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综合突破专题十三记叙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712047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8.50KB
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综合突破专题十三记叙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综合突破专题十三记叙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综合突破专题十三记叙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
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参考答案花瓣娇小不起眼;
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
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
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作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答案CE
解析C项,“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有误,应该是突出了蓝蝴蝶花的朴实、平凡、默默无闻、不张扬的品格。
E项,“惋惜之情”有误,表达的是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
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二、(2018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
“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不但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刺激的冒险滋味。
它的玩法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
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笔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铁罐儿摆在圈儿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的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
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那些藏身的孩子时,冷不防从什么地方会蹿出一人,叭地将罐儿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始……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歪儿!
③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
他妈妈四十岁才生下这个有点残疾的儿子,取名叫“弯儿”。
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她呼唤儿子的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儿”。
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
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好踢,要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高一头,腿也几乎长一截,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
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叭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
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的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
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冲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
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地上,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
【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
【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
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
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
【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
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
【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儿。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
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地不叫他坐庄。
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
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作假成真。
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
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互相能感到对方急促的心跳,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
我忽然见他的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像晨星一样光亮!
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
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这句写作者感受到内疚,一定是受到某个情节的影响,文中歪儿不玩“踢罐电报”却把罐儿给作者的情节,让作者感到内疚。
结合上下文,填写在【丁】处最恰当。
2.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1)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2)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参考答案
(1)“飞”是一个动词(在这里使用了比拟的手法),这里指作者被歪儿的召唤声深深吸引,迫不及待想出门和伙伴做游戏的心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踢罐电报游戏的有趣和作者对游戏的喜爱。
(2)文章连用三个“宁愿”(使用了反复的手法),强烈地表现了有生理缺陷的歪儿虽然内心自卑却迫切想要参与游戏的状态,体现出歪儿对游戏的热爱和想要融入“我们”游戏的强烈愿望,侧面写出了“我们”对歪儿的嫌弃和看不起。
解析答题时可分成三步,先分析词义或手法,再解释词语的表达效果,最后分析词语的情感。
3.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歪儿在“我们”的刻意刁难中退出游戏,引出下文歪儿重新回归,得到善待。
写出了“我们”发现了歪儿的善良,突出了人性的善和美
解析该段不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可以按照中间段的一般作用,结合上下文回答即可。
4.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我们”从戏弄歪儿到一起友爱地玩耍;
“我”从看不起歪儿到发现他的善良,亲密快乐地相处;
歪儿从自卑紧张到轻松快乐地投入游戏。
解析概括时需要抓住关键词,立足于变化,既需要写出变化前的状态,也需要写出变化后的状态。
解题时需要抓住文章的主体(歪儿、作者和小伙伴们),分别找出他们的变化。
5.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标题:
歪儿
理由:
①“歪儿”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我们”对歪儿的前后态度对比展开情节。
②“歪儿”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作者重点塑造了歪儿虽然身体残缺,但依然积极融入群体、善待他人的乐观善良的形象。
③“我们”捉弄歪儿,但歪儿依然愿意将罐儿赠予“我们”,“我们”感怀于歪儿的善良,最终也学会了善待他人,突出了文章主旨。
④标题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详细分析文章,拟出高度概括文章情节和具有亮点的题目,并结合标题的作用和含义,写出理由。
三、(2017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冰 窗 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
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
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糨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
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
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
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
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
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
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
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
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
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
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①葳蕤(wēiruí
):
形容枝叶繁盛。
1.请结合文章第③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葳蕤如春;
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
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
消融过程美妙而悄然无声。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
解析首先抓住关键词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修辞的用法及表达效果,最后指出表达的感情。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第②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第④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答案DE
解析D项,“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有误,表达的是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
E项,“惋惜之情”有误,表达了作者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牵挂和思恋。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园那种恬美温馨生活的深深怀恋。
解析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四、(2017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
“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
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
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
“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
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
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
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
妙!
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
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
“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
上船来吧!
”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子和那张脸一样瘦削。
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
“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
你想去哪儿看景?
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
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
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
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
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
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
”我问。
“不是。
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
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
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
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
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
“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
请分条概括。
参考答案①“我”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②“我”对摇船人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敬佩之情。
③摇船人买下一条腿的鹦鹉并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共处的友爱之情。
④摇船人生意公道的人情美。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摇船人乐观阳刚、热爱生活。
②设置悬念。
由会背唐诗的鹦鹉引出对鹦鹉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摇船人时的期盼到发现摇船人残疾时的惊讶,由摇船人的残疾引出摇船人的身世。
步步设悬,吸引读者。
③欲扬先抑(或“铺垫”),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
摇船人的精神品质却让“我”感动、赞美。
④烘托(或“对比”,或“映衬”)。
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
3.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
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我”同情摇船人,担心他没有多少收入,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想问他。
②摇船人阳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谈困难和帮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张不开嘴。
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②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③言虽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五、(2016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三 角 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实实,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
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
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极了。
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
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
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
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
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
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
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然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参考答案
(1)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2)仍然毫无变化
(3)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解析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根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找出文段的关键词句加以概括即可。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角梅被风吹动时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题目明确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先要答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具体答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效果。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花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段交代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答案BD
解析根据第①段中的“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B项说法错误。
根据第⑦段内容可知,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的原因,不是“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而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故D项错误。
4.文章第⑨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
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复习 优化 设计 综合 突破 专题 十三 记叙文 阅读 知能 训练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