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695050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07KB
古典名著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
《古典名著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名著读后感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尔有得焉,则终身用之,又不能尽者矣。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物各偱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
性道虽同,而气秉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
改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日用事物当行之理,无时不在,无物不有,所以不可须臾离也。
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1
非道矣。
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言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
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
第二章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
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
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
第三章
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矣!
”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
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心行,故鲜能之,今以久矣。
论语无能字。
第四章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言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
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
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
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
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
第五章
感叹道不行或不行道的原因是不明道也。
第六章
此章承上启下。
“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言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
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不遗善可知。
然于其言之末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补了告以善哉。
众论之极致,此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
然非在我之权度精确不差,何以与此。
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第八章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三者亦知任勇之事,天下之至难也,然不必其合于中庸,则质之近似者皆能以力为之。
若中庸,则虽不必皆如三者之难,然非义精任孰,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不能及也。
三者难而易,中庸易而难,此民之所以鲜能也。
第十一章
子思所引夫子之言,以明首章之义者止此。
盖此篇大旨,以知任勇三达德为入道之门。
故于篇首即以大舜、颜渊、之路之事明之。
舜知颜仁子庸,三者废其一,则无以造道而成德矣。
“君子之道费(用广)而隐(体微)”
第二部分
第十二章
子思之言,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也。
其下八章,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
“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以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人。
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言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臣、弟、友之相互关系应该本着“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的处世态度。
第十三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言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位而为其所当为,无慕乎其外之心也。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此言君子在其位谋其政。
第十四章
言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之顺势谦逊之理。
第十五章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鬼神无形与声,然物之始终,莫非阴阳合散之所为,是其为物之体,而物所不能遗也,其言体物,犹易所谓干事。
第十六章
此章兼费隐、包大小而言。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故大德者必受命。
此说,大德之人之行符合天理,之果为尽己之力受之于天,德高之人理所当然。
第十八章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第十九章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言人君为政在于得人,而取人之要在于修身,修身之方需遵道,行道之始为仁。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
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五达道为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
天下之三达德为知、仁、勇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天下之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等。
此九经从首至尾依序行之则可天下太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未雨绸缪之积极功效。
“诚者,天之道?
?
”为诚
之五目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也。
第三部分
第二十章
“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自,由也。
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矣,圣人之德。
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
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
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
诚则无不明矣,明则可以至于诚矣。
第二十一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言诚之重要性。
第二十二章
“?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言天道也。
第二十三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故至诚如神。
”言至诚乃人道也。
第二十四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言诚以心言,本也;
道以理言,用也。
是之谓天道也。
第二十五章
“故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
高明,所以覆物也;
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此言,天地之道为诚乃人道也。
第二十六章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君子是全面发展的,是行中庸之道之人。
第二十七章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
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此人道之要义,当需谨记。
第二十八章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君子的言行举止当为世人的楷模。
第二十九章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万事万物相伴而行且不相违背是为天下之大道也。
第三十一章
言至诚为本而非有所侍以成。
第三十二章
言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笃恭而天下平之理。
第三十三章
综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之功。
《中庸》博大精深,虽已读几遍,可还未能彻底领悟其要义,仅可以此之学结合《伦理学》之知识,应用于待人接物,方可增进见识。
此书需常读,更需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错误,自我锤炼,坚持不懈,自强不息,谦谦君子是以学到的励志之言。
从头至尾以诚信为本,遵循天道以行,则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境遇,成惊天动地之事,赞万物之化育,感时事之英明,学不可已矣。
至此,本人受益匪浅,相信定能受用终身。
读《中庸》之书,行中庸之道,可成千秋之功也!
学生:
王杰
2014年8月1日
第二篇:
古典名著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
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
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
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
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
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
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
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
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
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
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
”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
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
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
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
甜在何处?
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
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
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
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梦》博大精深,常读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第三篇: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记得有一年的生日,舅舅送了我一套名著,但我总是对它们提不起兴趣,一直把它们冷落在书架里,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
这次我无意中翻出了其中一本《三国演义》,看着看着居然被迷住了。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期间吴、蜀、魏三个国家相互斗争及兴衰的过程。
用书中的话概括就是"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在书中我看到了那些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看到了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纷争过程。
其情节引人入胜,让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典名著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