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学生写字慢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717730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66KB
如何改变学生写字慢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何改变学生写字慢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改变学生写字慢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存在这样问题的孩子一般思维能力没有问题,如写作文在构思或语文表达上正常。
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字写得特别慢的现象。
如果写快了就会龙飞凤舞,不成样子。
他们经常发生的错误是别字连篇,如经常搞混形近字。
这样的孩子“视动统合”能力或者是手眼协调不好,精细动作比较落后,如手的握力差,视觉的分辨、视觉的记忆、视觉追踪(眼动)都会出现落后。
这样的孩子一般小时候使筷子使不好,系鞋带也较为笨拙。
感觉统合理论认为这种孩子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但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我发现精细动作落后的孩子有一些打篮球或从事田径运动就很出色。
总体来说这一类人在学习上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不落后,只是 有问题,考试时经常丢分,成绩不稳定。
第二种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即书写障碍,能人地说就是记不住字,学过的字不会写。
书写障碍经常和阅读障碍共同发生。
这类孩子受阅读障碍的影响,所有脑子里没有字形的储存。
正常人的阅读过程是自动化的,看到一个字就能下意识地知道它的发音,阅读的时候不需要再去考虑发音,这一过程也可称为“程序型知识”。
“程序型知识”就好像我们骑自行车和开车一样,是“下意识”的,已经自动化了。
它不需要我们运用意识,阅读时,大脑的意识主要用于思维、理解文字的意义,不再用来思考发音。
其实人的许多生理、心理过程都不需要意识,如呼吸、心跳等许多低级功能经过千百年的进货已经自动化了。
如果人要是连呼吸都要想一下,就做不了其他事情了。
阅读过程也是“程序型知识”。
孩子到了高年级,阅读基本上就自动化了,不用再去想发音,都去直接读句子。
阅读障碍的人就没有这种自动化,书写也没有自动化,学习过程中他的“意识的资源”全部耗费在想这个字怎么写上了。
在小学阶段,如果孩子的“认字与写字能力”没有经过训练达到自动化,他的注意力就要分配到如何写这个字上,写字就不能思考,思考了又不能写字,脑子是乱的。
以上两种人都会在书写方面出现落后。
第一种人主要是动作本身的落后,动作慢,是表层的障碍。
第二类的问题较为深层,由于认字较少,所以抄写时,刚看完“北”就忘记怎么写所以在抄写生字时,他会抄一下,看一下,写得特别慢,也容易累,一累,精力耗费,就不愿意写,慢慢就不喜欢学习了。
问:
对于一般家长来说,他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落后的,跟不上班上一般的水平,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学习能力上的,可能有其他的问题。
大概有什么样的表现可以确定是学习障碍的问题?
答:
学习障碍有四大类:
1、记不住字,阅读比较困难;
2、书写障碍;
3、计算障碍;
4、注意力障碍。
比如,数障碍的人学语文就没有问题,但是他涉及到几何、究竟、数量关系、计算就不行。
一个学生如果是单科落后、偏科就有可能存在学习障碍。
如果一个学生所有学科都落后,那可能就不是学习障碍,而是智力落后,或者是教育环境问题。
很多父母经常说自己的孩子写字时丢字、丢笔划,或是做数学题时丢环节,这是不是也是学习障碍?
丢环节问题应该细分。
从总体来说一个年幼的小孩“丢东西”不算什么,7岁之前“丢东西”很正常。
长大一些之后就要看“丢”的是什么。
如果老是丢计算方面的东西,别的不丢,有可能是计算障碍,就是计算没有“大脑自动化”。
如果所有东西都丢,有可能是注意力问题、视觉注意力问题。
如果听东西老是丢,有可能是听觉注意力问题。
所以“丢东西”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马虎,特别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反复嘱咐孩子别马虎。
这样的孩子“陈述性知识”没问题,也就是回忆或表达一个知识没问题,但是他“程序性知识”(听、说、读、写等)没有熟练化,练习得不够,这样考试时他就会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字的写法上、运算上,就容易出现所谓的“马虎”。
很多女同学就不马虎,因为她天天练,运算或写字已经在上意识自动完成了,不需要大脑加工。
但是很多男生就不行,他们虽然很聪明,但是在写作文、计算时还要现去算、现去回忆字的写法,他的注意力如果分配到算(思考)就不能分配到抄写上,分配到抄写就不能分配到算(思考)上了,所以经常出错。
如果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存在某方面的学习障碍,他的态度应该是什么?
“扬长补短”与“扬长避短”结合。
一方面不要着急,不能要求太高,不能要求他一下子就能达到正常状态,不要希望通过补救使孩子将来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另一方面要相信科学,找一些科学的、适合的方法训练一下。
我的意思是不放弃,但是也不能说志在必得。
现在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推及到家庭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
您怎么评判这句话?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
我认为这是一句缺少科学根据的话,是“环境决定论”。
我认为这句话肯定不是科学家说的,这是日常经验说出来的,或者是悟出来的。
我觉得老师和家长应该学习脑科学。
咱们的教育现在还停留在“德育”的层面上,知识陈旧。
很多人还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学所受的教育来解释现在的现象,看重“意志品质”、“主观能动性”,其实这已经不是科学的观念,虽然动听,符合常识,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由于孩子出现了问题,所以才找孩子的家长。
如果我们觉得父母不管孩子,孩子成绩就落后,那我也能找出许多相反的证据。
我们能找出很多不管孩子的家长,但他们的孩子成绩特别好,我们也能找出天天管孩子的家长,孩子成绩特别差。
先解脱了家长不必要的责任,让他认为不是自己教育不当,他们的焦虑感会减轻,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可能也就会相应地降低,这就会改善亲子关系。
从孩子这方面来说呢?
如果对孩子的学习障碍态度不正确,是否也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导致他对学习的厌倦,或是导致厌学?
家长如果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是品行问题,会在行为上采取高压手段,对孩子更加严格。
当严格管教无效后,家长不会怀疑是手段有问题,反而会认为是力度不够,就会更加高压。
这会导致家长的挫折和孩子的挫折。
这种挫折反过来使家长认为还是自己对孩子不够严,所以会更严。
更严会导致更大的挫折,越有为就越受挫,越受挫就更有为,直至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把家庭气氛搞坏。
怎样区分形近字
一)在对比中进行区分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于比较形象的、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以区分的形近字,可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区分。
如“喝”与“渴”就可采用此法进行区分。
首先提出问题:
我们口渴了,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喝水时要用什么喝?
接着引导学生说出:
“我们口渴了,最需要的是水;
我们喝水时要用嘴巴喝。
”最后加以小结:
因为我们口渴了,最需要的是水,所以“渴”是三点水旁;
因为我们喝水时要用嘴巴,嘴巴就是“口”,所以“喝”是口字旁。
类似“拍(怕)、蓝(篮)、跑(抱)、跳(挑)”等形近字都可在对比中进行区分。
(二)在体验中进行区分
亲身经历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对于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形近字,不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以区分。
如“蜻、请、晴、清”的区分,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了解蜻蜓,请一请客人,找一找晴天与阴天的区别,看一看清清的河水,从而让孩子们明白:
蜻蜓是昆虫,蜻蜓的“蜻”是虫字旁的“蜻”;
请人要有语言,请人的“请”是言字旁的“请”;
晴天有**,晴天的“晴”是**字旁的“晴”;
河水清清,清水的“清”是三点水旁的“清”。
最终让学生在体验中准确区分这些形近字。
类似“盯、叮、钉、灯”之类的形近字采用此法进行区分,效果不错。
(三)在儿歌中进行区分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给形近字编一些儿歌进行区分,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区分效果也不错。
如区分“辨、辩、瓣、辫”时,借助儿歌“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分辩,中间长瓜花瓣儿,中间丝线扎成辫”来进行;
区分“棉、绵”时,借助儿歌“木棉花开朵朵白,纺成丝线软绵绵”来进行;
区分“绕、烧、浇”时,借助儿歌“一根丝线绕呀绕,一把大火烧呀烧,三点水儿把它浇”来进行。
类似“池、地、驰”、“密、蜜”、“洒、酒”等形近字都可借助儿歌进行区分。
这些儿歌,虽然有些经不起推敲,但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区分识记不少形近字。
(四)在图形中进行区分
图形比较直观、形象,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看图既可会意,又能揭示简单的字理,对于区分象形类的形近字很有帮助。
在区分这类字时,可采用“图画—古文字—现代汉字”几个步骤来进行。
如“**、目”的区分就可借助图形来进行:
先画出太阳、眼睛图,接着简单地给学生介绍**、目两个汉字发展的历史,告诉学生:
远古时代的人没有汉字,他们为了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传给后人,就把这些事物画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讲解的同时出示**、目的古文字),经过很多年的发展,这些字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汉字(讲解的同时出示**、目的现代汉字)。
事实证明,在图形中区分形近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全面地调动起来,视觉、听觉、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全部得到发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在“加加、减减”中进行区分
低年级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使学生区分形近字。
如“辛”与“幸”,可抓住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辨析字形;
用“辛苦”和“幸福”两词体现字义,并编成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构成形、义联系。
类似“大、天、太”、“十、干、土、士”等形近字都可采用此法进行区分。
当然,教无定法,形近字的区分也是如此。
只要学生在教学中正确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坚持实践第一,坚持按教学规律办事,灵活运用汉字的造字法则及内在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法,便可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牢固地记住形近字的字形,正确理解字义,读准字音,同时还可促使学生辨析判断能力**趋精细化,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
巧识形近字的小妙招
在字词的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写错字,中国汉字博大精深,里面的形近字、同音字数不胜数,对字词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对学生的字词的积累学习也是很大的障碍,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区分形近字?
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形近字词教学。
一、联想法
1、想相关事物。
取像表意是汉字的突出特点,它常使人一看就能够让人字形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因此,教学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相关失去,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认识与理解。
比如教学“网”,如果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物羽毛球网、乒乓球网、渔网等,学生便能够借助这些实物建立起汉字“网”的表象,“网”字的外部结构相当于羽毛球网、乒乓球网的外沿,网字里面的“x”相当于那些交织的线。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牢固地掌握网字的字形,而且能够深入理解“网”的字义。
在很大程度也能够有效区分和“冈”的不同。
所有的会意字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一举两得,字形字义学生都能够牢固掌握。
2、想类似字词。
这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一是想字形相近的字。
比如教学“辨”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想相关的类似的字:
辩、辫、瓣、经过比较,让学生区分字形异同,再让学生用这些字分别组一组词,在不同的词语中在细细地加以区分。
还可以想读音相同的字。
以一带多,这样既能够对以前的字词进行复习,又能够巩固新的知识。
3、想部件本义。
汉字的部件一经诞生,就具备了各自的含义。
许多部件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其本义随着字形的变化变得隐约起来了,但是教学汉字时,如果能够恰当地引导学生联系部件的本义,仍旧会对认识和理解相关的汉字具有极大的帮助。
比如很多学生在学习字词的过程中老是无法准确区分带有“衤”和“礻”偏旁的字词。
于是我引导理解凡是和衣物穿着有关的都是“”旁,“礻”则是表示和祭祀,祈祷、祝福等有关的意思,而且“礻”就是这个意义的演变。
就这样学生以后碰感到这些类似的字词,再也不会把“衤”和“礻”混淆。
其实很多汉字的偏旁具有这样的意义,比如凡由“攵”这个部件组成的汉字都均含有“打、击”的意思。
用这样的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可以记得更牢固。
二、比较法
1、比较应用的异同。
比如教学“宏”和“洪”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语境,“这是一座()伟的建筑。
”让学生选择最准确的,从而更好的理解汉字的意义,以及在什么的情况下该用哪一个字词。
在字的教学可以这样,词语的教学也可以这样,比如区分“屹立”、“挺立”、“耸立”、“矗立”这些词语的意思也可以这样进行。
2、比较涵义的异同。
有些字词的意义如果不引导学生仔细区分,学生几乎很难准确区分,比如教学“拨”和“拔”这两个字时,学生往往是混淆不清的。
这时,不能够单纯从字形上去区分,而是要探究每个字词的意义,当意义和字形连在一起的时候,学生就能够记得更加牢固。
三、猜字谜、编字谜法。
猜谜法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例如区分“池”“驰”“他”“地”是可以让学生区分识记的,有马能行天下,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
学生在谜语的引导下轻松地记住了这几个形近字。
“斗”字学生这样编的字谜:
十二点;
“料”字则是编成:
一斗米。
这样的方法学生感兴趣。
四、表演法。
这样的方法是用在学生很难区分的字词上,比如教学“托”和“拖”,“拣”和“捡”这些读音相同,意思混淆的字词时,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做一做,演一演,像“托”表示的双手放承受住重物,而“拖”则是用力把东西拉在身后前进;
通过学生的动作做出来,学生就永久性的记住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编儿歌、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识记形近字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改变 学生 写字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