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之舞》中黑人女性生存方式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711455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0.13KB
《死囚之舞》中黑人女性生存方式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死囚之舞》中黑人女性生存方式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囚之舞》中黑人女性生存方式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死囚之舞》中女主角莉蒂沙是一个集多种“他者”身份为一体的人物,她的身份将其命运定位在多舛而曲折的生活轨迹当中。
背负着重重压迫的她试图通过努力改善处于边缘地位的处境,却无法与整个社会抗衡,“他者”妇女的身份成为边缘化的莉蒂莎无法忽视的事实。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
拉康提出了“他者”(Other)这个概念,他认为“他者”既是主体的构建力量,又颠覆着主体。
随着女权主义文论的发展,他者妇女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他者妇女就是那些我们看得到形象却听不到她们声音的女性,黑人和同性恋妇女长期以来就处在“他者”妇女的地位上――一直处于无言状态……[1]
莉蒂莎的“他者”身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种族中的“他者”
莉蒂莎的多重“他者”身份首先表现在种族方面。
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黑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边缘人物。
他们的心声不被社会主流所关注,处在“他者”的地位。
影片拍摄于2001年,故事发生在种族偏见依然根深蒂固的南方小镇。
贝克是一名对黑人深恶痛绝的种族主义者,种族偏见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贝克。
当看到黑人小孩,贝克立即骂骂咧咧,称其为“放肆的畜牲”,抱怨其“不懂尊卑”。
尽管南北战争结束多年,黑人与白人共同工作、生活,彼此却深知完全平等并不存在。
肤色差异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种族界限分明的殖民语境所形成的陈规话语使得白人否定黑人及与黑人有关的一切。
这种由殖民文化为主体提供的最初的“非此即彼”的观念[2]使作为现代社会个体的贝克依然对黑人心存仇视和鄙视。
莉蒂莎生活在种族问题如此敏感的小镇,她深知边缘化的地位决定黑人无法得到与白人相同的待遇。
当法医对儿子进行剖尸时,莉蒂莎感到不解。
贝克解释警方想查出肇事司机,莉蒂莎更加质疑:
“你认为他们真的会查?
”“他是个黑人,他们会尽力吗?
”对莉蒂莎的质问,贝克沉默了。
贝克承认她的判断符合现实。
泰路的肤色决定人们对待他的死亡的一些做法。
“黑白”不分是不可能的。
“法农曾绝望地说:
‘无论他到哪里,黑鬼依然是黑鬼’――他的种族成为殖民话语中‘消极差异’的根深蒂固的符号。
”[3]莉蒂莎深知这一黑人符号在社会主体(白人)脑海引发的偏见没有消失,警察不会像对待白人那样对待泰路。
黑人在社会中会遭到来自各方带有偏见性的不公待遇。
(二)性别及情感中的“他者”
除了作为黑人的“他者”外,莉蒂莎这位单身母亲在性别及情感方面也处于“他者”地位。
妻子、母亲,这是父权社会认为赋予女性最合理的称呼和身份。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被“他者”化,只能从事低下职业。
她靠在咖啡店的微薄收入履行着母亲的职责。
莉蒂莎在情感方面也处于“他者”处境。
丈夫是死刑犯,十一年的探监生活使她“探到厌”。
儿子刊登在校刊上那幅题为《孤寂》肖像画不仅反映画中人的心境,也隐喻性地体现了莉蒂莎的内心感受。
这展示出黑人文本中的“表意”方式之一,即自我掩饰(self-veiling),“其中常常伴随着黑人主题的‘孤独状态’(solitude)。
”[4]219这种孤寂状态是对被社会主体遗忘处于边缘地带的黑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生活中缺乏情感关注的“他者”人群的内心感受。
丈夫被执行死刑,儿子车祸身亡。
亲人的死去更加重了她的“孤寂”。
由此看出莉蒂莎在性别与情感两方面均处于边缘化的“他者”地位。
(三)社会阶层中的“他者”
莉蒂莎由于物质窘迫而几乎陷入生存困境。
她生活在社会底层,是弱势群体的一员。
房租压得她喘不过气。
为了保住自己和儿子栖息的家,她拼命?
p坚强地工作。
车坏了,她便徒步上下班。
穷困使莉蒂莎成为一位坚强地为了生活而奔波、无暇关注服饰和发型的朴素女性。
一系列现实问题对她提出挑战。
生活的艰辛与窘迫使她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
综上所述,莉蒂莎是一位集种族、性别和情感及社会阶层多种“他者”身份为一身的形象。
怎样的生存方式才能改善这样一位女性的生活状况呢?
二、“他者”妇女顽强的生存方式
作为一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者”,莉蒂莎用自立、自强的行为充分展示了她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一)尽职尽责的母亲
丈夫入狱十一年,莉蒂莎独自担负着养育儿子的职责。
她用爱尽量为泰路提供一个完整的家。
(莉蒂莎)“我是个好母亲,每天尽心尽力,我是个非常好的母亲。
”她除了照顾儿子的衣食住行,还注重培养其价值观念。
她深知在贬低黑人的社会,黑人要想生存就必须使自己符合社会主流公认的标准。
否则,各类歧视会使其更加边缘化。
于是她逼着泰路减肥。
“在美国,作为黑人,不可以那样胖。
”“美国黑人的前辈大多是来自非洲的奴隶,他们被迫在异文化的环境中求生存。
”[4]193在面临生存及身份认同的问题时,他们不得不与白人心中的下等人形象进行抗争。
莉蒂莎对儿子的要求在为儿子外表上争取社会认同,同时为其寻求更加趋于平等的社会身份。
作为“他者”的莉蒂莎深知得到社会主体认可的重要性。
她对泰路的要求体现出黑人母亲所肩负的职责。
“黑人母亲历史地被赋予提供教育、社会观念和政治意识的责任,除此之外,还有给予无私的爱、养育、社会化的责任,并且把价值观念传输给孩子……”[5]莉蒂莎就是在给泰路传递着美国黑人生存的价值观。
(二)自立、自尊的黑人女性
莉蒂莎努力试图改变生活状况。
她在经济上处于自立状态,尽管这种自立状态伴随着贫困。
为了保住维持生计的工作,她与老板争论,并设法通过给同事带班来挣取报酬。
在种族偏见严重的父权社会,单身黑人女性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工作是经济独立的基础,是女性自立的前提。
女性要想自立,就必须拥有一份提供经济来源的工作。
莉蒂莎的自立就是以工作为基础。
为了生存,她在丈夫与儿子离世时忍着巨大痛苦坚持上班。
这是女性坚强自立的体现。
除了经济上自立,莉蒂莎还有强烈的自主意识。
她是一位自尊、自爱的黑人女性。
当贝克给她送车时,尽管她急需车,但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这是强烈自尊心的表现。
此外当她听到贝克戏弄黑人女性的言语,自尊心促使她毅然决然地离开贝克。
贫困和肤色使黑人女性处于社会边缘地带,而自尊、自爱意识使得黑人女性在这种“他者”化的处境中依然保存着自主精神和追求自我的生存状态。
(三)富于人格感召力的现代女性
莉蒂莎是一位现代女性。
她自然流露的人性美加速了贝克的觉醒。
“我儿子死了……我不是个好父亲,他是个好儿子。
”贝克的自责是他内心觉醒的表现,这一觉醒是见到莉蒂莎对儿子真诚母爱流露时所引发的。
处于边缘化的女性以自己人格魅力影响着男性,女性的主体地位因此有所提升。
这是对处于从属地位的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
女性影响力的上升是一种“他者”去中心化的表现,男性的中心地位不再一成不变。
此外,莉蒂莎追求平等、相互尊重的爱情的思想影响着贝克并促成其人性的彻底提升。
贝克对黑人的态度因莉蒂莎而转变,最终走出了父亲设置的阴影。
“女性因其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独立而人格日益成熟和完美,她们对爱情的要求也更具有现代性。
”[6]经济和种族差异不再成为阻碍现代女性追求爱情的根本因素,对彼此的欣赏、尊重成为女性追求幸福的原则,也被男性接受。
这是对两性关系中“中心”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消解。
从尽职尽责的单身母亲到自立、自尊的黑人女性,最终到改变并提升白人男性人格的现代女性,莉蒂莎用她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和行为追寻生活,这是一名“他者”女性顽强的生存方式。
黑人女性的生存问题不仅反映在影片中,它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
三、现实中的生存之道
影片中的莉蒂莎是一名集黑人、女性、穷困为一身的社会“他者”。
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她坚强、努力地生活,赢得尊严,改变命运。
现实中的哈莉&
贝瑞也在努力追寻黑人女性的生存之道。
她的经历和成功鼓舞着当代女性对自身存在方式的思考。
哈莉&
贝瑞曾说:
“至今我苦恼的是好莱坞里我是个女人,不是演员。
有个黑人的事情明确地站在那里……”可见,现实中个体还会因肤色?
p性别差异而被区别对待。
与片中角色类似,哈莉&
贝瑞在现实中的努力最终取得巨大成功。
她通过选秀以美国小姐的身份进入娱乐圈。
她对自己外貌的描述却是“在好莱坞这种地方,如果一个女人长得太美,就是一种悲哀,因为漂亮的外表或迟或早总会累及她在演艺事业上的发展。
[7]为了证实自身能力和改变公众一切归功于她的外表的看法,她奋斗着并以此片打破了自己的“花瓶形象”[8]。
她最终以演技而非外表或性别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在种族主义、阶级偏见、性别歧视的霸权语境中,哈莉&
贝瑞的做法是反霸权的行为。
黑人女性的生存方式难道只有依靠男性或使自己符合男性审美标准吗?
除了独立的思想和个性,关键是女性要在物质上享有独立,经济自立是女性改变生存方式的重要保障。
精神与物质双重独立才能够彻底改变“他者”生存方式。
现实中黑人女性的不断努力在对父权社会给“他者”妇女设置的陈规进行着尝试性颠覆。
影视界的哈莉&
贝瑞算得上一名成功的先锋,而文学界的托妮&
莫里森则可算是硕果累累。
作为黑人单身母亲,莫里森从“他者”妇女成长为一名吸引世界眼球的文学大家。
她不但成为女性自立的典范,而且使她本民族的声音唱响在社会主流中。
“莫里森和其他黑人女性作家的不懈努力已把黑人和黑人妇女置入了人类体验、艺术、意识的中心,而不是边缘。
”[9]“他者”妇女对主体的颠覆使得昔日边缘成为今日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女性追求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去中心、去主体性是“他者”妇女不断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157.
[2]弗兰兹&
法农.黑皮肤,白面具[M].伦敦:
帕拉丁出版公司,1970:
78-82.
[3]霍米&
芭芭.他者问题:
陈规与殖民话语[A].阎嘉.文学理论精粹读本[C].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24.
[4]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AbbeySharon,ReillyAndreaO.RedefiningMotherhood:
ChangingIdentitiesandPatterns[M].TorontoSecondStory,1998:
47.
[6]闫红.“疯狂玛格”:
神话窥破之后的镜城突围[J].理论与创作,2006(04).
[7]王万尧.好莱坞最耀眼的黑珍珠[J].电影,2004(12).
[8]“改变形象”的影视作品[J].新闻周刊,2004(05).
[9]王守仁,吴新云.性别&
种族&
文化――托妮&
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23.
[作者简介]樊妍(1984―),女,新疆伊犁人,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死囚之舞 死囚 黑人 女性 生存 方式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