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711427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5.83KB
整理版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Word格式.docx
《整理版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考试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6000亿吨
C.7000亿吨
D.8000亿吨
6.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
A.13℃
B.15℃
C.17℃
D.21℃
7.在生态文明社会,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应该是()。
A.敬畏自然
B.征服自然
C.改造自然
D.顺应自然
8.2018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
A.四川成都
B.重庆璧山
C.新疆喀什
D.内蒙古呼和浩特
B
9.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
B.涉及面较小
C.评价范围较小
D.工作较为简单
10.2012年,中国北极科考船()穿越了5个北冰洋边缘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
A.“雪龙”号
B.“永盛”轮
C.“天恩”号
D.“白濑”号
11.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A.人才
B.教育
C.科学技术
D.制度
12.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
A.2025年
B.2030年
C.2035年
D.2050年
13.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A.生态科技
B.能源类型
C.市场
D.资本
14.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
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
15.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16.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
A.发展低碳经济
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发展共享经济
×
答错(A)
17.()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它确定了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18.()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
A.室内空气污染
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
C.混合型污染
D.特殊型污染
19.()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A.可持续发展
B.阶段性发展
C.绿色发展
D.永续发展
20.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
A.成效显著
B.成就显著
C.成效卓著
D.成就卓著
21.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开放
B.绿色
C.美丽
D.共享
22.()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
“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并以“铁腕”承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建设。
A.2014年8月
B.2015年6月
C.2015年10月
D.2018年6月
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表述体现了其关于人与()关系的思想。
A.人
B.社会
C.自然
D.自我
24.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
A.海拔较高的地区
B.人迹罕至的地区
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
D.物种丰富的地区
25.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A.《巴黎协定》
B.《京都议定书》
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D.《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26.()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B.内分泌干扰物
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
D.常规污染物
28.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的时间是()。
A.2015年1月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7年1月1日
D.2018年1月1日
30.()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人与自然
B.人与人
C.人与社会
D.人与人工自然
1.我国对防控环境风险提出了意见的文件包括()。
(2.0分))
A.《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B.《“十三五”规划纲要》
C.《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D.《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ABCD
2.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包括的目标类别有()。
A.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B.年度评价结果
C.公众满意程度
D.生态环境事件
3.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
A.资源化综合利用
B.绿色交通
C.环境基础设施
D.城镇能源基础设施
ACD
答错
4.《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A.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
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
B.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
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
C.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
D.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5.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
A.环境持续发展
B.经济绿色发展
C.政治民主发展
D.文化融合发展
E.科技生态发展
F.社会和谐发展
ABCDEF
6.关于工业产业园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一种新型的城镇
B.包括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
C.主要功能是管理、服务、集聚
D.是现代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7.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成效包括()。
A.基本建立起了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全链条”责任追究体系
B.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基本达到全覆盖
C.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公园的试点工作和制度探索有序推进
D.体制机制创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8.贫困与生态环境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我国,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
A.山区
B.高原地区
C.气候条件恶劣的内陆
D.生态过渡带
9.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包括()。
A.共生和谐意识、全球意识和发展意识
B.人均水平意识、国情意识和人口教育意识
C.环境资源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法制意识
D.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公众参与意识
10.工业文明的产业结构必须转型,工业文明时代的()必须向生态文明转变,必须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引导下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文明对传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运营方式进行深刻的变革。
A.政治
B.经济
C.金融
D.法律
11.我国实现依法治理环境和管理资源的有效经济调节手段包括()。
A.环境保护税
B.绿色金融
C.环境收费
D.绿色资本市场
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
A.根基
B.条件
C.其他建设的自然载体
D.其他建设的环境基础
13.我国在治理环境和管理资源过程中,依据的环境保护法律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环境保护单行法
C.其他法律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D.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14.重建经济秩序的措施包括()。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国际间流动,减少在贫困地区设置污染性工业
B.消除贫困
C.制止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削减核武器数量,把核力量对全球生态环境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限度
D.加强对生物基因的保护,建立全球性的生态保护区,设置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贸易限制,划分生态环境脆弱类型,规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的级差标准
15.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包括()。
A.影响人类健康,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B.导致粮食减产,使人们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
C.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D.高山冰川融化,产生生态难民
ABD
16.对公民个人和企业来说,环境权就是享有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主要包括()。
17.我国的国家级城市群包括()。
A.长三角城市群
B.珠三角城市群
C.京津冀城市群
D.中原城市群
18.物联网可以运用于()等领域。
A.政府管理
B.公共安全
C.安全生产
D.环境保护
19.下列对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有()。
A.价值标尺是多元的
B.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
C.以工业文明为基础
D.以信息文明为手段
20.绿色发展的时代特征包括()。
A.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
B.资源能源的节约发展
C.国家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D.人口的均衡发展、生态的安全发展
1.智慧城市是智能化的数字城市,是数字城市功能的一种延伸、拓展和升华,它通过物联网把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无缝连接起来,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实时感知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智能化服务。
正确
2.《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领域的地方法规。
3.生态危机的发生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没有充分照顾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4.中国古代有着极其深厚的生态文化积淀,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也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智慧,为我们今天树立生态文明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5.我国的《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农业。
6.“部分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今天环境和生态灾难的根源。
7.国际环境合作公约化、法律化是国际环境合作的必然趋势,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最常见的法律手段就是签订国际环境条约。
8.生态文明是人类整个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应充分调动每一位公民的积极性,全民共同参与,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9.我国的《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都提出了严格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
10.城市是以服务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功能是由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11.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5年)》等文件,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2.未来我国工业园建设的方向是生态工业园。
13.价值互联网是高级的互联网形式,是在信息互联网上叠加了价值属性,其核心是实现资金、合约、数字化资产的互联互通。
14.道家探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生态文明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
15.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不仅会造成自然环境和生物区系的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健康都将产生重大的有害影响。
16.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
17.在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18.自然保护区是指依法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9.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提出了综合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创新、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准入、完善环境政策、严格依法监管、统筹区域治理、建立应急体系、明确各方责任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
20.林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1.国际环境法作为调整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环境问题发展的产物。
22.在环境外交方面,20世纪后期,国际上出现了将环境问题与人权问题挂钩的倾向。
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引起的国际冲突将更加频繁。
23.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
24.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
25.信息文明是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管理手段。
26.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确立,为身陷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的人类点亮了发展道路上的灯塔,生态文明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主题。
27.《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0分)
28.碳税的征收在短期内会抑制经济增长,但中长期将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9.环境风险是指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及相关环节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对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30.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已经进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状态。
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内蒙古 生态 文明 建设 读本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