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3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694849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5.30KB
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3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3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车成功返回地面
1894年,兴中会成立,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1924-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924年)
1934-1936年,中国红军长征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举行,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中央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宣布十四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再次,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例如中美关系问题,中日关系问题,“三农”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教育改革问题,科技创新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构建和谐世界问题等等,与课本内容对应起来,有机渗透。
复习热点问题要注意:
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
古今中外“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
近年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1.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计民生问题,如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或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等),确保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农民赋役负担。
2.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这一主张最终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美国罗斯福新政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在当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历史作用。
4.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
(1)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着手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物质生活。
具体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平抑物价,打击投机倒把,合理调整工商业等。
(2)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础。
党和政府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采取的举措是:
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头2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生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经济方面“左”倾错误的推行,生产遭到破坏,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后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粮食产量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两大伟大创举”。
这“两大伟大创举”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这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农村经济的振兴,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和谐的意义。
(5)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措施: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科技、文艺、制定教育方针,发展各级各类人民教育事业,加强教育立法,改革教育体制,发展广播影视、报业、互联网。
(6)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
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核心考点:
美国《1787年宪法》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影响。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
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19世纪末“门户开放”,独立侵华。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
“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
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
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
前进道路,一波三折。
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
断交、撤军、废约"
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
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
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1.友好交往:
(汉朝至宋元时期)
2.对抗与友好并存:
(明清时期)
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
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3.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成为亚洲的强国;
(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
①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
②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
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
④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
⑤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⑥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⑦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
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⑧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4.23年的冷战对立:
(1949-1972年)
二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
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
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5.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
(1972年以来)
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
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
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6.中日关系严重恶化(近年来)
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20世纪30年代,扶植王明占据中央领导地位,对中国革命进行过度干预,造成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二战”后期,与美英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出卖中国的外蒙古。
(2)新中国成立后,10月2日,前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在政治上采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经济上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造一百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对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经历了30年的紧张对峙后重新走向缓和与睦邻友好,直到80年代中苏关系才改善。
古今中外“三农”问题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
政治制度、统治政策、社会环境,经济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税收制度等,重农抑商政策和思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尤其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等等。
2.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3.近代与“三农”相关的思想、政策和制度
①《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要求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愿望。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②孙中山民生主义对土地问题的设想。
③中共在革命时期对三农问题的探索:
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土地改革。
4.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原因、内容和结果):
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发展、当前的税费改革(几千年的农业税最终废除)。
5.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1)英国圈地运动对农民的掠夺以及建立资产阶级大农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2)法国革命中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历程(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拿破仑),当时调动革命积极性的积极作用,工业革命后的消极作用。
(3)俄国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的两大措施。
(4)美国南北战争中《宅地法》在开发西部、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大纲版高考要求掌握)
(5)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法令(历史选修1要求掌握)
10.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政策
(1)苏俄(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政策以及20世纪20、30年代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2)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原因和负面影响。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封建社会时期的正统思想:
①春秋: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其核心思想是“仁”,要求统治者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
其次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战国: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仁政”,即不误农时、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
③秦朝: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重创。
④西汉: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学派的长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
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援”、“大一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得到采纳。
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基本定型:
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
⑤两宋:
儒学的极端化。
朱熹等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
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这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也是反人性的。
⑥明朝时期:
为了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试卷仅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强化;
明朝时期,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使儒学滑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走向了极端。
2.近代儒学传统地位的动摇:
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学思想进行改造。
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为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
②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提倡自由、平等的公民道德。
③袁世凯上台后,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儒家思想维护的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
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3.新中国成立以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②“文革”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儒学的影响进一步减弱。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振兴相关问题
1.古代中国的文化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现代中国的文化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2)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考情报告】
年份
地区
题号
热点(类型)
2012
上海
39
中华民国的成立(周年纪念)
江苏
6
17
新经济政策(次周年纪念)
22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长效热点)
福建
1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周年、次周年纪念)
38
民主政治(长效热点)
浙江
15
史学范式(长效热点)
辛亥革命(次周年纪念)
山东
35
社会转型(长效热点)
天津
5
大国关系(长效热点)
广东
全国
33
中共十四大召开(周年热点)
安徽
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
(时政热点)
36
民族关系(长效热点)
长效热点
◆长效热点一:
“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
【复习视角】
梳理古今中外有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借鉴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教训,是高考的重要命题角度,复习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角度:
1.理解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老子主张“无为”;
孔子提出“仁”,主张以德治民;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
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等)。
2.了解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了解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与失误(建国之初农村土地改革;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进一步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
新时期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4.了解近现代西方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说”;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
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等);
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重视民生——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忽视民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落后,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
【即时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
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现代卷》
材料三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有哪些发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4)从上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社会的民生政策和邓小平的富民措施中得出的共同结论有哪些?
【答案】
(1)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生主义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也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发展变化:
企业所有权发生变化;
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发生变化;
社会福利制度发生变化。
原因:
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以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战后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加强。
(3)主要原因:
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方式。
(4)结论:
为求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据。
◆长效热点二: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变化过程,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由初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演变,它体现着时代不断前进、不断进步的历程。
社会转型不是简单的某一社会现象的变化,而是包含着社会各方面,即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结构等方面整体、全面的发展与变迁,它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变动,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影响社会全局的社会大变革。
这种具有全局性的社会变动,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冲突与曲折,社会转型有时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成功的。
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设想在一朝一日之内实现的。
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冷静地看待中国和世界的社会转型。
1.从考查角度上看,围绕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发生的与社会转型问题相关的重大事件,是近三年高考历史命题的切入点。
2.从考查内容上看,涉及百家争鸣、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中外社会转型时期的史实。
3.考向分析
(1)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片段。
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2)命题者往往既会考查考生从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史观等不同角度认识重大转型事件的能力,又会考查考生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伴随着战争与流血,都伴随着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都伴随着国家民族关系的巨大调整。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路。
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近代中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中,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各是什么?
请简要回答它们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热点问题 归纳 整理