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序》 3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703391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84KB
《名人传序》 3Word格式.docx
《《名人传序》 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传序》 3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笔下的英雄跟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有什么区别?
4、
讨论、分析
①
罗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英雄?
找出原句。
“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提问:
心灵可以用那些词语替换?
罗认为怎样的心灵才能成就伟大?
明确:
品质、人格、精神等。
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坚毅的人才能成就伟大。
与功利、世俗无关。
所以,他心目中的英雄并不是古希腊智慧绝伦的思想圣哲,如苏格拉底、阿里士多德;
也不是古罗马开拓疆土的元老帝王,如恺撒、屋大维等。
而是那些以伟大的人格,作为精神表率,解救民众苦难的道德英雄。
②
罗认为功业的成败重要吗?
“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
“成为”和“显得”怎样理解?
两者的最终结果一样吗?
成为强调过程,显得只强调结果,并且仅仅是从表面上像英雄。
罗再次强调了心目中的英雄是非功利的、非世俗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更注重的是英雄们悲壮、美丽的奋斗过程。
③
除了品质外,罗认为成就英雄必备的因素是什么?
“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
这些灾患是传主的必然命运吗?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以托尔斯泰为例。
毅力使他们战胜灾患,而磨难使英雄的品格更高尚,使他们的精神更高贵,使他们的使命更崇高,更能影响大众,给大众带来精神上的鼓舞。
④
播放三位传主的图片,让学生看他们的眼睛,挖掘出眼神中蕴涵的深意。
这些英雄的眼神或是犀利坚毅,或是忧郁深邃,我们毋须探询他们作品或倾听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5、
根据以上内容,请你推测《名人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这些不甘于平庸的人在不幸、磨难中奋起抗争的经历。
6、
罗为什么要写这部英雄传记呢?
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作者为什么强调“重新”?
请以学生朗读一、二两节。
从两方面进行概括。
(一)时代呼唤英雄
(二)人类需要英雄的救助
四、
由此我们知道本文作为序言,主要是介绍.写作的目的和宗旨。
但罗既没作理性的分析,也没有平实的记叙,你体会得到文章语言的整体风格吗?
举例说明(找出一两个你认为最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句子或者你认为优美的句子)。
.总结语言特点:
(一)诗意的语言
(二)充沛的激情
五、
在这个追求物欲,崇拜金钱的时代,我们需要英雄,呼唤英雄,电影《英雄》、《天地英雄》的问世,非典的有效控制,神州五号的升空,让我们对“英雄”有了更多的理解。
仿照罗,也用一句话给你心目中的英雄下个定义。
六、
.总结:
英雄就是那些能推动社会向正方向前进的人类优秀分子。
大约在一百六十年前,哲人托马斯卡莱尔曾充满激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
“为人是自身有生命力的光源,我们能接近他便是幸福和快乐,这光源灿烂夺目,照亮了黑暗的世界,他不是一枝被点燃的蜡烛,不是上天恩赐我们的天然阳光,沐浴在这光辉中,所有的灵魂都会感到畅快。
七、
布置作业:
1、写一篇题为《与
的对话》作文,横线处为你心目中的一位英雄。
2、查阅有关资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名人的首席送给贝多芬。
《〈名人传〉序》教学设计3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
必修)第二册中,《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
1、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2、筛选重要语句。
为了实现这两个学习目标,笔者打破常规,没有采用“讲读课型”来教授这篇课文,而是采用了“训练课型”,以两个课时来组织完成教学。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为——
一、课前布置预习,明确预习任务:
阅读深思,划出课文中用来表达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的语句。
二、第一课时,分成三个教学阶段,1、检查预习,讨论确定课文中用来表达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的语句;
2、整理这些表达观点及其论据的语句,按照合理的逻辑关系,重新组合成一篇300字以内的短文(缩写);
3、讨论讲评作文。
三、第二课时,分成两个教学阶段,1、朗读训练及重点词语落实;
2、重点语段综合练习。
四、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布置预习《〈物种起源〉导言》,倡导举一反三,培养自学能力。
这个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使用”中“学习”,突出了课堂训练,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课堂上“手、脑、口、耳”并用,充分发挥了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学习效果特别好。
并且,教师教得轻松;
教师只需给出一些启发性指导与评讲,占的时间很少,化的力气不多,而又落实了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例一]对缩.写作文的讲评.总结,笔者的做法是:
将学生的习作抽两篇出来投影,进行对比分析,先让学生读、评、议,然后教师.总结。
〖甲文〗我们要改造学习。
因为尽管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态度,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结合,但是主观主义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应用这三方面的错误表现,造成不懂得历史、不会创新、理论与实际脱离等严重危害。
所以,我们应采取下列措施:
1、向全党提出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
2、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要有组织地综合地研究;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
〖乙文〗我们要改造学习。
其理由如次:
一、纵观中国的革命历史,从近代史到现代史至抗战时期,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日益结合。
二、在主观主义的态度下,党仍存在着许多缺点,会阻碍事业发展,应及时采取措施,不可等闲视之。
三、对于如何改正缺点,我有3点提议:
1、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
2、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深入地综合地研究;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理论联系实际。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俗话说得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一定要改造学习。
教师.总结:
1、两篇作文,论点是对原著“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这句话进行概括和提炼后得出的,正如同学们评价的一样,的确很凝炼,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论点的表述用语雷同,缺少变化,能否将其中一篇的论点句改为“我们要改造党的学习”?
2、两篇作文,论据概括的质量优劣特别分明,前一篇明显优于后一篇,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再给大家归纳一下:
①甲文经过作者改造,语言是自己的,不仅表明读懂了原文,而且还有创造;
而乙文基本上是对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的摘录,尤其是第“二”个理由还忽略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比,很不妥当。
②甲文还揭示出了原文中固有的两个因果联系,一是“因为尽管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态度”这一分句,与原文中第“一”部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结合”这个固有的因果联系揭示出来了,二是“主观主义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这个主谓结构,与“三方面的错误表现”这个固有的因果联系揭示出来了;
而乙文,缺乏因果分析,有“以叙代议”之嫌。
③甲文基本上做到了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如“三方面的错误表现”明确具体;
乙文则以“许多缺点”略之,无视原文的这一重点。
④甲文对原文中提出的解决办法把握得很准确,而乙文将解决问题的办法错误地划归“理由”中。
[实例二]重点语段综合练习,教师也只需稍加点拨即可。
笔者的做法是采用幻灯片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①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②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③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
④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⑥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
⑦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1、全段七句话,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第一句中的“日益”这个词语是否可以去掉?
为什么?
3、第二句话,共运用了几种论证方法?
什么论证方法?
4、“前仆后继”的“仆”,读音是;
整个成语与“前赴后继”意义是否一样?
如不一样,差异在哪里?
5、第三句中“可歌可泣”的“可”意义是;
第五句中“一经……就”相当于这一对关联词语;
“为之一新”的“一”意义是,“新”意义是。
6、第四句中“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三者关系是否可以互换?
这一句中最重要的词语是。
7、第六句中的“某些”能不能去掉?
[实例三]预习《〈物种起源〉导言》,要求学生做两件事,一是撰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内容提要,二是确定一个重点段,设计一个语段综合练习,并附上答案。
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查和讲评预习作业,仅需要一个课时就能顺利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
这也验证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学生写得较好的内容提要:
我是以十分慎重的态度写出该书的。
由于研究接近尾声、体力渐感不支和同行激烈竞争这三个原因促使我早日发表。
但该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有嫌过简,并且可能有错误窜入。
我的观点是: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自然选择作用,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却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我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教师简评:
第一、二、三、四句分别是第一、二、三、四节主要信息的体现与概括,第五、六句则是第七节重点内容的概括,而最后一句话则是对课文第五、六节主要内容的概括。
这个提要,既尊重原作,又有所创新,按“创作过程、发表原因、存在缺点、主要观点、研究方法”这样五个块来安排和调整行文位置,说明小作者对课文阅读理解深透,主要内容把握得非常准。
)
2、学生设计得较好的一个语段阅读综合练习:
①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
③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侯、食物等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
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⑤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播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
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1、第④句中“某一狭隘的意义”是相对于第(①)句中的“(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而言的。
2、第①句所体现的意思与第③句所表达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第②句否定第①句,第④⑤两句又否定第③句,在这一节文字中,代表作者观点的到底是哪一句?
(第①句)作者对自己的观点抱着怎么样的态度?
(坚持不疑)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对比法、引申法)
3、第⑤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试指出并改正(传播—传布)
4、全段五句话,结构分析正确的是(D)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该语段阅读综合练习体现了该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只有在透彻理解这一语段表达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来的,无论是中心句的把握、重点词语的特指含义理解、作者感情倾向的体会,还是谋篇布局的技巧分析,甚至是基础知识的训练,都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明晰。
[1]
例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教学设计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青青子衿
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
文
说
明:
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
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北的海格特公墓。
当时参加葬仪的有:
恩格斯,马克思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的两个老同志列斯纳和罗赫纳,从法国来的拉法格和龙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内西,还有两位著名科学家——化学家肖莱马和生物学家雷伊。
朗凯斯特等。
马克思的朋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后,恩格斯就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本文是一篇悼词。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
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
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
悼词作为讲演辞的一种,又具有讲演辞的某些特点。
由于讲演是面向听众的,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
其次,感情要深挚,语言要通俗形象。
最后,因为是讲化人家听的,所以也像一般讲演辞那样,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
然后便围绕着主题,或逐层深入,或分成几个方面来谈,并且无论用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往往先说明要点,结局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篇讲话获得清晰的感受。
本文的第一部分(第一段),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而用“隐讳”的手法说马克思“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把自己的极度悲痛的心情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
“还不到两分钟”,表现了恩格斯的深感遗憾的惋惜心情。
“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说明马克思临死之前,还在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辛勤地工作着。
这里的“两分钟”“安静地”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写实的时间概念和一般的对人物姿态的形象描写,而是一种痛苦惋惜心情的表露,是对马克思忘我精神的揭示和赞颂。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七段)为全文主体,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二段),作者论述了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从另一方面看,也即概括揭示了马克思生前的伟大贡献,因此当视为全文总纲。
第二层次(第三、四、五段),论述了马克思
“历史科学”的伟大贡献。
首先(第三段),作者扼要介绍了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其意义。
其次(第四段),作者概述了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发现及其意义。
最后(第五段),说明马克思在其他许多领域都有深入广泛的研究和独到的发现。
第三层次(第六、七段),论述马克思“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所做出的卓绝贡献。
这一部分,从两种发现谈到各种发现,从理论研究谈到革命实践,从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家”(也即思想家、理论家)谈到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紧承总纲部分中的两个“对于”而分述,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使听众(读者)对马克思这一伟人的本质特点以及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第三部分(八、九段),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这篇讲话在表现方法上还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1、以议论为主,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
2、在论述上,逻辑非常严密。
本文的中心是论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而这主要是通过“思想家”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来论述的。
逻辑严密还表现在文章各个部分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上。
从全文来说,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
就段与段之间来说,一般都用了总括上文引起下文的承递性语句,这样,不仅使得段落过渡自然,结构严谨,而且使得论述内容重点突出,层次井然。
这是作者思路清晰的反映,也体现了悼词的特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9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小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谢灵运和谢眺;
2.了解南朝诗的基本艺术特色
3.品味两首诗情景交融的特色
4.揣摩名句和炼字
二、教学重点
1.山水诗歌描写和抒情方式
2.早期山水诗的思路和句法
三、教学难点
古体诗的展开思路
四、教学过程
1.作者及作品(以引发资料为准,教师作适当引导)
谢灵运:
谢玄之孙,世称“谢康乐”,政治失意,遂写山水诗。
特点:
外在平静与内在不平静的结合
意境幽深、明丽、孤峭
鲍照:
“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语言富丽精美
有“有句无篇”之病
谢眺:
又称“谢宣城”,东晋谢安后代,“小谢”
清新、流丽
情景交融
创作了不少新诗体(永明体)
―>
产生于齐武帝永明年间、讲究四声搭配、对偶、用典、辞藻的诗
2.学生自读,积累字词句
1)字音
虬qiu2栖qi1怍zuo4拙zhuo1徇xun4疴ke2衾qin2昧mei4
褰qian1嵚qin1豳bin1灞ba4涘si4甍meng2绮qi3霰xian4
鬒zhen3
2)词汇
衾:
被子昧:
昏暗景:
日光革:
革除
绪风:
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塘:
堤岸索:
孤独
征:
证明绮:
锦缎练:
白色的缎子洲:
水中陆地
英:
花方:
将要罢:
停止鬒:
黑色头发
3)佳句集锦
n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n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n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n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3.登池上楼
1)语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由潜虬飞龙感叹自己不得志的艰难处境
第二部分:
登楼远眺见到生机勃勃的情景
第三部分:
触景生情抒发离群索居壮志未酬的伤感
具体:
ü
潜虬飞鸿自由自在
智力不足病处穷海(抒情)
临窗远眺残冬已去
春草鸣禽生机勃勃(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无限感伤
离群索居竭力无闷(抒情)
2).写作特点分析
情景交融:
写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旧去新来的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表现出诗人的喜爱与赞叹
写景自然贴切:
写活了春景,从色彩、声音、氛围、动静多方面写
3)提问:
n写“潜虬”、“飞鸿”的作用如何?
为什么感到惭愧?
写潜虬、飞鸿的自由自在反衬自己处境艰难
n“穷海”、“空林”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失落、悒郁、不得志
n“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是千古名句,妙在哪里?
表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独具匠心的表达能力。
他抓住了由冬到春的变化,写的真切动人。
前二句专注人们对温度的感觉来写,新旧相对比,流露出送旧迎新的欢欣;
后两句抓住春草园柳鸣禽的色彩、声音的特点来写,突出了新生事物的一种活力。
“变”字很传神,对鸣禽做了一种动态的观照,突出了昔时冷落而非热闹的特色。
写景中很明显渗透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新事物的情感,情景交融。
n综合全文,作者在.写作时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矛盾的情感。
一方面,身为贵族,才华出众却被投闲置散,他感到不满和无奈。
另一方面,又尽力让自己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来排除这种忧愁,从而达到“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的境界。
但是作者始终都不能真正超脱,真正沉醉于山水忘却世事。
4.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结构分析
点名主题,表明作者望乡思乡的话题
描绘作者登山所见到的壮丽景象
抒发作者眷恋家乡的感情
运用句典点明望京(定基调)
绘声绘色壮丽景象(绘美景)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眷恋家乡(抒感慨)
2)赏析
n作者并不是望“长安”、“京县”,为什么要写“望长安”、“视京县”?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这两句以王粲望长安、潘岳望洛阳比喻自己回望京邑。
用了用典的写法,化用古人的诗句。
n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
动静结合。
静景:
夕阳、澄江、杂英登,动景:
喧闹的小鸟
调动多种感观:
既描写绚丽的色彩,也描写美妙的声音
运用比喻:
余霞像彩霞,澄江像白练
n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表达对京城的留恋,景色越好,越舍不得离开。
自然转入对思念之情的抒发
n“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妙在何处?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意境澄清、充满生机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美景的热爱和留恋。
技巧高超:
色彩和谐搭配、晚霞之红艳、澄江之碧透、交相辉映;
动静有机结合,归鸟之喧闹,野花之茂盛,互为映衬。
加之用了两个贴切生动的比喻,将霞光比喻成彩锦,将澄江比喻成白练,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3).写作特点
n情景交融:
紧扣“望”写出了景象的壮丽,更加反衬作者的离情。
“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乐”
n写景自然贴切:
似乎不经意写成,妙手天成。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对比,色彩相对,动静相对;
比喻生动具体;
词语选用非常好。
“余”与“散”,“澄”与“静”有内在因果关系。
教学后记:
作者邮箱:
wjz02@
《南朝诗两首》(粤教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人传序 名人传序 名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