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消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707312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6.55KB
井下消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井下消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消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
11、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12、井下采用架线式电机车运输的大巷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13、井下巷道中的浮煤必须每天定时清理。
矿井防火管理规定
1.生产和建设矿井必须制定地面和井下的防火措施,防火制度。
2.每一矿井必须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并经常保持不小于200m3的水量。
3.每一矿井必须设置井下消防管理系统,井下消防管理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但在皮带运输机巷道中,应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
4.进风井口和进风平硐口都应设防火铁门,如果不设防火铁门,则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井筒的安全措施。
5.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进风井距离不得小于80m。
6.木料场与矿石山的距离不得小于50m。
7.矿井必须在井上、井下设置消防材料库,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8.井下各硐室、井底车场、胶带运输机巷道和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矿井设计或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
9.井下严禁使用明火、明电照明和取暖。
10.井口房和井下不得进行电、气焊作业,如果确需进行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切实制定严格措施并报矿长批准。
11.井口房和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12.井下硐室不准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
13.井下使用和已用过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
14.严禁将剩油和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
15.井下严禁吸烟。
16.开采自然发火严重的矿井,必须有切实可行的防、灭火措施。
井下作业施工的防火防爆
1.井场发生着火、爆炸的原因
(1)违章作业,不按“用火规定”和“先点火后开气”进行操作。
或用天然气扫线,由明火、电火引起天然气爆炸。
(2)电机超负荷运转,井、站内用普通灯头和开关,电线过松,短路打火引起爆炸着火。
(3)在井场内吸烟,使用明火,动用电气焊,穿带铁钉子的鞋或铁器撞击打火而引起着火。
(4)作业机排气管排火星,锅炉烟囱冒火星;
加热炉炉膛内有余气没放掉就点火,引起加炉炉膛爆炸着火。
(5)井场外有油污、杂草,因为烧荒或井场外着火引起井场着火。
(6)井喷引起着火。
2.井场防火防爆
根据上述着火原因,在作业施工井场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井场施工动火焊井口或管线时,必须办理动火手续,非经有关部门审批,没有严密的安全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火施工;
冬季施工使用电热管时,严禁接触易燃物品;
在井场内不准用铁器撞击;
不准穿带铁钉的鞋,应穿胶底工鞋;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防火、灭火教育,使工人重视防火防爆工作,人人会使用消防设施。
3.井场着火的处理
(1)立即迅速向上级部门汇报,并报火警,同时积极扑救。
(2)切断油、气、电源,放掉容器内压力,隔离或搬掉易燃物品。
(3)刚起火或小面积着火,要迅速扑灭,可用泡沫灭火器、砂土等扑灭。
若扑不灭,要控制火势,尽量防止它向油气方向蔓延。
(4)油箱、油池着火,切勿用水灭火,应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5)电器着火,在没断电源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灭火。
防火管理规定
1.按照矿井设计铺设防尘消防供水系统,每隔一定距离必须安设三通阀门,以确保消防用水需要,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一步完善永久防火管网。
2.主副井井口房及主扇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3.井下严禁使用灯泡、电炉取暖。
4.下井人员不准携带易燃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和在井下点火或吸烟。
5.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割等工作。
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割等工作,施工单位每次都必须制订专项安全措施报本单位经理批准,并报送安监部和监理处审核备案。
6.井下主要机电硐室必须按规定配足配齐灭火器材。
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7.井下不准带电作业或带电移动电气设备,所有电气设备杜绝失爆,井下电器必须有过流保护,其保护值要按规定整定。
8.井下严禁随意拆开或敲打矿灯。
9.井下和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棉纱等易燃用品,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等易燃物品应集中存放,定期处理,井下清洗风动工具等的废油,剩油,严禁泼洒在井巷硐室内。
10.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巷及半煤岩巷严禁使用铁锤,必须使用铜锤,以防铁与铁撞击产生火花。
11.加强电器设备的防爆管理,严防产生电火花。
12.杜绝瓦斯积聚,严防瓦斯燃烧引起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3.煤孔钻进时,孔口要安设喷雾(水)装置,避免长时高速摩擦起热引起瓦斯或煤体燃烧。
14.电缆(线)不得“o”盘放,以避免磁窝流起热燃烧。
15.照明、通讯、信号和控制用的导路,都必须使用橡套电缆。
16.移动式或手持式电气设备必须使用专用的不延燃性橡套电缆。
17.每季度由总经理组织安监部、机电部、工程部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及消防器材的设置和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火灾时保护井下人员安全及控制风流的措施
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时,一方面要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要采取一定的通风措施,控制风流,不允许风流发生逆转造成火烟弥漫井巷或有害气体毒化井巷以及发生瓦斯爆炸。
(一)保障人员安全的措施
1.自危险区中撤退人员的措施
发生火灾时,直接受到威胁的地区是发火地区及其邻近地区和火烟流向出风井时所经过的地区。
因此,在这些地区和风路上工作的人员除参加救灾的以外,应当首先撤出。
此外,有可能发生风流逆转而被火烟弥漫危险地区的人员也应撤出。
在编制防火措施、制定灾变预防措施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到井下任何地点发生火灾时,撤出受难人员和有受难危险人员的最短和最安全的路线,向他们报警的方法,把他们送到安全地点的措施等。
灾变预防计划必须在职工中认真贯彻,使他们知道计划的内容。
撤退的路线应当维护良好,有适当的照明,并设有标明巷道名称及通向出口或避难硐室的路标。
平时井下人员应当熟悉这些路线(包括其发生变化时)。
从新鲜风流方向抢救受烟威胁的人员时,可以利用已有的备用防火门。
关闭防火门,可以使流向相应区域的火、烟大大减少。
但是,不应当关闭没有火烟的风流里的火区防火门。
在井下火烟弥漫的地区内,如果还有人员没有撤出或者断定不了他们是否已经出来时,一定不要中断向该区域的通风。
2.救灾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
在有逆转可能的风流里,应当尽量做好这方面的观测,在没有控制住火灾以前,有关的负责人员要高度重视,及时发现预兆,采取安全措施。
火烟发生爆炸的最危险的时期是建立主干密闭墙的时候。
因此,为避免爆炸的不良后果,最好是把主干密闭墙做成带门的形式。
把门关闭以后,应当尽快地离开密闭墙及其附近区。
如果过了一定的时间(如3h一4h)以后没有发生爆炸,再回到密闭墙处,着手相应的加严和加固的工作。
但仍应尽快地完成,尤其是瓦斯矿井,更应这样做。
设立了主干密闭墙和已经把既定风流方向稳定了以后,才可以说火灾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而后才能够着手建立最后的尽可能严密的消火密闭墙(如果决定采用隔绝法灭火)。
不应过急地把排烟的永久密闭墙封严,应当留有排烟管。
排烟管兼作以后对火区的观测孔用。
只有过了一定时间以后,当涌出的火烟已经大大地减少、火区内也投有出现巨大的正压现象时,才可以把排烟密闭墙彻底封闭。
因为,有较大的正压现象时,火区内的火烟甚至会从人风侧密闭墙向外流动,发火初期火烟中肯定会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流动后会造成矿内大气毒化。
所有的能够通往危险地区的风路都应当设立警戒牌。
在灭火过程中,还应不断地检查矿内大气成分,并把结果随时报告给灭火指挥人员。
当瓦斯达到危险浓度时,应当果断地立即撒出人员,加强通风,保证灭火人员的绝对安全。
除了检查人员随身携带的仪器外,每个矿井都应当设有气体化验室。
(二)控制风流的措施
1.处理火灾时的通风方法
井下发生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法有:
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停止扇风机运转等。
2.根据矿井火灾发生地点选择通风方法
(1)如果火灾发生在矿井的进风井筒、井底车场等处,灾变生成的有毒、有害气体随风流要侵入各个采区,威胁全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这时,一定要采取反风措施。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每个矿井都要做到:
①矿井必须有可靠的反风设施,而且能在10min内改变风流方向,反风后的主通风机供风量不得低于正常风量的60%。
②隔绝主要进回风路的风门,要用铁板制成,有双向开关,以保证反风时,巷道中的风流能够反向流动。
③反风设施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定期检查,定期演习反风。
④如果主通风机尚无反风设施,在日常通风管理中要维护一条连接主要进回风区域的短路通道,以便在突变时有毒气体绕过采区直接排人回风巷,这种情况下主通风机应保持正常运转。
⑤如无反风设施,又无短路巷道,则应尽快停止辅通风机和主通风机运转,并打开风井井口防爆盖,利用在进风井筒内产生的局部火风压实现反风。
(2)如果火灾发生在采区的上行风路中,在排烟的道路上威胁不到集中工作地点的安全,应保持主通风机正常运转。
(3)如果火灾发生在机电硐室,应采取隔断风流的措施,在进风倒挂风障或在硐室口建临时密闭
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
第一节井下自燃发火预防
1、生产矿井延伸新水平和采区开采新煤层时,必须对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2、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
报废已建立的防灭火系统时,必须报公司审批。
3、在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时,采区设计应采用后退式布置。
必须编制专项防灭火设计并严格执行。
在开采厚及特厚煤层时,必须有专项防灭火设计,凡一次不能采全高必须沿顶开采,不能留顶煤。
4、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的矿井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开展自燃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火区动态和采空区自然发火动向。
每周的报表要由通风部门的技术主管签字审核,每月要有一份火情分析报告。
5、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的矿井主要回风巷、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巷必须安设CO、温度传感器,瓦斯员检查内容中加入CO、温度检查内容,安设位置及检查次数同瓦斯检查。
6、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的矿井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如出现冒顶区必须及时进行防自燃处理,并定期检查。
7、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的矿井对采空区必须有防止自然发火的设计。
8、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的矿井瓦斯员检查井下各采掘面、主要回风巷、综采工作面上隅角时,要检查CO、CO2、O2、T等相关内容,与瓦斯报表一起上报,如发现有异常变化时,要立即上报调度室及相关领导,听从调度安排。
9、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的矿井通风科每日要对自燃发火观测点的相关检测内容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有自燃发火征兆,立即上报相关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火灾事故的扩大。
10、在选择确定风门、风窗、挡风墙等通风设施的位置时,应尽可能降低采空区、火区和煤柱裂隙处的漏风压差,减少漏风量。
11、有自然发火倾向的生产工作面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撤出一切设备,对采空区进行永久性封闭。
因故不能按期封闭的工作面,必须制定防火措施报公司审批。
12、各矿对废弃的溜煤眼、暗斜井和风眼必须进行层间永久性封闭和充填,以防止自身发火及层间有毒、有害气体扩散。
第二节井下灭火
1、各矿井(包括在建矿井)必须制定井上、下防火措施。
每一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但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
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
如果消防用水同生产、生活用水共用同一水池,应有确保消防用水的措施。
2、每一矿井均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设计和建立消防管路系统,在矿井、水平和采区投产时同时投入使用,并保证用水点管路中水压不低于0.4MPa,水量不小于0.6m3/min。
消防管路的下列地点必须设置支管和阀门:
1)所有竖井、斜井和平峒井口。
2)井底车场附近的主要峒室内。
3)井底车场、主要石门、大巷、倾斜巷道、采区和其它巷道每隔100米处。
4)皮带运输巷道每隔50米,皮带机头、机尾附近15米以内。
5)采用可燃性支护材料的巷道内每50米处。
6)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口40米以内。
7)掘进工作面进风口处。
8)其它易发生火灾的地点。
支管和阀门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维修,必须有明显易辨的标志,其出口禁止射向电机车架线及其它电气设备。
火灾现场人员避灾措施
井下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烟气,尤其是一氧化碳中毒。
能否避免或减轻伤亡,主要决定于现场人员能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地自救互救的避灾措施:
(1)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是保证取得自救与互救成功的关键。
①火灾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火灾初发时灾害程度、波及范围及危害作用都较小,是消灭事故和进行自救互救的最宝贵的有利时机。
火灾一旦发展扩大,甚至发生风流逆转或爆炸等意外突变,再进行自救互救就晚了。
②气体中毒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容易使人轻视麻痹。
轻微中毒尚可控制自己的行动,但分析判断能力及行动能力已经下降,严重中毒者虽然自己心里明白但已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此时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才有脱离危险的希望。
因此,一旦贻误了自救互救的时机,有了中毒反应或出现烟雾再自救及互救就困难了,只要延误几秒钟、几分钟、多吸几口气就可能会决定人的生死。
(2)自救与互救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每个职工必须掌握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
当井下发生意外火灾时,每个人要进行避灾,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同时在有效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开展互救和共同避灾。
要达到自救互救的目的,必须具备和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和矿井火灾的有关知识;
熟悉并掌握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
熟悉矿井的通风状况、
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熟练地使用自救器,发生火灾时判断分析事故的能力和避灾方法;
自救与互救的技术与方法等。
正确及时的组织自救与互救,对于避免或减少伤亡具有重大意义,历史上有不少自救互救的成功经验和忽视自救互救的惨痛教训。
如某矿皮带巷发生电气火灾,当其中两人发现烟雾由进风方向袭来后,立即顺着风流穿过横硐,由上工作面的回风巷绕出火区进入新鲜风流区脱险。
另一名工人当烟雾袭来后因精神紧张及
缺乏避灾知识等,迎着烟雾袭来的方向奔向火区,结果死在火源附近。
再如某矿因煤尘爆炸引起井下多处大火和冒顶,灾害波及整个矿井。
在这种意外的严重灾害面前,不少人缺乏知识,惊慌失措,盲目冲撞而不幸丧生。
一些有经验的采取了积极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措施:
有组织的派人侦察灾情和撤退路线,当发现退路已被堵截无法撤出时,采取了吊挂风障、构筑临时风墙、或是撤到烟雾扩散不到的独头巷道,以及利用衣物等防堵有害烟气侵入等措施,同时派人监视风流及烟气变化的情况,教育大家静卧少动、减少体力及氧气消耗,轮流使用矿灯、集中食品统一节制食用,稳定思想情绪,鼓舞坚定避灾待救的信念,积极争取与外界的联系,终于分别在事故后的第二天到第五天被营救脱险。
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能忽视自救与互救。
(3)火灾现场人员应采取哪些避灾自救措施
井下发现了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通知附近工作的人员。
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请求救护队的援救,同时立即投入抢救。
抢救时,应及时切断灾源。
(4)火灾事故如果不能直接扑灭或控制灾情,在火灾现场组织撤离或是当接到邻近地区发生火灾要求撤退的通知时:
①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事故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②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
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的撤退。
③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④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是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
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⑤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
⑥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
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⑦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
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5)发现和抢救受火灾烟气中毒和窒息的人员时,要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抢救:
①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抢救遇险人员时,抢救人员应佩戴自救器或呼吸器。
对被抢救的遇险人员要立即给他们带好自救器,同时迅速救出灾区。
②迅速把伤员运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
同时解开领口、放松腰带,口腔如有杂物、痰液、假牙或是呼吸道不通畅,应当将污物等清理取出、使呼吸道通畅。
③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仍有跳动,要立即搓摩他的皮肤,使他温暖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心跳停止,即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按摩,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④如因瓦斯或二氧化碳等窒息,情况不太严重时,将伤员抬到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
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进行人工呼吸。
进行人工呼吸前,先要搓擦他的皮肤。
⑤在救护中,急救人员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熟练。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可请求派医生救治。
(6)爆炸事故产生很强烈的高温高压冲击气浪(即冲击波)和大量的有害气体。
遇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就是要预防冲击波的伤害和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千万不可惊慌,更不能乱喊乱跑。
在火灾事故中,当发现有发生爆炸的前兆时(当爆炸发生时,巷道内的风流会有短暂的停顿或颤动,应当注意的是这与火风压可能引起的风流逆转的前兆有些相似),有可能要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或进入巷道内的躲避硐室;
如果情况紧急,应迅速背向爆源,靠巷道的一帮就地顺着巷道爬卧,面部朝下紧贴巷道底板、用双臂护住头面部并尽量减少皮肤的外露部分;
如果巷道内有水坑或水沟,则应顺势爬入水中。
在爆炸发生的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或是闭气将头面浸入水中,防止吸入爆炸火焰及高温有害气体,同时要以最快的动作戴好自救器。
爆炸过后,应稍事观察,待没有异常变化迹象,就要辨明情况和方向,沿着安全避灾路线,尽快离开灾区,转入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带。
撤退中要由有经验和熟悉路线的老工人带领同行。
假如巷道破坏严重,又不知道撤退路线是否安全,就要设法到附近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这些地方要尽可能选择没有有害气体,有压风管路及水或距水较近的地方,并要随时注意观察附近情况的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应采取防范措施或转换地点。
(7)在火灾事故中,当人处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时,撤退及避灾自救会遇到困难,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有烟雾的巷道里,停留避灾或是建立避灾场所的可能性一般不大。
所以,应当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撤离现场,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
②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必须及时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应捂湿毛巾)。
但是应当注意当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1.5%或氧含量低于18%时,应当佩戴隔离式自救器。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佩戴过滤式自救器进行自救将不能保证安全。
③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避免深呼吸和急促呼吸。
如果巷道内有仍在送风的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压缩空气管路等,要尽量利用这些条件。
在没有自救器或是自救器的使用超过了有效保护时间时,可以切断或打开压风管路的阀门或对着有风(但必须是新鲜无害的)的风筒呼吸;
在避灾硐室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条件供风送气,既能供人呼吸和延长避灾的时间,又能提高避难场所的空气压力,防范有害烟气的侵入。
④烟雾对人身安全的影响,除了烟气的特性(如烟气的浓度、成分、颜色、温度及刺激性的大小等)和周围环境的特点(火源的性质、范围、火势大小、距火源的远近、通风状况、巷道的断面及坡度等)外,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和体质条件。
当精神上处于恐慌紧张的状态时,人的呼吸、心跳就会加快、容易疲劳,抵抗能力、行动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都会降低。
过度的紧张和恐惧还会造成精神及行东失常。
为此,在危险紧急的情况下,不能惊慌,不要狂奔乱跑。
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同时还要善于根据感觉和观察迅速辨认方向及自己所处位置与周围巷道之间的关系,要善于根据风流的大小和方向、烟气的来源及温度的高低等,判断火灾的大体方位和情况,以便做出决策,迅速通过捷径脱离危险区。
⑤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
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⑥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
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⑦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
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撤退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
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
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
⑧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
(8)在矿井火灾事故中当无法撤出灾区时,遇险人员应立即进入灾区内的避难硐室,或是选择安全的地点设法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难自救。
在避难待救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①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遗留衣物、矿灯等能表明有人避难的明显标志。
以使救护队营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下 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