逃不了。
朋友学佛,说人世是苦难的集合体,要历无数生离死别,得失祸患,来日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下世不要为人。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庄子也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乎。
”所以庄子说,我们要懂得“顺应”,去面对,当你已无能力握着的,已天天疲于奔命,却发觉满足更难,快乐变小。
“心为形役”原来心被外物奴役着,心当然是高兴不起来。
是时候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声音。
见过有种培训课程,学员要每日停下来和自己的手手脚脚,耳朵肚子身体各部说说话,关心它们过得怎么样。
这近站的领头羊公于庄子的观心入门。
“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
自见而已矣。
”庄子说的耳聪目明,不在于听得、看得有多高远,而是能听见自己的声音,看见自己的心。
心要见,必先静。
“水静尤明,况精神乎,圣人之心静乎。
”水能映照天地万物,是水清静的时候,风浪大作之下水映不出东西,人心亦然,心湖急流暗涌,世界万物也照不进人的心。
“庄子把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叫善养生者。
”以心为镜,才可看清现状,联系过去,看到未来。
“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
”闭上目,静静的,我问我自己的心,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梦,怎样努力过?
你心里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一幅画卷?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奈何。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不会花时间在不该当的事情上,不会因为执拗、较劲追逐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于丹老师说,为了娶绝色女子,为了虚荣嫁给富商,离开了爱情,于是此生与他错过了;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一撮米,结果猴子给逮着了。
“丧己于物,失性站的领头羊于俗,谓倒置之民。
”将眼前的利益和自己的心分开,以心为镜照见自己,再去思索问题,我看到了前面的清朗。
“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他的生活状态。
”且好的心态,比生活中好的技巧和技艺重要,像运动员往往场上显不出场下的好成绩;搭在板凳上的板条我可以轻易走过,但横到悬崖上就我就却步了。
静心达而见心,心能“以天合天”,能以一颗清明的心,以规律迎合规律,忘利忘名忘我,做事做人都会游刃有余,做得更好。
书禅明了一种“道法自然”的生命状态,以真求真,以真发现真,“大道合乎自然”是庄子所有理论的核心。
“大道合乎自然”,不是人们平常断章取义的无为、懈怠、隐世避事,“大道合乎自然”我们才能最后获到大自然里“和缓的凝聚力”。
天地运行,万物更迭,四时有序,生生不息,正是天地间有着一股和缓的凝聚力。
大圣大哲,能聚贤纳士传授至理,是他们不可或缺地拥有和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子 读书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